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去留
作者:虎籠山人      更新:2021-08-14 19:00      字數:5413
  撤退命令下達後,冀東各部迅速行動了起來。63軍和八路軍四縱隊都確定要撤了。抗聯人數太多,新招部分已經決定遣散,此外還要分派力量在當地堅持遊擊鬥爭,所以隻能撤走一少部分。好不容易才打下這麽大一場地盤,說撤就撤,大家心裏都很不舒服。一想到犧牲的戰友心裏就更難受了。

  ??其中抗聯武裝是最舍不得走的,因為他們大多是本地人,冀東是他們的家鄉啊!大部隊這一走,父老鄉親又要在日軍的鐵蹄下當亡國奴了。抗聯副總司令李運昌最不甘心,獲悉命令之後難過得差點掉眼淚。

  ??八路軍四縱隊宋司令員安慰道:“老李啊,你就別難過了。咱們隻是去平西整訓,又不是一去就不回來了。冀東也不是完全放棄,咱們還是會留部隊打遊擊嘛!”

  ??四縱隊鄧政委也勸道:“是啊,老李!咱們先在平西把兵練好了,等時機成熟再打回來便是!”

  ??“不,我決定了,還是要留下來!”李運昌說:“抗聯武裝是冀東黨委好不容易才拉起來的。我們都走了,部隊就沒有主心骨了。”

  ??宋司令員反對說:“冀東接下來的局麵必然險惡萬分,你還是先隨大部隊撤到平西,條件允許的話再回來也不遲。反正有電台聯絡,在平西照樣可以指揮。”

  ??李副司令搖了搖頭,說:“冀東和平西相隔甚遠,遙控指揮是行不通的。至於局勢險惡。越是險惡,越得留下來。否則我們前番的辛苦豈不是白費了,烈士們的鮮血豈不是白流了?”

  ??宋司令員和鄧政委相視一眼,都沒有辦法,隻好向晉察冀聶司令員匯報。聶司令員考慮了一下,最終同意了,並任命李運昌為新成立的冀東軍區司令員。副司令員是四縱隊的支隊長包森,他將率領一千餘八路軍作為冀東敵後遊擊的骨幹力量。

  ??至於抗聯李運昌所部的七萬人馬則分成三部分,兩萬老弱經抗日教育後複員,三萬訓練較好的部隊跟四縱隊混編。帶到平西整訓。剩下兩萬人則歸冀東軍區指揮。分配到各縣打遊擊。

  ??抗聯除了李運昌麾下的這七萬人馬以外,還有洪麟閣率領的忠義救**和高誌遠的民團。忠義救**大約有兩萬人,跟軍統天津站有些關係,但實際權力在洪麟閣等軍官手中。高誌遠所部人數最少。隻有近萬人。但戰鬥力卻是最強的。因為他們在31年就有發展。部隊裏多是經曆過多年戰鬥的骨幹,經驗豐富,槍法也是極準。

  ??洪麟閣想了一下。對高誌遠說:“總司令,隻留抗聯一部力量是不是太單薄了?要不咱們也留下來吧!”

  ??高誌遠也有此意,便點頭答應。但兩人最終還是被馮占海軍長給說服了,決定跟63軍撤去冀中。現在63軍尚不滿編,鄭衛國已經同意將他們收編到第四十一集團軍,並歸馮占海軍長指揮。

  ??接下來幾天就是冀東各部瘋狂“轉進”的時候了。大批新發展的部隊被遣散,多出來的武器被集中收存,並密藏數處。訓練稍好的部隊則分別與63軍、四縱隊混編,分為數路向西突圍。

  ??根據上級的指示,突圍主要分為兩個方向。八路軍四縱隊及其收編的抗聯武裝向西北方向突圍,經燕山山脈撤回平西根據地。這一路均為山地,非常難走,但對八路來說卻不成問題,反而有利於疏散和隱蔽。63軍及高、洪兩部向西南方向突圍,強渡潮白河、永定河撤回冀中。這是一條大道,比較近,路況也較好,便於63軍將重裝備帶回來。當然,日軍攔截起來也要容易,到時候搞不好就要打幾場硬仗。

  ??主力撤退之前,又派了兩支小部隊打前站,一方麵是為了摸清敵清,打探道路,另一方麵則是為了執行戰場屏蔽,防止撤退的情況被敵探偵知。

  ??四縱隊是由於宋司令員親自帶隊,向興隆方向偵察前進。63軍則由參謀長閻明誌領著一個團西渡灤河,向海河流域搜索而來。在他們身後則是雙方的大部隊,由於補充了太多新兵,臃腫不堪,行動非常遲緩。馮軍長和鄧政委隻好各率一部主力殿後,防止敵第11師團突然從大軍背後殺來。

  ??當然,就目前來看第11師團尚未抵達山海關,威脅不是很大。關鍵是天津之敵蝟集一團,其動向不明,讓人頗感憂慮。周參謀長擬定的方案是請友軍在華北各地發起佯攻,迫使敵軍分遣各處,以減輕冀東方麵的壓力。目前華北各部均已按計劃行動,但天津之敵卻還沒有動靜,讓鄭衛國他們非常著急。

  ??蠡縣,第四十一集團軍指揮部。這幾天賀師長和聶司令員也沒時間回去,索性將指揮部搬了過來聯署辦公。

  ??“報告!”機要電訊員放下耳機,轉身說:“總座,天津的日軍動了!”

