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節 趕盡殺絕
作者:閃爍      更新:2021-08-15 02:26      字數:4561
  黃昏的時候,戰鬥結束了,明軍除了消滅了十二萬敵人之外,還繳獲了十五麵奧斯曼帝國的軍旗。這是十五個大貴族的旗幟,現在,這十五麵旗幟都保存在帝國戰爭博物館的一個分館裏,與另外上百麵同樣在戰場上繳獲的奧斯曼帝國的軍旗放在一起。

  ??軍被留下來清理戰場,因為朱祁鈺沒有明確的要求謝正卿收容俘虜,結果,幾千名因傷而失去戰鬥力的奧斯曼軍人全被軍的官兵在戰場上處決了。當時,軍還有更重要的任務要執行,也沒有辦法收容戰俘。當然,這與朱祁鈺,謝正卿兩人都有很大的關係。不過,這樣的戰場屠殺事件在當時並不少見,也不可能引起很多人的注意。至少,在十五世紀的時候,不會有任何明帝國的臣民因為軍隊無辜屠殺戰俘而進行抗議吧。

  ??近衛軍迅速的撤離了戰場,先在距離戰場不遠的地方停留了一個時辰,主要是讓官兵休息,並且準備晚飯。白天的作戰行動中,近衛軍的大部分時間其實是在進行戰前運動,戰馬連續奔跑了數個時辰。雖然,最後的戰鬥算不上慘烈(至少對明軍來說是這樣的),但是,近衛軍,特別是戰馬的體力消耗是非常大的,所以非常有必要在這個時候休息一會。

  ??讓戰馬恢複了體力,同時官兵們也都吃上了一頓熱飯,動作快的,還小睡了一會之後,近衛軍再次上路了。這次,他們的目的的是東麵的幼發拉底河上的戰場,那是第二軍與第九軍的戰場,而近衛軍的任務,就是去協助這兩支軍隊殲滅從摩蘇爾出發,準備去進攻大馬士革的奧斯曼軍隊。

  ??雖然天色已經很暗了,但是近衛軍的行軍速度卻並不慢。探路的偵察部隊在沿途都留下了標記,並且盡量選擇了能夠提高行軍速度的道路前進。當然,兩翼的偵察部隊也在小心的注意著周圍的環境。近衛軍是在奧斯曼帝隊控製的地區內活動的,雖然這附近的所有奧斯曼軍隊不是被集中到了幾座主要的城市,就是被調遣到了其他的戰場上去,但是小心一點總是沒有壞處地。

  ??部隊前進了不到兩個時辰,一名第二軍的軍官就送來了前方戰鬥的情報。陳豫在收到了新的命令之後,就立即率領第二軍與第九軍前去截擊摩蘇爾的敵人。雖然,命令傳到的時候已經晚了一點,不過第二軍與第九軍都是騎兵軍,而且當時陳豫把拖延騎兵速度的炮兵都暫時放在了後麵|16|,所以他們在下午的時候趕到了戰場。此時已經有一部分奧斯曼軍隊渡過了幼發拉底河。不過卻被第二軍地騎兵迅速地趕了回去。接著,第二軍與第九軍在東岸部署了防線,隨著炮兵部隊在傍晚時趕到戰場之後,明軍鞏固了在東岸的防線,並且對西岸的奧斯曼軍隊進行了炮火打擊。

  ??“敵人現在還在繼續強度幼發拉底河,不過我們已經穩定住了局麵,現在陳豫將軍正在準備派部隊在下遊渡河。去襲擊敵人的後方。

  ??第九軍則在正麵負責抵抗敵人。”前來匯報的軍官迅速的在地圖上標出了戰場上的情況,“敵人肯定會在晚上尋找新的渡口,所以,我們不得不擴太了防線寬度。如果天亮之後,敵人在新的渡口渡河的話,那麽我們現在的兵力就會很緊張。”

  ??“我們最好在晚上擊敗這股敵人。”

  ??朱祁鈺看了梁嶽一眼,然後點了點頭,說道:“關鍵是,我們怎麽在晚上擊敗敵人。”

  ??“如果第二軍能在下遊渡河,我們在上遊選擇一段河水較淺的地方也去西岸,然後與第二軍配合,夾擊這股敵人。由第九軍在正麵牽製,我們就有希望在天亮之前擊潰敵人,然後在白天與敵人決戰。”

