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獻
作者:易飄零      更新:2021-08-15 02:41      字數:8671
  作者:易飄零任何一個人第一次看見“旭日號”如此大的船的時候臉上說展現出來的表情都是一致的:那就是震驚。這一點即使是已經在曹操那邊看慣了曹軍的大場麵並在那時便麵露不屑的張鬆張永年也不例外。當他被李晟迎接著策馬回到這公安的港口抬眼瞧見這江麵上獨一無二的大船並得知這麽一艘巨艦居然是李晟的座艦的時候所現出的便也是那麽一副目瞪口呆的模樣。

  ??“這是普通的畫舫吧。我曾經聽說昔年有人造了一條可以運載千人的畫舫。雖然不知道後來為什麽被廢了但想來也隻有畫舫才有這麽大了。”張鬆是一個博聞廣記的人他一看到“旭日號”如此龐大的身軀便迅將之與傳說中那艘“千人畫舫”聯係在了一起。在他的印象中似乎也隻有那“千人畫舫”可能有這麽大的體積了盡管眼前的“旭日號”沒有哪一點有那畫舫的雅致。

  ??“這可不是什麽畫舫哦!”李晟輕輕的搖頭:“雖然我也很想造那可載千人的大船但到現在為止我還沒有那個造船的水平。這艘‘旭日號’隻有三百五十人而已。不過他不是畫舫那種優雅的東西而是戰艦裝備了十六架投石機、八架火弩、四十六張床弩的戰艦擁有一次性毀滅兩艘艨艟戰艦的能力。”即使是看到了這船好幾次了但李晟總也是那副看不夠的研製他巴望這艘依著自己的名字之意而命名的“旭日號”無不自豪的微笑起來興奮不已的向張鬆介紹道。

  ??“戰艦?居然還有這麽大的戰艦?這似乎比樓船要大多了。”張鬆滿臉都是一副不敢相信的表情。

  ??“不要不相信這是事實。”李晟點著頭給張鬆一個肯定的回答隨即他輕輕的拍了拍的張鬆的肩膀對其說道:“別再看了今天天色不早我們還得趕緊上船啟航才是。”

  ??“哦……哦!”張鬆跟在了李晟他們的後頭卻依舊是一副魂不守舍的樣子。想來“旭日號”給他的衝擊實在是太大了。

  ??接下來的日子多少顯得有些忙碌而無趣了。對於李晟來說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司馬懿還在長沙那時候的模樣。李晟的一天幾乎都給人占滿了隻不過這個人從陰翳的司馬懿變成了樣貌醜陋的張鬆。秉燭夜談又是秉燭夜談。盡管明白這種事情在這個世上確實有其存在的必要但李晟依舊覺得有些受不了。他承認與司馬懿、張鬆這樣的智者談話是一件很令人愉快的事情。尤其是在他們對你抱有好感並不會用他們那令人驚異的智慧來刺激自己的時候與他們相談公論天下大事訴說人間百態無疑是一件輕鬆的事情。但任何事情都應該有一個度才是。就像吃糖吃得太多會覺得有些膩味一樣原本相當輕鬆的談話說得多了也一樣讓李晟覺得疲憊。尤其是在李晟稍稍的向張鬆說了一些奇聞異事諸如:“大地可能是圓的”並以“遠方的來船才會因此而在自己眼中顯得顯示從下往上慢慢升起”的理由來驗證之後與張鬆那輕鬆的談話幾乎變成了張鬆對於李晟的癡纏。很明顯張鬆對這些前所未聞的東西十分感興趣。

  ??這個時代的讀書人是知道地圓說的。在他們之前不久的前輩——張衡表了自己的天地說言:“地如球形天如蛋圓地居天內如蛋黃.天地乘氣而立載水而行。”使得他們對地圓之說並不顯得驚異但他們一直都困惑這兩點:其一地這麽大怎麽看都像是平的究竟有什麽直觀的東西來驗證這大地是圓的呢?其二人居於地上若大地為圓那麽我們腳下的這片大地之後所生存的人豈不是倒立著的?為什麽他們不會掉下去呢?

