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屯田與養兵
作者:夢凝小築      更新:2021-08-15 01:42      字數:4454
  戰亂天下篇之——第五十三章屯田與養兵

  ??玩笑歸玩笑,我還是正經點好了:“主公,說正事啦。我有一套選拔精兵的方法,挺實用。主公,您的青州兵不到十萬了,要加緊訓練,盡量保證他們的戰鬥力,大戰還在後麵。兵源的保證也很緊迫,所以,我根據當年秦國的商鞅變法中的一些做法,提出了自己的意見。當年,商鞅在秦國開阡陌,編什伍,實現連坐製,將軍事製度施用於民間。我的想法是將保甲製作為解決招募兵源的途徑,想利用寓兵於農的辦法,推行保甲和屯田,對農耕之人,逐漸加以訓練,做到戰時招之能戰,無戰之時,散兵入農戶。”曹操他們都在沉思著。

  ??過了一會兒,荀彧搖頭說:“我看了你的《保甲兵製》了。按你所說,土地乃公有,民眾耕用,就要服役。勞役和兵役都要從這些人中抽調。此法表麵上看是可行,可是,如果勞役過重,逃亡就會很厲害。還有,互相監督,相互製肘好像也行不通。再說,連年大戰,民多逃逸,那有這麽多的人來用呀?”

  ??我點頭,表示理解他的想法:“文若說的不錯。經過了連年的戰亂,我們現在的人力資源是非常的缺乏,而城外的土地兼並也非常厲害。所以,我才建議主公采取丈量土地的方法。那些豪門大戶我們還不能動得他們太厲害,可是,要想擁有現在的土地,也要有一定的依據吧。沒有文書或不能提供來源的,都可以收為公用。再對外公告,有能力,又願意使用土地的流民,都可以到兗州等屬於我們的土地上來,入保入甲,領取一定的土地,進行耕種。至於勞役的問題,我想的是抽丁之法。就是說,父子同為成年人的,抽父留子。家中男子超過三人的,留一,征多。凡有家人服役的,當年賦稅少上交一成,以作養家之用。本地的人,從獲得土地當年起,上繳六成賦稅,第二年開始,上繳五成,享受各種政策。外來的人,在當地留居一年的,抽成七成;三年以上的,抽成五成,為永久居民。可獲得政府的所有優惠政策。這些政策包括,優待軍屬,鼓勵生育,等等。實際上,屯田和保甲是分不開的。”

  ??我在說,荀彧在扳手指算帳;曹操在來回走動;滿寵和程昱一臉的驚奇;郭嘉和荀攸一臉的不耐煩,這些事情,他們不去想的。過了好一會兒,荀彧方說:“子雲,按你的方法,還不能在短期內解決我們的需求。還有,長期實行這個方法,對民眾而言,也是負擔比較重的。兵源的保證並不能徹底解決。”

  ??我知道:“我的這些辦法是結合了很多東西的。我也想一步到位,可是,現在的情況根本辦不到短期內民富國強,隻好求其次,先富兵,再富民了。我在《保甲兵製》中介紹的更全麵,包括了如何監督並製約民眾的逃亡;如何奪取豪強的土地;如何實行征兵與養兵等等。按我們現在的情況,第一是保證糧食的供給,畢竟現在的開銷很大;第二是保證兵源,要保證兵源,目前隻能靠連坐製度,軍事手腕,強行管理。所以,這個《保甲兵製》和《屯田製》隻是暫時的方法。以後,我們要給民眾更多的好處,讓他們自覺服役,自覺地為我所用。當然,按照我的方法,這個糧食和兵源的獲得還不是很滿足目前的需要,但是,不能再多了。可是,兩年以後,就應該有成效了。我還是希望主公和各位先生的目光放的長遠些。我想,四,五年以後,這個《保甲兵製》就要改了。至於保長和甲長的人選,必須要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人要在當地有群眾威望,切忌不可用豪強之輩。我們所選派的監督人選,必須是廉潔的能吏。這樣,才能服眾,也利於我們政策的開展。”

