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改變(下)
作者:易飄零      更新:2021-08-15 02:44      字數:8461
  建安二十五年,本是一個令人容易完全的年份,似乎除了那差點爆發,最後卻隻落得一個虎頭蛇尾之局的大戰以外並沒有什麽值得令人注意的東西。但就是這麽一個當世人沒什麽印象的年代,卻是後世人認為一切勃發之起點的年代在這一年,在李晟構建了與眾不同之基礎的國度,並以此煥發了幾乎超越了曹操和孫權之總和的實力之後,曹操和孫權終於通過二十五年上半年的那場戰鬥,認可了李晟比自己要“強”的事實,並開始學習李晟的經驗在自己的國家之中進行變法。

  ??這是一場戰亂之時的變法,其似乎與六百年前的那場席卷中國的戰國變法有點相似。雖然這變法最終得到的結果並不如戰國之時的變法那麽巨大,但其影響的深遠卻絕不在昔日戰國變法之下。

  ??如何富國,如何強兵這是亂世變法中最為關鍵的兩點。無論是誰來主持這樣的變法,其最根本的目的都是為了達到富國強兵這一點。因為是亂世人們並沒有多少時間多少經曆去關心這變法的過程到底如何,他們關心的是結果。隻要這個結果達到了,那其間所運用的手段,其間變法的經過都變得不那麽重要起來。

  ??君主本身變法與否的心意在此刻變得無足輕重。因為在這個時候,即使是君主本身不願意進行的變法,他也因為整個大勢的如此,而不得不選擇變法。沒有一個君主願意自己手中的權勢被消除。臣子可以選擇投降,而君主卻不可能選擇投降。既然不變法便會落後,從而令自己敗亡,那麽也就隻有選擇變法這麽一條路可走了。

  ??於是,變法開始了。曹操那邊利用他掌握的大漢朝廷的威勢,向全天下宣布了他們變法圖強的計劃首先,整頓軍隊,完備器械,宣布所有能為軍隊煉製優良武器的,滿足軍方需要的人一律不吝錢財爵位,畢竟一支強悍的軍隊才是整個改革得以保證的基礎;其次,實行新的稅法。新的的稅法與每個人的爵位、官職進行掛鉤。設立免稅保留田製度,從一級爵位擁有十畝保留田開始,到二十級爵位擁有兩百畝保留田為止,確立等級劃分,在確保保留田完全免稅的同時,對除保留田以外的世家大族田地進行統一征稅。其征稅的基礎不是向以前那樣以戶口人頭為單位進行征收,而是以人頭所有的田地多寡,成分的好壞進行征收;其三,設立海關。以鹽瀆、朐城、不其、牟平、幹城等地設立海港,開辟海市;其四,鼓勵百姓出海貿易,凡是擁有三艘遠洋海船以上之人皆加爵一等;其五,設立海防艦隊,訓練海軍,為以後同李晟海上爭鋒做準備;其六,於雁門、右北平、遼東等地開設邊市,設立邊貿督郵一職專司此物,與北方之匈奴、鮮卑、烏桓等族互通有無;其九,革新人才登錄機製,確立以薦舉為主,考核為副,其餘為邊的用人機製,以確保每一個擁有官職之人對自己本職工作都十分了解;其十,改組中央機構,模仿李晟那邊的設置將職責細分,將軍隊與zf區分開來,將行政與司法、稅收區分開來,加強對各州郡官學的投入,鼓勵私人辦學。

  ??這是大概上的十點,而這十點引發下去的規則自然是多了許多。曹操在朝會上是簡要的宣布了以上的十點,可是真正交到眾人手中的卻是足足一百斤的竹簡。一時間,朝堂上的眾人都被曹操甩出如此有份量的東西給嚇著了,一時間他們都有一種頭皮發麻的感覺。“這真是千古未有之大變啊。”他們歎息著,心中對此卻多少有些不以為然,“真的有這樣的必要嗎?”這或許是有的,但變化如此之大卻是遠遠的超過他們所預期的。對此他們很自然的也想提出自己的反對意見,可最後他們還是閉上了嘴巴——整個魏地戒嚴了,所有的衙役和所屬城池的軍隊都被派了出來,曹操對於進行變革這件事情已是下定了決心,他唯恐有人反對自己,便把軍隊來作為維護自己變法成功的保證。

  ??當然,這些都是在取得了曹家和夏侯家,一起曹操手下的那些人認可的條件下進行的。畢竟,曹操的發展是通過他和他手下那些人努力而成的,曹操的強大是來自於那些人的團結。雖然曹操是頭,可那些人也是身子手足。如今頭想動了,可不得到身子手足的配合也是不曾的。

