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北海遇舊
作者:夢凝小築      更新:2021-08-15 01:42      字數:4738
  戰亂天下篇之——第二十九章北海遇舊

  ??等太史慈出來,我看他的眼睛也是潮濕的。他過來,向我們兄弟施禮:“子義多謝你們照顧母親了。”

  ??我急忙躲開:“三哥,你說什麽呀?都是自家兄弟,說這些好見外。”典韋也說:“小子,你說錯了。不應該說這些的。”

  ??太史慈也笑了:“對,我們都是兄弟,我的確不該說這些。”

  ??我上前道:“其實,我和大哥好嫉妒三哥。畢竟娘親是你的親生母親。唉,我和大哥都是幼年就沒了母親。”

  ??太史慈聽得心酸:“我的母親,就是你們的母親呀!你剛才還說,自家兄弟不應該說這些。”

  ??我也笑了:“好了,三哥,你先用飯,我們再說。”

  ??太史慈吃著飯,突然反應過來:“子雲,你叫我三哥,莫非....”

  ??“對,我忘了。我們還有個二哥在穎川。他叫郭嘉,郭奉孝,嘿,人稱鬼才。可厲害了,是個運籌帷幄,決勝千裏的人物。”

  ??太史慈看著我:“子雲,雖然家鄉的人都說你醫術高,為人仗義疏財,有仁慈之心。可我看你不像隻是個商人兼大夫這麽簡單的人吧。”噢喲,很厲害嘛。

  ??“三哥,現在如就是個商人嘛。其他的談不上。不過,我也不是居於平淡的人,以後再說了。”太史慈點點頭,不再說話。

  ??等他收拾完了,我方問他:“三哥,你見了孔國相了?他怎麽說?”

  ??“哦,我正要說。孔國相想去搬救兵,我把這個差事攬下來了。我看,他這裏,其他的人也不行,衝不出去。”

  ??我歎口氣:“其實,我倒是想收了這個管亥。據我所知,這個管亥是個漢子。這些圍城的黃巾軍,作戰能力不是很強,他們真是被糧食逼到這裏來的。”

  ??太史慈皺著眉頭看我:“依你的意思,就是讓孔國相送糧草出去嘍?”

  ??我笑:“不是。明日我想和哥哥一起出城會會這個管亥,看能不能說服他撤兵。能不打,最好不打。”

  ??太史慈笑了起來:“子雲,怪不得村裏的人說你仁慈,果然。你要知道,這些黃巾軍為害四方,那有道理跟你講。真是孩子話。”

  ??我歎氣:“哥,沒有試過,你怎麽知道不行?我想試試。如果不行,你和大哥衝出去搬兵好了。可是,要是可以,不就免除了兵禍,少死了很多人嘛!”看我如此堅持,太史慈想了想,也就同意了。

  ??第二天,太史慈稟明了孔融,帶著我和典韋出城了。在城門口,我拉著兩人道:“如果我不能說服管亥,兩位哥哥可趁機擒了管亥,如果擒了他這圍也可以解了。”兩人一聽,倒也不錯。

  ??其實,我想的已經很周到了,把什麽情況都想到了。我甚至想,實在不行,這個秘密身份不要也罷了。可就是沒有想到事情竟然完全出乎了我的意料。

  ??城外的黃巾軍看見城門打開,就欲撲上來。典韋大喝一聲:“誰是管亥,給我出來。”

  ??一聲大笑響起:“哈,居然隻出來三個人。我就是管大將軍,你們三個膽子不小,可是前來送糧的。”隨這話音,一名大漢從分開的人群中衝了出來。

  ??等他衝到我們麵前,我和他都呆了。我腦袋嗡的一聲,望著他:麽會是你?你就是管亥?”

  ??管亥的臉騰地紅了:“這個,小神醫,你怎麽在這裏?”

