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國內外變化
作者:虎籠山人      更新:2021-08-14 19:00      字數:6252
  “什麽?一個小團全殲日軍一個聯隊!”鄭衛國拿著戰報仔細看了一遍,不敢置信地說:“難道留守東北的關東軍已經弱到這種地步了?”

  ??“弱到不見得!”周參謀長笑道:“我看最主要還是缺乏戰鬥經驗。您看看,竟然在那種地形埋鍋做飯,而且連警戒哨都沒有派出去。這哪裏像是在行軍打仗?簡直是學生在組織春遊嘛!”

  ??周參謀長這話算是說對了。由於到處都需要用兵,第25師團的精幹老兵和有戰鬥經驗的軍官早就被抽調一空,剩下這些官兵都是在東北地區成長起來的日本和朝鮮青年。跟前輩們相比,他們大都受過良好的教育,但戰鬥經驗和戰鬥意誌就差得遠了。

  ??硬要比較一下的話,估計跟抗戰初期的中央軍校教導總隊差不多。這樣的部隊文化程度高,學習能力強,假以時日一定能成長起來,但前提是給他們足夠的時間。

  ??鄭衛國眼睛中閃過一道寒芒,有些歡喜地說:“如果是這樣的話,那第63軍就可以放心大膽地北上了。通知馮占海,立即向冀東挺進,一定要日軍反應過來之前占據冀東,隔絕東北和華北。”

  ??“此外,東北挺進軍也要加快行動,最好能提前進入科爾沁草原。”

  ??按鄭胡子的計劃,63軍將搶占冀東作為前進基地,然後越過遼西走廊直撲東北腹地,到時候就能與俄國遠東地區的北方方麵軍遙想呼應了。甚至能夠得到美軍戰略轟炸機的直接支援。

  ??與此同時。馬占山的東北挺進軍(現在番號是北方方麵軍第二軍)也將從蒙古草原逼近東北,搶占遼西,與63軍從西、南兩麵夾擊東北的日偽軍。

  ??然而,不待第63軍出發,國內外又接連傳來幾個消息,差點兒讓鄭胡子措手不及。

  ??一天之後,周參謀長匆匆趕了過來。

  ??鄭衛國問道:“老周,第63軍開拔了嗎?”

  ??周參謀長點點頭說:“已於今日上午正式誓師北上了!”又道:“總座,您還是先看看這個吧!”

  ??鄭衛國接過一看,眉頭微皺。疑惑道:“第37師團在暗中集結?”

  ??第37師團現在隸屬於山西第一軍。部署在以運城為中心的地區,擔負著監視中條山第五集團軍的任務。鄭衛國曾打算吃掉這個師團,但最後沒能成功。之後一段時間,第二戰區忙著對部隊進行第二次改造(即由正規化向野戰化轉變)。韜光養晦。就沒有再動手。

  ??“依照你們參謀部的情報分析。這第37師團是要進攻,還是要撤退?”

  ??周參謀長搖頭道:“情報有限,暫時還看不出來。不過眼下我中條山守軍實力大漲,光靠一個第37師團肯定是吃不下的,所以撤退的可能性更大。”

  ??日軍眼下基本放棄了晉南,出了第37師團以外,也就臨汾的第41師團可以就近增援。不過現在的中條山守軍已經發展成齊裝滿員的十個師,還配屬有大量技術兵種,別說兩個師團,就算四個師團也未必打得過。

  ??何況現在的中條山守軍並不是孤軍奮戰,兩翼還有山西新軍可以就近增援呢!要不是鄭衛國不希望過分刺激日軍,影響大戰略的話,早就主動發起攻擊了。

  ??鄭衛國想了一下,讚同道:“確實,看來日軍是要進行戰略收縮了。”

  ??其實自打華北地區的鐵路係統被徹底破壞以後,華北的戰略價值就大大降低了。因為占領區的大量物資(比如煤礦、羊毛、糧食、棉花等)都很難運出去,同時外麵的物資運進來成本也高了許多。

  ??這種情況下,還要維持近20萬日軍和差不多相同數量的偽軍,對日本政府來說也是一個非常沉重的負擔。即便42年之後,日本政府在華北搞起了“以戰養戰”的新經濟政策,但這同樣是對日本人力和軍力的嚴重浪費。要知道這40萬軍隊無論放在哪裏,都是一股戰略性的力量。

  ??周參謀長也有相同看法,笑道:“是啊,現在的華北對於日軍來說就是一個純消耗性的戰場。要不是為了麵子,隻怕早就撤了!”

