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節 野外鏖戰
作者:閃爍      更新:2021-08-15 02:25      字數:4644
  阿努布格爾城是薩特傑河東麵五十多裏外的一座小城,雖然名不見經傳,不過卻因為明軍與莫臥兒軍隊在此的一場大戰而名聞天下。即使是數百年之後,阿努布格爾之戰,仍然是眾多戰史學家研究的對象。這是一場兩個時代交替之間發生在兩種不同軍隊之間的戰爭,而且是一場經典的戰役,被載入了史冊的戰役!

  ??交戰雙方的兵力相差並不大,明軍投入戰役的總兵力在二十萬左右,實際上參加作戰行動的兵力不到十七萬,而參戰的莫臥兒軍隊的總兵力大概在十八萬左右。因此,在兵力上,雙方其實沒有多少區別的。

  ??而在戰鬥力方麵,八萬莫臥兒中央軍在騎兵方麵有絕對的優勢,不過明軍投入的兩個半步兵軍在火力方麵有絕對的優勢。所以,這成為了許多人爭論的焦點,而也正是這一點,決定了雙方的攻守態勢。從戰役目的來看,莫臥兒軍隊的目的是要擊潰明軍,至少要將明軍打到薩特傑河西岸去口明軍的目的是擊潰莫臥兒軍隊,為進軍德裏掃清障礙。雙方的這一戰役目的,其實也決定了,主攻的是莫臥兒軍隊,而明軍的戰術部署則是先守後攻,在消耗了莫臥兒軍隊的兵力,鬥誌之後,通過反擊來達到戰役目的。

  ??陳懋絕不是梁嶽那樣的將領,做為帝國總參謀長,陳懋能坐上這個位置,就足以證明他的能力了。當然,陳懋與朱祁鈺不太一樣,他不會過多地受到其他將領的影響,也不像朱祁鈺那樣充分地發揚民主精神,隻要在做出決定之後,其他的將軍就必須要服從他的指揮與命令,而沒有擅自做出決定的權力。

  ??很快,陳懋就判斷出了莫臥兒軍隊的目的,並且迅速地做出了部署。當然,陳懋的部署就是為了實現最後的戰役目的的,即先進行防禦,在陣地中中充分利用第十軍與第十一軍強大的防禦能力與火力,消耗敵人的兵力,然後再在敵人無法進攻,或者是進攻受阻的情況下。用第二軍,如果有必要的話,還要投入楊洪的西北騎兵軍,對敵人進行迂回包抄,然後用軍,第十軍,第十一軍在正麵戰場上推進,擊潰莫臥兒軍隊,順帶占領阿努布格爾城,打開前往德裏的通道。

  ??可以說,陳懋的判斷是很準確的,而且其部署也是最恰當的。如果與莫臥兒中央軍打對攻戰地話,把第二軍,軍的騎兵師,以及西北騎兵軍都押上去,也有很大的獲勝希望,畢竟明軍的騎兵戰鬥力絕對要比莫臥兒帝國的騎兵強悍。不過,這麽做的問題就是,陳懋放棄了最大的優勢,根本就沒有發揮步兵軍火力的機會。當然,這還要產生一個皇帝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那就是明軍必須要在對攻戰中承受巨大的消耗。顯然,這麽做的代價太巨大了,而且通觀整場戰爭。從明軍開始西征以來,就一直在避免與敵人打對攻戰。大部分時候,都是先充分發揮步兵軍的火力優勢,在消耗了敵人的兵力之後,這才進攻。顯然,炮兵的大規模使用,讓明軍在防禦作戰之中更能夠發揮威力,防禦與超過了進攻,隻有將攻防進行有效的配合,才能用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限度的勝利!

  ??陳懋當時的部署,得到了大部分戰史學家的認同。從這一點上,就足以看出,陳懋雖然是騎兵將領出身,不過在指揮步兵部隊作戰方麵,他並不比其他任何人差。而且,作為帝國總參謀長,陳懋的學習能力是很強的,至少在對戰場局勢的判斷方麵,陳懋要比一般的將軍厲害多了。

  ??同樣的,莫臥兒軍隊的統帥也做出了類似的判斷,當然,他們的主要行動是進攻,而且莫臥兒軍隊的進攻行動也被後來很多人認為,這是冷兵器時代軍隊進攻作戰的巔峰之作,是代表了冷兵器時代軍隊的最高戰鬥力。莫臥兒軍隊統帥的部署很簡單,先用阿努布格爾城的衛戍部隊去衝擊明軍的防線,然後用中央軍在兩翼發動進攻,希望一舉擊潰明軍步兵,而這也能夠迫使明軍騎兵迎戰。如果能夠擊潰明軍騎兵,然後就能更迅速地消滅明軍步兵。可以說,這是相當經典的步騎協同戰術,而這也是冷兵器時代最為有效的進攻戰術。

