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未來規劃
作者:虎籠山人      更新:2021-08-14 19:00      字數:6523
  任誰也想不到小小的祠堂裏竟然匯聚了當時中國最頂級的科學家和工程師。他們中間有中國現代鋼鐵冶金學家和陶瓷學的開創者,周仁周子競;有物理學四大泰鬥,饒毓泰、吳有訓、胡剛複、葉企孫;有近現代化學四大家中的三位,莊長恭、曾昭掄、任鴻雋;有著名的彈道學家、物理學家周均時;有當時中國最好的工程師,薩本棟、嚴濟慈、顧毓秀;有著名的氣象學家,與竺可楨齊名的趙九章。

  ??如果說天下之才共一石,那至少有八鬥在這裏。這些人才是民族強大的希望!如果換算成戰鬥力,這些人起碼值五個步兵師。而且組建五個步兵師容易,想在中國再找這麽一批頂級專家可就難了。

  ??鄭衛國一時也有些懵了。他兩世為人,都很少跟科學家、工程師打過交道,但這並不他對這些民族精英的敬仰。特別是在這種危亡關頭,猛然間見到這些理工大牛就像西門慶看見美女一樣,哈喇子都快流出來了。本來打好的腹稿,一時竟然全給忘了個幹淨,隻顧著傻樂。那個時代的專家一般都不太擅長人際交往,見鄭胡子傻笑,他們也大眼看小眼,跟著傻笑起來。

  ??程政委實在看不下去了,便伸捅了捅鄭衛國,挪揄道:“司令員,您歡喜歸歡喜,也別光傻笑著不說話啊!”

  ??眾人一聽都哄笑起來,供給處長熊大縝仗著自己物理學家的身份跟專家們坐在一起,趁機起哄道:“是啊。鄭總司令,給大家說兩句吧!您不說話,我們也不好開口啊!”

  ??鄭衛國尷尬地笑了笑,說:“其實我今天是來敲邊鼓、跑龍套的,在座的諸位才是主角。所以大家不要把自己當成客人,有什麽事情盡管說,不用顧忌。”又關切地說:“根據地條件跟大城市確實沒法比,不知道各位在生活上還有什麽困難?有的話盡管提出來!我鄭衛國在這裏拍胸脯保證,一定優先滿足!”

  ??彈道學家周均時年紀最大,加上這次又奉命主持實驗炮彈。隱隱有專家領袖的架勢。他見眾人都沒開口。就擺手說:“鄭總司令,我們到這裏來豈是貪圖享受的?再說貴軍的招待已經非常好了。說實在的,我都感到有些奢侈。現在是戰爭時期,一切從儉就行了。”

  ??其他專家也紛紛出言附和。民國時期教授的地位雖高。也非常受人尊敬。但理工科始終是不太受重視的。他們中間很多人因為得罪了權貴。在大後方都快混不下去了。沒想到卻在淪陷區的軍閥部隊裏受到了國寶級的待遇。這種尊重甚至讓他們感到有些不安。

  ??鄭衛國半開玩笑地解釋道:“嗯,眼下根據地確實有些困難,但並不差這麽一點錢。隻要諸位能將才華盡情地施展出來。這點花費根本就是微不足道。若是各位心懷感激,搞出個什麽重大突破,超常發揮來,那我們可就賺大了。”

  ??眾人一聽都嗬嗬笑了起來。周均時也打趣道:“原來鄭總司令還設了圈套,現在怎麽辦,東西都吃進肚了,還能吐出來不成。諸位回去多用些心吧!”

  ??專家們一開始看到鄭胡子心裏還有些忐忑,特別是他這個麵相很是凶惡,一看就不好惹。俗話說得好,秀才遇到兵,有禮說不清。那些丘八大爺可不認什麽教授,一言不合大耳刮子抽你。而且舊中國人們有個奇怪的觀點,就是軍紀越爛的部隊,戰鬥力越強,即所謂的虎狼之師。鄭胡子自平安縣起兵以來闖下諾大威名,眾人還以為是張作霖式的人物。今日一見才曉得,除了胡子長了一點,當真沒有匪氣。所以漸漸地氣氛就活躍起來。

  ??鄭衛國自信滿滿地看著這些專家教授,對未來的軍工發展和國防事業充滿了期望。有了這一批頂級專家帶頭攻關,再加上八路方麵搜羅到的那一大批人才。比如日本東京工業大學內燃機研究室的研究生郭棟材,留學英國的冶金博士張華清,日本早稻田大學電機係畢業的電氣工程師程明升,畢業於德國柏林工業大學鋼鐵係的陸達,燕京大學物理係的研究生張芳,北平大學工學院的畢業生鄭漢濤、牛治華,清華大學工學院的學生高源、李守文等等……套用太祖的話講,革命形勢不是小好,也不是好,而是一片大好!