  ??朱祁鈺點了點頭,但是沒有急著開口。

  ??“陛下,在戰場上遊二十裏左右的地方,有一處河段比較淺,騎兵可以直接淌水過河。”那名第二軍的軍官迅速的在地圖上標出了這一段河道,“我們在這裏部署了偵察部隊,不過,敵人也有可能選擇這裏渡河,所以速度必須要快。”

  ??“那麽,我們就從這裏過去!”朱祁鈺在地圖上點了一下,然後對那名軍官說道,“你立即返回第二軍,告訴陳豫,第二軍今天晚上必須渡河,然後與近衛軍配合夾擊敵人。”

  ??隨後,近衛軍繼續上路。這次,行軍的速度更快了,幾乎是以戰場突擊的速度在前進。近衛軍必須要與敵人搶時間,最合適的渡口距離戰場僅二十裏,如果奧斯曼軍隊急於在夜間渡河的話,那麽肯定也會選擇這個渡口。而當時部署在這一渡口的,不過就幾十人的偵察騎兵而已。近衛軍必須要提前趕到,不能讓敵人順利渡河。

  ??上半夜的時候,近衛軍趕到了渡口,不過,讓梁嶽與朱祁鈺都大吃一驚的是,奧斯曼軍隊已經在東岸建立了灘頭陣地,而且附近沒有明軍活動。也就是說,奧斯曼軍隊已經在這裏渡河了。這次,朱祁鈺與梁嶽都沒有猶豫,趁著河西岸的敵人還不多的時候,近衛軍的一個騎兵師立即就殺了上去,而另外兩個騎兵師則開始準備強度幼發拉底河,殺到河對岸去。

  ??近衛軍的突然殺到,讓奧斯曼軍隊措手不及。當時,渡過幼發拉底河的奧斯曼軍隊將防禦的重點放在了東南方向上,那是明軍第九軍的方向,而近衛軍是從西麵殺過來的,而這邊是奧斯曼軍隊的後方。

  ??戰鬥進行得很迅速,四千多奧斯曼步兵根本就不可能是一萬多近衛軍騎兵的對手,不到兩刻鍾,奧斯曼步兵就崩潰了,除了一千多人狼狽的淌水逃到了河東岸之外,其他的兩千多奧斯曼軍人都被殲滅。不過,逃過去的奧斯曼軍隊並沒有逃脫厄運,而且他們還衝散了奧斯曼軍隊設在河東岸的防線,當另外兩個帝國騎兵師衝過了幼發拉底河,登上河東些從時候,奧斯曼軍隊在倉促之間根本就來不及重新組織防禦。

  ??兩萬多奧斯曼步兵被近衛軍迅速的擊潰了。逃掉的很少,畢竟步兵是跑不過騎兵的,而且近衛軍是帝國最厲害的騎兵。也就在這個時候,張國濤派來的五千騎兵到達了河西岸,並且守住了渡口,最後一個近衛軍的騎兵師也渡過了幼發拉底河。第九軍的軍官還帶來了一條消息,陳豫的第二軍已經在一個時辰前在下遊的渡口到了幼發拉底河西岸,正在向奧斯曼軍隊的收方迂回,準備包抄這股敵人。

  ??“我們就從側翼進攻,行軍一定要快。不過,在最後進攻的時候,要與西岸的第九軍配合,把近衛軍的炮兵團也安排在第九軍那邊,隻要控製住局勢,就讓第九軍渡河,然後圍殲這股敵人!”

  ??朱祁鈺命令一下,近衛軍立即開始行動。三個騎兵師排列成了寬度近十裏地鋒線向奧斯曼軍隊的陣營壓了過去。當然,奧斯曼軍隊此時也已經知道明軍在上遊渡河了,而且是一支新到達戰場的明軍。而奧斯曼軍隊的統帥就算是白癡,這時候也已經知道,他們中了明軍的圈套,這裏是明軍設置好的伏擊陣地,而且正在趕來的明軍說不定更多。如果戰鬥拖到了天亮的話,那他們就將遭到徹底地失敗。

  ??奧斯曼軍隊有兩條選擇,一是繼續強度幼發拉底河,在第九軍地防線上取得突破。然後進軍大馬士革。不過,這與送死沒有什麽分別。第二個選擇就是撤回摩蘇爾。最後,奧斯曼軍隊的統帥選擇了撤退,救援大馬士革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新趕到戰場的明軍肯定就是攻擊大馬士革的那支部隊,顯然,大馬士革已經淪陷了,而且安條克的那支部隊也失去了消息,如果孤軍前進的話,那確實隻有死路一條。不過,在這個時候,奧斯曼軍隊要撤退已經太晚了。