  ??曹操微微點頭:“子雲說的也對,目前隻能依靠強製的辦法。我想,屯田和保甲一起來進行。還要製定嚴厲的管理辦法,杜絕從中舞弊的現象。對豪門大戶的土地丈量,應該可以,我們可以讓皇帝下旨,逼那些人就範。至於人選,就讓毛玠負責此事。唉,兗州之地還是太小了。”

  ??荀彧的身體顫抖了一下:“主公,那皇帝那邊的大臣們的產業……”曹操皺眉頭了。

  ??我哼了一聲:“那些人中,絕大多數都是吃飯不做事的人。我就看不慣這些繡花枕頭,表麵好看,肚子裏就一包草,白白浪費糧食。主公應該再晚去兩個月,多餓死幾個。”

  ??荀彧看著我苦笑:“子雲,朝廷還是需要人的。他們中,大多數是飽學之士,你……唉,莫要在外麵說這些。”他倒是好心。我不說話了,再說,氣又上來了。

  ??曹操看著我:“子雲,你很反對我接皇帝過來,是嗎?你對仲德發火也是這個原因,你還在怪我沒有征求你的意見?”

  ??我搖頭:“沒有。剛聽說您接皇帝的時候,我是發火,但不是因為您沒有征求我的意見,而是我覺得沒有必要這麽做。還有,我已經知道了袁紹的反應。主公,您是知道的,袁紹曾經表示過不承認這個皇帝,他的謀士沮授早就對他說過,要他“西迎大駕,即宮鄴城”,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袁紹沒有同意。”

  ??曹操等都愣了一下,郭嘉看著我:“說完了?子雲,你的話沒有說完。”

  ??我歎聲氣:“他不同意的原因還不在於他反對這個皇帝,而是,他的另外兩個謀士郭圖和淳於瓊說了這樣一番話:一旦將皇帝接到身邊,那做任何事情就:“從之則權輕,違之則拒命”。主公,這兩個家夥的謀略是不如沮授,可是這句話卻很值得玩味。我希望主公多想想。不過,現在皇帝已經來了,總不能再扔回去。唉,隻好慢慢來了。”我心想,袁紹馬上就要給你冷臉子了。

  ??話說到這裏,氣氛已經很壓抑了,我有些後悔,不該說這個問題的。可是,早點提醒曹操也是對的,讓他多想想好了。過了很長時間,曹操吐出一口氣:“皇帝已經接來了,以後還有很多事情是要通過帝命的。現在皇上很信任我們,我想,皇帝還小,應該不會和我們起大的衝突吧!”

  ??荀彧點頭:“不錯。朝廷的各種規章典籍正在恢複之中,以後,一切都會走上正軌的。當然,目前我們是有點困難,可今年的屯田收成還不錯,維持現狀沒有問題。子雲,你的屯田製很好,我想,明年會更好!”

  ??我笑笑,不再在這個問題上說下去了。看著曹操,我道:“大哥跟我在壽光學習了一些挑選和訓練兵士的辦法,讓他示範給曹純將軍好了。主公最好訓練出一支精銳的近衛軍,人數在萬人左右。虎豹騎也要維持在萬人以上。有了這兩萬人的精銳,在任何時候,都不會有失了。對了,身為士兵是有榮譽感的,主公不妨下道命令,選入精銳部隊的士兵,軍餉翻倍,軍屬少交一成賦稅。嘿,大家會爭先恐後的。大多數當兵還不是為了混口吃的。”當初羽哥哥能成為雲哥哥的弟弟,也是為了當兵吃飯,免得餓死。可是,進入精銳部隊,就有更多的立功和保命的機會,當兵的人還是願意參加好部隊,而這樣訓練出來的特種部隊會成為敵人的噩夢。曹操在點頭,荀彧在苦笑。

  ??我看著荀彧笑道:“我又給文若增加困難了。不過,我可以教你一個發財的辦法。”所有人的眼睛都盯著我。我笑著繼續說:“現在的許縣就是皇城。這裏的生意也會慢慢熱鬧起來。先生可以明著索要進城稅,受益稅。對每個商戶抽稅還是可以的。對了,最好在皇宮多舉辦一些活動,比如說,邀請一些大人,商戶,世家子弟等有錢的人參加一些,諸如與皇帝共進晚宴之類的活動。當然,要想參加,也得多付出點東西吧!畢竟,皇帝的臉要值錢些呀,有幾個普通人可以看見皇帝?還不說一起用餐了。”