  ??問題很明確也很難以解釋——一直以來相信地圓說的人都被難倒了在這一點上。

  ??這個張鬆自然也是很清楚。是以他聽了李晟所說的那些似乎可以解決地圓說兩個難題中的第一個問題。姑且不論這地圓說是不是正確隻說這一個難題被解決便足夠讓他興奮了。他看著李晟那平靜從容的模樣直覺的認為他似乎還有些意猶未盡似乎還有更重要的事情沒有說出來。於是他追問了纏著李晟要那第二個問題的答案。他是一個打破沙鍋問到底的人。他認為李晟是知道答案的。

  ??“為什麽呢?”他追著李晟問。

  ??李晟最後被他追得沒辦法了隻好命人拿來一塊磁鐵和幾塊鐵片。他當著張鬆的麵將磁鐵拿在手中把一塊鐵片貼在了磁鐵的上方。“啪……”鐵片被磁鐵牢牢的吸住了。緊接著他又拿起另外一塊鐵片放在磁鐵的下方。“啪……”又是一聲清響原來本該是往地上落去的鐵片也被牢牢的吸在了磁鐵之上。而後李晟倒轉起磁鐵來。但無論他怎麽翻來覆去的倒轉磁鐵被磁鐵吸在上頭的鐵片都沒有任何要往下掉落的跡象。

  ??“明白了嗎?”李晟微笑的問著一臉平靜的張鬆。

  ??“明白什麽?我隻看見磁鐵吸鐵。”張鬆被李晟問得有些莫名其妙起來:“這和為什麽腳下人不會掉到天上去有什麽關係?”

  ??“嗯?”李晟並不回答張鬆問題隻是問張鬆:“為什麽磁鐵會吸鐵呢?”

  ??“因為磁鐵就是磁鐵。因為他是磁鐵所以他又吸力所以他才會吸鐵啊。”張鬆這樣回答道。

  ??“那麽是不是因為磁鐵的吸力而使得吸在磁鐵背麵的鐵片往下掉呢?”李晟又問。

  ??“那是自然的。”張鬆肯定的點了點頭。

  ??“那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猜想——我並不清楚這是不是真的正確。我們腳下的大地本身也是像磁鐵那麽一個有著巨大吸力的東西。因為他有著和磁鐵相類似的東西所以我們才能站立在大地上所以我們腳下的人也不會掉到另一方的天空上去呢?”李晟微笑的提出了這麽一個說法。雖然他知道地心引力和磁力完全是兩碼事但對於物理隻有初中水平根本就無法在眼下的這個條件下解釋證明什麽是地心引力的他來說用磁力來代替地心引力做出一個小證明確實是用來擺脫張鬆這個“好奇寶寶”的最佳手段了。當然為了不影響後來的人有更進一步的現李晟隻說這是猜想一個他也不曉得是不是正確的猜想。

  ??“謔這可是一個新鮮的說法。”雖然李晟嘴上說著是自己也不知道是否正確而心裏更是認為這隻是自己實為了打人離去而說出口的混話但就張鬆自己聽來卻是一個新鮮的東西更是很正確的說法。他把這個說法放在自己的腦中分析了半天怎麽也沒現這說法有什麽自己可以批駁的地方便信可的認為這說法是一個正確的了。

  ??“李使君果然大才連怎麽一個眾人都無法解決的問題都解決了。佩服佩服。”張鬆衝著李晟拱了拱手恭敬的說道。對於比自己強的人他不會去嫉妒隻會去佩服然後把別人的東西學到手變成自己的知識。

  ??“哪裏哪裏?”李晟謙遜道:“其實我這也隻是猜想而已。事實上要證明大地是不是圓的還有另外一個更加直接的方法能做到。”

  ??“什麽方法?”張鬆對此似乎很有興趣。

  ??“坐船往一個方向一直走。如果終究能返回到原地的話那不就證明大地是圓的嗎?這可比我們在這兒一直琢磨下麵的人為什麽不會掉到天上要好多了。李晟微笑的說出自己的辦法。

  ??“這確實是很直接的辦法。不過這需要船還需要大量的時間。”對於李晟的辦法張鬆皺著眉頭想了想無可奈何的搖頭答道。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有誌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歸楚。”李晟嚴肅這表情說著這段句子:“隻要我們有這個心便堅持去做天下還有什麽事情能難倒我們呢?”

