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皇權
作者:閃爍      更新:2021-08-15 02:23      字數:3945
  雖然朱祁鈺對政治結構的了解並不多,但是在讀大學的時候,他已經了解了三權分立學說。這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民主政治結構,將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開,相互監督製約,這樣就能防止任何一個人危害到政治製度,乃至國家本身。當朱祁鈺提出將行政與司法權分開的時候,於謙已經驚訝不已了!上千年來,從沒有哪個人想到這一點!

  ??在於謙看來,行政權與司法權本身就是合二為一的,皇帝為了加強對地方官員的監督,最多也就是設立一個單獨的監督機構,比如太祖皇帝設立的監察院,由皇帝直接控製,以監督官員的行為!而現在,朱祁鈺則直接把原本應該屬於地方行政官員的司法權給剝奪了出來,成立單獨的,並行的司法機構。當然,於謙也看出了這一好處,這將能夠更有效的監督官員的行為,並且讓官員受到法律本身的約束,而不是立身於法律之外。隻不過,於謙很是擔心這套製度能否成功,畢竟削弱地方官員的權力,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官員不滿,到時候,要再來場叛亂的話……

  ??“於謙,你是在擔心地方官員不滿,因此而引發叛亂吧?”朱祁鈺笑了一下,“那麽,就找個機會,讓他們沒有辦法叛亂!”

  ??“陛下,你的意思是?”於謙皺起了眉毛。

  ??“下個月,就應該是太祖皇帝的誕辰了吧?讓十三省的官員都進京一趟吧,既然他們有造反的可能,我們就不能大意,是不是?”

  ??“這……”於謙一愣,朱祁鈺顯然是要下重手了。隻要十三省的幾位主要官員被控製了起來,即使那些州府官員要造反,小魚也攪不起大風浪!

  ??“怎麽,你還有什麽擔心的嗎?”

  ??“陛下,除了地方官員之外,各地番王的問題恐怕不好處理吧?”

  ??“番王?”朱祁鈺皺了下眉毛,“這確實是個問題,不過,我還真不想再見到這些番王了。讓他們也都進京,另外,讓陳懋率十五軍隊駐守紫荊關,讓羅國棟率十萬軍隊駐守河間,衛平率五萬軍隊駐守山海關。這次,我就擺好架勢,我到想看看,哪個番王敢造反!”

  ??於謙又是一驚,這朱祁鈺也太毒了一點,擺明了請番王進京,就是為了削番。到時候,哪個番王敢不來的話,第二日,削番大軍就將開到王府大門外。而以朱祁鈺建立起來的軍功,以及現在朝廷的兵力,再加上各地政府駐守軍隊,就算所有番王都聯合起來,也絕不是朱祁鈺的對手!可以說,朱祁鈺是把刀架到番王的脖子上,然後開始削番!

  ??“不過,當初太祖皇帝立下了規矩……”

  ??“於謙,我們什麽時候遵守過太祖皇帝的規矩?如果我們把太祖皇帝的規矩看得比什麽都重的話,那麽就不用去改戶籍製了!而且,也就不會有王振出現,更不會有土木堡之變了!太祖皇帝的規矩隻是拿出來嚇人的,你我拿出去擺擺場麵,實際上,有什麽意義?”

  ??於謙苦笑著點了點頭,這朱祁鈺把所有的舊規矩都拋到了一邊去,太祖皇帝立下的那些規矩對他還有什麽影響力呢?

  ??“如果能夠成功的削番,並且控製住地方封疆大吏的話,那麽要讓行政與司法權分開,這也不算難事!”於謙迅速的做出了決定,他必須要朱祁鈺,這是振興大明的唯一辦法,他沉思了一陣,又說道,“為了防止番王叛亂,或者說不給番王造反的借口,陛下應該召告天下,表示無意違反祖製,不會削弱番王的權利!”

  ??“如果這麽做的話,那還削番幹嘛?”朱祁鈺皺了下眉毛。

  ??於謙笑了起來,說道:“陛下,這並不是保留番王的權利,隻要番王進京,將他們都留下來,專門設置一處安置地。名義上,番王的屬地仍然在他們的控製之中,實際上,番王已經沒有任何權力了!”

  ??“這就是逼他們造反了!”

  ??“這……”於謙皺了下眉毛,“其實,削番本身就不僅僅番王,而是對付與番王利益相關的所有人。如果能夠穩妥安置這些人,那麽削番的問題就不大!”

  ??“於謙,你有什麽辦法?”

  ??“這個就要看陛下的決定了,如果朝廷改製的話,那麽必然缺乏眾多官員。如果將番王的那些官員都調進京城,給他們安排新的職務,或者分配到其他地方做地方官,這樣,造反的基礎也就沒有了!”

  ??“好辦法,就這麽做,先把他們調進京來,如果能夠說服一部分,讓他們中心跟隨我的話,那就給他們活幹,將他們利用起來,如果不肯,那就別怪我無情!”朱祁鈺長出了口氣,微微的笑了一下,“於謙,現在,你應該認識到我們這套政治體製中的問題了吧?”

