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曹操喪父(三更求月票、訂閱)
作者:王不過霸      更新:2021-08-14 23:26      字數:3835
  “馬啊。”承明殿裏,劉協看著窗外細雨紛紛,點點頭道:“朕聞此人在羌族之中頗有威望,可能將其收服?”

  ??“也不難。”想了想,郭嘉笑道:“既是桀驁之人,那便打掉他的傲氣。”

  ??劉協聞言不禁笑了,若是尋常諸侯,還真沒這份底氣,馬如今哪怕還未成長至巔峰,也絕對是流武將了,敗他容易,但要讓他敗的心服口服就難了,但劉協麾下,如今最不缺的,就是猛將。

  ??不說呂布,黃忠、趙雲足矣穩勝如今的馬,太史慈也不差,甚至甘寧雖然6戰未必有多強,但此時的馬,恐怕也未必奈何得了他,如果呂布出手的話,反而是有些欺負人了。

  ??“不過此事不宜太急。”賈詡拱手道:“當在秋收之後施展,以防萬。”

  ??如今才到四月,雖然依照郭嘉的計策,朝廷不需要多費手腳,但如今說起來,終究是紙上談兵,真的動手了,其中會生什麽變故,很難說清楚,若此時動,旦累及朝廷,於關中民生無益,這也是賈詡跟郭嘉最大的不同,郭嘉年輕,雖然天資橫溢,但行事不免激進,而賈詡曆經世間百態,雖然被人冠以毒士之名,但實際上行事更求個穩字。

  ??郭嘉聞言,也收起了話頭,雖然些東西的看法上,他跟賈詡是有分歧的,但兩人都是當世智者,對於眼下朝廷的狀況,郭嘉不比賈詡認識的少。

  ??就如同位剛剛大病初愈之人,雖然病好了,但身體太虛,此時受不得任何外邪侵擾,再好的計策,都不如個穩字來的實在,不過兩人處事態度不同,也致使兩人雖然能有共同話題,卻始終難以生出惺惺相惜之感。

  ??劉協覺得,最主要的還是年齡的代溝,郭嘉還是太年輕了。

  ??當然,這想法若是說出來,恐怕會把人笑死,莫說賈詡,就算跟郭嘉,如果來討論年齡這個深刻的話題,劉協現在實在沒什麽話語權。

  ??窗外的小雨直淅淅瀝瀝的下著,君臣三人在殿裏閑話,倒也不至於始終圍繞著朝政來討論,畢竟那些東西,說多了有些無畏,都不是蠢人,話題點到即止,如今三人已經將關中的展直推演規劃到明年了,再多說,就有些好高騖遠了,更多的,還是聊聊些長安近期生的趣事。

  ??鍾繇的事情似乎就是個節點,鍾繇死,整個關中都開始按照劉協的規劃來走,滿寵的廷尉府聽說越來越忙了,當然,這種地方,絕對是吃力不討好的,若沒有滿寵這種天煞孤星般的人物出來,般人,恐怕沒幾個願意往這地方走。

  ??不過法治的觀念,卻漸漸深入人心,當然,以前也有,畢竟漢朝國運能夠綿延四百餘年,漢律多源於秦律,隻是吸取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訓,漢律較之於秦律更重人情些,如果能夠直堅持的話,也不至於出現如今的亂世,很多時候,個朝代走向滅亡,最先的征兆就是法紀崩壞。

  ??而劉協招來法衍的目的,也是在漢律的基礎上,做出定修改,而非將後世的律法直接搬過來,那樣劉協自己做的可能更好,然而並不是越先進的東西,就定更好,律法這種東西,還是源於社會的需求,而非想當然,後世律法照搬到現在,恐怕反而會起到反作用,步子邁的太大,最終的結果就是扯到蛋。

  ??三人在殿中聊著些閑話趣事,雨幕之中,衛忠撐著把傘匆匆從外麵進來,看樣子是有什麽急事。

  ??“奴婢見過陛下,見過兩位先生。”衛忠將傘交給門外的侍衛,來到殿中,朝著三人分別行禮。

  ??“有什麽事情?”劉協坐在椅子上,看著衛忠笑道,最近他的心情不錯,看誰都順眼。

  ??“回陛下,關東傳來急報。”衛忠將藏在袖子裏的卷竹箋抽出來,交給了劉協道。

  ??“哦?”劉協接過竹箋,隨口問道:“關東諸侯,莫非是又有什麽大動靜?”

  ??“奴婢不知。”衛忠苦笑道,這加急密函他可不敢擅自拆閱,劉協對這方麵的規矩可是很嚴的,哪怕在親近,規矩不能亂,人旦失了規矩,就容易生出些不該有的念頭,劉協可不想培養出個魏忠賢之類的九千歲出來。

  ??“唔~”鋪開竹箋,劉協眉頭漸漸皺了起來,片刻之後,劉協將竹箋遞給下手的賈詡:“陶謙的求援信,二位怎麽看?”

