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節 論功行賞
作者:閃爍      更新:2021-08-15 02:22      字數:3856
  於謙的辦事效率還是很高的,其實早在戰役結束前,他就已經開始著手這方麵的工作了。作為兵部尚書,這也是於謙的分內工作!

  ??花了兩個時辰,朱祁鈺才看完了於謙遞上來的立功人員名單,不過,他很快就發現了問題。“於大人,你這份名單是不是太狹隘了一點?”

  ??“陛下此意何解?”於謙皺了下眉毛,他自認為,沒有遺忘任何一個立下戰功的將領。

  ??“於大人,在你的這份名單中,好像隻有將領吧?”朱祁鈺淡淡的笑了一下,不過看得出來,他並不是很高興,“那麽,請問於大人,如果僅有將領,而無士卒的話,那麽我們能打敗蒙古大軍嗎?”

  ??“這……”於謙一愣,明白了朱祁鈺的意思。

  ??“雖然將領為大明的棟梁,不過,在保衛京師的戰鬥中,眾多士卒都拚死向前,如果沒有他們的犧牲,哪有我們現在的安定?”朱祁鈺看了於謙一眼,“於大人,這份奏章你還是先拿回去吧。雖然,無法表彰所有的立功士卒,不過,作為帝國皇帝,朕忘記他們,也不能忘記他們,更要讓所有的士卒都清楚一點,皇帝是他們的統領,更是他們的領袖,他們為帝國拚死殺敵,朕絕不會虧待他們!”

  ??於謙不得不重新擬定了受封賞人員名單,這於謙也很是聰明。他知道,要讓所有立功的士卒都受到封賞那是不可能的,畢竟帝國的爵位是很貴重的,如果太多了的話,隨便個什麽人都是伯爵,侯爵,那以後這些封賞還有什麽價值呢?

  ??於謙是按照朱祁鈺的意思去辦了,可是,另外的很多人就不滿了,特別是那些在戰場上立下大功的人更是不滿。這麽一搞,那麽將領與士卒有何分別?如果以後當官的見了當兵的都要叫老爺的話,那還怎麽領軍打仗?

  ??朱祁鈺並沒有認識到這個問題,其實,他是沒有認識到當年太祖皇帝立下的那條規矩所產生的巨大影響!明初,朱元璋為穩定天下,立了一條很不好的規矩,即子承父業!通過嚴格的戶籍管理製度,來約束百姓的生活與工作!顯然,這在當時是必須的,可是到了朱祁鈺這個時代,大明人口已經增加了很多,如果再照這老規矩辦的話,那不僅僅會埋沒人才,而且還將引發很嚴重的社會問題!

  ??將領的不滿,很快就體現了出來。連朱祁鈺也聽聞了一些風聲。當然,在憤怒之後,朱祁鈺也認識到,要解決將領的不滿,同時又不讓士卒寒心的話,那唯一的辦法,就是打破老祖宗立下的規矩!

  ??也就在蒙古大軍撤走的第四天的早朝上,朱祁鈺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大臣們不但不,還竭力反對,甚至連於謙都沒有朱祁鈺提出的這個新政!

  ??這也是朱祁鈺新政的開始,第一次就遇到了大臣們的反對,這讓朱祁鈺又發現了一個新的問題,以大明現在的政治體製,他的改革根本不能成功,要想改革,就必須要推翻現在的政治體製,從新將大權掌握在自己的手裏!不過,眼前還是得先處理好封賞的事情,不然拖久了,將士寒心,他好不容易在戰爭中建立起來的武功與威望就成了泡影了!

  ??“眾卿,你們的意思是,朕的這個提議不合理?”朱祁鈺站了起來,破天荒的走到了大臣們的麵前,這讓那些開始還在反對的大臣立即感受到了一股巨大的壓力。“那麽,朕要問一句,眾卿身上穿的朝服,嘴裏吃的飯菜,這些都是從哪來的?”

  ??大臣們沉默了,他們不知道皇帝說這番話的意思。

  ??“陛下,臣認為,大明江山社稷貴在穩定,陛下此舉,乃打破了太祖立下的定國之根本,無益於穩定國體,這實乃有害啊!”

  ??“害?”朱祁鈺大笑了起來,“那麽,王愛卿,你的意思是,賤民就應該一輩子都是賤民了?那麽,朕問你,太祖先皇,他在建立大明之前,是什麽人?”

  ??“這……”王直低下了頭,他知道皇帝發火了。

  ??“太祖立國之前,也乃一介布衣,如若不是先皇打破蒙元舊規,你們能夠立在朝堂上跟朕談論天下大事嗎?恐怕,現在還在蒙古人的皮鞭下做牛做馬吧?”朱祁鈺掃視了一圈,個個大臣都低下了頭,“太祖當年起兵,為的就是推翻蒙元暴政,還天下百姓一個太平的世界。雖然,太祖為國考慮,立下戶籍製,不過,時過境遷,難道我們隻能逐其末,而不固其本嗎?王大人,你認為以前的一切都是好的,那麽,朕是不是應該學周武王,分封天下,大賞諸侯呢?”

  ??“陛下,微臣並非此意!”王直連連否認。當然,王直的意思是很簡單的,他們這些大臣都是官宦出身,且苦讀詩書,如果朱祁鈺現在改了戶籍製,讓平頭百姓都有了當官的機會,那不就威脅到了他們嗎?