  ??“……這就是妥協,一整個充滿了妥協的變革啊。”曹操變法的條款很迅速的就傳到了李晟這邊,李晟在和孔明、法正、徐庶一起看了這樣的條款之後,卻是悠悠的冒出了這麽一句話來“相較於我們的變革,曹操的變革顯得並部徹底。他隻改變了一些膚淺的東西,對於深層次的,他根本就沒有觸及。”

  ??“這樣又怎麽了?很多事情,他們知道我們這樣是能夠獲得最多好處的,可他們就是不敢按我們的做。基本取消大家族的家丁,解散大家族的私兵,這樣對國家是最有好處的,可對於那些世家大族來說呢?這卻是完全難以接受的。北邊的那些大族的勢力可是很大的啊。如果不妥協,隻怕北方的世家會聯合起來反對曹操的。對於這種的反對,曹操雖然不怕,但也是很頭痛。”聽了李晟的話,一邊的徐庶這樣說道。他曾經遊曆天下,對於北方的這些門門道道,雖然不曾親身體會過,但卻親耳聽說,親眼見到過。他知道整個天下的中心還是在北方的,而北方的文明比南方強,很自然的他們的世家大族的勢力也比南方的大。就一般而言,南方開發的田地少,人口也不多,普遍有行商掙錢的基礎,而北方則完全沒有這樣的基礎。在這種基礎完全不同的情況下,北方會出現這麽一種妥協情況自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這麽說,也是沒錯的啦。不過,曹操多少也是在做改變了。他也明白我們這邊眼下之所以能夠發展其最大的經濟來源究竟是何處,他也按照我們當初所做的那樣發展了海運,想來曹操那邊的發展應該會有一個很大的提升。不過曹操這提升能做到什麽地步呢?他們還需要幾年才能達到我們的水平?他們的發展對我們日後的統一會不會有所影響?這些都是我們所需要考慮的問題。”未論勝,先論敗,這是孔明一貫謹慎的做法。也正是因為他有的時候太過謹慎了,所以李晟才沒有把參謀令的位置給他,而是任命他成為參軍令。不過,雖然參軍和參謀是兩個方麵的事情,但因為孔明還是軍師將軍,所以李晟對於他的意見還是很重視的。在李晟看來過分的謹慎不可取,但完全沒有謹慎也是不行的。畢竟,任何事情都會有失敗的可能嘛。

  ??“我想沒有多少趕上的可能吧。”法正思索了一下,搖著頭說道“掙錢最多的貿易……我是說貿易而不是向在旅漢、在倭國所做的那種掠奪,其收益最為大宗的就是茶葉、絲綢、陶瓷三項。茶葉和絲綢都是以我們益州、荊州為多,曹操那邊和我們根本就沒得比,他隻能在瓷器貿易上和我們一較高低。不過就算他完全把瓷器給收攬了過去,但想要以瓷器一樣來對付我們茶葉、絲綢兩樣,似乎還差了一點。貿易上比不了我們,他們的收益就高不上去。如此一來,他們在發展我們也在發展,但他們發展的速度絕對沒有我們快,兩者之間的差距隻會越來越大,而不會日益縮小啊。”

  ??“這麽說也對!”李晟微笑的點了點頭,臉上卻是露出不懷好意的神情來“其實我可不想讓曹操就這麽輕輕鬆鬆的下去呢?北方世家大族的實力很強,他們盡管和曹操形成了一定妥協,可這樣的妥協在曹操沒有完全把利益帶給他們之前,卻是一種很不牢靠的妥協。在這種不牢靠的情況下,想來曹操那邊的安穩會因此而削弱不少,那些麻煩的事情想必也會因此而多上許多吧。別看曹操現在是一副風平浪靜的模樣,他可是連軍隊都派出來了。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緊張、那些世家大族也緊張。由於雙方都沒有互相的信任,而曹操這邊又沒有完全震攝這些世家的實力,隻怕隻要有點火花,那一切都變得如我所願起來。”

  ??“王上又準備對曹操動手?”眾人驚訝起來。

  ??“那是當然的,曹操可是我們一統天下的最大障礙,不把它削弱再削弱了,我們怎麽能夠以比較小的代價一統天下呢?”李晟微笑著點頭,很是奸詐的說道。

  ??“可是我們剛剛才和曹操簽訂協約呢。”徐庶對此似乎有些不妥,便小聲的提點著。盡管為官這麽多年了,可他的性子裏多少還有些遊俠的義氣,他覺得這邊才和人家簽訂協約,那邊就動手禍害人家多少是有些不對的。

