第六十四回 古代鉛筆
作者:半埂草      更新:2021-08-15 03:55      字數:2780
  包有才手上提著一大包東西,急匆匆找到正在和二丫吃飯的李彥:“少爺,你要的東西都買來了。”

  ??李彥連忙讓包有才將東西拿進來,笑著對二丫說道:“等我給你看樣好東西,你就不用擔心畫圖的時候浪費紙了。”

  ??包有才將沉甸甸的口袋放到地上,將幾支筆狀物捧到李彥麵前:“少爺,這個就是棗心筆。”

  ??李彥拿起一支棗心筆,竹子做成的筆杆,前端是一小塊鉛黑色的物事,手指捏住用力一扳就掉落下來,大概有棗核大小。

  ??李彥又拿起另外一支,在紙上隨手畫出幾道灰色的線條,看著與鉛筆的效果類似。

  ??用鑰匙將先前掉落的那塊“筆頭”壓碎,灰黑色的粉末撚在指間細膩光滑。

  ??“不錯,就是這個,也是用石墨做出來的吧?”李彥彈了彈手上的墨粉,棗心筆也好、鉛粉筆也好,這個東西差不多就是古代的鉛筆了。

  ??包有才連忙笑著彎了彎身:“少爺說得不錯,這個棗心筆,據說就是用石墨與粘土混在一起做成的。”

  ??“袋子裏裝的就是石墨吧?走,先拿去工場弄弄看,”李彥和二丫說了一下,便帶著包有才和石墨去了工場。

  ??棗心筆雖然也是用石墨做成,而且已經有後世鉛筆的雛形,不過它的“筆芯”隻有棗核大小的一塊,使用起來極不方便,隻能用來繪製簡單、粗大的線條。

  ??李彥的想法,自然是將石墨塊做成石墨條,將棗心筆做成長芯鉛筆。

  ??鉛筆地製造無非就是筆杆與筆芯兩個部分。筆芯涉及石墨與粘土地配方與烘幹。筆杆則是木料加工。

  ??李家正在大興土木。工地上有很多木匠。包有才給李彥介紹了一對兄弟。哥哥李大為有一手嫻熟地木匠手藝。弟弟李小為卻有些不務正業。經常弄些亂七八糟地東西。比如他們兄弟做木工時用來劃線地鉛粉筆。就是李小為折騰出來地。因為好用。還賣給其他木匠。

  ??“我要你們做一樣東西。”李彥用棗心筆比劃著給兄弟二人解釋:“一種筆。粗細外形與毛筆地筆杆類似。中間裹著一根石墨筆芯。可以用來描畫線條與寫字。”

  ??“啊。好主意!”李小為身材不高。人也很瘦。長得尖嘴猴腮地。一雙小眼睛靈動無比。滴溜溜轉了一圈。忘形地嬉笑道:“妙啊。這樣就可以一邊削。一邊用了。高。怪不得大家都說小旗是魯班再世呢!”

  ??“魯班。是我嗎?”李彥淡淡地掃了李小為一眼。自己還沒解釋。這家夥就看出鉛筆地用法。不愧是頭腦靈活。能折騰地。

  ??觸碰到李彥淡淡地目光。李小為連忙收斂嬉笑。訕訕地撓了撓頭:“是大家這麽說地。聽說隔壁做地什麽鎖。都送到宮裏去了。可不就是魯班祖師爺?”

  ??與李小為的奸猾相比,李大為就顯得戇厚多了,他想了一會,才認真地點頭說道:“做這個筆杆,沒有問題。”

  ??“筆芯呢?能不能做?”李彥看了看李小為,肅容說道,對於這種奸猾的人物,需要恩威並濟。

  ??李小為連忙拍了拍胸脯:“小旗放心,保證完成任務。”

  ??“行,那你們先做這個,做好了有賞,”李彥將棗心筆丟給李大為,讓石柱子安排他們去做活。

  ??李氏兄弟對李彥交代的任務很用心,第二天便交上了做好的鉛筆,與李彥印象中的鉛筆很接近。李大為做出的筆杆圓整光滑,甚至雕刻了一些精細的圖案,李小為做的筆芯也很不錯,雖然在紙上書寫時略顯得硬些,倒也能用。

  ??李彥最不能忍受的是二人做筆的效率,尤其是李大為製作筆杆,一天也做不了幾根,慢得令人發指。

  ??在聽了李大為加工筆杆的過程以後,李彥決定以此為突破口,向著提高生產力的方向再邁出一大步。

  ??李彥剛得了天津竊案的三百兩賞銀,除了駱養性大手大腳用了五十兩在四海居買回很多酒菜,還剩二百五十兩,還有賣給徐貴黃金菜得到的一百多兩,手頭也比較寬裕,有條件做些別的事情。

  ??通過觀察,李彥在心中形成了大體思路:“我需要製造兩種機器,第一種,可以將木材切割成細木條;第二種,可以將細木條加工成圓棒。”

  ??“有,”李大為拿起他的木工工具晃了晃:“鋸子切割、刨子刨圓。”

  ??“我說的不是這個!”李彥笑著擺了擺手:“我需要鋸子和刨子自己動起來。”

  ??李大為瞪大了眼睛,質疑道:“這怎麽可能。”

  ??李小為卻是眼睛一亮,熱切地看著李彥:“小旗高明,小旗一定能夠做到的。”

  ??李彥看了看李家兄弟:“我欲為此成立一間木工作坊,需要雇用人手,你們可願意加入?”

  ??“願意,能跟著小旗做事,是咱們兄弟的榮幸,”李小為喜笑顏開,連忙答應,李家的長工,特別是家丁的待遇,讓這些不愁溫飽的工匠也是非常羨慕。

  ??對於李小為這種不喜幹活,喜歡瞎折騰的人來說,能拿一份固定的工錢,更是求之不得。

  ??李大為則猶豫了一下:“長工?”

  ??李彥點了點頭:“與長工相似,我們之間簽訂一份契約,約定期限、待遇及勞動方式等,每月給付你們工錢,你們每天按時到工坊做活。”

  ??“工錢多少?”李大為看上去戇厚老實,心思卻也細膩,要將關鍵問題都弄清楚。

  ??李彥對這樣的事情顯然更加擅長:“李家的規矩,工錢分為基本工錢與績效工錢,具體會由賬房鄭書與你們談,我能保證的是,隻要你們好好幹活,做出成績,工場的績效工錢還是很豐厚的。”

  ??有明一代,對工匠實行匠籍管理,不得隨意流動,同時匠戶需要承擔繁重的勞役,每隔三五年都要到南北兩京或工礦履行勞役,是為班匠。

  ??不過到了明代中晚期,匠籍製度名存實亡,班匠差不多已擁有等同民戶的人身自由,經濟、生活境況也逐漸好轉,其中又以南方更好。

  ??即便如此,李彥所提出的工錢月給,績效獎勵的方式與水平,還是頗有吸引力,起碼每月都有一份穩定的收入,不像工匠們經常要擔心沒活幹、沒收入。

  ??李大為看上去有些猶豫不決,李彥也沒有逼迫,而是讓他自個先去想想,然後給李小為下達了第一份工作任務,便是嚴格配置幾種軟硬程度不同的筆芯。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