  ??近衛軍在半個時辰之後就到達了奧斯曼軍隊的側麵。如同前麵的戰鬥一樣,近衛軍在接敵之後就放慢了速度,最後幹脆停了下來。這次,他們挑戰的不是奧斯曼帝國的地方貴族軍團,而是奧斯曼帝國的正規軍。雖然,這支正規軍中,有很多新兵,甚至有一些不到十六歲的少年軍人,但是這畢竟是奧斯曼帝國的正規軍,裝備了不少的歐羅巴生產的火槍,與這樣的敵人作戰,自然更為考驗帝隊的戰鬥力。

  ??為了保證撤退,奧斯曼軍隊也加強了側翼的防線,用五萬多步兵對抗明帝國的近衛軍,雙方進行了一場用火槍來決定勝負的戰鬥。不過,對於奧斯曼步兵來說,他們用的火槍根本算不上是利器了。如果是在十年前,他們使用的火槍與明帝國當時生產的火槍是差不多的,但是現在,明帝國已經淘汰了所有的老實燧發槍,全部換裝了新式步槍與馬槍,不管是在威力,射程,還是在發射速度上,都遠遠的超過了老實燧發槍,這也是一場實力不對等的戰鬥。

  ??奧斯曼帝國的步兵也很快感覺到了這種巨大的差距。戰鬥時在夜間進行的,本來戰場上的光線就很昏暗,甚至隻能依靠月光,以及物體燃燒時產生的光亮來辨別敵人。而燧發槍是用黑火藥做發射藥的,黑火藥的缺點很多,而其中的一個缺點就是,在燃燒後要產生大量的濃煙,這將遮擋射手的視線,如果說,在白天的時候影響還不是很大的話,那麽在夜晚,這就是個致命的缺陷了。

  ??明軍馬槍用的子彈裏裝填的是新的高能炸藥,不但威力大,而且射擊時產生的濃煙很少,所以幾乎不會對射手的視線造成影響。當雙方數輪射擊之後,情況就非常明顯了,明軍可以準確的判斷出敵人的戰線,雖然看不清敵人,卻能夠進行大概射擊,相反,奧斯曼步兵都被濃煙籠罩著,還怎麽作戰呢?當然雙方武器的射程也是關鍵因素,明軍完全可以在三百步的距離上開火,就算在夜晚,這個距離上的命中率非常低,但是奧斯曼的步兵隻能在兩百步的距離上開火,而且在這個距離上,他們所用的子彈根本就無法穿透明軍官兵身上的鎧甲,以及戰馬身上批掛的馬鎧!而在兩百步的距離上,明軍可以用馬槍輕易的射殺對手,不給對手任何靠近的機會。

  ??這樣的戰鬥持續了不到一個時辰,五萬多奧斯曼帝國的步兵傷亡慘重,而近衛軍在經過了陣地戰之後,也開始緩步推進了。此時,其他的奧斯曼軍隊雖然已經開始撤退,但是,他們很快就遭到了已經迂回到了他們後方的第二軍的阻擊。而在河灘上,奧斯曼軍隊因為向摩蘇爾方向撤退,這個方向上的防禦已經非常鬆懈了,結果,第九軍的兩個騎兵師趁此機會渡過了幼發拉底河,完成了對奧斯曼軍隊的三麵包圍。

  ??夜間,雙方都沒有進行近距離的肉搏戰,在這種大規模會戰中,如果在無法準確判斷戰場情況下就進行白刃戰的話,對雙方來說都容易造成混亂,而誰首先陷入混亂,那誰就完蛋。所以,雙方在夜間,都在盡量用火器,主要是火槍與馬槍進行戰鬥。不過,在天色開始亮起來的時候,戰鬥的方式就改變了,而且戰鬥也在這個時候進入了。

  ??在三麵被圍的情況下,奧斯曼軍隊隻能強行向北突圍,第二軍承受的壓力最大,陳豫不得不讓第二軍的兩個騎兵師轉入陣地防禦,所有官兵都下馬作戰。不過,對於奧斯曼軍隊來說,強行突圍的結果隻是讓他們死得更快而已。隨著近衛軍與第九軍的穩步推進,被圍死了的十多萬奧斯曼軍人的末日也來臨了,而正在升起的朝陽,將是他們最後一次見到的太陽!

  ??戰鬥從黎明持續到了下午,當十多萬奧斯曼軍人被逐漸消滅了之後,朱祁鈺這才鬆了口氣,顯然,明軍的裝備優勢在這場以火器為主戰武器的戰鬥中體現得非常的明顯,而這也將是熱兵器時代戰爭的一大特點。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