  ??“簽訂了又如何。我們眼下去對付他們可是暗中的,隻用皓月的人馬。如果成功了那自然是好的,可要是失敗了,那對我們也沒什麽損失。那些人都是死士,這一次已是下定的決心。”李晟說著笑了起來。很顯然,他笑得很是開心。不過,開心是他自己的事情,因為他這笑容看在眾人眼中卻是那樣的奸詐。

  ??就這樣任由李晟笑了一陣,幾個人便開始說起了旁得的問題。這一次的目標並不是放在曹操的身上,而是將目光轉向了東方,他們開始討論起有關孫權那邊的事情來。對於變革的事情孫權那邊到現在都沒有官樣的文章出來,不過李晟可以肯定的是,孫權那邊已經確實有準備變革的苗頭了。通過白衣的偵查,一些有關孫權那兒的蛛絲馬跡被查了出來。李晟剛剛才得到一個重要的消息孫權那邊已經將他原本派到外地去的幾個重臣都悄悄的召回了建業,似乎有所圖謀。

  ??“變法圖強,那是每個君主都作的事情,孫權自然也不例外。在我們和曹操都在進行了自身的變革的情況下,孫權不過不想就此敗亡下去,也隻有最終選擇跟在我們的後麵進行變法了。”李晟說了這麽一通話,稍稍的頓了頓,卻是開口詢問這邊的眾人“你們說說以孫權的個性對他們那邊的變革會做出怎樣的部署?”

  ??“孫權那邊嗎?隻怕他們不會做出什麽變革的舉動吧。”徐庶思考了一下搖了搖頭說道。

  ??“你也是這麽認為的嗎?孔明!?”李晟聽了徐庶的回答不置可否,轉頭詢問另一邊的諸葛亮。

  ??“變革是肯定會的,隻是孫權那邊的變革所邁的步伐將會比曹操的還小。”諸葛亮這樣回答道。

  ??“為什麽?”李晟對此十分的不解。

  ??“王上難道忘了江東的真實情況嗎?”諸葛亮微微一笑,輕聲對提醒著李晟。

  ??“江東的真實情況?”被孔明這麽一說,李晟才猛地恍然起來和已然把世家大族打壓得不成模樣的自己相比,曹操那邊的世家大族固然算得上是強大,但這樣的強大始終還比不上江東那邊的強大。在江東有所為江東六家的說法。所謂的江東六家,指的是吳家、陸家、朱家、顧家、周家、張家這六個江東大族,這其中並不包含孫權所屬的孫家。事實上,孫家之所以能成為江東之主,其關鍵便是取得了這六家的。嚴格說來是江東的六家認可的孫家,孫家才得以在江東存在。若是這六家對孫家有什麽看法的話,那孫家的統治就顯得很不妙了。如果說曹操那邊的統治是曹操這世家大族的頭子聯合了眾多大大小小的世家進行統治,而曹操本身猶自可以在世家之中說得上話的話,那麽孫家在江東的統治,則是江東六家聯合起來對孫家進行的統治。就表麵上看來這兩者似乎還有些相似,但在實際上曹操本身對與世家還是有一定的壓製能力,而孫家卻是完全喪失了這樣的壓製,相反他們無論做什麽事情都是需要向六大世家提出妥協的。這是一個量的區別,但就是這個量的不同導致了江東本身在對待變革事情上與曹操的不同。

  ??“……如果說曹操會變法七分,最終實現五分的話;那麽江東這邊是,孫權了五分,最終隻能實現三分了。雖然孫權比曹操年輕,所做的事情更加的衝動,也是如此。”看著沉思的李晟,孔明緩緩的說道。

  ??“也就是說,我們對孫權根本就不要報什麽希望了?”李晟望著孔明,略有些寂寥的說道。他對於孫權不進行變革似乎很失望。

  ??“當然不是如此。”孔明重重的搖了搖頭“江東的六大世家,雖然是世家對於世家的特權很有些維護,但他們其中並不缺少目光長遠之人。對於眼下的局麵,他們自然是看得明白了。他們也清楚知道江東如果不進行變革發展,就會在爭霸的過程中落後,以至最後的戰敗。本來這樣的戰敗對它們來說也沒什麽,可眼下我們和曹操都進行的變革,那麽在這樣的情況下江東要是再戰敗的話,無疑就會作為失敗者而承擔我們所變革之後的規矩。這在江東的那些大家眼中是無法忍受的。是以他們會更加的孫權,並指導孫權那邊的變革。在他們看來與其去接受別人製定的規則,倒不如由自己來製定規則。當然,這樣的規則對他們來說並不會有太大的利益損失。”孔明思索這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也就是說他們會進行一些改變,而這樣的改變卻是不會牽扯到比較深刻的東西了?”李晟猜測孔明那樣說的意思,並詢問道“關於這一點你能不能詳細的解釋一番。”