  ??“……”張鬆沉默了一下緊皺的眉頭漸漸的舒展看來原本有些迷茫的眼神變得堅定起來:“李使君你說得對!我實在不應該就那樣抱怨的。”

  ??“哈哈抱怨又有何妨呢?每個人心中都有苦悶每個人都可以抱怨。隻要抱怨歸抱怨不把事情因此而停下來就好了。”李晟笑著說道。“其實……”他讓張鬆進前湊近他的耳邊神秘而小聲的說道:“我已經派人去交州建立大船廠想來再過今年就可以訓練出一支遠洋艦隊來到時我就可以像江東水軍控製長江一樣把大海牢牢的控製在手中。自然也就有了本錢可以去做實驗大地是不是圓的事情了。”

  ??“那可是前所未有的大壯舉啊。若真有這麽一天可不要忘了通知我哦。說實在的我也想去輕煙瞧瞧外麵的世界呢?”張鬆不無羨慕的說道。

  ??“會告訴的你的。不過你可要先把自己水性養好。不要像現在這樣一上船就吐一個七葷八素的。”李晟打趣的提醒張鬆。

  ??“哪裏有像你說得那樣的呢?”張鬆搖搖頭對於李晟的打趣他隻有苦笑了。

  ??就在這樣互相之間的討論、詢問、解答中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了。李晟似乎對張鬆很是信任不但日夜與他在一起向他討教事情與他共論時事還帶著他一路走一路看連自家最為緊要的軍營也堂堂正正的暴露在張鬆的麵前讓他一覽自己的根底。

  ??“這是即使一般的臣子也無法享受的信任啊。”張鬆心底感動著他是個聰明人自然知道李晟如此的對待自己究竟是為了什麽。他曾經旁敲側擊的詢問李晟多少也明白李晟對於西川是有心的。

  ??“……所以李使君如此的待我實際上是想我在西川問題上幫他一把啊。”在李晟那無比的信任之下過了幾天張鬆就很明白了這個問題。他沒有任何反應隻是等待著等待李晟自己提起有關西川的種種然後自己就那麽借驢下坡應承下來。當然適當的推辭猶豫還是要做的不管自己有多麽好的理由自己所做的事情確實是賣主之為故自己肯定要有所疑慮否則是會被人瞧不起——別的不說當言這天下的清議便足以讓自己自殺了。

  ??“嗯……一定要這樣做的。”張鬆最終下定了決心。

  ??然而令張鬆自己十分感到意外的是李晟並沒有提出西川之事。就在他看出了李晟意圖下定了半推半就的決心之後又過去了數天李晟仿佛是什麽事情也沒有生過一般依舊是整日與他一同討論時事說些奇聞雜談之類的仍舊是一如既往如常。

  ??“怎麽會這樣?”張鬆對此很有些不解了。在這數天的時間裏他隱隱約約的試探李晟試圖將話題引到那西川之上但李晟偏就是裝聾作啞滑溜的猶如那池塘裏的泥鰍一般每當他提起西川的問題便總是巧妙的撇開了話語又議論到了其他方麵。“好強的轉換問題的手段。”對於李晟的這一手高明張鬆隻能苦笑著佩服不已了。

  ??就這樣拖延了幾日沒有任何結果張鬆也不禁有些難以忍耐起來。他自思在外已是多日再呆下去隻恐自家行事敗露被主公所覺故便向李晟提出了自己欲要離去的意思。當然他也是想看看李晟在自己提出要離去的時候會不會按耐不住的向自己提出自己一直想讓他提出西川問題。

  ??“相聚多時竟然就要散卻這事情真如天上明月一般總有陰晴圓缺而不得以長久啊。”李晟歎息著看著張鬆那一副去意甚堅的模樣便對他說道:“既然永年先生想走我也不便久留。不如還請永年先生稍待一日容我明日率文武至長沙城東的港口親送先生登船如何?”