  ??鄭衛國哼了一聲,說:“現在想撤,隻怕有些晚了!”

  ??周參謀長驚訝地說:“總座打算留下這些部隊?”

  ??鄭衛國點了點頭,沉聲道:“雖然我不知道日軍打算把這些部隊撤到哪裏去,但我相信一句話,敵人所堅持的,就是我們要反對的。他們想撤,我偏不讓他們如願!”

  ??周參謀長忙道:“可是,我們挺進東北的大戰略怎麽辦?”

  ??鄭衛國擺手道:“互不影響,第37師團就交給第五集團軍。其餘部隊仍按計劃行動。”

  ??現在已經快到八月份了,等部隊進入冀東,再挺進東北少說也是九、十月份,眼看就要進入冬季了。東北的冬天可是難熬得很,所以根據之前的計劃,第一批挺進東北的隻有三個軍,即第63軍、東北挺進軍和第97軍。沒辦法,東北實在太冷了,糧食也難籌集,一下子派去太多的部隊,過冬就是一個大問題。

  ??這樣的話,第二戰區的直屬部隊就還有第3軍、第9軍、第15軍(均隸屬於中條山第五集團軍)、第40軍、49軍、51軍、53軍、57軍、69軍、新5軍、新8軍等11個軍的強大武力。再加上八路軍、山西新軍以及傅作義係統的部隊,實力仍然在敵華北方麵軍之上。如果岡部直三郎有什麽動作的話,鄭胡子也不介意給予迎頭痛擊。

  ??周參謀長想了一下,說:“好。不過牽一發而動全身,到時候日軍其它部隊肯定會增援和牽製,我們得擬定好一個總體戰略。”

  ??鄭衛國點頭道:“這個是必須的,就由你們參謀部統一安排。”

  ??兩人又就國內外形勢扯了一通。主要是三件事情,當然,最後一件比較複雜,也可以說是四件事兒。

  ??第一就是與中央軍的摩擦問題。自打十二月事變和中條山整軍之後,華北地區幾乎沒有遊雜武裝了。各路雜牌隻有三個選擇,投共(也包括投鄭)、投國、投日。靠著強大的政治委員製度,第一類部隊基本都同化了;第二類部隊在華北立不住腳。又擔心被鄭胡子吞並。隻好紛紛逃到河南和江蘇;第三類部隊則遭到了重點打擊,已被消滅殆盡。

  ??不過少了遊雜武裝和日偽軍的緩衝,二戰區和中央軍的地盤就直接挨上了。自衛立煌這樣比較開明的將領去職以後,雙方的矛盾也是日益加深。

  ??中央軍方麵對第二戰區這個獨立王國感到非常不滿。一直想把手伸進來。鄭胡子當然是不肯。於公。失去了華北這個基地,挺進東北就是白日做夢了;於私,讓湯恩伯等人的部隊進了華北。怎麽對得起支持他的父老鄉親?

  ??但是中央軍(主要是一戰區)方麵有委員長和軍政部的支持,可以堂而皇之、名正言順的調動部隊。

  ??日軍撤出豫北地區後不久,軍政部就宣布將豫北劃歸一戰區。一戰區長官部也是心領神會,立馬派部隊前來“接收”。尼馬,日軍在的時候你幹嘛去了?這個時候跑來摘桃子!鄭胡子當然不肯,但又不好直接抗命,隻好讓八路出麵當了一回惡人,跟中央軍在新鄉地區大戰一場,全殲了朱懷冰的一個軍。