  ??開了一陣玩笑之後,大家漸漸轉向正題。周仁有些好奇地問道:“總司令,昨天晚上君適他們到底是實驗的什麽武器?我問他們,一個個竟然裝聾作啞,都不肯說!”

  ??參與實驗炮彈研發的化學家莊長恭忙解釋道:“子競可別怨我們,這是兵工廠的頭號機密。總司令不發話,我們怎麽敢隨意泄露?”

  ??另一名化學家曾昭掄笑道:“子競,就你好奇心重!現在咱們可是在兵工廠工作,不是研究院了,違反軍法那是要掉腦袋的。”

  ??眾人皆笑。周仁好不尷尬,忙道:“總司令,請恕我莽撞!”又小心翼翼地加了一句,說:“不過我可沒有刺探軍情的意思。”

  ??鄭衛國笑道:“子競先生無須自責。這件事情是我疏忽了,兵工廠的保密製度顯然有不合理的地方。以後再在諸位都不受保密法限製,可以互相交流,隻是不得外傳。”

  ??周仁聞言大喜,忙連聲道謝,又得意地對莊長恭等人道:“怎麽樣,總司令都批準了,你們現在可以如實招供了吧!”

  ??莊長恭笑道:“既然總司令都批準了,我們敢不從命!”又講解道:“這種武器可以稱為空氣炸彈或者燃料炸彈。原理其實非常簡單,就是將一種燃料炸散到空氣中,與空氣混合形成氣溶膠雲霧。然後引爆雲霧,形成轟爆效果。”

  ??這種炸彈實際上就是在後世被稱為常規核武器的雲爆彈。它的主裝藥為燃料而不是炸藥,又被稱為雲爆劑。炸藥在發生爆轟反應時全靠自身供氧,而雲爆彈爆炸時則是充分利用了爆炸區內大氣中的氧氣:在一定起爆條件下雲爆劑被拋灑開,與空氣混合並發生劇烈爆炸。

  ??這種爆炸方式又被稱為雲霧爆轟,對目標的破壞作用主要是靠爆轟產生的超壓和溫度場效應,以及高溫、高壓爆轟產物的衝刷作用。同時,由於雲霧爆轟會消耗周圍的氧氣,在作用範圍內能形成一個缺氧區域,使生物窒息而死。

  ??雲爆劑比等質量的炸藥釋放的能量高得多。其威力一般是同重量tnt炸藥的2.7-5倍左右。所產生的爆炸衝擊波能破壞大麵積軍事目標。而且爆轟波在牆壁之間反射疊加,超壓值遠高於開闊空間,所以雲爆彈的殺傷作用在密閉空間內效果更大。

  ??這個原理確實很簡單,在座的專家們眼睛一亮。顯然都明白了過來。

  ??周仁笑道:“原來如此。這就跟麵粉廠爆炸的原理差不多。不過能把這個效應運用到武器上還是一個很天才的想法。你們是怎麽想到的?”

  ??曾昭掄擺手笑道:“可不是我們想到的。我可不敢貪功。”

  ??莊長恭和任鴻雋也搖頭說:“子競兄不用看,也不是我們。”

  ??周仁疑惑地說:“國內除了你們三位,還有誰如此精通化學的?難道是侯致本?”(注:侯致本就是發明聯合製堿法的侯德榜。致本是他的字)

  ??莊長恭幾個相視一眼,搖頭笑道:“不是!發明這種武器的人近在眼前,告訴你吧,就是鄭總司令。說來慚愧,包括燃料的配方都是鄭總司令提供的,我們不過是照本宣科罷了。所以你要請教最好還是找鄭總司令。”

  ??周仁驚訝地說:“鄭總司令是哪所院校學的化學?”

  ??程政委和周參謀長也好奇地看了過來,因為據他們所知,鄭胡子就是丘八,勉強認得幾個字罷了,哪裏懂什麽化學。

  ??鄭衛國笑道:“是在家裏蹲大學!”