  ??“這如何敢當呢?”張鬆連忙推卻“這些日子使君待鬆已是親厚異常鬆正覺得愧對使君的厚愛欲尋一報效使君之機左右思索卻是夜不能寐本就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了。哪裏還能在讓使君以如此大禮相送。真是誠惶誠恐了。”張鬆謙遜的客氣不已。

  ??“我與先生相會時日雖短但相得甚深。每有事情議論往往能取得相似的結論。可說先生乃我的一大知音。如今知音要走我怎能不送?唉蜀路遙遠我隻恐先生返回之後不再得出今後天各一方卻不能在與先生先晤矣。我真是恨哪很不得先生尚是白身之時。”李晟半真半假的說道略略的有些動了感情卻是眼睛微微的泛紅起來。撇開張鬆這個人的樣貌實在有些不能令人恭維不說李晟與張鬆的交談卻是是感到愉快的。張鬆這個人看得書很多對許多雜七雜八的事情都知道一些自然也能在各個方麵與李晟都相談甚歡令李晟升起了時空輪回猶是少年之時與諸葛亮一起共論天下的錯覺——諸葛亮同樣也是一個閱讀豐富見事雜而明的人他與李晟也是能夠胡天胡地什麽事情都說得開的。

  ??被李晟這麽動情的一說張鬆也有些感動起來。“我是不是對李使君懷疑得太過了些呢?畢竟他知道我想要找人獻西川的可能性很小。很有可能當初他真的是因為我的名聲而命人留下我而後又因為我們一語得歡而互相間變得如此不舍的呢。唔很有這個可能啊。否則根本就不能解釋他為什麽要對我如此優渥了。”張鬆越想便越覺得慚愧起來他覺得自己懷疑了一個本不該被自己懷疑的人這絕對是自己的恥辱。

  ??眼下夜已經深了早到了人人需要安歇的時候。張鬆即使有心想再與李晟談談自己心底一直安心不下的事情卻也是不能夠了。沒有辦法他隻能就此先睡下然後等待明日。

  ??古城外航船邊張鬆頂著一雙泛紅的眼睛與李晟他們相對滴滴滾燙滾燙的淚珠從他的眼眶中滑落沾濕他那並不顯得英俊的臉龐。“鬆荷蒙使君和諸位不棄款待許久成為知己本欲久留長沙與諸位相交然鬆終究是有公幹之人眼下在外時日以長不得不返回西川繳命。還望諸位海涵。”張鬆哽咽著客氣的說著拱起了手就要向眾人拜下。

  ??“先生走好!”李晟同樣也落起淚來紅著眼上前一步托住了那正要下拜的張鬆:“我等乃是與先生平等相交當不得先生大禮。還請先生勿要讓我等為難。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入川之路還請先生自己小心。方今天下諸侯征戰情勢大亂各地都少不得有山匪林盜頗不太平為先生安全著想我以在那船上布下一百精銳之士以護送先生入川。之後他們便是先生的部曲家丁了。”

  ??“這如何敢當……?”張鬆依舊推辭。

  ??卻見得那邊的孔明上前勸說道:“永年休要推辭了。主公一向看重永年自不願意永年在路上出什麽差錯。況且永年可是獨身上路而來路上總是缺少人照顧的。雖說永年不以為意但就我家主公而言卻是看不得永年受罪了。況且如今物什人員都已背齊若是要退卻那又是一番忙亂也是麻煩。還請永年就此接受了才是。”

  ??“那怎麽好意思呢……?”張鬆還是謙遜著。

  ??卻又見那李晟將臉板了起來:“不過是些許部曲而已?先生莫非看不起我不將我視為友麽?”

