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情係南洋
作者:閃爍      更新:2021-08-15 02:24      字數:5162
  廣東,廣州府外港,南洋艦隊在三天之內完成了補給工作,隨著顧成林的到達,艦隊正式出發。沒有人送行,也沒有人來預祝勝利,對顧成林,以及艦隊的帝國海軍官兵來說,這次的遠征都是未知數,一個無法確定的未知數,他們需要去挑戰一個從沒有遇到過的,甚至之前根本就不熟悉的敵人,一個強大的敵人!

  ??因為艦隊過於龐大,從日出出港,到日落的時候,艦隊才徐徐到達了珠江口,大大小小上百艘戰艦排成了一條長龍,向著零丁洋而去。艦隊旗艦“李靖”號上,顧成林站在艦橋的側舷,看著遠去的陸地,緊緊的握著手上的那支望遠鏡。這是他在離開京城的時候,皇帝給他的禮物,也是給他的重托。顧成林雖然有信心獲得勝利,但是他並不了解那個敵人。

  ??“將軍,李公子來了!”

  ??“快請!”顧成林說著,整理好了被海風吹亂了的披肩。

  ??不多時,李天正在一名軍官的帶領下來到了艦橋的側舷上。“顧將軍,在下有禮了!”

  ??“李公子,不用客氣,皇上已經說過你們李家在南洋的情況了!”顧成林這才發現沒有凳子,他尷尬的笑了下,對旁邊的軍官說道,“去找兩張椅子來,另外,搞點糕點,酒水來,怎麽能夠怠慢李公子呢?”

  ??李天正的神色更是尷尬了,他已經了解了明帝國新的軍隊製度,上將可是個不小的將軍。當然,更讓李天正驚訝的是,這個上將非常年輕,看上去就二十來歲的樣子。這讓李天正產生了懷疑。作為常年在海上生活的人來講,李天正知道一個優秀的水手都需要在海上經曆十年以上的磨練。而一個優秀的海上將領,恐怕需要更長的時間來鍛煉了,可是,一個二十歲的人,就算他十歲開始在海上生活,那也是經驗有限啊。難道明帝國就找不出更好的海軍將領,需要派這麽一個年輕人來指揮艦隊?

  ??這李天正有了疑問,自然在廣州就打聽了一番。當他知道了顧成林在東征作戰中的表現之後,這才稍微放心了一點。特別是在他看到了明帝國的戰艦之後,心裏就更踏實了。這絕對是李天正所見過的最強大的艦隊。不過,對於顧成林這個年輕的將領,李天正仍然不是很放心,這才有了在艦隊出發之後,他專門找上門來,了解一下顧成林的事情!

  ??顧成林自然明白李天正找上門來的原因。不過,他也很想更詳細的了解一下南洋華僑,特別是李家的情況,自然也就樂意與李天正聊一會了。

  ??“李公子,聽聞當年你們李家是在鄭和下西洋之後留在南洋的吧?”

  ??李天正點了點頭,把他跟朱祁鈺說的話重複了一遍,然後說道:“當年,三寶太監在古裏去世之後。很多水手就留了下來,後來大部分漂泊到了南洋,也就在南洋各地定居了下來。經過這麽多年的發展,大概有十萬華僑在南洋各地生活,其中獅城就大概有五萬人!”

  ??顧成林點了點頭,說道:“那麽,這些南洋華僑之間的關係怎麽樣呢?”

  ??李天正一愣,神色尷尬地苦笑了一下,說道:“南洋華僑為了生存,都很團結。不過,我們李家的實力是最強大的!”

  ??“那麽,也就是說,還有其他的家族很有實力了?”

  ??李天正咬了咬嘴唇,最後點了下頭。“對,確實還有幾個家族的實力不容小看。雖然各家族之間也有矛盾,但是,在生存的共同前提下,各家族之間的關係都很好,特別是在對外的時候,各家族都很團結!”

  ??顧成林笑了笑,沉思了一陣,問道:“那麽,南洋的情況怎麽樣?”

  ??“華僑?其實,除了我們這批在三寶太監時留下來的華僑之外,還有一批從國內遷徙過來的華僑,特別是在禁海令頒布了之後,大量依靠海貿,或者是海上生意謀生的華人也來到了南洋,他們大概占到了現在南洋華僑的三成左右,而且實力都很強大!”

