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考察沈城市
作者:滿城風沙      更新:2021-08-14 18:52      字數:2556
  “秦老,秦老,幾位專家,先別看,我們開會了!”

  ??突然白為任的聲音穿了過來把秦烈幾個人的思緒打斷,他們幾個抬頭一看發現所有人正笑眯眯的看著他們,白為任已經坐在了當中,同樣笑容滿麵。

  ??“哎呀!”

  ??幾個人驚呼一聲,白總理什麽時候來的他們沒發現,人家坐在那裏準備開會了也沒察覺,人家那麽高的身份還提醒自己,這太失禮了。

  ??“白總理來了,不好意思,我們被這些資料吸引了,這就是劉琅提供的?”

  ??“對,這些資料都是劉琅給的,怎麽樣?各位專家還滿意吧?”

  ??白為任問道。

  ??“哈哈,滿意,滿意,這個劉琅真是太神了,這都是從哪裏弄來的?簡直是雪中送炭呀!太好了,太好了!”

  ??秦烈高興的也不顧形象了,咧著嘴大笑道,科學家就是這樣,他們不會有喜行不顏於色的“毛病”,有什麽會直說,高興或是憤怒都會表達出來。

  ??“有秦教授的肯定劉琅的努力就沒有白費,而今天的會議就是為了這件事,我們要成立一個大飛機發動機材料冶煉小組,要在最短時間內把你們需要的材料冶煉出來!”

  ??這次會議研究的就是材料冶煉的問題,由白為任擔任組長,軍方的兩位將軍和江波濤以及冶金部與財政部的主官為副組長,至於說成員就更多了。

  ??秦烈這些專家看到國家如此重視激動萬分,當場表態,要盡全力工作,爭取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國家交給他們的任務。五月份,白為任開始了遼北省的視察工作,先到沈城視察,幾大工業企業都去了,對沈城的工作給予了肯定,但也提出了很多意見,主要圍繞的是工業升級的問題。

  ??沈城做為國家最重要的工業城市擁有超過百家的工業企業,幾乎包含了國家所有的工業體係,尤其是鐵東區,這就是一個工業區,職工超過千人的大廠就有六家,一個區工人的數量就超過了十萬。

  ??但現在這些工廠大多數還處在二十年前的技術水平,沒有多大發展,現在國內機械產品的市場雖然還很低端,但對高端產品的需求卻是越來越大,按照這個發展速度,最多六七年時間,國內的市場就會實現整體升級,市場整體升級意味著製造他們的工廠也要隨之升級,凡是無法跟上市場的就會被淘汰。

  ??也就是說,這些工廠如果不抓緊升級技術和設備,到那時必定會被淘汰,事實上這樣的事情始終都在發生,這兩年企業的利潤都在下降,一些企業都已經虧損了,但因為國家給了不少補貼,普通人並沒有察覺罷了,每天還是在那些已經有三四十年的設備前勞作,不過他們的工作量極具下降,有心的人能夠意識到問題所在,但大部分人則很高興。

  ??誠然現在有的企業已經開始改變了,購入大量現代化設備,製造出很多好的產品,當初因為大眾汽車國產化這件事催生出很多企業轉型,但是這畢竟還是太少了,全國範圍內也就十幾家企業,這個數量才占多少比例?遠遠不夠的。

  ??沈城是國家最重要的工業基地沒有之一,可以說隻要沈城工業轉型成功了,那麽國家整體轉型也就不會出現什麽大問題,但如何轉型?

  ??說到底還是得靠新技術和新設備,新設備相對容易一些,就是買和設備升級,但現階段後麵國外的先進設備占主要地位,技術升級時間長,資金投入大,很多企業根本無法做到。

  ??購買新設備容易一些,就是需要錢唄,有錢就能買,現在中國和歐美國家的商貿往來越來越廣泛,隻要有錢甚至能買一台數控機床,但這畢竟都是“身外之物”,升級的目的是要自我成長,是自身實力的增強,不是簡單拿來國外的設備就能實現的,所以關鍵還是技術的提升。

  ??改革開放十多年了,國家各個行業都有了很大提升,這是毋庸置疑的,因為引進新設備使用新設備本身就是一種提升的途徑,但這種提升還都處在被動階段,不是自我的提升。

  ??什麽是自我的提升?就是剖析國外的先進技術為我所有,還有就是通過學校教材的改革進行提升。

  ??說起來改革開放至今,學校的教材是經過了不少改進,不說別的,光是劉琅參與編寫的教材就有不少,什麽優質不鏽鋼冶煉、淺談機床的構造等等,當然,數字化生存這本書全文都被列為了計算機專業的教材,成為了所有計算機學生必學的課程。

  ??但這還不夠呀!每年的大學生才有多少?不過三四十萬而已,學習工業方麵專業的更少,恐怕一萬都不到,差的多呢。

  ??至於說剖析國外的技術為我所用就更困難了,國家的底子擺在那裏,能從前這方麵工作的人也基本上是大學生,還有就是年紀大的專家,至於說最多的工人,因為能力有限,他們根本從前不了這方麵的研究。

  ??白為任等這些國家高層何嚐不知道這些問題所在,但是解決的辦法不多,現在能靠譜的就是北方機械工程建設集團,這家集團成立的目的就是要發揮帶動作用,以一集團之力帶動沈城的工業轉型,而北方機械工程建設集團依靠的是誰?劉琅的北方工業集團。

  ??劉琅在這方麵已經做的足夠好了,自北方機械工程建設集團成立至今不過半年時間,半年裏劉琅為這些產業工人傳授了五次課,每次是一周時間,有一百多人參加,這些人的吃住都是劉琅負責,當然,這都是小錢而已,劉琅是不會在乎的。

  ??北方工業集團的課程可不是誰都能參加的,那教程沒有書本的教條,都是劉琅有針對性編寫,這七天時間的學習足以讓這名工人真正認識到什麽是現代化的製造業。

  ??五次課程有將近六百人參加,這些人回到企業後有了一個肉眼可見的提升,他們對機械製造的了解以及技術方麵的提升都讓人感到驚訝。

  ??可以說,北方工業集團不僅僅是在技術方麵領先全國,在人才培養方麵更有過之,甚至剛畢業的大學生覺得劉琅的水平比學校裏的老師強多了,每一句話都讓人有所收獲。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