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四章 阜城中小學運動會
作者:滿城風沙      更新:2021-08-14 18:50      字數:2636
  這份合同對他們來說絕對是一份“霸王條款”,隻是這個霸王成了他們自己,沒有指標約束隻要聽從命令行事,而且合同裏注明了不會做違法的事情,他們在島國也不會受到太大的限製,隻是兩個月僅僅有四天回國的假期,做完這些事情他們就可以得到至少百萬美金的酬勞,這種好事無疑是天上掉餡餅。

  ??至於說要保守秘密,這本就是他們的行業規範,就是違約金高了點,可他們不說這一條基本就沒用。

  ??“火總………我們要在這份合同上簽字嗎?”

  ??一個人有些拿不準,萬一對方拿錯了合同怎麽辦?

  ??“如果同意當然要簽字了!”

  ??火天寰回答。

  ??“是這份合同?”

  ??對方再次確認。

  ??“沒錯,就是這份合同!”

  ??火天霆在一旁點頭。

  ??“那………好吧!”

  ??八個人不再猶豫,在每個人麵前的兩份合同上簽下自己的名字,火天霆也代表火家簽上自己的名字,還蓋上了名章,然後一份交給火家,一份留給他們自己。

  ??“成了!”

  ??火天寰讓隨行的助手拿來了香檳,這是港島的習俗,簽署合同後要喝一杯,不過劉琅這裏沒有高腳杯,隻能拿十幾個瓷缸子代替,一個人倒了一點“咣當”一下就撞在了一起。

  ??其實這份合同在港島就能簽署,之所以選到阜城就是因為要當著劉琅的麵完成,就是為了尊敬,但對這幾個人來說,認識劉琅讓他們這趟阜城之旅不虛此行,畢竟整個港島也沒有幾個人見到過這位傳奇人物。

  ??合同簽完,火家就完成了工作,又休息一天後便離開阜城,劉琅倒是想盡地主之誼,可惜現在的阜城窮鄉僻壤,沒有任何名勝古跡,而且這幾天風實在是太大了,天天暈天暗地,到室外待上十分鍾衣服領子上就落滿了細沙,這種氣候和天氣讓他們受盡了折磨,一刻都不想待,劉琅也看出來了,沒有任何挽留,而且他們還要接著受苦,坐十幾個小時的火車回到首都,從首都再坐飛機回到港島,這個過程還得三天時間,所以這趟阜城之行絕對會成為他們最深刻的回憶。

  ??送走了火天霆和火天寰,劉琅也要收拾收拾東西,半個月後趕赴島國,在那裏他要和火家兄弟再次碰麵,把兩千萬美金交給對方。

  ??當然,他到島國是帶著“任務”的,那就是做為《灌籃高手》的作者參加由發行商組織的讀者會。

  ??《灌籃高手》一年時間在島國賣出了七百五萬冊,成為了去年最暢銷的漫畫之一,甚至銷量超過了已經連載三年之久的《聖鬥士星矢》。

  ??《灌籃高手》之所以能夠在島國如此火爆,除了內容熱血外,還有一點就是翻譯得太完美了,裏麵的城市、姓名完全契合島國,比如湘北、陵南、愛知縣等等,可以說,如果作者後麵沒有加上一個中國籍,沒有人覺得這部《灌籃高手》是外國人創作的,它太是一部由本土人繪製的熱血漫畫,即便作者是中國籍,那他也是從小在島國長大。

  ??可事實很打臉,讀者們現在都知道了作者就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外國人,連島國都沒去過,雖說他們有些失望,但還是覺得很高興,覺得這位作者是真正了解島國文化的,所以漫畫的發行商希望作者能到島國來和書迷見麵,劉琅夜答應了對方。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島國人的素質的確比韓國人強,要是換成韓國人,恐怕劉琅現在已經是韓國籍了,他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是韓國人。

  ??劉琅到島國還需要簽證,不過因為這次是島國的發行公司邀請他去,所以相關手續非常簡單,邵明在首都已經完成了預約,劉琅過去就可以馬上辦理。

  ??不過在離開阜城前,劉琅還有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參加全市中小學生運動會。

  ??劉琅是從報紙上看到阜城要舉行中小學生運動會的消息,然後立刻就陷入了回憶之中。

  ??對前世小學時記憶最深的印象是什麽?抓魚摸蝦逮青蛙,無憂無慮的玩耍當然要永遠記住,至於說學校裏的事情嘛,那就隻有一年一次的全市中小學生運動會了。

  ??阜城有一座巨大的體育場,可以容納將近一萬人,每到五月份或者十月份就會舉行一次春季或秋季運動會,為了迎接運動會運動會的到來,劉琅的學校會組織“翻牌”。

  ??所謂的“翻牌”是指一百人或者幾百人每個手裏拿著一種用紙糊製,一麵白色一年紅色的硬紙牌,然後通過不同位置的人不停的翻轉紙牌,讓遠處的人看到文字或者圖案,一般都是文字,什麽某某小學了;祝運動會圓滿召開了等等,劉琅還記得自己的“母校”明年都會到運動會上翻牌,劉琅就是其中一員,端著牌子傻乎乎的。

  ??不是所有學校都翻牌,一些學校有自己的絕活,什麽民族舞表演、武術表演等等,最讓劉琅記憶深刻的是運輸部小學組織的腰鼓表演,尤其是那個女領隊,劉琅記了她好幾年,不僅僅是劉琅,恐怕所有參加的人都會記得她,因為她從小學二年級一直到六年級,每次她都帶著一幫人“呱噠呱噠”的在空場裏表演,即便所有人都覺得無聊,運輸部小學還是會每年一如既往的派出他們“現眼”。

  ??一九八九年的五月一日是勞動節,現在沒有小長假和黃金周,阜城市三十多個中小學近萬人把體育場內所有看台坐的滿滿,這樣的場麵在二十多年後是見不到的,那時因為生源的缺少,阜城市的學校已經沒有幾家,學生主要集中在主城區內的六七家小學裏,城市周邊的小學因為招不到學生隻能合並。

  ??中學也是這樣,現場各個看台前寫著各自學校的名稱,從第一中學一直到二十一中學,光是中學就有二十多家,可是到了二十多年後,阜城的中學隻剩下了不到十家,生源越來越少跟國家的人口政策有關,另外跟阜城的經濟也有著關係,很多年輕人都紛紛出走到外地打工去了,有了孩子後也不願意回來,這是全國經濟落後地區的通病。

  ??前世劉琅上高中的時候也曾經參加過運動會,那時候學校就已經沒有現在這麽多了,也沒有如今這麽熱鬧,每一家學校比著唱著歌,現場跟開鍋一樣。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