  ??“那這部分華僑的態度呢?”顧成林開始問的並不是這個意思,不過見李天正說起,也就順勢問了下去。

  ??李天正聳了下肩膀。“很模糊,特別是幾個其中實力強大的家族,與我們這些華僑家族的矛盾很大。不過,在對外的問題上,他們也都站在我們這邊,畢竟,我們都是大明的人,都是漢人,大家有著同一血脈!”

  ??“那麽,南洋的土著情況呢?”

  ??“當地人?”李天正長出了口氣,“很複雜,南洋不比中原,國家林立,有些小國家就巴掌那麽大,軍隊不足千人,卻有將軍一大把,貴族一大把。反正,很多國家實力都不怎麽樣。不過,卻有幾個國家擁有強大的實力!”

  ??“比如……”

  ??這時兩名軍官帶來了椅子,一張小桌子,以及一些酒水與糕點。顧成林讓他們離開之後,笑著請李天正坐了下來。

  ??李天正思考了一會,說道:“北麵的真臘,逞羅,老撾,緬甸這些都是很強大的國家,其軍隊都有十萬左右。不過,這些國家離我們很遠,而且與大明的關係都很好,所以對我們的威脅並不大。另外,婆羅洲上的勃泥國,北麵的呂宋國,還有蘇門答刺,爪哇等島上的一些國家,其實力都不小。不過,這些國家對我們華僑就不太友好了,特別是勃泥國與蘇門答刺島上的那些國家,還有馬來半島上的一些國家,一直是我們華僑的最大敵人。這幾十年來,大大小小的戰爭打了不下百次了,雖然我們一直在戰爭中占有上風,可華僑的人數並不多,如果不是華僑團結的話,恐怕……”

  ??見到李天正苦笑著搖頭。顧成林沒有在繼續探討這個問題。“李公子,皇上說過,任何傷害過我們大明人的都是大明的敵人。日寇當初那麽囂張,結果還是被皇上打趴在了地上。這次艦隊遠征,一是對付紅夷,另外就是鞏固華僑在南洋的地位。不過,在此之前,我們需要盡量了解南洋的情況,包括華僑的情況,南洋各國的情況。隻有在更了解對手的情況後,我們才能獲得勝利!”

  ??李天正點了點頭,見到顧成林如此穩重,對他也多了幾份信心。

  ??“現在,我們最大的敵人是紅夷的艦隊。李公子,你還記得紅夷使用的火炮是什麽樣子,以及他們那些火炮的威力嗎?”

  ??李天正立即把紅夷艦隊的一些情況說了出來,幾乎把他知道的都講了出來,一點都沒有疏漏。

  ??聽完之後。顧成林思考了一陣,突然問道:“你是說,紅夷火炮發射的炮彈無法爆炸?”

  ??“對,我們在戰鬥中揀到了一些紅夷大炮發射的炮彈,都是實心彈,用生鐵鑄成的,沒有辦法爆炸。不過這些炮彈的威力一點都不小。另外,紅夷還有一種霰彈,打出來是一些鐵砂子,對人員的威脅極大,我們的很多兄弟就是死在了這些炮彈之下的!”

  ??顧成林笑了起來,他招手將一名軍官叫了過來,說道:“去找個目標,讓李公子見見我們火炮的威力!”

  ??那名軍官二話不說,立即讓旗艦轉向,不多時,在戰艦的右舷出現了一座小沙丘,李天正跟著顧成林來到了右舷,他有點驚訝,不知道顧成林要給他看什麽。

  ??“李公子,大概你還不了解明軍的火炮吧!現在,注意看仔細一點!”說完,顧成林向那名指揮炮擊的軍官點了點頭。

  ??隨著軍官的一聲令下,右舷首甲板上的十多門火炮同時開火,震耳欲聾的聲音還沒有消去,李天正就驚訝地看到,那些落在了沙丘上的炮彈全都爆炸了,威力非常大,十多發炮彈,就已經將沙丘露出海麵的部分炸掉了一半!

  ??“這……這……”

  ??“李公子,現在,你應該對艦隊有更大的信心了吧?”顧成林說著,拍了下李天正的肩膀,然後就朝艦橋的方向走去。

  ??李天正這才反應了過來,急忙跟了上去。“將軍,明軍艦隊的火炮威力比紅夷火炮大多了!”

  ??“對,這是我們最新的火炮。李公子,紅夷火炮的射程有多遠?”

  ??李天正平靜了下來,思考了一陣,說道:“一千步到一千二百步之間!”

  ??顧成林點了點頭。“我們的火炮射程在兩千步左右,當然,那些囟炮不算,這是近戰用的武器,而且是我們的主要武器!”