  ??一直在等消息的鄭胡子忙站起來問道:“怎麽動的?”

  ??電訊員忙答道:“敵獨立混成第6旅團沿津浦線南下,獨立混成第8旅團從天津坐火車向北平方向去了,目的地何處暫時不明。”

  ??鄭衛國又問道:“那敵110師團和獨立混成第7旅團呢?”

  ??電訊員答道:“暫時沒有查到動向,可能還在天津休整待命。”

  ??聶司令員憂慮地說:“天津沒必要囤積這麽多兵力呀,會不會是要北上夾擊冀東我軍呢?”

  ??前麵曾介紹過,冀東本身就是三麵受敵,從東北南下的敵第11師團和駐北平的第21師團、駐天津的第27師團已成合圍之勢。如果加上第110師團和獨立混成第七旅團,那冀東可就真的危險了。

  ??賀師長倒吸一口涼氣。著急地說:“娘西匹的,肯定是各地的動靜太小給敵軍造成的壓力不夠!依我看幹脆給小鬼子來幾下狠的,把平漢鐵路和正太鐵路徹底掐斷!”

  ??現在八路軍主力均運動至山西東部和河北中西部一帶,所以賀老總就沒提同蒲鐵路和津浦鐵路。

  ??鄭衛國忙問道:“賀老總的意思是?”

  ??賀師長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厲聲道:“集中十幾個團的主力部隊對兩條鐵路進行大破襲,切斷小鬼子的大動脈!”

  ??鄭衛國心想這不就是38年版的“百團大戰”嗎?搞的話好處明顯,但後遺症也很麻煩。他猶豫了一下說:“咱們可以先做這方麵的準備,但別急著動手。日軍很可能還有其它的部署,咱們先靜觀其變。”

  ??果然,敵獨立混成第6旅團迅速南下。接管了津浦線上的重鎮滄州。原駐該地的第27師團一個聯隊則回縮至天津。獨立混成第8旅團抵達北平後又沿平漢線南下,接管了石家莊地區的防務。原駐該地的獨立混成第5旅團沿正太線西進,負責山西陽泉等地的防務。

  ??順便提一下,曆史上這裏本應是獨立混成第4旅團負責的。但現在該部早已在黃河邊上的貫台村全軍覆滅。所以北支派遣軍隻好調獨立混成第5旅團來頂缸。

  ??隨後沒過幾天天津的日軍又開始調動。敵第110師團沿平津鐵路北上,然後從平漢線南下,一路趕到石家莊。剛剛駐防該地的獨立混成第8旅團則南下邢台。對太行山南段的**和冀南的八路進行威懾。

  ??與此同時,敵獨立混成第7旅團又沿津浦線南下,接管了滄州地區的防務。獨立混成第6旅團則繼續南下並駐防山東德州。駐濟南的敵114師團則從魯西南收縮兵力,全力對付山東腹地的**。

  ??看著日軍這一番眼花繚亂的調動,鄭衛國和八路軍兩位老總都感到有些不妙。鄭衛國想了一下,突然歎了口氣說:“唉,咱們被寺內壽一這條老狐狸給算計了。”

  ??賀聶兩位老總忙問道:“此話怎講?”

  ??鄭衛國解釋說:“本來以華北日軍的兵力雖然處於劣勢,但守住各大中城市和交通要道還是不成問題的。敵人卻偏偏棄守唐山,又接連放棄冀魯邊等大片地區,造成華北朝不保夕的假象,從而迫使日本大本營從國內增兵。”

  ??聶司令員想了一下,苦笑道:“嗯,確實如此,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增不增兵,主動權始終掌握在敵人手中。從大局來看,增兵華北總比增兵武漢要好吧!”

  ??鄭衛國點點頭說:“嗯,多消耗一點日本的戰爭潛力也是好事。不過日本國力比中國要雄厚得多,尤其是在得到東北以後,國力幾乎翻了一倍。你們可能還不知道,日軍這回在武漢也增兵了。”

  ??賀師長驚呼道:“什麽,又增加了!那增加了多少?”

  ??鄭衛國伸出三根手指,心情沉重地說:“3個師團!其番號分別是第15、第17和第22師團。本來還有第27師團的,因為冀東暴動未能成行。”

  ??賀師長算了算,吃驚得說:“那華中敵軍總兵力豈不是有13個師團了?”