  ??我這個氣喲,拍馬衝上前去:“我怎麽在這裏?我的家在這裏呀!這一年多的時間裏,你帶著這些人跑哪裏去了?你知不知道我找得你好辛苦。好啊,真有本事,一萬多人變成十萬人了,變厲害了。啊,不再打家劫舍,改攻城略地了。當初,我怎麽說的?你又是怎麽答應我的?看來,我可真是好心辦壞事了。”

  ??管亥,就是我在南皮遇到的那個黃巾軍首領。我一直讓夥計找他,沒想到,竟在這裏,這樣的情況下見麵了,我不生氣才怪。

  ??管亥站在我的馬前,如同犯錯的孩子般低著頭:“這也不能全怪我。當初,您離開後不到半年,那個邊南吃了敗仗,他手下很多兄弟都跑到了南皮,都是拖兒帶女的。後來,又有不少的兄弟帶著家人找了過來,我總不能不管吧。這個人多了,糧食找不到了,今年的冬天過的好痛苦,餓的,病的,死了不少。沒有辦法,我聽說這裏的糧食還不少,就想著來打點糧食,把春荒先過了,再進山。”

  ??看著他,我是又氣又心疼。太史慈和典韋都上來了,望著我們,莫名其妙。太史慈問我:“子雲,怎麽回事?你認識他?”

  ??我歎口氣:“豈止認識!算了,回去,我再跟哥哥說。對了,我給你們介紹:管大哥,這是我的兩位兄長:典韋,典子利;太史慈,太史子義。”

  ??管亥趕快行禮:“見過兩位大哥。”太史慈和典韋隻好點頭回禮。

  ??我望著管亥道:“現在,管大哥,你想怎麽樣吧?”

  ??管亥望著我:“那個……公子,既然您來了,您說怎麽辦吧。您在這裏,我也不好攻城了。”

  ??我氣喲:“離開這裏,再去別的地方?還去打?你要打到什麽時候?想帶著大家找死呀?”

  ??管亥撓撓頭:“我不知道呀!幹脆這樣,反正公子說過,要給我們找出路的,您看怎麽辦吧!”

  ??我氣的笑了:“好,你闖的禍,要我來收拾。算了,本來我今天跟兩位哥哥出城就是想說服你撤軍的,既然是你領軍,我就不用再多說了。你把軍隊帶到城東去,我去跟孔大人說,讓他劃塊地方給你和這些兄弟們,自己種地養活自己,怎麽樣?”

  ??管亥嘿嘿地笑:“那當然好。上次聽了公子的開導,我們就不願意過這樣的日子了。現在這個樣子,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那,我就帶他們走了。公子,要不要我跟你去見孔大人?”

  ??“算了吧,這些人隻聽你的。你還是管著他們,等我消息吧!”管亥笑著上馬回去,傳令收兵,到城東集合。

  ??太史慈和典韋一臉疑惑地跟著我回城了。路上,我簡單地對他們說了我和管亥之間的事情,說完歎氣:“早知道,他就是管亥,那有那麽多麻煩的事情。也免得城裏百姓擔了幾天的心。”

  ??太史慈笑得喲:“子雲,你居然把一個這樣的大漢收拾得服服帖帖的,我也服了你了。”

  ??典韋在一邊也咧著嘴笑,還不忘說一句:“沒打成,可惜了。嘿,這小子看樣子也不錯,什麽時候和他好好打一場。”什麽呀?我白他一眼,鬱悶。

  ??等孔融聽完我們的話,苦笑了:“這個趙先生,這些人可是黃巾餘孽,留下他們,不好吧。再說,我這裏地少人薄,這麽許多的人,又是...恐融無力安置也。”哼,果然像羽哥哥說的,是個繡花枕頭。

  ??不過,我在求他:“大人,小的也知道安置這許多人確實麻煩。這樣吧,您劃出一塊地皮,我們兄弟帶他們前去安置可好?否則,他們也不安分呀!”哼,你不幹,倒黴的是你,與我們無關,你給塊地皮,就沒事了。

  ??孔融想想,說的也是:“那,依你們看,哪裏合適?”

