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人事調動
作者:文飄過峰      更新:2021-08-15 03:06      字數:4112
  第134章人事調動

  ??劉琦死後,劉備沒有懸念的被荊洲各界擁戴為荊洲刺史。(小說~網看小說)劉備一家獨大。終於成了荊洲實至名歸的主人。

  ??劉備上任初始即任命關羽為襄陽太守、破虜將軍,駐守江陵;任張飛為宜郡太守、征虜將軍,封新亭侯;讓諸葛亮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負責調整賦稅,招納新軍。其餘各將均按照軍功或有升遷。

  ??當荊洲的局勢塵埃落定時,建安十四年的春節將至。諸葛亮打算回甘廬陪家人過個團圓年,所以這段日子,他都加班加點的處理手頭上的事情,爭取能在祭灶王爺(陰曆十二月二十四)之前給自己放假。

  ??劉備收到他的請假報告後,當天晚上特意準備了好酒好菜去找他談心。

  ??青鬆很有眼力的接過酒壺,在兩人旁邊點燃紅泥小爐,當麵替他們倆溫酒。

  ??酒過三巡,劉備環視屋內,笑道:“孔明獨自住在這裏,身邊連個知暖知熱的貼心人都沒有。不覺得冷清嗎?”

  ??青鬆手裏的動作明顯停頓了一下,心裏嘀咕著:難道他想往先生身邊塞女人?

  ??諸葛亮隨意的喝了一口溫酒:“我已經習慣了。再說,屋子裏鬧哄哄的,我靜不下心來。”

  ??劉備點頭:“辛苦孔明了。不過,我們現在已經穩定下來了,你完全可以把家眷接來啊。象雲長他們都把家眷接過來了呢。這樣的話,你就不用每個月都兩頭跑了。幹脆明天就讓趙雲去接令夫人和令愛過來吧。”

  ??諸葛亮每個月的月底都要回草廬小住三天。這三個月以來已經成了雷打不動的慣例。

  ??什麽接來同住?分明是想用妻女牽製住他!意味深長的看了劉備一眼,諸葛亮輕笑:“多謝主公的美意。隻是拙內乃一山野村婦,沒有見過什麽世麵,粗俗不堪,還是留在家裏務農的好。”

  ??劉備微怔,很快明白了,諸葛亮是嫌他的夫人長的不漂亮呢。諸葛夫人他是見過的,確實配不上諸葛亮。可是,如果是嫌棄的話,為什麽諸葛亮每個月都要回草廬探親呢?真是令人費解。

  ??“再說,舅兄出了事,嶽父嶽母膝下無子,也需要拙內的照料。”諸葛亮搖著扇子繼續解釋著。

  ??“哦,原來是這樣。”劉備連連點頭,“孔明重情重義,真君子也。”心裏卻暗自好笑:吃人嘴短,拿人手短。諸葛亮依靠著黃家才有今日。說不定,他實質上就是黃家招的上門女婿呢。怪不得,他每個月都要回家探親一次。原來是跑回去給嶽父嶽母請安問好啊。

  ??他的心情頓時大好,在回家的路上,竟乘著三分酒意,哼起了小曲。

  ??諸葛亮如期帶著江大牛和青鬆回到了草廬。才一個月沒見,黃碩的肚子已經微微隆起來了。現在的她,吃嘛嘛香,胃口倍棒,臉色更是有紅有白,精神十足。

  ??見諸葛亮提前一個星期回來過年。她小小的開心了一把。

  ??緊接著,小崔夫婦也出海回來了。

  ??這些年,一家人長年分居兩地,有好幾個年頭沒有聚在一起過年了。這一次好不容易一家團聚。自然是要好好張羅一番,過個熱鬧年了。

  ??於是,所有人都齊聚草廬,掃屋除塵,殺豬宰羊,忙得不亦樂乎。草廬內年味漸濃,洋溢著節日的歡快和溫馨。

  ??二十八日,諸葛瑾派人送了家信過來。信上先說三個孩子都很好。尤其是諸葛恪品學兼優,是江東曉有名氣的優秀兒童。然後話鋒一轉,委婉的提到這是諸葛大嫂的頭年,所以,他想讓諸葛喬留在江東過年,這樣,諸葛喬就有機會參與對大嫂的祭祀。

  ??諸葛亮當然不會反對,立刻寫了回信交給來人帶回。

  ??無意之中,黃碩從青鬆嘴裏知道劉備曾要求諸葛亮把她們母女倆接到公安去住。她氣憤的質問豬哥:“到底要怎麽樣,劉備才能放心?”

  ??諸葛亮輕輕圈住了她:“管他那麽多做什麽!娘子放一百個心好了,為夫一定不會讓他幹擾你和孩子們的正常生活的。”

  ??黃碩鼻子一酸。低下頭輕語:“我隻是擔心夫君心裏會難過。”

  ??諸葛亮輕笑不語,把懷裏的人抱得更緊了。

  ??初五剛過,劉備的調令就到了。他讓諸葛亮遷往臨烝。

  ??黃碩看不明白,問道:“他這又是什麽意思?”不是不放心豬哥嗎?怎麽又把人從眼皮子底下調開呢?