  ??眾人先是聽得全神貫注的,我說完後,就見他們麵麵相覷,沒有片刻鍾,全體哄堂大笑。郭嘉和荀攸更是笑的直喘氣,荀彧的神態卻是哭笑不得。曹操笑的指著我:“你,你,你要我們學靈帝嗎?這個注意還不如靈帝在宮中開辦市場呢!我看你真要變成奸商了。”

  ??我歎氣:“我這個主意連東西都不用出,不過就是將皇帝的臉麵賣一下嘛,至於笑成這個樣子?算了,看你們這個樣子也不願意。唉,讀書人就是死要麵子活受罪,真不如我這個奸商會打算。這樣吧,說實話了,文若要是覺得軍餉開支困難,可以用土地來代替。有家室的精兵士兵可以賞地五畝;沒有的,發雙份糧餉,如何?”

  ??荀彧點頭了:“這才是正經主意,反正現在荒蕪的土地挺多,青州兵的家眷卻是真多。唉,省錢。”

  ??曹操想了一下:“子雲的主意不錯。幹脆,我們對外征兵令,就說,隻要參加了我們的部隊,就可以讓家眷分得土地。我想,會有不少人自覺前來的。”這個曹操,果然厲害。

  ??“主公,外來的人要考察好了,最好暫時不要進入精兵部隊。我們的訓練方法,還有馬鐙等,都要保密才是。精兵就在原來的青州軍中選拔,還有,盡量要有家眷的。軍營的管理一定要嚴格。”大家都點頭了。

  ??正事談的差不多了,我望著曹操:“主公,你的府第要變成鬧市了。整天這麽多的人進進出出的,太過分了吧!我給你出了主意,在文若的府第周圍,建個招才館。嘿,人都去那裏好了。”

  ??曹操一聽:“好主意。文若,你就多辛苦辛苦吧!”

  ??荀彧搖著頭:“吾當盡力而為,必能為朝廷多選拔一些人才。對了,主公,孔文舉已經就任大匠之職,這宮廷禮儀還是由他負責的好。”

  ??曹操點頭同意後,看著我笑:“你的壽光縣令可是文舉封的,你要見他嗎?”

  ??我笑笑:“自然要見的。不過,孔大人是不待見我這種小人的,以後再說好了。隻是,我倒覺得,您應該把這個孔大人弄到外麵去當個官,他在這裏沒有什麽發揮的地方。迂腐之輩罷了。”

  ??曹操大笑:“文舉之才天下少有,其文章無人可比。子雲,這樣的人要留在操身邊的。”我笑笑,不說話了。

  ??說說笑笑中,時間也過的挺快,看看天色已晚,我也要告辭離開了。曹操看了我半天,最終還是歎著氣,讓我離開了。是呀,各人都有各人的事情。

  ??當天晚上,在許都的右北都尉府的家人,聽到了淒厲的叫喊:“娘親救命呀!”掌燈之後,我捂著屁股(典韋的勁好大,郭嘉又在一邊扇陰風點鬼火的),在城裏最大的酒肆,請一群人喝酒。

  ??第二天,糾風辦主任陳群向曹操進言:“諸大臣夜來失禮,此風不可長也。”我估計,如果沒有荀彧和程昱,他的話不會這麽好聽。

  ??曹操一笑:“下不為例。”

  ??三位哥哥喝的高興,三位先生(滿寵沒有來)喝的痛快,第二天還暈乎乎的。第二天的我,卻是躲在房屋中痛哭了半天,原因當然是我拿到了戲誌才給我留下的遺書。不知道是因為甄城兩個月的相處,我露出了馬腳;還是人家都說瀕死之人的神智是最好的;或許他從一開始就看出來了。戲誌才書中的抬頭就是:如妹親鑒。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