  ??“好的!”孔明認真的點了點頭,一邊思索,一邊解釋道“主公在徐州、青州用水軍打了這麽一戰,卻已是把一扇關於水軍作戰的新大門給打開了。連曹操都從這其中意識到了水軍的重要性,更何況一直以來都很重視水軍,並將水軍視為自己安全基石的江東呢?進一步的加強水軍的發展,這是江東肯定會做的事情。同時他們也會和北邊的曹操一樣,在重視發展水軍的同時重視發展海上貿易。錢他們不會嫌多的,因此在知道了從事海外貿易能夠掙大錢的情況下,江東的人絕對會發展自己的遠洋船隊的。這恐怕就是他們所進行的變革最主要的兩個方麵了。至於稅收的改革,至於用人的改革,他們卻是不會進行的。畢竟,改革稅收是讓他們世家大族的錢財受到很大的損失,而改革用人,則是對他們在政權中的利益眼中的削弱,則是對他們很不利的事情,他們是絕對不會做的。”

  ??“是這樣嗎?他們隻進行水軍和海運上的發展,而不進一步的進行製度、稅收的變革是嗎?”李晟確認著問道。

  ??“正是如此。”孔明點了點頭“這樣才是最有利於江東穩定的。”

  ??“有利於江東的穩定?也許吧!不過江東那邊所做的改變如此至少,他們難道就不害怕自己的子民在對比他們和我們或是曹操的製度後,迅速的逃亡嗎?我記得在我們三家中賦稅最高的就是孫家吧。”李晟思索了一下問道。

  ??“一般的百姓是不怎麽知道這些事情的,他們不太識字。隻要江東那邊對此控製的比較妥當,並把幾個膽敢遷離的人給殺掉作為榜樣的話,江東那邊恐怕不會因此而發生什麽動亂。而且江東那兒向來有掠奪人口的習慣。如今海事即開,海外有地有人的事情,隻怕早晚也會被江東人所知曉。到時,隻怕江東會把海外之人給竭盡掠奪回來。”

  ??“哈……這也不是沒有可能的。”李晟微笑得點了點頭,聽孔明這麽一說,他倒想起自己後世所看的一件事情來有這麽一個說法,說是江東之所以派人前往夷州,其實就是為了掠奪夷州的人口。也不知道孫權從哪兒聽說了夷州有幾萬人口,且實力不強,便派了一個叫衛溫的家夥,開了十幾條大海船,帶了上萬人去夷州。他們是很大膽的,原以為可以得到許多好處,但不想出海不久卻遭遇了風暴。雖然最後抵達了目的地,人手卻損失了不少,而夷州的山民卻沒有見到多少。原本為了大肆掠奪人口而進行的活動,最後卻變成了失去人口,上萬的甲士最終回來的隻有五千多,而他們掠奪夷州的人口隻有兩三千,可算得上是支不敷出了。有傳說孫權對此還吐血三升呢。

  ??稍稍的回想了一下這樣的問題,李晟驚訝的發現孫權那邊的人似乎還有些後世歐洲人潛質。盡管他們表麵上說得十分冠冕堂皇,都是言語那些仁義道德,儒家經典之類的事情,但似乎在實際上他們對於招收部曲奴隸並不反對,甚至會有意識去做這樣的事情。“唔……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們是不是可以放開一些規則,引導孫權去做一些我們所不能做的事情呢?去歐洲販賣黑奴總是有些遠了,不過離我們比較近的身毒、月氏、以及三韓、倭國等地,還是有大量的人口存在嘛。如果能把這些人搶過來給我們做奴隸的話,那……不是很好?”李晟這樣想著臉上不由自主的露出一絲奸詐的笑容來。

  ??“王上?又在想什麽了?怎麽會有這樣的表情?讓人總覺得有些心慌慌的。”看著李晟露出這樣的笑容,眾人猛然覺得自己的心頭一涼,卻是有些挑動加快來。不過,他們盡管有些心悸,但他們卻是沒有動手去阻止李晟的想法。在他們看來李晟的那些想法,所做的那些動作,都是對自己這邊十分有利的。雖說手段有些不好,可那些不好的手段都是暗地裏的事情。而這些暗地裏的東東,卻是沒有人會出言指責,畢竟無論是曹操還是孫權,其私底下哪還部一個個都是使用著相當的詭計呢。

  ??“……這些都是知道了卻不能公開的東西啊。”眾人這樣想著,看著李晟臉上那日益深沉的笑容又有些好奇“到底主公究竟在想些什麽呢?”