  ??諸葛亮淡笑:“沒什麽意思。臨烝離長沙郡近些,便於公務罷了。”心裏卻有如明鏡。劉備越來越精於權術了。換個角度講,這也是一件好事。

  ??既然豬哥自己都說沒什麽了,黃碩便放下心來,著手為他收拾行囊。老大的調令都來了,雖然沒有明說他什麽時候赴任,但是很明顯是催他上班了。

  ??諸葛亮拿著調令想了想,笑道:“娘子想不想與為夫一道去臨烝?”聽華佗說,她胎位已穩,可以適當的遠遊。

  ??黃碩愣了一下,旋即搖頭拒絕了:“算了,來日方長,還是等生下孩子再說吧。不過,臨烝隔得這麽遠,夫君要不要請華佗一道同往?”她又想起了語文老師說過的那句“出師未捷身先死”,有點擔心,豬哥的身體是被長年累月的奔波搞垮了。所以她曾向華佗提起過,請他當諸葛亮的保健醫生。華佗並沒有拒絕。窮家富路的,出門在外,有個醫生在身邊,會方便許多。

  ??諸葛亮聞言知雅意,眼波流轉,柔聲說道:“娘子放心,為夫一定會好生照顧好自己的。至於華神醫,還是請他暫時住在家裏吧。”說罷,眼神軟軟的落在了她的小腹之上。

  ??黃碩笑了:“華神醫說了。隻要我嚴格按照他的日程作息,保證身體棒棒。接下來就是穩婆的事了。他一個大男人,又不是郎中,留在這裏,完全是英雄無用武之地啊。況且,華佗誌在滅曹,我們也不能因為一己之私,把這麽一個神醫拘在草廬之內吧。”

  ??諸葛亮羽扇輕搖,沒有再說什麽。午飯後,他去了華佗的房間,邀請他一道去臨烝。

  ??華佗想都沒有想,張口就答應了。

  ??第二天天還沒亮,草廬內的人們就齊齊的早起了。生火做飯,為諸葛亮他們四個送行。想著臨烝路途遙遠,以後不能每個月都回家探親了,諸葛亮不免有些惆悵。

  ??黃碩的心裏也不好受,她比誰都想豬哥留下來陪自己,但是卻強顏歡笑,不讓豬哥看出來。

  ??不想,這個時候,阿仇背了一個小包裹急匆匆的跑了過來:“師父,我想跟師伯一道去臨烝。”說罷,眼睛不安的瞄著諸葛亮。

  ??黃碩也看了豬哥一眼。見他沒反應,便問道:“阿仇,為什麽想去臨烝?”

  ??阿仇挺了挺小胸膛:“阿公教導阿仇,男子漢大丈夫,有誌在四方……”

  ??“撲”的一聲,黃碩忍不住笑出聲來:“男子漢大丈夫?你才多大啊?小青瓜,你以為你師伯是去遊山玩水啊。等你長大了再說。”她先前還覺得奇怪呢。這小子有事沒事總纏著江大牛,跟他學騎馬。原來是打這主意啊。

  ??阿仇象打了霜的茄子,低頭不語。

  ??諸葛亮的眼裏卻露出一縷讚許,輕輕的說了一句:“讓大牛給你挑匹腳力好點的馬吧。”

  ??“啊”,阿仇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師伯這是答應了!立馬象打了雞血針一樣。臉上神采飛揚:“謝師伯!”生怕黃碩會攔著,話音未落就象道離弦的箭一樣衝了出去。

  ??“夫君……”黃碩忍不住抗議。這才多大的人啊,就是按虛歲算,也不過十歲。豬哥此舉嚴重涉嫌拔苗助長。

  ??諸葛亮輕笑著用扇子點了一下她的肩膀,截住了她的話頭:“娘子,阿仇天資聰穎,是個可造之才。嶽父已經不止一次提過,讓我帶他去身邊曆練。”

  ??他們翁婿倆是早就預謀好了的。黃碩不以為然的扁扁嘴:“他還不到十歲呢!”

  ??“自古英雄出少年,他的父親十歲的時候就已經隨他祖父一道出去打地盤了。”諸葛亮搶白了一句。

  ??豬哥是一定想帶阿仇走了。黃碩唯有歎息。再攔住的話,說不定他就會冒出什麽“自古慈母多敗兒”之類的名言了。不過,孫策早喪,阿仇是跟著大喬長大的。就是按照現代的教育理念來說,他也需要多跟象諸葛亮這樣的成年男性接觸。草廬之內除了小弟之外,皆是婦儒,確實不利於他的健康成長。這樣一想,她便動搖了。

  ??知道她已經不反對了,諸葛亮靠過來,輕撫她的腹部:“娘子放心,為夫隻讓阿仇跟一年。為夫和州平商量好了,一年之後,就讓他跟著船隊出海遊曆。”

  ??“啊,出海?”黃碩大吃一驚。搞了半天,跟豬哥還隻是熱身啊。正想反對,寶寶哭喊著跑進來了:“爹,我也要去。”

  ??就知道會有這麽一出。黃碩衝豬哥翻了一個大白眼,意思是:你看著辦吧。

  ??諸葛亮彎腰抱起寶寶,苦笑:“寶寶啊,你可是姐姐啦。要是你跟爹和阿仇都去了臨烝,誰來照顧娘和弟弟啊?”

  ??寶寶破涕而笑,在豬哥身上蹭幹眼淚,自豪的說道:“嗯,寶寶是姐姐,留下來好好照顧娘和弟弟。”臨烝再好玩,但照顧娘和弟弟的責任更大。權衡之下,寶寶決定做點犧牲。

  ??“乖寶寶,真是爹的好女兒。”豬哥毫不吝嗇的給了她一記響吻,以資鼓勵。

  ??黃碩沒好氣的送給樂歪歪的父女倆一對“樟腦丸”:一口一個弟弟。你們就知道一定會生個男孩嗎?不知道這樣會讓人家壓力很大嗎?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