  ??鄭衛國點點頭說:“是的,還有一個波田支隊。”波田支隊軍官是日本人,士兵卻多為台灣人,與東北的於芷山旅團堪稱抗戰時期的兩大漢奸部隊。更讓人不爽的是,這兩支部隊還算挺能打的。

  ??賀師長歎了一口氣,喃喃道:“武漢這回是真的危險了!”

  ??早在武漢會戰進行之初,日軍便增派了第106、116兩個師團到新組建的華中派遣軍。七月中旬戰爭呈膠著之時,又急調第15、17、22等三個師團增援,隻是因張鼓峰事件緩了一緩,不然**隻怕很難撐過八月。

  ??現在張鼓峰事件一解決,日軍便迫不及待地對武漢增兵,使得華中日軍總兵力增至13個師團外加一個支隊,實力空前強大。盡管比曆史上少了一個第27師團,但**應對起來還是非常吃力。就好比兩個人打架,一方疲憊不堪,隻剩招架之功,而另一方居然氣定神閑還叫了一大票幫手過來,怎不叫人震驚!

  ??聶司令員眉頭微皺,說:“華中的事情我們是鞭長莫及,還是想想怎麽把冀東的部隊接出來吧!”

  ??天津的日軍雖已逐步撤離,但冀東的形勢依然不甚樂觀。敵第11師團的推進速度極快,在通過滿洲時幾乎沒打盹兒,直接就到了錦州,然後沿北寧線迅速南下,可謂來勢洶洶。照這個速度隻怕冀東各部還沒撤到一半就被日軍追上了。

  ??鄭衛國隨手拉開地圖前的帷幔,指著北平和天津說:“還是按原計劃,先牽製住這兩個地方的兵力,然後讓冀東各部迅速撤退,實在撤不了的就地分散打遊擊。”

  ??賀師長說:“好,我馬上率部從平南方向襲擾北平,不過老鄭你的承諾是不是該兌現了?”他指的是一個旅的裝備和兩門山炮,雖然不多,但對120師來說就很闊綽了。

  ??鄭衛國笑道:“沒問題,我給你開一張條子,等一下就可以到總裝備部領取。”前不久冀中軍區暨第四十一集團軍的總裝備部也成立了,首任部長是於老根兒。他雖然沒什麽文化,但總裝目前也是個空架子,隻需要一個手緊的人就行了。

  ??聶司令員稍稍鬆了一口氣,說:“隻要能牽製北平的第21師團,北線就相對安全了。至於南線,就看鄭胡子你的表現了。”

  ??鄭衛國自信滿滿地說:“我們主力部隊多,還有舟橋部隊,不會出問題的。”雖然嘴上這麽說,心裏還是挺著急的。63軍出關後漸漸發展到一萬五千人,再加上剛收編的洪麟閣、高誌遠兩部總共也有三四萬了。要連過潮白河、永定河(當時的水量很大,無法涉渡)還真不容易,加上日軍還有飛機助陣,搞不好就要重演血染湘江的場景。

  ??一開始冀東各部撤離還是挺順利的。在北線,駐北平的第21師團派了一個旅團前去攔截,但120師隨即向南苑(即今南苑機場一帶)發起了進攻。第21師團師團長鷲津鬆平中將擔心北平有失,不得不將部隊撤回,四縱隊趁機進入了燕山山脈。這裏山高林密,日軍也不敢追得太緊。

  ??在南線,周福成軍長指揮53軍對天津發起了佯攻,天津防衛司令官本間雅晴也沒敢死守潮白河防線,乖乖地將部隊收縮至天津近郊。63軍大部隊包括炮兵和輜重兵都順利撤到永定河南,暫時處於相對安全的地界。隻有馮占海軍長率領的541團因為負責殿後,還沒來得及渡河。

  ??此時日軍也在加緊圍堵,速度最快的就是從冀東一路追殺而來的第11師團。他們從山海關一路撲來,入如無人之境。冀東的遊擊隊由於實力孱弱,幾乎沒有起到任何遲緩作用。

  ??周福成軍長見63軍大部分都撤回來了,擔心541團有失,忙命令道:“馬上通知馮軍長,讓他們立即渡河,小心被鬼子纏上!”

  ??有時候真是怕什麽來什麽,周軍長話音剛落便有噩耗傳來。“報告!”一名電訊員麵色驚惶地說:“不好了,軍座,偵察兵在潮白河渡口發現一股日軍!”

  ??周福成軍長大驚失色,忙問道:“什麽!那馮軍長他們呢?快去查!”

  ??沒過多久,另一名電訊員終於聯係上了63軍,帶著哭腔說:“報告軍座,馮軍長他們被鬼子騎兵纏住沒撤下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