  ??想必,每一個反對這項新政的大臣都是這麽想的,他們都自認為高人一等,看不起下麵的平頭百姓,也不想讓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脅,自然也就不會,還要竭力反對了!這就如同京城保衛戰之前,大臣們都建議南遷,還不是一樣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

  ??“哼!”朱祁鈺一轉身,虎目對著那些大臣門一掃,大聲說道,“那麽,王大人,你到底是什麽意思?正所謂王公將相寧有種乎。連太祖皇帝都是出身平民,那麽,你們為什麽要反對朕的這項提議,剝奪士卒們的戰功?”

  ??“陛下……”一幫子大臣立即跪了下來。

  ??“怎麽,難道你們還要要挾朕不成?”朱祁鈺一摔手,就朝後庭走去,還留下了一句話,“你們要跪,那就跪著吧,朕意以決,命兵部尚書於謙起草封賞名單,明日交於朕!”

  ??至於那些大臣到底在朝堂上跪了多久,朱祁鈺沒有心思去理會,他很氣憤,自己當了皇帝,卻還要處處受人製肘,這心裏會舒服嗎?當然,朱祁鈺這一怒,結果是很明顯的。雖然他還是個新皇帝,登基不過兩月,可是大臣們心裏都清楚,這個新皇帝在戰場上建立的戰功是無人能及的,而且現在軍心都朝著他,皇帝的新舉措又是為軍隊某福利,他們再反對,那皇帝真的要玩死他們,哪個大臣扛得住?

  ??兩天後,於謙把新的封賞名單送到了朱祁鈺的手上,這次,朱祁鈺才算滿意。雖然,封賞的士卒也就不過數十而已,但是這在軍隊中造成的影響是很大的。特別是當皇帝下召,確定今後任何有功軍卒都有資格升任軍官之後,大明軍隊裏的普通士卒不但對這個新皇帝感恩戴德,而且紛紛表示效忠!

  ??簡單的一個手腕,朱祁鈺得到了軍隊的絕對忠誠。不過,接下來,他要拋起的風浪就更大了!

  ??兩日之後,也就在大臣們勉強同意了朱祁鈺修改戶製的第二天,朱祁鈺將禮部尚書胡瀅,戶部尚書金濂(原戶部尚書王佐於土木堡殉國之後,由金濂替),兵部尚書於謙,國子監祭酒蕭鎡招到了後庭,隨後,朱祁鈺提出了一個讓這四位大臣驚訝不已的話題:修改科舉製度!

  ??雖然,大臣們早就已經察覺到,新皇帝朱祁鈺是個很奇怪,或者說很獨特的人,比如在軍事方麵,他摒棄了以騎兵為主的思想,重點發展神機營,在戰爭中,他敢於率軍衝鋒,而在國內政策上,他竟然將平民與公卿列為同等。但是,讓大臣們仍然驚訝不已的是,新皇帝朱祁鈺竟然要廢除上千年來確定的科舉製度!

  ??這個震驚是很大的,而朱祁鈺看到了大臣們那驚恐的神色,非但沒有發愁,反而笑了起來。“眾卿,看來你們都不會同意朕的意見吧?”

  ??“陛下,臣……臣等認為,此事非小,乃關係社稷百姓,臣……”

  ??“臣什麽?”見到蕭鎡那驚慌不已的樣子,朱祁鈺猛的拍了下龍椅的扶手,說道,“什麽狗屁胡言,蕭大人,朕問你,打敗蒙古大軍,靠的是你這張嘴,還是將士手上的軍器?”

  ??“這……”蕭鎡雖為國子監祭酒,不過也就是個四品小官而已,連那些二品尚書都沒有敢在皇帝麵前造次,他也知道自己要倒黴了!

  ??“你們幾個的意見呢?”朱祁鈺也懶得跟眼前這個祭酒多羅嗦,目光立即落到了另外三個大臣身上。

  ??本來,國子監就是管理天下科舉的,而戶部與禮部也與科舉製度有關係,隻有於謙作為兵部尚書,無法插手此事。不過,此時胡瀅與金濂的神色都不那麽好看,他們不敢得罪眼前這個怒火衝天的皇帝,不過,卻也絕不會讚同朱祁鈺的意見。

  ??“怎麽,你們不說,那就是沒有意見了?”

  ??兩人一急,隻見金濂上前一步,說道:“陛下,臣認為,要修改科舉製度,絕非一朝一昔之事,要從長計議!”

  ??朱祁鈺不怒反笑。“對,應該從長計議,那麽,金愛卿,朕就把這事交給你了,這兩天,你草擬一份修改奏章給朕吧!”

  ??“微臣尊旨!”金濂鬆了口氣,不過他並不知道,接下這個任務之後,他就已經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好了,這幾天眾卿也都累著了,今天就這樣吧。於謙,你先留下,朕還有軍國大事跟你商量!”

  ??等到幾位大臣離開之後,於謙也有點心神不寧的樣子。他其實是很佩服朱祁鈺的,至少非常佩服朱祁鈺在軍事上的才華,不過,對於朱祁鈺在朝政上搞的這些名堂,於謙就不那麽能夠接受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