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章 舉國之力發展的中芯科技
作者:滿城風沙      更新:2021-08-14 18:51      字數:2454
  劉琅替任為天解決了一個最大的難題,所以他馬上就開始考慮下一步公司的打算。

  ??任為天是一個實幹家,現在有了錢,剩下的就得靠自己去爭取,他最喜歡的一句話就是: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

  ??要麽不做,要麽就百分百盡力,總之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能想到的一切辦法都要嚐試。

  ??劉琅對國為公司上了心,和孫虎從深市飛到了滬市,來到了中芯科技。

  ??劉琅每年都要到中芯科技來一兩趟,生怕它們走“走彎路”,好在中芯科技的管理者還是黃坤、謝喜德和周明三人,雖然他們三個年紀都快七十歲了,但精力還好,其實他們這麽大歲數的人精力再好體力也不行了,可能一場大病就會讓他們倒下,就像熊懷誌教授那樣。

  ??但他們不敢退休,因為國家下一代半導體工作者還沒有真正培養起來,他們要看到這些年輕人能夠擔起重任才肯放手,要不然他們死都不會閉眼。

  ??好在這幾年出現了一大批優秀的人才,他們正以飛快的速度成長,尤其是從島國留學歸來的王海軍更是獨當一麵成為光刻機項目的總工程師,年輕人的進步讓幾位老教授感到欣慰,或許再過幾年他們就能安心的退休了。

  ??現在的中芯科技已經跟初建時大不一樣,占地七公頃的廠區裏建有三座總麵積四千多平方米的廠房,一棟四層辦公樓,一棟供一百人居住的宿舍樓,職工食堂、活動室,另外還有精密儀器研發樓,可謂是設施齊全。

  ??這樣齊全的工廠整個國家也沒有幾個,當然,這都是拿錢砸出來的,這幾年國家總共在中芯科技身上砸下五億人民幣,這還是直接投資,不算間接的支持,要是再把間接的投入算上,總投資必定超過十億人民幣。

  ??十億人民幣跟劉琅的十億美金相比差的有點遠,可能有人會認為國家對中芯科技的投入很少。

  ??事實上並非如此,現在是九零年,國家任何一個行業任何一個部門都需要錢,國家的重點其實還是在鋼材和電力方麵的投入,畢竟這兩個都是基礎,沒有鋼材,任何建設都無法進行,沒有電力還搞得屁?

  ??鋼材和電力是優先行業,其他行業要麽你“聽天由命”,國家給你多少就是多少,要麽你就自力更生。

  ??當然,國家對教育和現代化工業的投入比例要比其他行業大得多,比如籌建阜城工業特區一次性就給了兩億人民幣,這兩億不知道讓多少部委的領導眼紅。

  ??可國家即便如此困難還是把中芯科技當成了心頭肉,每年都會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硬是把這家公司在短短五年內做成了前幾名的央企。

  ??這就是舉全國之力發展某個行業的優勢,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將一個產業發展起來,同時做大做強。

  ??當然,中芯科技的壯大不能完全稱之為舉全國之力,畢竟五年十個億在世界範圍內並不算多,隻能算是過得去而已。

  ??舉全國之力發展芯片產業最成功的國家還是韓國,他們的三星電子就是這麽發展起來的,三星電子在二十年後成為了足以和美國蘋果、英特爾平起平坐的超級企業,論綜合實力甚至都超過了這兩家公司,三星電子的發展曆程就處處體現國家資本。

  ??擁有這樣的企業對國家來說是一件幸事,但同時也是不幸,三星公司一年的產值相當於整個韓國GDP五分隻一,韓國民間有一句流傳的諺語,叫做出生、死亡和三星,寓意韓國人的一生根本離不開這家公司。

  ??三星集團滲透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麵麵,同時也滲透到韓國政府的各個角落,每一任總統都要麵對這個龐然大物,他們的職業生涯甚至鬥受到對方的擺布,所以這些人麵前隻有兩條路可以走,或是卑躬屈膝或是強烈打壓,前者還可以讓他們苟延殘喘,如果是後者,那不好意思,隻有滅亡這一條路了,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那位被譽為平民總統的隆五玄,他任內極力消除對方的勢利,看上去取得了成效,但剛一卸任就被潑了一身髒水,最後跳落懸崖自殺身亡,以親身經曆告誡後來者萬萬不要“以下犯上”。

  ??中國不是韓國那種彈丸之地,大國有大國的壯誌,斷不能在某個行業上傾注所有精力,所以也不會出現這種局麵,中芯科技自然也比不得三星電子。

  ??中芯科技走的還是產業鏈的方式,也就是“風田”模式,以中芯科技為龍頭,其他企業為其配套,進而帶動大多數企業共同成長,最後行程一個產業鏈。

  ??這幾年來中芯科技也的確帶動了一大批企業,什麽半導體加工企業、電子元件企業、光學儀器等企業,這些企業經過不斷整合與完善已經形成了規模,在劉琅看來,半導體企業的改革要比工業企業的改革成功的多。

  ??究其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國家的半導體企業原本就零零散散,對國家的貢獻同工業企業相比差的太遠,規模小的企業大多數都可有可無,平時也沒有人重視,同樣,這樣的企業改革的難度也小的多。

  ??總之一句話,中芯科技的成長已經超出了劉琅最早的逾期,按照這個速度發展下去,未來互聯網時代的IP芯片市場絕對有中國一席之地,不會再有前世那樣國家每年要拿出數千億美金進口芯片的局麵發生。

  ??劉琅和王海軍兩人走在科研樓裏麵,這裏擁有四間國內一流的實驗室,實驗員大部分是畢業不久的大學生,另外還有從各地抽調來的行業精英。

  ??國內半導體企業不少,但是優秀的人才卻不多,第一批職工就是從全國範圍內選拔上來的,後來中芯科技又進行了兩次人才選拔,通過“大比武”挖出了一百多名優秀職工調入中芯科技,滬市為了解決這些人的後顧之憂,特意為他們在滬市附近修建了職工宿舍,另外戶口什麽的也都全部解決,從三線小城搬到滬市這樣的一線城市可是很多人的夢想。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