  ??“這不敢……”被李晟哄上怎麽一哄張鬆微微的一愣也隻好感慨連連的道謝起來:“如此我就收下了。”說著他起身站立伸手就從懷中掏出一個細長的匣子用雙手托著遞給了李晟:“李使君如此的優待張某張某實在是感激。現就實話與李使君說了吧。我主劉璋實是暗弱不已雖有寬民之心卻無寬民之力兼之張魯妖道於漢中壓我令蜀中頗為不堪。然蜀中之力已弱卻是早晚要落入那張魯手中。鬆不才不忍見百姓喪命於賊道之手。故出得蜀中欲訪明主入蜀以安黎庶。昔者去許昌見曹公往淮南將劉公皆為此事。然曹公自大殘暴已不可為之劉公又實力太弱且道路不通矣不可任之。鬆本來彷徨忽得使君倚為心腹不已鬆卑鄙貌陋優待於鬆令鬆由是感激。鬆出川之時曾書西川地形圖一副將西川山川河流、城池關卡、人口兵將接錄於其上為西川之詳盡。今荷蒙使君之恩特將此圖獻於使君望使君早早入川將蜀中收於手中一解蜀中百姓累卵之危二則以蜀中之基業成王霸之事。鬆願附使君之尾驥而從助使君一臂之力。如此則百姓幸甚益州幸甚天下幸甚。鬆自然也可以成借此機會就一番功業而留名青史。此誠乃鬆畢生之願矣。”

  ??“啊……這就是西川地形圖?”李晟見張鬆如此將木匣遞給自己頓時顯得十分驚訝隨即便謙遜了一番:“西川劉季玉與我叔玄德乃是同宗兄弟故劉季玉亦是我叔爾。侄奪叔之基業乃是不孝我如何敢當。我敬先生乃敬先生之才華若先生能轉投於我我自是千允萬允。但如此之為卻非君子啊。”李晟愁著眉苦著臉心下卻是樂翻了天一切到現在為止都進行的十分順利。隻是如此的虛偽卻讓李晟自己覺得有些難受:“說謊騙人我最近實在是做得太多了。雖說政治上的事情本來就是如此但就這樣還是與我的個性不符啊。”他在心底暗暗的咒罵自己可在表麵上卻演的十分逼真——若這個時代也有什麽金像獎之類的李晟認為憑著自己眼下的水平確實可以穩拿而下了當然這些都是張鬆不知道的。

  ??不過見李晟用怎麽一個不搭邊跡的理由來退卻自己聰明的張鬆哪裏還不明白這隻是李晟表麵上的推脫呢。不過雖然隻是推脫之語張鬆心下還是有一份感動的。這感動當然不是為了李晟前頭的那一句強詞奪理而是為了李晟後麵的那一句“我敬先生乃敬先生之才華若先生能轉投於我我自是千允萬允。”這說明什麽?說明李晟他很看重自己嘛。一貫因為樣貌而被人輕視張鬆突然得到李晟如此的重視自然是感動萬分了。他當下又對李晟拱手拜了一禮熱淚滿眶的說道:“鬆本凡才得使君如此重視此來鬆之大幸。然鬆終究隻有一人而蜀中之百姓則有數百萬。還望使憐憫百姓之苦勿以一人而廢大事。況鬆也非就此欲離使君。乃是蜀中亦有不少豪傑望得明主已久鬆此前去乃是要同他們商議共迎使君入川之事也是為了使君的大業著想啊。不過區區分別些許未知來世方長。鬆還想在使君帳下馳騁天地呢。還請主公收了這地圖吧。”

  ??話都說得怎麽清楚了再不收倒真的顯得自己虛偽起來。雖說自己眼下做的也正是虛偽的事情可不被別人看穿也就算不上什麽虛偽。不是嗎?——李晟當下並不多說什麽就這樣收起了木匣卻是看也不看隻是一把拉過張鬆的手細細的叮囑他起來:“永年此去大事可要分外注意自己的安危啊。前幾日永年來與我說話提起這西川的事情我就知道永年已曉我心。我之所以一直不肯答應永年便是唯恐永年過於的用命。如今卻是無法也隻好讓永年知道。無論永年做什麽事情隻要保住了自己的姓名就好。那些拉攏豪傑之類的事情能完成就完成不能也不必太過強求。西川豪傑我得永年亦是足夠了。其他人我自有對付他們辦法。”