  ??“加裏登大學?”專家們麵麵相覷,都搖頭表示沒聽說過。到是熊大縝因為年輕,思維活躍,一下子就明白過來,忍不住哈哈大笑。眾人這才恍然大悟,也紛紛笑了起來。不過他們大多以為是鄭胡子從秘密途徑搞來的技術,都識趣地沒有追問。

  ??周仁說:“那這個武器算是成功了?”

  ??鄭衛國笑道:“昨天晚上幾十發炮彈就幹掉了小鬼子的軍火庫,應該算成功了。不過具體情況還得請君適先生講解。”

  ??見眾人都看了過來,周均時有些尷尬地說:“呃,算是成功了一半吧!而且問題不少,需要改進的地方很多!”

  ??鄭衛國心裏頓時緊張起來,忙問道:“哪些方麵,是二次爆炸嗎?”由於技術條件製約,昨晚的實驗炮彈尚不能做到二次爆炸,隻能通過專門的燃燒彈引爆。

  ??周均時擺手說:“單體炮彈的二次爆炸技術我已經有辦法了,但在回來的路上我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如果用上二次爆炸技術,炮彈的威力就將急劇下降,甚至還不如普通炮彈。”

  ??眾人紛紛奇道:“這是為何?”

  ??周均時反問道:“你們知道昨天晚上的爆炸為什麽那麽猛烈嗎?”見眾人都沒明白,又自己回答說:“我們一共打了三十多發雲爆彈,由於雲爆劑的逸散,最後幾乎是同時引爆的。也就是說,那是三十多發炮彈疊加的威力。”

  ??“如果采用了二次引爆技術,那打一發炮彈爆炸一次,三十幾發炮彈分開爆炸威力必然要小得多。像那種相對密閉的空間甚至有可能因為氧氣不足,而使威力大大削弱。”

  ??眾人一聽都明白過來了,紛紛點頭。

  ??周均時又講解道:“105毫米炮彈的空間太小,既要裝雲爆劑,又要裝炸藥,還要安裝引信和二次點火裝置,為了避免自爆還要加厚炮彈壁。這樣一來能夠置入的雲爆劑就相當有限了。據我估算,改裝之後一枚105毫米雲爆彈的威力並不比105毫米榴彈大多少。甚至還有可能削弱。而且雲爆劑不能承受太高的膛壓,發射藥不能裝得太足,最大射程隻有六千多米。”

  ??程政委一愣,說:“那就跟昨晚一樣,連續打幾十枚雲爆彈,然後一起引爆?”

  ??周均時尷尬地說:“可是這樣使用僅對相對封閉的空間有效果,如果換成開闊地,或者在惡劣天氣的情況下,疊加作用就會大大衰減。還有就是成本和製造問題,我們現在的雲爆劑都是用實驗室法製造的。成本高不說。還無法大量提供。”

  ??周參謀長遺憾地說:“這麽說,這個東西並沒有太大的實戰價值囉?”

  ??周均時麵帶愧色,說:“眼下的情況確實是這樣,不過我想信隻要持續改進。一定大有前途。”

  ??鄭衛國心想怪不得後世很少見到把炮彈改成雲爆彈的。確實不太合適。空間太小,膛壓太高。可是不用炮彈,又用什麽做載體呢?航空炸彈無疑是最理想的。卻是癡心妄想,起碼近段時間不用考慮。單兵榴彈倒是不錯的選擇,可是火箭筒還沒有搞出來呢!火箭筒?對頭,看來這個東西一定要馬上著手研究。至於眼下,用飛雷炮可能更理想吧!

  ??周均時正在介紹目前遇到的一些困難,見鄭衛國在走神,忙問道:“鄭總司令是不是想到了什麽方案?”

  ??鄭衛國遺憾地說:“嗯,我們利用炮彈做載體確實是走了彎路。或者說暫時達不到理想效果。那麽我們改用飛雷炮如何呢?雖然射程近,但足以拋射40多公斤的彈丸!”

  ??周均時眼睛一亮,說:“唔,飛雷炮就是雷擊炮麽?這個想法很好,我看可以製造威力接近200公斤tnt當量的雲爆彈,敵人的工事將不堪一擊!”

  ??鄭衛國大喜,說:“那就勞煩君適先生了,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研製工作越快越好!”