  ??雙方的部署最終決定了,這是一場相當艱苦的戰役。而且,雙方統帥的表現相差無幾,都是盡量地利用了自身的優勢,避免與敵人最強大的一麵硬碰,盡量打擊敵人的弱點。在莫臥兒統帥看來,明軍最大的弱點就是步兵軍在陣地戰的時候機動能力不足,特別是火炮的機動能力不足,如果能夠避免進入明軍火炮的打擊範圍的話,那麽就能有效地控製住戰場上的局麵。而陳懋的目的就是要用火炮先消耗敵人的兵力!

  ??從這裏也看得出來,即使莫臥兒軍隊沒有使用火炮,不過,在這場戰役中,起到關鍵作用的正是明軍的火炮。明軍炮兵的表現將直接關係到整場戰役的結果!

  ??雙方都沒有急於展開進攻,而是先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工作。雖然,小股騎兵部隊的襲擾幾乎就沒有中斷過,不過這對雙方的影響都不是很大。在經過了三日的準備之後,兩支龐大的軍隊終於在阿努布格爾城北麵二十多裏處的一塊平原上遭遇了,而這裏,就是雙方決定生死存亡的戰場,:也是決定莫臥兒帝國命運的戰場!

  ??當雙方三十多萬大軍對壘的時候,這塊戰場的寬度達到了十五裏,縱深二十多裏,幾乎一直蔓延到了阿努布格爾城外。也大概隻有這裏才有這麽理想的戰場吧。而且,對雙方將領來說,最後決定勝負的都將是騎兵部隊,所以都比較滿意這一戰場的地理條件。

  ??除了留下三萬多老殘病弱的兵卒守衛阿努布格爾之外,莫臥兒軍隊在這裏集結了大概十五萬兵力。陳懋也沒有分兵去進攻阿努布格爾,當時,他也沒有多餘的部隊了。除了留守後方營地的西北步兵軍之外。

  ??陳懋將軍,第二軍,第十軍,第十一軍,以及楊洪的西北騎兵軍都帶了過來,這其中,西北騎兵軍是預備隊。當然,為了獲得戰役的勝利,保持一支預備隊是必須的!

  ??戰鬥是在雙方對峙後的第二天展開的。明軍趁夜建好了一條野戰防線,第十軍負責防線的右翼,第十一軍負責防線的左翼,而軍的兩個步兵師則部署在防線後方,充當預備隊。第二軍部署在了防線的北麵,也就是左翼的側後方,而軍的騎兵師則部署在了防線的右翼側後方。因為戰場南麵的寬度有限,所以這邊的危險性更小一些。

  ??對麵,莫臥兒軍隊將七萬多阿努布格爾城的衛戍部隊。以及從薩特傑河撤下來的軍隊部署在了戰線的中央。而八萬中央軍有六萬放在了北麵,兩萬放在了南麵。按照莫臥兒軍隊統帥的計劃,重點從明軍的左翼突破。如果左翼突破受到了阻擋的話,則用兩萬騎兵衝擊明軍相對薄弱的右翼,隻要能夠取得一個方向上的突破,再加上正麵進攻的壓力,就能擊潰明軍的步兵防線。到時候,騎兵高速挺進,直接打掉明軍設置在防線後方的炮兵陣地,那明軍就完蛋了!

  ??戰鬥一開始,莫臥兒軍隊就在正麵強攻。而在經曆了這麽多場戰鬥之後,莫臥兒軍隊也深知明軍炮兵的厲害,所以采取的是重點突擊。

  ??雖然步兵的速度比不上騎兵,不過隻要集中兵力突擊明軍兩段防線的結合部,那還是有很大希望的。而在第十軍與第十一軍防線的結合部,大概有兩百到三百步的距離是沒有多少防禦兵力的,這也是整條防線上最脆弱的地方。這同時也是陳懋部署這條防線時留下的唯一漏洞。不過,莫臥兒軍隊的統帥並不清楚,這是陳懋故意留下來的破綻。

  ??就在莫臥兒步兵的進攻有所進展的時候,第十軍與第十一軍同時向兩側退開,將這個缺口擴大到了八百步以上。莫臥兒軍隊的統帥也很是震驚,因為在他看來,明軍根本沒有理由在受到次進攻的時候就被擊潰口這讓他產生了疑問,而當一萬多步兵突入到了明軍陣地內,而兩翼的明軍步兵開始反衝擊,部署在防線後方的軍的步兵師也開始反擊的時候,莫臥兒軍隊的統帥反應了過來,這是明軍設置的圈套。而最終,他用一萬多步兵的性命來證實了這一點!

