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作者:文飄過峰      更新:2021-08-15 03:06      字數:3912
  第145章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桌子上擺著諸葛亮寫的推薦信。(小說~網看小說)劉備陷入了沉思。這已經是第四封了。很少看到諸葛亮這樣反複、隆重的向他推薦人。

  ??“龐統、龐士元、鳳雛、諸葛亮的昔日同窗……荊洲人士。”劉備煩躁的站起來,踱至窗下,猛的推開窗子,在嗓子裏發出一聲渾濁的低吼,“荊洲人!又是荊洲人!”

  ??夜沉如水,寒月似霜。一股冷冽刺骨的寒風迎麵撲來。他不禁打了個寒戰,攏緊衣裳。

  ??仿佛被當麵潑了一盆涼水,昏沉沉的頭一下子變得清醒了。環抱雙臂,劉備閉上眼睛,一邊感受著午夜寒風的洗禮,一邊把腦子裏有關龐統的信息再次過了一遍。

  ??最先提起這人的是徐庶。據他說龐統和諸葛亮曾經是同學。在荊洲二子女齊名,被龐德公分別冠以鳳雛與臥龍,兼有王佐之才,得此二子之一即可平天下。

  ??半年前,龐統從江東過來投奔自己。和諸葛亮不同,此人相貌平平,但一樣的才思敏捷,能說善辯。據他自己說是時運不濟,明珠暗投,得不到孫權的重用,覺得委屈。所以才來投奔自己這個明主。其實,看得出他真的是一個相當不錯的人才……唉,可惜偏偏是諸葛亮的同學,是個荊洲人。一個臥龍已經讓自己很頭痛,再來一個同樣的鳳雛,這日子還讓不讓人過了!

  ??沒想到,魯肅聽說這人投奔了自己,居然特意寫了推薦信過來。說什麽“此子並非百裏之才”,應當委以“治中、別駕之任”大大的重用。哼,這人不是從你們那兒流失過來的嗎?既然這麽牛,你們為什麽不讓他“治中、別駕之任”?能這麽好心的讓給我劉備嗎?

  ??不過,龐統畢竟是有名的荊洲青年才俊,不好明著拒絕。記得當時自己是隨便給了一個從事的身份讓他去試當耒陽縣令。果然,這丫心高氣傲,連三天打漁兩天曬網都做不到,動不動就十幾二十天的不上班。在耒陽混吃混喝,沒有任何讓人亮眼的政績。“這樣誌高才疏之流何堪大任!”他的頂頭上司張飛的跑來抱怨。從而自己就順理成章的免了他的職。估摸著他會受不了,打包走人。

  ??更令人沒想到的是,諸葛亮聽說自己免了龐統的職之後,竟一連寫了四封推薦信過來。真可謂不遺餘力。難道自己的身邊有馬良等荊洲謀士還不夠嗎?非得讓自己身邊圍著的全是荊洲人,他才滿意嗎?

  ??“哼,不要以為這樣我就會對你們荊洲人言聽計從!”劉備憤憤的一拳打在窗框上。

  ??突然,他的腦海裏閃過一個火花。就象幹柴堆裏蹦進去了一個火星子,他的心裏“嘩”的亮了堂。

  ??摸著冰冷的窗框,他嘴角慢慢勾起:“諸葛亮啊諸葛亮,你就這麽自信你們荊洲人萬眾一心,是鐵板一塊嗎?就算是塊精鐵。備也能把你們敲碎了,煉熔了!龐統,你不是老抱怨懷才不遇嗎?備就給你個展示的機會。希望你不要讓我失望哦!”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哈哈,終於找到煉熔荊洲的法門了!不知道當鳳雛對上臥龍時,將會是怎樣的情形呢?

  ??第二天一大早,劉備迫不及待的派人宣龐統晉見。

  ??龐統微歎:“孔明,真君子也!”

  ??本來他是準備離去的。所謂仁厚待人、知人善用的劉備也不過如此。半年了,劉備對他沒有想象中的那樣青睞有加。相反,他感覺到了濃濃的生分和抵觸。失望之餘,他常常自省:“難道我龐統注定一生碌碌無為,空有經天緯天之才嗎?”罷了罷了,不如歸去。

  ??誰知,老同學諸葛亮竟會寫信來邀他留下來,共同完全恩師龐德公的宏圖大計。洋洋灑灑兩千餘字,諸葛亮推心置腹,一片誠心躍然於紙上。他沒有食言,真的向劉備重磅推薦了自己。想著自己這麽多年來的不甘和嫉妒,他的臉上頓時火辣辣的。

  ??“那麽,孔明,就讓龐某來助你一臂之力吧!”龐統深呼了一口氣。定下心來,大步流星的跨進了刺史府。

  ??刺史府正廳內,劉備身著刺史官服,麵若寒冰,端坐在主位之上。

  ??“主公!”龐統暗自苦笑,不動聲色的長揖行禮。果然是自己的運氣有問題。下馬威來了!

  ??劉備目光如矩,輕喝道:“龐統,你可知罪?”

  ??龐統抬頭正視他:“統不知。”

  ??倒是有些膽量。劉備冷哼:“我讓你代管耒陽令,你卻玩忽職守,不理縣務。我問你,該當何罪?”