  ??最讓委員長生氣的是,鄭胡子還裝模作樣,派第49軍去調停,然後把打散的中央軍全收編了。

  ??除了豫北地區,雙方在山東的爭奪也很激烈。山東的抗日武裝主要有三大勢力,最強的當然是林師長的115師。

  ??在這個時空裏,林師長傷得沒那麽重,很快就返回部隊了。他和羅政委兩個人,一個善於指揮打仗,一個善於搞根據地建設,確實是完美搭檔、黃金組合。115師的實力本來就比八路軍其它部隊要強上一個檔次,到了山東這塊寶地更是如虎添翼,很快就發展成了擁有七個師的戰略集團。

  ??其次便是於學忠的第51軍,本來他的人馬都快打光了,第57軍又被調走。但在鄭胡子的幫助下,第51軍在魯西南和蘇北、皖東北、豫東一帶也發展得不錯。

  ??第三就是沈鴻烈、厲學禮等人的地方部隊了。說起來他們跟東北軍還大有淵源,卻早早投靠了中央軍,所以對鄭衛國和八路都非常排斥。加上沈鴻烈這個人野心極大,總想獨霸山東,所以老是惹事兒。

  ??前不久,沈鴻烈還派人暗殺於學忠,行刺不成又往八路軍的根據地跑,企圖挑撥兩軍的關係。好在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由於刺客被抓,真相很快大白。鄭胡子趁機向軍政部施壓,委員長沒有辦法,隻好把沈鴻烈調回重慶。

  ??這樣一來,二戰區算是大獲全勝。不過中央與地方之間的衝突仍然時有發生,隻是爭奪的重點逐漸南移。鄭胡子調停了一下,也沒有什麽好的辦法,最後幹脆懶得再管。

  ??第二件事情則是遠征軍入緬。委員長和中央軍大佬們雖然對鄭胡子有一百個不滿,甚至是痛恨,但對於鄭胡子的意見還是不敢不聽。誰讓他看得那麽“準”呢!

  ??在遠征軍的問題上,軍政部沒有像曆史上那樣以救火隊的方式出現,而是步步為營,緩步推進,等日軍把英國佬打得屁滾尿流的時候才以雷霆萬鈞之勢壓了上去。

  ??本來打得挺好,遠征軍一下子集結了六個軍的強大部隊對日軍展開攻擊,差一點就把日軍趕下海了。可惜英國人和那個“酸性子喬”又跳出來搗亂。酸性子喬就是大名鼎鼎的史迪威,作為中國戰區參謀長,掌握了美援物資的分配大權。

  ??要說起來,史迪威絕對是一個好人,也是為數不多的,對中國友好的白人。他曾經說過。中國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好人,卻被百分之一的壞人統治著。所以他對中國人民非常有好感,卻很痛恨那些貪官汙吏。除了史迪威和司徒雷登,很少有西洋人對中國懷有這樣的感情。

  ??遺憾的是,史迪威這個倔老頭對於軍事算是狗屁不通。有一次他坐飛機視察戰場,發現有一個師在有條不紊的撤退,認為這支部隊肯定是在逃跑,於是要求委員長槍斃了這個師長。事實上,這支部隊隻是在奉命執行“後退決戰”戰術,也就是薛嶽發明的“天爐戰法”。根本不是逃跑。更讓人無語的是。委員長還真把這個師長給槍斃了!

  ??至於在緬甸的指揮更是屎尿屁,遠征軍總指揮羅卓英實在是忍無可忍,終於跟他翻了臉,但下台的卻是羅卓英。總指揮一職由黃埔一期生杜律明接任。

  ??杜律明這個人能力是有的。他這個人極善練兵。第五軍每次評比都是第一,把18軍和74軍死死壓在下麵,但指揮打仗就要遜色不少(**中很多將領都是這樣。奇怪)。如果當師長的話,肯定是一個出色的師長,當個軍長也算合格。但指揮遠征軍這樣一支龐大的部隊,明顯是在害他了。

  ??加上英國佬一心拉人墊背,史迪威又借著分配大權不時胡亂插手,戰局終於急轉直下。到1942年7月,遠征軍大敗而回。好在鄭胡子一直強調後路安全,千萬不能走野人山。杜律明終於聽進去了。

  ??來不及向北轉移的部隊都跟著英國佬去了印度,其中就包括孫立人的新38師。其餘部隊則遞次抵抗,一路曆經艱險,終於撤回了雲南。不過日軍並打不算放過他們,三個師團的主力部隊直撲滇西,目前正與**激戰於怒江一線。

  ??周參謀長欽佩地說:“總座對於戰事的判斷簡直太精準了。若不是總座在半年就準確預測到了遠征軍可能要失敗,又讓軍委會提前在鬆山布局,隻怕日軍都要一路打進雲南了。”

  ??鄭衛國微微一笑,事實上,即便沒有他的出謀畫策,**也靠著怒江天險擋住了日軍的攻勢,隻不到損失可就大了。

  ??想了一下,又問道:“鬆山目前的戰況如何?”