  ??四月初,曹操之父曹嵩欲回兗州,卻於半途被陶謙截殺,曹操得知事情之後,當場昏厥,次日醒來之後,便調集兵馬,準備侵入徐州,殺陶謙,為父報仇。

  ??劉協記得演義中,曹操之父是陶謙手下名將領因為貪圖曹嵩金銀而痛下殺手,但真到了這個時代,劉協才知道根本就不是那麽回事。

  ??曹操在得了青州三十萬黃巾亂民之後,實力大漲,觸手已經延伸到徐州邊境,在此之前,與陶謙摩擦不斷,雖然大戰還沒有開始,但小部隊的摩擦,基本上每天都在生,因為地盤、水源之類的問題,曹操眼饞徐州富庶,而陶謙也未必沒有吞並曹操的心思。

  ??而在殺曹嵩這件事情上,演義中幫陶謙洗白了,但實際上,理虧的其實是陶謙,曹操為父報仇,兵伐徐州,在道理上,沒有任何問題,陶謙送來求援書信之前,已經跟曹操有過幾次交鋒。

  ??隻是陶謙麾下雖然兵多糧廣,奈何沒有個有本事的將領,哪裏是曹操麾下群虎狼之將的對手,幾乎每戰必敗,不得已隻能依托城池防守,同時向四方諸侯出求援信。

  ??不止是朝廷這裏,公孫瓚、孔融、田楷、袁術,凡是能求的地方,陶謙已經都出了告急文書,朝廷這邊,恐怕是陶謙病急亂投醫給過來的,不管怎麽看,如今朝廷也沒理由幫他。

  ??“陶恭祖在此事上,不占道義,我大漢以孝治天下,陶恭祖殺其父引起爭端,如今不敵曹操,卻想息事寧人,實在是……”賈詡將竹箋遞給了郭嘉,搖頭哂笑聲,對於陶謙的作為,實在不怎麽看得上眼。

  ??“陛下可是擔憂,曹操若是吞並徐州之後,會壯大?”郭嘉挑了挑眉,卻是敏銳的捕捉到劉協話語之中的含義。

  ??賈詡意外的看了眼郭嘉,倒不是他不如郭嘉敏銳,而是他在劉協掌權之後,眼看著關中在劉協治理下越漸興盛,又有了郭嘉這等頂尖謀士出謀劃策,背地裏還有李儒在暗中相助,骨子裏懶癌作,整日不是宅在家中,便是在外麵閑逛,對於中原諸侯,倒是少了幾分關心,此時郭嘉提起,才意識到這個問題。

  ??點點頭,劉協看向兩人道:“兩位都是當世智者,不知如何看待此人。”

  ??賈詡閉嘴不言,每怎麽了解過,哪裏來的言權,心中卻是默默思索著,如今關中已經穩定,劉協的目光已經開始著眼於天下,看來自己有必要認真關注下天下諸侯了。

  ??“不瞞陛下。”郭嘉隨手將竹箋丟給衛忠,看著劉協道:“若非陛下了募將令,讓臣感覺陛下有望重振漢室,嘉或許已經應了好友之邀,去往曹孟德麾下。”

  ??劉協點點頭,並沒有露出意外的神色,算起來,自己這邊已經截了不少人的胡,日後江東大將太史慈、甘寧,劉備手下的五虎上將黃忠、趙雲,曹操這邊沒有截下什麽太有名氣的將領,但隻個郭嘉,在劉協看來,對曹操造成的損失,甚至在前四者之上。

  ??“此人有雄才,當年許子將評定天下名士,曾言其乃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見劉協沒什麽不快的臉色,郭嘉繼續說道:“如今雖然依附於袁紹麾下,然嘉觀此人,用人唯才,賞罰有度,許多方麵,與陛下治下頗有相通之處。”

  ??“朕很好奇,既然曹操有此本事,又有好友相薦,為何奉孝選了朕?”劉協笑道。

  ??“陛下比曹操年輕。”郭嘉很老實的道:“而且陛下占據大義,要想重振漢室,比之曹操要容易太多。”

  ??嗯,郭嘉絕對不會承認,當初自己過來隻是想要考察,卻被劉協的英雄酒給吸引,最終為酒賣身的原因。

  ??“朕怎覺得,奉孝是因為英雄酒才來的?”無語的看了眼被郭嘉下意識握緊的酒葫蘆,劉協送了郭嘉個白眼。

  ??反正已經是我的人了,當初怎樣想,已經不重要了。

  ??打趣兩句之後,劉協重新將漸漸有些歪掉的樓引正,來到書房中張巨大的羊皮地圖麵前,皺眉道:“徐州乃富庶之州,人口眾多,錢糧廣盛,若曹操得徐州,其勢怕是要與二袁並列,中原局勢經此戰,將會漸漸明朗,二袁、曹操三分中原,於朝廷而言,卻非好事。”

  ??“然而鞭長莫及。”郭嘉歎了口氣,中原諸侯越是吞並、壯大,日後要收複中原就越加困難,但眼下,朝廷卻沒有插手的能力,最多也隻能在大義上幫幫,但這次曹操有著充足的理由,朝廷就算是想要偏幫陶謙,都不能幫的太明顯。

  ??“曹操若想得徐州,袁術未必願意。”賈詡微笑道:“陛下不妨靜觀其變,臣覺得,此番曹操敗陶謙易,但若想進占徐州,恐非易事。”

  ??原本的曆史上,因為呂布襲擊兗州,才使曹操功敗垂成,不得不回援,但如今呂布已經被劉協收到了麾下,沒了呂布襲擊兗州的事情,誰還能阻止曹操複仇?便是袁術,在這件事情上也不好幫著陶謙。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