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藍鷹
作者:虎籠山人      更新:2021-08-14 19:00      字數:5003
  在一個小山包上,沙袋圍成了一道粗糙而堅固的工事。九二式重機槍像毒蛇一樣躲在裏麵,隻有一小截槍管伸出,烤藍閃著冰冷的光芒。一麵藍色旗幟正插在工事的最頂端迎風招展。旗幟上麵繡著一隻怪模怪樣的老鷹,正用冷漠的眼神俯瞰著大地。

  ??山下,一名偵察兵小心翼翼地收起望遠鏡,輕巧地退了回去,報告道:“連長,敵人沒有動靜,山腳處也沒有伏兵。”

  ??連長大喜,說:“好,弟兄們,給33師報仇的時候到了!各排班立即向前推進,動作要小,盡量不要驚動敵人。”

  ??在連長的帶領下一百多名戰士迅速向山頭撲去。經過三個多月的訓練,戰士們的軍事素養有了明顯的提高,一直推進到山腳處的射擊死角前才被守軍發現。

  ??噠噠噠……守軍開始射擊了,輕重機槍形成的交叉火力非常凶狠,擲彈筒的落點也非常準確,不時落在人群中間。但進攻部隊表現得非常靈活,火力雖然集中,但人員卻很分散。所以這一輪攻擊並沒有給他們造成太大的傷亡,反而讓他們借機縮短了攻擊距離,迅速突入到重機槍的射擊死角區域。

  ??連長見時機已到,忙喝令道:“弟兄們,立功的時候到了,跟我衝啊!”戰士們以班排為單位,迅速完成了戰術展開。他們用的是最新式的連排戰術,有掩護,有突擊。有牽製,有包抄,層層推進,非常有章法。

  ??“快啊,衝上山頭,活捉藍鷹!”連長不時大聲催促著,指揮部隊奮勇突擊。

  ??戰士們迅速加快了腳步,嚎叫著向山頂衝去。由於相距不足五十米,連守軍臉上驚惶的表情都看得到了。可就這時,隨著一聲尖利的號聲傳來。一大股部隊突然從兩翼及側後湧出。戰士們腹背受敵。很快陷入了背動。

  ??“不好,有埋伏!”一名排長慌忙喊道。

  ??連長急紅了眼,大聲喝道:“媽了個巴子的,輸了回去也是丟人。跟他們拚了!”

  ??戰士們也打出火來了。紛紛喊叫著向敵軍撲去。這時。三聲槍響,天上突然出現了三顆紅色信號彈。一隊騎兵飛也似趕來,邊跑邊喊道:“指揮部有令。停止演習!各部立即歸隊,等候點評!”

  ??連長氣惱地看了三十米開外的藍鷹旗一眼,將帽子一摔,怒吼道:“操他娘的,收隊!”

  ??遠處,鄭衛國和熊校長、王副校長(前105師師長王鐵漢,被任命為軍校副校長兼軍校教導總隊總隊長)等人收起望遠鏡,無奈地笑道:“唉,又是藍鷹部隊贏了,我不知道是該替他們高興,還是該替其它部隊難過。”

  ??熊校長安慰道:“藍鷹部隊本來就實力超群,一般連隊打不過也是正常的。一連雖然進攻失利,但其戰術和思路並沒有太大問題,隻是戰士們想要完全掌握這種新戰術還需要一點時間。”

  ??王副校長也說:“經過這段時間的摸索,各連的技戰術水平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像這次一連能逼到藍鷹陣地之前30米就是很大的進步。如果在實戰中我們兩個連打日軍一個中隊,說不定就能拿下了。”

  ??原來,剛才的戰鬥不過是一次演習。對戰雙方分別是34師341團一營一連和藍鷹部隊第三中隊。剛才那邊怪異的旗幟就是藍鷹部隊的標誌,他們隸屬於冀中軍校教導總隊,正始編製為教導總隊第五大隊。

  ??該部隊由前特務連分支——藍軍小隊發展而來,但中途由於馮錕等精通日語的成員被調往它處,部隊發展一度陷入停滯。直到前段時間,東北救亡總會和朝鮮義勇隊先後派人到冀中參戰,帶來了大批能熟練使用日語交流的戰士。

  ??為此,鄭衛國決定再次組建藍軍部隊,戰術、口令、裝備、訓練甚至生活習慣均全麵模擬日軍。平時可以讓他們跟各部進行對抗演習,當磨刀石用;戰時則以化裝偷襲為主,專業下黑手,打悶棍。說到這裏再介紹一下,大力“讚助”該部隊的東北救亡總會和朝鮮義勇隊。因為沒有他們的幫助,這支部隊就建不起來。