  ??龐統淡笑,朗聲回答道:“主公不是已經免去了統的縣令一職嗎?一事不二罪,統以為主公已經責罰過了。”

  ??好一張利嘴。那種淡淡的笑容刺得劉備的眼睛生疼。不虧是一個師父教出來的,居然連笑容都那麽相似。

  ??劉備皺著眉頭,厲聲問道:“哼,我再問你,去年我去東吳,周瑜唆使孫權欲對我不利。你好象也有份參與,有沒有這樣的事?”

  ??“確有此事。”龐統無奈的點頭承認,“當時統在孫權手下擔任功曹之職。到現在統還是堅持認為,那次孫權聽信魯肅之言,沒有依周瑜之計乘機除去主公,是他犯了大錯。他日,孫權必定嚐到惡果。”

  ??這就是變相的誇自己了。劉備的眉頭輕舒:“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我不會責怪於你。你能坦蕩的承認,沒有半點推委,乃君子也。甚合我意。”

  ??“謝主公。”龐統拱手道謝。

  ??劉備指著自己下首的位置,笑道:“士元請坐。我們好好聊聊。”

  ??“喏。”

  ??“你是荊洲人,且回來已經半年有餘了。對荊洲時局有何看法?”劉備揮手讓侍者退下。溫聲問道。

  ??龐統略加思索,沉聲慢慢回答著:“荊洲四通八達。戰亂過後,雖因為主公全力守護而沒有落入曹操之手,但已經荒蕪殘敗,人物流失殆盡。如今東有孫權,北有曹操,就連張魯也一直虎視眈眈。統以為四麵楚歌也不過如此。”

  ??一針見血。劉備後背發麻,如坐針氈,往前探著身子,急急的問道:“依你之見,眼下,我當如何?”

  ??龐統眼內精光閃爍,笑道:“荊洲地少人寡,實不足以拒強敵。但是,西麵的益州有百萬之眾,地廣物博。如果主公能得到益州,再加上荊洲,則大業可成。”

  ??和諸葛亮之謀完全一致。劉備長籲一口氣,重新端坐好,挑眉問道:“劉璋父子是朝庭所封,兩世為益州牧。備以誠心待人,才有今日。豈能和曹操一樣強征暴斂,奪人治地。陷益州蒼生於戰亂之中?不可,萬萬不可。”

  ??哼,虛偽。龐統搖頭輕笑:“主公此言差異。益洲牧劉璋昏庸腐朽,離心離德。蒼生如置水火,早已怨聲載道。益州易主,隻是早晚的問題。所謂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主公得到益州後,施仁政於民,救益州蒼生於水火,是千古大功德也。如果主公一味執著於片麵的仁義,白白的讓益洲落入他人之手。隻怕反而會累及荊洲再起戰火。那時受苦的就不止益洲蒼生了。如果主公憐憫劉璋失其地,大可封一塊給他就是了。主公以天下為先,而曹操卻是以一己之私,棄天下蒼生而不顧。主公怎麽能這樣妄自菲薄呢?”

  ??劉備開懷大笑:“士元高見,備受教了。不知士元可願擔任治中一職?”

  ??龐統連忙起身長揖到底:“謝主公。”

  ??“好好好。”劉備大喜,起身親自扶起他,“世人皆言說龐德公有兩高足,一曰鳳雛,一曰臥龍。蒙上蒼厚愛,備竟同時能得到你們兩位的扶佐。可喜可賀啊。”

  ??龐統臉頰微紅:“主公過獎了。”

  ??劉備握著他的手,誠懇的說道:“不瞞士元。劉璋早就多次派了張鬆跟我商談,欲與我結盟。年前又聽聞曹操準備攻打張魯,他恐禍及益州,又派了法正和孟達各將兩千將士過來迎請我入蜀,助他禦敵。孔明多次勸我將計就計,一舉謀得益州,說此乃天賜良機。可是,我不想成為天下人唾棄的不仁不義之徒,所以一直沒有答應劉璋的請求。聽君一席話,備終於明白了什麽才是真正的大仁大義。法正現在還在驛館沒有離去。士元,隨我一同去看看他吧。”

  ??“喏。”有種感覺,劉備成心想在他和諸葛亮之間挑什麽。龐統在心裏歎了一口氣。

  ??劉備很滿意龐統這種恭謙的態度,比諸葛亮那丫看著順眼多了。在去驛館的路上,詳細向龐統介紹了益州使臣法正此行的一些情況,末了,評價道:“法正出身官宦世家。其祖父號玄德先生,是久負盛名的名士。我與法正已經有過多次交往。此子大才,不是等閑之輩。你們年紀相仿,一定很能談得來。”

  ??龐統笑道:“統一定不負主公厚望。”早就想去會會這個法正了。

  ??法正之名,他已經聽諸葛亮說過了。此人和他際遇頗為相似,懷有曠世之才卻始終得不到劉璋的重用。目前還隻是一個小小的軍議校尉。又為祖父盛名所累,常被蜀人妒恨詬病。好在他得到了益州別駕張鬆的賞識。張鬆也自認為懷才不遇。於是,難兄難弟,同病相憐。

  ??嗚嗚嗚,這章改了不下於五遍了。龐統啊,真的很難搞定。某峰爬走……(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