  ??“……這些都是知道了卻不能公開的東西啊。”眾人這樣想著,看著李晟臉上那日益深沉的笑容又有些好奇“到底主公究竟在想些什麽呢?”

  ??他們很想詢問這個問題,雖然嘴上沒說,但實際的眼神卻已經透露了這一點。然而,明明已經看到他們這個眼神的李晟卻是微微的在撇過頭去,什麽也不說了。隻是在稍稍的過了一會兒之後,淡淡的下令“對了給我加大對江東那邊的偵查吧。”

  ??“諾!”眾人領命,盡管他們都不太清楚李晟究竟想做什麽事情。

  ??雖然曹操和孫權那邊都不約而同的增強了自身的情報建設,對李晟的白衣有了一定的影響,但作為全天下最強的情報組織,白衣的偵查能力還是頂尖的。在李晟表達了他對孫權那邊的變革十分重視之後,關於江東那邊的相關情報,尤其是君主和大臣們之間的談話記錄被源源不斷的送到了李晟的手上,讓李晟對江東方麵的情況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一切都如同孔明所說的那樣,江東方麵對於變革的事情主要都集中在了水軍的建設和海貿的擴張三,對於那些設計根本製度,卻能對國家發展起到至關重要作用的事情他們卻是沒有任何的變化。

  ??“還在爭吵嗎?”李晟嘟囔著這一點,心下似乎對此有些驚訝“既然是在爭吵,那就是所江東那邊的人並不是完全否認這樣的改革了?”李晟如此想著,隨即下了一道命令給白衣“迅速給我把江東那些大家族對於這件事情的各自看法給探查出來。”

  ??“諾……!”白衣很迅速的行動,沒幾天就把李晟所需要的資料放在李晟的麵前。李晟細細的閱覽著這些東西,卻是大體明白了江東現在的情況眼下的江東從吳主孫權到手下的大臣,卻是大體分成了兩個派別,以孫權為代表,生邊跟著吳家、周家、朱家的立誌於改革的一派和以張昭為代表,生邊跟著顧家、陸家的保守一派。江東的所有人大都投入到了這麽兩個派別中去,並以著派別的區分來進行一場黨爭。

  ??“還真是亂啊。”李晟頭痛的按著自己的額頭無奈說道。江東的勢力雖然以各自的家族為界限劃分作了兩派,但這兩派之間的人員卻又是錯綜複雜的。比方說吳家,作為吳主孫權的舅家,他們自然是和孫權一個嘴巴說話,但作為整個江東最大的地主,他又是略有意略無意的幫著張昭那邊的人說話。再說那陸家,現任的家主陸績是堅定的站在張昭的保守派這一邊,可陸家下任的家主被認為是天才的陸遜卻是死跟著孫權的步伐去行走。這似乎是和陸家的家業有些關係——誰讓陸家即是地主又是海商呢。

  ??“江東那邊已經打起了擂台,你們幫我看看這其中有沒有我們可以利用的東西沒有。”李晟將自己手下的幾個謀士召集了起來,隨即開始了陰謀的策劃“關於曹操那邊的事情,我已經確定的差不多了。我已經完全能夠預想曹操將在不久以後遭遇到一個天大的麻煩。但在眼下,關於江東的問題,我卻沒有思考那麽許多。不要看江東的這些人眼下吵得如此歡快,但隻要細細的品味下去,他們的歡快都是控製在一定的程度上的。聽了上次孔明的分析,我們完全明白江東方麵的爭吵最後將形成一種妥協。畢竟,他們兩者之間沒有那麽多的根本性衝突嘛。隻不過,他們的妥協是我們所不願意看到的,我希望我們的人,能夠製止這種妥協的發生,最不濟也必須讓這種妥協拖延下去。”

  ??“主公是要讓他們徹底的混亂起來?”孔明微笑的詢問李晟,他似乎猜測到了李晟於此提出這個議題的目的所在。

  ??“是的。”李晟認可的點了點頭“這樣的爭吵會拖延江東實力的發展,而減緩任何一個非已方勢力發展對我們來說是很有好處的。”李晟微笑的說出了自己的理由。

  ??“恩……主公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很好。不過……”孔明臉上的微笑卻是有幾分古怪“在我仔細的分析了一下江東在這件事情上的作為之後,我覺得江東的爭吵本就是不該發生的。嗯……確切的說,他們是在做戲!”

  ??“什麽?”孔明的這話一說出,李晟和他身邊的幾個人都不由自主的瞪大了眼睛提高了聲音“做戲……?”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