  ??周參謀長笑道:“總座推薦的那位胡伯玉師長確實是一個奇才,愣是把一座小小的鬆山守得滴水不露。自打半個月前日軍開始攻擊,一直打到現在,據說日軍傷亡極為慘重,卻連一個外圍陣地都沒有拿下來。”

  ??鄭衛國也是暗自歡喜,**中還是有一些比較能打的將領的,像大名鼎鼎胡鏈長官就是其中一位。以他的指揮能力,加上第十八軍這個土木係精銳,再配合鬆山銅牆鐵壁一樣的工事,夠小鬼子喝一壺了。

  ??而且鬆山背後是惠通橋,隻要橋不斷,日軍就無法切斷守軍與雲南大後方之間聯係。就算橋被炸斷了,汛期馬上就要過了,守軍仍然可以得到支援。這就比曆史上困守鬆山的日軍要好得多了。拖上四五個月,估計緬甸的日軍也沒興趣再耗下去了。

  ??第三件事情就不太妙了,是國際上的。

  ??周參謀長麵色凝重地說:“總座,根據美國人提供的情報,蘇聯這回恐怕是真扛不住了。”

  ??隨著斯大林的失蹤,蘇聯事實上已經四分五裂,各大軍頭獨霸一方,根本不把中央政治局的命令放在眼裏,而且政治局委員們也是死傷大半,達不到法定多數。

  ??鄭衛國也是歎了口氣,不就是說了幾處油田的位置嗎,沒想到德國的實力竟然成倍暴漲。然後就像核反應一樣,日軍趁機落井下石,加盟共和國紛紛宣布獨立……接腫而至的打擊下,蘇聯這個龐大的帝國終於停止了蹣跚的腳步。

  ??“這麽說,德日馬上就能在西伯利亞會師?”

  ??“是的,總座!美方的情報認為,最多不會超過兩個月,很可能就在8月份或者9月份。”周參謀長停頓了一下,又講道:“好在因禍得福,美方已經同意加大對北方方麵軍的支援。新一批工程部隊已經從美國啟程,他們將在堪察加各大港口登陸,然後秘密修建機場。”

  ??這就是由第三件事延伸而來的第四件事,美國現在非常擔心德日在西伯利亞會師,卻無力阻止,唯一的希望就在遠東,就在堪察加。如果在這裏站住了腳,美軍就不用跟日本在太平洋上兜圈子,直接用雲爆彈把日本本土轟成渣。

  ??“美國人向我們保證,今年年底之前就能在堪察加半島上部署戰鬥機和轟炸機群。不過他們希望我軍的進展也要更快一點,以牽製關東軍主力,保證遠東的安全。”

  ??鄭衛國微微一笑,說:“看來美國人比我們還著急!”

  ??周參謀長苦笑道:“不能不著急啊,德國現在掌握了火箭炮、雲爆彈和噴氣式轟炸機技術,在潛艇、通訊、導彈、毒氣等方麵也有很大突破。如果德日之間打通了陸路交通,日本很可能也會獲得這些技術。”

  ??鄭衛國一聽,也感到有些害怕,他可不想被雲爆彈轟擊。看看現在的蘇聯人和後世的越南人就知道了,這玩藝兒真是受不了。可是這世上沒有後悔藥,想不挨雲爆彈,就得在日本人得到雲爆彈之前將他們幹趴下!

  ??ps:何必執著v5大人又出手了?哈哈,非常感謝!不過這幾天實在太熱了,更新可能沒有前幾天及時,給大家造成的不便,敬請諒解。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