  ??“囟炮?”

  ??“對,以後你就知道這些囟炮的威力了!”顧成林神秘的笑了一下,“我們現在擁有絕對是優勢,當然,我們不能輕敵。紅夷艦隊有多少艘戰艦?”

  ??“我從獅城離開的時候,紅夷艦隊至少有五十艘戰艦,不過,都要比我們的戰艦小一點!”李天正已經完全把自己當作了明帝國的人。

  ??“看來,我們要用紅夷戰艦來為這次遠征祭旗了!”顧成林長出了口氣,“不過,在此之前,我們應該先在南洋建立幾個據點,以方便艦隊作戰,這也對今後帝國控製南洋打下基礎。李公子,你有什麽好的建議嗎?”

  ??李天正沉默了一陣,沒有急著開口。顧成林讓一名軍官拿來了海圖,讓李天正在海圖上標出那些可以利用的據點的位置。

  ??李天正看到地圖後,驚訝地看了顧成林一眼,說道:“將軍,這海圖是你的?”

  ??“不,這是皇上給我的,說是為了方便這次遠征。怎麽,有問題嗎?”

  ??李天正搖了搖頭,說道:“很完整,而且比我想像的還要完整,看來皇上……”

  ??顧成林打住了李天正的話,說道:“別去猜測皇上是怎麽知道這些的,誰也不能去想,明白嗎?”

  ??李天正一愣,點了點頭,顯然,這是犯忌的事情。

  ??“好了,李公子,我們談正事吧!”顧成林把地圖鋪在了桌子上,“這次遠征,皇上要我們在南洋建立據點,你也看到了,後麵運輸船上都是陸戰隊。除了獅城之外,我們還需要在南洋建立更多的據點,為我們今後控製南洋,在南洋開展貿易活動奠定基礎。當然,李公子可以完全放心,帝國並不會忽視華僑的利益。今後,華僑也是帝國子民,相信李公子已經在帝國看到了現在百姓的生活情況。皇上處處為百姓著想,所以李公子完全可以放心,這次帝國遠征,針對的是那些危害到帝國利益,迫害過華僑的敵人,而絕不是你們!當然,今後帝國還需要由華僑來控製南洋,是不是?”

  ??李天正點了點頭,他開始擔心的正是這點。這次回國之行,李天正也徹底的了解了帝國的現狀,當然,更讓他驚訝的是,帝國商業的發展速度!本來南洋華僑就是以商為生,通過商業來控製南洋。這讓李天正不得不為帝國的那些大商人產生警惕,特別是在他知道帝國皇帝朱祁鈺是這些大商人的背後者之後,更是有點擔心,為了驅逐紅夷,他們向帝國求援是不是前門驅虎,後門入狼的事情!

  ??聽到了顧成林這番解釋,雖然這仍然無法讓李天正無法完全相信,但是他也認識到了一點,帝國要想控製南洋,就離不開他們這些華僑。當然,至於到底會發展成什麽樣子,這是以後的事情,想必帝國皇帝對蒙古人都那麽仁慈,對他們這些同胞也不會差到哪裏去吧。

  ??“李公子?”顧成林把一支鵝毛筆遞了過去,“李公子對南洋的了解比我更清楚,還請李公子明示!”

  ??李天正接過了筆,在地圖上圈出了幾個地點,說道:“這是幾處最有開發價值的港口。婆羅洲的文萊,爪哇的椰城(雅加達),蘇門答刺的舊港,馬來半島上的滿刺加,還有蘇門答臘北麵的亞齊,都是優良的港口城市,如果能夠控製這幾處地方,就可以控製整個南洋!”

  ??顧成林看著地圖,點了點頭。最後,他長出了口氣,問道:“李公子,我還有個問題,這麽多年來,你們就沒有想過要回歸大明嗎?”

  ??李天正一愣,最後苦笑了起來。“顧將軍有所不知,在禁海時期,我們這些華僑是不受歡迎的。雖然,這幾年皇上廢除了禁海政策,但是我們這些漂泊在外的漢人經曆了太多的磨難,如同我這一代人,都對祖國非常陌生,甚至完全不了解。不過,我們都沒有忘記自己的身份,沒有忘記自己是大明的臣民!”

  ??顧成林沒有開口,他看著西麵落下的夕陽,他覺得李天正這樣的人很難以理解,也許是各自生活的環境決定了他們之間的差別,也許是時間改變了這些身上流著同一血脈人的認識與觀點吧!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