  ??東北救亡總會於1937年6月在北平成立,是東北各階層人士為了抗日救國而發起的一個組織。各地的東北同鄉會、東北抗日會都有派代表參加,在東北流亡人群中有很大的號召力。有人可能要問怎麽37年才搞出這麽一個東西來?事實上,在此之前還有一個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隻是33年到37年,抗日屬於違法行為,被政府依法取締。直到全麵抗戰爆發前夕,才在周公的關照下改頭換麵重新成立。

  ??得知冀中缺乏日語人才,周公立即指示東北救亡總會想辦召集一批精通日語的東北青年北上冀中。同時還親自給鄭胡子物色了一名軍官,並極力推薦,認為其軍事素養非常出色。鄭衛國看了看資料,見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21期步科畢業的,名叫解如川,字沛然,吉林省遼源人。北上冀中之前在51軍當參謀,也沒發現有什麽過人之處,名字也很普通,不是在後世將星閃耀的那種軍事大牛。

  ??不過看在周公親口推薦的份上,鄭衛國還是特意接見了一回。麵談一個多小時,鄭衛國感到非常滿意,心中暗喜,確實是撿到寶了。於是當即拍板,任命其為藍鷹部隊的指揮官。

  ??隨後,東北救亡總會的軍事部長李杜又親自帶了一百多名東北青年北上,都是在日本留過學的。其中有七人還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的,隻不過比那個解如川要晚一界,都是22期的。

  ??其名單如下:古鬆年。黑龍江綏化人,22期步科;顧平東,遼寧安東人,22期步科;劉中興,奉天海城人,22期步科;韓樹清,黑龍江肇州人,22期騎兵科;林馥,遼寧鎮東人,22期野炮科;白茂權。奉天新民人。22期野戰重炮科;張國純,遼寧撫順,22期工兵科。

  ??22期的學員說來也是可憐,特別是這批東北籍的。剛畢業兩個月就發生了九一八事變。他們大部分剛從日本回來就開始了流亡。好不容易到了關內。東北軍自顧不暇。中央軍又信不過他們,所以日子過得非常淒慘。得知威名赫赫的鄭衛國將軍有請,二話不說就趕來了。

  ??這七人中。除林馥和白茂權被調到炮兵部隊以外,其餘五人都被派到了新組建的藍鷹部隊。古鬆年、顧平東、劉中興任步兵中隊長,張國純任工兵小隊小隊長,韓樹清任騎兵小隊小隊長。部隊組建後不久,朝鮮義勇隊也派人到冀中來了。

  ??朝鮮義勇隊是1938年8月在武漢成立的朝鮮革命武裝。要按曆史軌跡的話,這個組織應該要到10月份才會成立,但在這個時空中提前了兩個月。鄭衛國聽說之後立即向該組織發出邀請,憑著在華北闖下的赫赫威名很快獲得了他們的信任和支持。

  ??朝鮮義勇隊派出了以隊長樸孝三、副支隊長李益星及指導員金學武為首的一百多人,其中大部分都是青壯年男子,另外還有十幾名朝鮮族婦女。讓鄭胡子特別高興的是,他們的軍事素養都非常不錯,有的畢業於中國知名軍事院校,有的曾在朝鮮和東北等地跟日軍戰鬥過,戰鬥經驗非常豐富。

  ??就拿隊長樸孝三來說,黃埔四期畢業,參加過南昌起義;副支隊長李益星,曾在廣東中山大學學習,後畢業於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十期。這兩個人後來回到朝鮮都當上了大官。下麵的戰士也差不多,簡直就是一支由基層軍官組成的連隊。

  ??鄭衛國沒舍得全派到藍鷹部隊去,分了一半到其它部隊,或者在軍校當教員。然後任命樸孝三為藍鷹部隊副指揮官,李益星為參謀長,其餘像孫一峰、王現淳、樸哲東、金昌華等人均各中小隊副長官。

  ??之所以讓中國人任正職,朝鮮人任副職,並非是他們能力不足,也不是民族歧視,而是因為中**官是在日本學的軍事,朝鮮軍官是在中國學的軍事。想要偽裝成日軍,當然要按日軍的套路來。

  ??嗯,藍鷹部隊的情況介紹完了,再回到演習場上。指揮部正在就剛才的戰鬥進行點評,著重指出了一連在戰前偵察、兵力部署、火力掩護等方麵出現的問題。一連的戰士們又羞又惱,兩隻眼睛像要噴出火來。

  ??鄭衛國敲了敲桌子,喝道:“一個個把眼睛瞪那麽大幹什麽?啊,不服啊?不服你就別輸啊!練了這麽長時間,本事沒見長,脾氣倒長了不少!”