  ??“主公……”張鬆哽咽起來隻叫了這麽一句卻是淚流滿麵的不再說話了。此刻他已經改變了自己對李晟的稱呼自將自己視為李晟的臣子。由於李晟的重視讓他覺得自己以前因為別人輕視自己而興起的滿懷懊惱其實都是完全沒有必要的。“隨他們怎麽輕視好了我隻要得到主公的信任就可以。”士為知己者死對於李晟張鬆心裏眼下隻有怎麽一個拚死報效的念頭。

  ??再又如此訴說了一番張鬆和李晟手下的幾個幕僚互相倒了別又從李晟的手中取過一杯酒來一口飲盡就要轉身上傳離去。忽聽得身後傳來一聲叫喚張鬆轉眼看去卻是那諸葛亮快步上到前頭來。

  ??“永年兄欲先回益州為主公辦得這麽一件大事。原本以永年兄的大才我自不應該擔心什麽。不過永年兄此刻回去可不比當初這事情上也很有許多不同之處。永年兄的好友故交自然是容易能夠拉攏過來的但在益州另外有一批人還請永年兄務必要留意一番。諸如益州從事張任江州太守嚴顏中護軍李嚴以及成都黃權、劉巴等人。期間或許有反對永年兄請我家主公入川者還請永年兄不要在意。凡是都可以慢慢來不要急躁若是因此事機不密而令大事頃之可就糟糕了。和主公做得一樣一切還請永年兄務必要保證自己的安全才好。”諸葛亮淳淳的叮囑道。其實他所說的這些東西多出自李晟的想法隻是以李晟的地位和身份自不好這樣告誡張鬆便由這一向以智計出名的諸葛亮經手了。

  ??“啊……”聽諸葛亮這麽一說張鬆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來:這孔明先生怎麽對我益州的人物知曉的如此明白莫非他早就有心奪取益州了?不過就算他早就有心也算不得什麽。畢竟我已經拜李晟為主與李晟已是一家了。隻是他提起的這些人不太好辦啊。這些人的能力有是有但一個個的個性都比較剛強卻不是那麽好說服他們的。

  ??因為孔明的那麽一通話張鬆覺得自己肩膀上的擔子更重了。不過他是一個好強的人自認水平也未必會比孔明低上多少。當下他也不願意說出因此而對自己產生的多少困難隻是略略的點了點頭說道:“多謝孔明兄關心這件事我會想辦法處理的。”接著又對李晟他們說道:“主公我有一好友法正其才學猶在我之上於劉璋大人手下並不得重用。我回去後因要處理人才拉攏方麵的事情並不能立刻到主公身邊為主公參讚。因此我想讓法正來做我與主公之間的聯係人還請主公務必要接納才是。他這個人脾氣是有點怪的。”

  ??“法正?莫不是法孝直?與永年先生齊名的蜀中二智之名我早已有所耳聞。還請永年先生多位我說說好話我這兒自會掃榻幹淨而待孝直先生前來的。”李晟聽張鬆提起了生頓時高興的說道。

  ??“那好我便就此包別了。”張鬆見李晟一口答應了自己的請求並說出了一番對法正極為仰慕之類的話心中更是對李晟之於自己的信任而感動。他也不再多說什麽隻是輕輕的轉過身去頭也不回的登上了那艘由李晟為他準備好的商船。

  ??“起錨!升帆!”隨著那商船之上原本是水師軍人而轉業過去的船長出這一聲雄壯而嘹亮呐喊。偌大的商船緩緩的開動起來巨大的錨錠自水下而被拉起一麵麵特製的竹帆被高高的升將起來。和煦的日風帶著些許暖氣吹拂在那一麵麵展開了竹帆之上推動著商船一點一點的往北移動。

  ??“就這樣要回去了麽?”張鬆站在床頭望著淋漓的江水心中不知道在想些什麽。突然他聽見身後的響起了李晟那遠遠呼來的聲音:“永年一路走好啊!”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