  ??莫臥兒軍隊的輪進攻被打退了之後,戰鬥立即轉變為了騎兵之間的對決。陳懋的部署相當的謹慎,因為當時明軍火炮的射程已經達到了三千五百步左右,而炮兵陣地距離兩翼的防線大概有五百部左右。所以,陳懋規定了兩翼的騎兵隻能在三千步之內行動,不能脫離炮兵的掩護。陳懋這麽做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迫使敵人進入炮兵的打擊範圍之內,直接用炮兵做遮斷式炮擊,支援騎兵作戰。

  ??莫臥兒軍隊的統帥沒有上當,在他發現明軍左翼的騎兵根本就不進行大範圍突擊時,立即從六萬騎兵中分出了三萬,開始向明軍後方迂回,準備打擊明軍陣地的後方防線。也就在這個時候,陳懋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讓作為戰役預備隊的西北騎兵軍參戰,並且把軍的兩個步兵師都派了上去,用來切斷那三萬莫臥兒帝國騎兵的退路。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戰役進入了個。

  ??在第二軍的掩護下,軍的兩個步兵師迅速地穿插到了莫臥兒兩股騎兵的中間,並且建立起了兩條防線,一條防線用來對付東麵的莫臥兒騎兵,另外一條防線則用來阻攔西麵的莫臥兒騎兵。接著,西北騎兵軍的三萬多騎兵向迂回的莫臥兒騎兵發動了進攻。當然,在此之前,雙方的統帥都忽略了一點,那就是明軍西北軍團的戰鬥力!

  ??當三萬莫臥兒中央軍遭到西北騎兵軍的蹂躪,準備撤退的時候,軍的步兵師已經建立好了防線。這下,莫臥兒軍隊的統帥沒有辦法了。他不得不讓所有軍隊全麵壓上去,迫使明軍分散兵力,另外那三萬被第二軍糾纏著的莫臥兒騎兵也開始了救援行動。

  ??這就是雙方日戰鬥的。雖然後來那三萬迂回的莫臥兒騎兵有近兩萬人從北麵突圍,繞了一個大圈,最後擺脫了明軍的追擊。不過,在這一天的戰鬥中,莫臥兒軍隊吃了大虧,同時嚐到了明軍在野戰中的厲害。當年,明軍也正是通過類似的戰術,在蒙古大草原上擊敗了強悍的瓦剌騎兵。顯然,論野戰能力,步騎炮相互配合的明軍絕對是最為強悍的,沒有任何一支軍隊能夠在條件差不多的情況下戰勝明軍!

  ??第二日,雙方的戰鬥就沒有那麽激烈了,擺在莫臥兒軍隊統帥麵前的一個問題是,明軍的野戰能力超過了他的預料,要想通過野戰擊敗做好了充分準備的明軍是不可能的。那麽,他麵臨著一個選擇,要麽與明軍糾纏下去,要麽就退入阿努布格爾城。當然,他選擇了項,因為阿努布格爾城根本就無法擋住明軍的進攻。

  ??接下來,雙方在數日之內都沒有大規模的戰鬥,仿佛都在等待著對方犯錯誤一樣。不過,雙方做了同樣一件事情,就是派出了大量的騎兵部隊,去襲擊對方的後勤保障線。這是野戰中最常用的一個辦法,如果在無法迅速地擊敗對方的情況下,要打垮對方,最好的辦法就是打擊對方的後勤補給線。隻要戰事拖下去,對方補給跟不上,那麽就能夠獲得勝利。而襲擊後勤補給線的當然是騎兵,也隻有騎兵能夠擔負起這一任務。

  ??這場大規模戰役在數日之內都成了騎兵之間的遊擊戰,雙方派出的大量小股騎兵雖然不足以形成大規模的決戰,不過騎兵之間的小規模戰鬥就從來沒有停止過。不過,這次輪到陳懋發慌了。如果這麽拖下去,恐怕等到南線軍團以及東線軍團打到德裏去的時候,他還在這裏與敵人糾纏呢。而且,這種小規模的戰鬥,基本上無法發揮明軍的火力優勢,部隊的傷亡都很大,根本就不是陳懋所希望看到的戰鬥。

  ??到這一步,陳懋唯一的辦法就是逼對手決戰,可是他有什麽辦法逼莫臥兒軍隊與他進行決戰呢?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