  ??一連長李子興噌得一聲站了起來,擰著脖子說:“總座,俺就是不服,俺要求重比。”

  ??戰士們也振臂高呼道:“對,咱們再比劃比劃!”

  ??鄭衛國譏笑道:“你們想怎麽重比?在戰場上你們都已經陣亡了,難不成還讓閻王爺放你們回來?”他猛地一拍巴掌,喝道:“都給我坐下!成何體統。我告訴你們,別特麽不服氣,輸了就是輸了,任何理由都是借口!”最後那句聲音很大,通過擴音器傳了出去,震得戰士們把頭往後一甩。

  ??正訓斥著,周參謀長和李杜部長匆匆趕了過來。話說李部長當年也是東北軍一員猛將,非常驍勇善戰。隻是現在已經58歲了,老驥伏櫪,鄭衛國不忍心讓他再到第一線去衝殺,就委任他為集總副參謀長,給周參謀長敲敲邊鼓。

  ??“好好想想,輸在哪裏!想好了,寫成報告,讓全集團軍學習!”鄭衛國見周參謀長他們來了,心知必有緊急軍務,便匆匆中止了訓斥。

  ??“總座!”周參謀長迎了上來,低聲說道:“日軍在華中地區又增兵了,四個師團!華北日軍似乎也有南下的跡象,委員長讓我們務必要拖住華北的敵軍,否則華中無論如何也抵擋不住。”

  ??鄭衛國暗歎一聲,說:“唉,小鬼子可真會挑時候啊!走,我們先回司令部。”跟熊校長他們打了聲招呼便匆匆離去。

  ??回到司令部,一行人徑直來到作戰室。周參謀長打開一張華中地區的五萬分之一軍用地圖,在上麵比劃著說:“這裏,信陽以北,還有這裏,田家鎮以東,再就是江南的南潯線和德星線,都出現了新的師團番號。此外軍統方麵還獲得情報,稱日軍有意將駐天津的第27師團和濟南的野戰重炮兵第二旅團調往華北。軍委會要求我們在華北再來一次類似冀東大暴動的反攻,不能讓一兵一卒南下。”

  ??鄭衛國皺起眉頭,焦慮地說:“第27師團還好說,咱們隻要佯攻天津就行了。可野戰重炮第二旅團遠在山東,還有第114師護衛,我們拿什麽去牽製?”

  ??見周參謀長和李副參謀長都是束手無策,又問道:“近段時間,武漢周邊的戰局究竟如何?”

  ??周參謀長對著地圖講解道:“總體上還算平穩,北線**在信陽以東和以北的富金山、商城、潢川、沙窩、羅山等地節節抗擊,給敵第10師團、第13師團、第16師造成了很大的傷亡,特別是荻州立兵的第13師團,據說連續5次補充兵員,總傷亡過半。”

  ??“東線**也將日軍死死地頂在田家鎮要塞以東,負責進攻的敵第3師團和第6師團傷亡都很大。南線就更不用說了,敵106師團和波田支隊覆滅以後,敵軍已經全線收縮於九江外圍。我軍光複了南潯線和德星線的大部分地區。”

  ??“但與此同時,我軍的傷亡也非常慘重。像前段時間曾與我們並肩作戰的第36師一萬多人的部隊,一場富金山戰鬥下來僅剩不足九百人,傷亡過萬!第2軍、第4軍、66軍、71軍、74軍等裝備較好,戰鬥力較強的部隊無一不是死傷過半。就著工事死守還算勉強,反擊是絕對做不到了。”

  ??本來德安大捷之後,華中的局勢有所好轉。江南日軍損失慘重,不得不由進攻轉為防禦。在北線的富金山和東線的田家鎮等戰鬥中,得到大量火炮增援的**也給予日軍很大的殺傷。但日軍有完善的預備役係統,死一個補一個,整體實力並沒有下降多少,而**隻能拉壯丁,早已精疲力竭了。可以說,看似平穩的華中戰場實則勢如危卵。一旦日軍的生力軍進入戰場,**脆弱的防線很可能會崩盤,就像淞滬、南京、太原一樣。

  ??鄭衛國想了一下,說:“這樣吧,把大家都叫來,咱們在一起好好合計合計,看有沒有什麽辦法能阻止日軍的增援!”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