  ??周均時忙道:“總司令以國士待人,我豈敢不用心。不過我認為這種武器最好還是配合總司令介紹的火箭發射,飛雷炮威力雖大,射程畢竟是近了一些。”

  ??鄭衛國點頭說:“嗯,火箭炮、無後坐力炮都要搞。現在我就說一下接下來的工作安排。”

  ??眾人忙道:“請總司令吩咐!”

  ??為了盡快把軍工搞起來,鄭衛國將在座的專家和留守在兵工廠的科技人員分成了八個組,即冶金組、化工組、炮彈組、槍炮組、氣象組、通訊組、動力組和機械組。這些科研組以研發、推廣為主,一般不直接參與生產。

  ??冶金組以冶金專家周仁為組長,留學英國的冶金博士張華清、畢業於德國柏林工業大學鋼鐵係的陸達為副組長。由於人手匱乏,周老爺子又把他的幾個得意門生招攬了過來,其中就有兩位冶金大牛——周行健和徐乃霆。不久之後,德國克虜伯聯合鋼鐵企業的華人工程師孫德和也趕回來為國效力。這些人別說在中國,放眼世界也是一流的,在他們的努力下冀中的冶金工業迅速發展壯大。

  ??在隨後的一段時間,冶金組不僅解決了機槍槍管的問題,還成功地研製了球墨鑄鐵。用這種新型材料製造的炮彈和榴彈碎片極多,殺傷力大大增強。

  ??化工組的組長為莊長恭,曾昭掄、任鴻雋為副組長,組員則是燕京、北大、清華、南開等知名大學的化學係畢業生。他們這個組主要生產各類火藥、炸藥,後來又分出一個醫藥組,專門負責青黴素等急缺藥品的生產。

  ??炮彈組的組長當然是周均時老爺子了,不過當時中國懂彈道學的人才極少,所以他手下除了一些手藝精湛的老工匠以外,都是德國派來的高級技師。在德國技師的協助下,周老爺子不僅完成了飛雷雲爆彈的研製工作,還製造了底凹榴彈,大大提高了現有火炮的射程和精度。

  ??槍炮組的組長是八路支援的武器專家溫承鼎,副組長為劉鼎、吳運鐸、吳奎龍等人,組員除了一些機械專業的學生外,還有不少民間藝人,比如那些純手工製造手提機槍的韓老爺子。他們這個組的成績也很突出,主要是完成了捷克zb30輕機槍的工業化生產。之後還成功研製了半自動步槍和突擊步槍。

  ??除了單項研究以外,炮彈組和槍炮組還聯手研製了無後坐力炮和火箭炮,並在德國技師的協助下取得了重大突破。

  ??氣象組的組長是趙九章,組員都是他的學生。這個組的任務很簡單,也很麻煩,就是為根據地軍民提供天氣預報。無論是軍事還是農事,都跟天氣狀況有很大關聯,這是冀中的一塊短板,現在終於補齊了。

  ??通訊組的組長是物理學泰鬥胡剛複,他精通的東西很多,曆史上曾為國民政府在英國接收雷達設備。副組長是物理學家嚴濟慈和電機工程專家薩本棟,他們兩位,一個在壓電晶體等領域有獨到的研究,另一位則精通真空管和三相電路,都是當時最好的工程師。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為根據地提供通訊方麵的技術保障,後來還參與了近炸引信的研製工作。

  ??動力組的組長是電氣工程師顧毓秀,副組長是日本東京工業大學內燃機研究室的研究生郭棟材。動力組主要是為各科研組提供動力來源。盡管當時條件很快,但他們還是在很短的時間內搞起了蒸汽機和火力發電機。

  ??機械組的組長是物理學泰鬥葉企孫,另外兩名大師饒毓泰、吳有訓為副組長。這個組平時不參與生產,而是為其它各組以及兵工廠的各個車間提供機械方麵的技術保障。葉、饒、吳三位大師都是多麵手,而且水平很高,一般的機械都不在話下。

  ??化分各組之後,專家們都圍繞著各自的目標興奮地討論起來。鄭衛國也饒有興趣地加入了進去,不時拋出幾個後世的新觀點,讓大家驚為天人。可就在談性正濃的時候,一封急電讓鄭衛國不得不率先告辭。

  ??“鄭總司令,究竟發生了何事?”專家們好不容易碰上一位尊重科學,又懂科學的大人物,都有些不舍。

  ??鄭衛國笑道:“哦,也沒什麽。昨天晚上炸得太狠,今天整個華北的小鬼子都發瘋了!我得去讓他們冷靜冷靜!”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