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爭論(下)
作者:伍漢民      更新:2021-08-14 22:18      字數:2116
  一看大夥兒還是沒有搶先發言的意思,林傑沒辦法,隻能點名了:“許輝大將,你以前不是挺能說的嗎,今天,你就先說一下吧。”

  ??許輝大將苦了苦臉,說道:“總統,你這不是趕鴨子上架麽。要知道,在座的不是大將就是元帥,而且,一個個資曆都比我深得多了,我隻是一個小字輩,怎麽敢先發言?”

  ??林天楚哈哈一笑:“得了,許大將,你小子也知道尊老愛幼了,簡直是天下奇聞。我看,就由你先說了,拋磚引玉麽,反正你是這裏麵最年輕的一個了,說錯了,也沒有人會怪罪你,童言無忌,大夥兒就當成沒聽見。”

  ??許輝不斷地苦笑,他一個四十歲出頭的人,而且還是大將,在林天楚的嘴裏,哈,成了童言無忌了,不過,從某些方麵來說,由他先發言,還真是一個好主意。說對了,那些大佬們會打內心裏喜歡你;說錯了,或者得罪了什麽人,人家也不會放在心上,他們都比許輝大上十幾歲的,就連這裏麵最最年青的林傑,也比許輝大上好幾歲,誰會跟一個小孩子一般見識啊。

  ??想了想,許輝大將說道:“要是依我啊,當然是打印度先了。首先,印度好打,柿子撿軟的先捏,這是總統的一貫作風,我們索性把它貫徹到底算了,那裏才二十萬英國人,多少算得上是正規軍,其它的一百萬由印度斯坦人組成的部隊,隻能算是拿槍的匪徒,隻能用來對付平民老百姓。就算碰上泰米爾武裝或者克族、克欽族武裝,他們也隻有吃憋地份。第二,印度國內除了民族矛盾外,種姓矛盾也很激烈,高種姓的人根本就不把低種姓的人當人看。我們打印度,奮起反抗的。應該隻是那些印度斯坦人中的高種姓國民,低種姓地人連吃飯都吃不飽,他們管那麽多幹嗎啊。第三,打印度,天時地利人和都在我們這一邊,我們可以輕鬆地幹掉他們,然後空出大量的部隊,投入到其它戰場,特別是。我們可以把泰國和斯裏蘭卡部隊投入到非洲或者南美洲戰場上去,而且,還可以把我們在亞洲地勢力聯成一片,何樂而不為。當然,我這樣說,也有我的私心在內,如果攻打印度。我們印度洋艦隊就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我把這說出來,一點兒也不會覺得難為情。當軍人的,好不容易碰上了這樣一場大仗。不好好地打上一回,不好好地建功立業、為我們中國奉獻一些力量的話,我們白活這世上了。至於德國人會不會不高興,我們才不用去管,我們又不是德國人的兵。我們隻要顧著咱中國的利益就行了。管他德國洪水滔天的。”

  ??有了人開頭,其它的事情就好辦多了。在座地可都是軍人,一向爽快得很,沒有象林傑那樣多的花花腸子。而且林家的幾個老大一向對部下寬容,就連平時總虎著一張臉的林天威元帥,對部下也是疼愛有加的,他們對林家的人隻是尊敬,並不是害怕。許輝大將的話剛一說完,西北方麵軍王保生元帥就接過了話頭:“我不同意許大將地意見,我認為,我們還是打歐洲。打歐洲的風險的確是大了點兒,不過收益也大,一旦打勝了,以後地路就相當好走。當然,我知道總統的意思,你們是想把戰爭拖久一些,把歐洲拖窮一些,這對戰後的格局十分重要。這我也同意,不過,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做,我們隻要把俄羅斯人趕出亞洲,趕到他們去年年初呆的地方就行了。等我們重新占領了裏海低地之後,就以兵力不足為由停了下來。這樣,幫助德國人的目地達到了,美英法等幾個國家地實力卻基本上沒有損失,還可以與德國人再打上幾年,我們打垮了俄羅斯人,還落得個拚盡全力幫助盟友的美名,也算是一件美事吧。至於說打俄羅斯出動地部隊太多,我覺得,我們華北方麵軍和中原方麵軍的部隊基本上沒有動過,王猛的裝甲集團軍群也基本上沒有動用,而且我們還有著剛剛組建的十五個軍約七十五萬人的正規部隊,以及近一百二十萬的預備役部隊,完全夠用。就算我們在俄羅斯那裏折了太多的兵力,可是,我們的底子也不薄,估計這個世界上也沒有幾個大國敢大搖大擺地朝我們中國本土發動進攻吧。”

  ??東北方麵軍司令員陳劍元帥搖了搖頭:“我說老王啊,我不同意你的意見。如果以私心論,我當然希望把北美洲當成反攻目標了,那樣一來,我們東北方麵軍就可以派上大用場,我們就可以打個痛快了,而不是象現在這樣,才剛剛打上癮,就得跟縮頭烏龜一樣,連忙撤了回來。不過,從全局上看,我人人認為,還是先打印度。美國是協約國中最具戰爭潛力的國家,它現在的戰爭潛力還沒有真正發揮出來,可是一旦發揮了出來,將是非常可怕的,單憑我一個東北方麵軍,肯定是撐不住的。我認為,北美戰場和南北戰場其實是同一個戰場,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要想真正打敗美國人,隻能從南北兩方麵夾攻,否則,必定是一場持久戰,他們美國人在本土打,而我們要承受著如此長的後勤線,就算我們在武器裝備上占有一定的優勢,可早晚,那優勢也會被抵消掉的,所以,美洲暫時還不能打。我們真正的戰場隻有兩處,一處是歐洲,一處是美洲,隻有在這兩個地方打敗了協約國,我們才算是真正的成了世界上的超級大國。但是,這兩個地方現在開打,還為時過早,也過早暴露了我們的目標,倒不如先從小處著手,讓協約國一點一點地失血,等他們的血失得差不多了,在主要戰場上再與他們對碰,我們的勝算就多了不少。”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