  ??“問題?不知陛下所說的是什麽問題?”

  ??“說來說去,問題其實是在朝廷,官府本身,那麽,為什麽朝廷裏的這麽多痼疾無法根除呢?於謙,你想過原因嗎?”

  ??“這……”於謙頭痛了。上千年來,這都是每一個朝代所要麵臨的問題,而且,最終幾乎都是前朝滅亡的直接原因,而現在,朱祁鈺既然提出了這個問題,自然也就在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問題本身就是當官的人沒有人監督,後者說,國家大權全都掌握在當官的人手裏,我也是當官的,我是最大的官而已!”朱祁鈺坐正了身體,“自古以來,官為重,民為輕是事實,雖然唐太宗說過,民為重,君為輕。可是,又有幾個朝代的皇帝真正做到了這一點呢?從來,都是官欺民,官壓民,什麽時候有過百姓騎到當官頭上的事情發生?”

  ??“陛下,如果百姓指揮當官的,那天下不大亂了嗎?”

  ??“對,這是一方麵,不過,另外一方麵,當官的口口聲聲為我大明,那什麽才是為我大明?大明是什麽?以前,我跟你談過,大明其實不是我代表的,而是百姓代表的,如果沒有百姓,皇帝是什麽?真正的孤家寡人了!而當官要為大明,那就應該為大明的百姓做實事!可是,朝廷這麽多官員,真正有幾個在做實事?”

  ??“這……”於謙苦笑了起來。

  ??“問題的根本不是當官的不想為民,或者說,絕大部分人在當官之前的誌向都是為民,可真正當上了官之後,又有幾個將以前的誌向當作了自己奮鬥的目標?如果個個當官的都能做到這一點,那麽於謙,你也就不會鶴立雞群,顯得那麽的獨特了吧?”

  ??“陛下,你的意思是,當官的沒有人監管?”

  ??“對,皇帝的監管不算是監管,畢竟皇帝本身就是天下最大的官,而且是世襲的官,沒有人能比皇帝這個官更大!由皇帝製定的監管製度,其實都是由上至下的監管製度,而高層官員哪一個不是從低層官員提拔起來的?下麵的低層官員哪個在上麵沒有關係?換句話說,如果由你於謙的老師,兄長,父母來監管你,這樣的監管體製有效嗎?顯然,這是沒有任何作用的,這反而讓官員相互串聯,相互勾結,結黨營私,最終禍害的還是國家,遭殃的還是百姓!”

  ??“陛下,你是說,監管體製應該由下至上?”

  ??“對,由下至上,由百姓來監督當官的!”

  ??“可天下百姓要都來監管的話,恐怕把朝廷有再多的官員,也無法處理完所有的奏章吧!”

  ??“對,這就需要一套製度來完善這套監管機製!”朱祁鈺笑了起來,“我還想到了一點,正好可以由此來讓番王甘心撤番!”

  ??“陛下的意思是?”

  ??“於謙,如果我們從百姓之中選出一批人來,專門負責監管官員,並且為帝國立法,你說,還有官員敢把百姓的事不當做回事,敢魚肉百姓嗎?”

  ??“這……”於謙的思維完全混亂了。

  ??“當然,這些人都要為百姓辦事,所以他們都是由百姓選出來的,也隻有這樣,才能保證他們代表百姓說話,而不是代表政府,代表官員說話!”朱祁鈺笑了一下,知道於謙暫時不可能接受這種全新的思想。“而我再另外設立一個機構,由貴族組成,專門負責向皇帝提供意見,為政府提供意見,這樣一來,相信番王見到可以參與朝政,自然甘心撤番了吧?”

  ??“陛下,這個機構是什麽機構呢?”

  ??“議會,專門議論國家大事的專門會議,常設性機構。當然,我們隻能一步一步的來!現在,先成立上議院,從番王,貴族中挑選代表,參與朝政,這也算是對官員的監督吧!不過,這並不完全,而且上議院代表的也是官員的利益,而不是百姓的利益。所以,我還要成立一個下議院,議員由百姓推選。暫時,按照十三省的人口,資源多少來分配比例,議院設置一百九十九人。這些人,全部從百姓中選出,由各省,各府單獨選舉。而今後,朝廷,也就是政府的每一項法律,都必須要得到下議院的批準才能生效。另外,下議院有權力向司法機構檢舉官員,有權力直接向我舉報官員。這樣一來,就可以由百姓來監督官員了!當然,暫時,這套製度隻在中央實施,至於有沒有必要在地方推廣,看以後的情況再做決定!”

  ??於謙畢竟是個政治家,很快他就明白了朱祁鈺的意圖。如果按照朱祁鈺的這套辦法來改組朝政的話,那今後,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就完全分開了,而且三個巨大的權力之間相互牽製,相互約束,也許,這正是一種解決那些痼疾的有效辦法!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

  ??飛將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