  ??同意就好。地方,我早知道:“依小人看,這個地方最好離這裏遠點。這樣吧,在離東萊不很遠的地方,靠海,有個小縣城,叫壽光,那裏地多,人少,就安置在那裏吧。也不用大人您費心了,我們兄弟帶他們去就行了。您放心,小的對管亥有恩,他聽我的。”

  ??孔融一笑,不用我操心,更好:“既然趙先生這樣說了,本官就依了你。這樣吧,我就封你做這個壽光的縣令,由你管轄他們好了。”

  ??我吞地一笑,好嘛,弄個縣令當當也不錯:“如此,小的多寫大人提拔。我準備一天,明日就帶他們離開這裏,也免得城中百姓不安。”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孔融是滿口答應。

  ??回到藥房,我再也忍不住,借口休息,躲在房中笑喲,怎麽也沒想到,我絞盡腦汁想了這麽長時間,怎麽樣來解決北海之圍,就這樣輕而易舉地解決了。看樣子,老天爺對我真不錯。哈哈,太有意思了。

  ??等我回到堂前,典韋和太史慈都在等著我。太史慈就說:“子雲,你現在也是個縣令了,下一步你準備怎麽走?”

  ??我笑:“先帶管亥他們去壽光,將這些老弱病殘安置好了以後,再說其他的事情。”

  ??太史慈點頭:“要不要我們跟著你去?”

  ??我一愣:“當然要,難道哥哥不跟著我去嗎?”

  ??太史慈點頭:“我在遼東就接到了劉刺守的信,他邀我去揚州他那裏。”啊?我一愣。看來,我沒有羽哥哥的魅力,才聚了兩天,這個太史慈就要離開我們了。

  ??“這個,三哥,不去行嗎?”

  ??太史慈笑笑:“我看那個管亥聽你的,你去,有大哥和管亥,你沒有什麽危險。我已經答應了劉大人,就應該去。再說,我去了那裏,有了功名,也好安排你們呀!大哥的武藝應該不凡,我先去,安置好了,再來接你們。”

  ??哈,他想的可真好:“三哥,不是我說話不中聽,那個那劉鷂不是成大事之人。他寫信來召喚兄長不過是慕名而已。劉鷂乃皇親,最注重人之身家,兄長不是那裏的人,隻不過與他有鄉鄰之名,你又無靠山臂膀,我料他不會重用你。兄長要去,恐要三思。”

  ??太史慈望著我:“子雲,你見過此人否?怎麽知道他的為人?”

  ??我聳聳肩:“三哥,你別忘了,我可是個商人,什麽樣的人,沒打過交道?你聽我的,等將這裏安置好了,我去給哥哥找個明主,可以讓哥哥揚名天下的主公,怎麽樣?”

  ??太史慈一笑:“不管怎麽說,劉鷂真心邀我,我不可以不去。”

  ??說不過他:“既然哥哥執意要去,弟弟有話說與兄長。”

  ??“你說,我聽著。”

  ??“劉鷂地處揚州,這裏是江南兵家必爭之地,可是,劉鷂沒有本事守住這個地盤。如果劉鷂身家難保,哥哥萬不可為他拚命。如果他真的成不了事,哥哥可要跟我回來,另外跟一個明主,可好?”

  ??太史慈望著我:“看來,在你心中已經有了明主的人選了,對嗎?”“不錯,我...”

  ??不等我說下去,太史慈阻止了我:“這樣,我也不管你看好了誰,如果劉鷂真的不足以成大事,我再聽了你的,也不遲!”

  ??我歎氣:“既然這樣,弟也不攔你了。請哥哥記住,等哥哥有危險的時候,弟一定會來接你回來。”

  ??太史慈大笑:“子雲,如果真有那天,我便聽了你的,又有何不可?”

  ??“那好,咱們兄弟一言為定。”

  ??“好,就這樣說定了。”

  ??第二天,我們離開了昌邑,太史慈自南下,我領著十萬人,浩浩蕩蕩地去壽光上任了。隻是,高興過頭的我,完全忘了呂布這回事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