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二章 家的感覺
作者:滿城風沙      更新:2021-08-14 18:50      字數:2486
  北方工業集團成立後,軸承廠、輕工機械廠等四家工廠的設備全部運到了廠區,六十多台機床,大部分機床都到了報廢年限,隻有一少部分設備還勉強可以用,當然,所謂的勉強使用不是說拿過來改造改造就可以製造出北方工業集團的產品,這種改造過程所需要的費用比新買一台設備還要高,劉琅可不會做這種得不償失的工作。

  ??劉琅的目的很明確,在這頭半年或者一年的時間裏,北方工業集團的工作就是把培養這些工人,讓這些工人掌握能夠製造機床的能力,他的培養方式就是通過改造老舊機床,類似於當初複製不鏽鋼冶煉爐和德國安德魯斯公司機床的方式,讓這些工人以最快的速度達到他的標準,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沒有人才,再好的設備也玩不轉,下一步就是向華夏工業科技訂購設備,這些設備跟西德安德魯斯公司的設備處在同一代,算是世界三流水準。

  ??但是華夏工業科技有限公司的機床是自主生產,所有的技術都已經吃透,這些技術華夏工業也將無條件的傳授給這些工人,表麵上看華夏工業科技有限公司吃了大虧,因為這些技術畢竟是他們的成果,但實際上卻不是這樣,他們那些技術都在劉琅腦袋裏呢,即便是沒有他們,劉琅也會這麽做,隻是那樣的話劉琅就要累死了。

  ??劉琅腦海裏的學問有多少誰也不知道,熊教授都視之為無上至寶,在未來,劉琅也將會把這些知識傳授給華夏工業,這才是陳偉這些人最最看重的財富。

  ??清代書畫家鄭板橋對明代徐文長欽佩萬分,甘願成為其門下走狗,現在華夏工業科技有限公司的眾人對劉琅就是如此,跟著他就能學到世界一流的技術,就是自己賠錢他們也願意。

  ??當然,對於劉琅來說,他的目的是把華夏工業科技有限公司收入北方工業集團,讓其成為自己的科研基地,陳偉等人視劉琅的知識為無價之寶,同樣,劉琅對他們這些人也是如此。

  ??北方工業集團的人才結構分為三類,一類人才為行政管理人才,負責平時的管理事物,負責人為王振東。

  ??二類人才就是工人,他們負責具體的操作,比如招聘上來的那些阜城工人。

  ??而三類人才就是科研團隊了,這些人要擔負起創新的重擔,不斷在原有的技術上實現突破,另外還要對工人們進行培訓,所以他們也是集團最重要的一類人才。

  ??當然,工人們也可以創新,但是就現在來看,工人們的素質還是不能和陳偉這些博士生相比的,畢竟大多數人的文化程度不高,你可以教給他手藝,但是很多理論他們是無法理解的,理論無法理解就不能實現突破。

  ??在劉琅的設想中,未來一代的工人其實就應該是大學生,他們具有實踐和理論能力,屬於複合型人才,隻是在現階段的條件下還無法實現。

  ??劉琅對於人才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除了華夏工業科技有限公司這些人暫時幫忙外,他還給三個人預留了位置,那就是當初他在華夏大學的室友,杜鬆、林海與何濤。

  ??這三個人才是劉琅的“鐵杆粉絲”,他們三個在八七年畢業後就被劉琅給送到了國外念書,杜鬆去了美國,林海去了西德,何濤則是去了島國,學的都是機械工程,這一年多時間裏三人時常會給劉琅寫信,跟他“匯報”工作,去年劉琅在美國時還特意跑到紐約見過杜鬆。

  ??這三人正在讀研究生,八九年才會畢業,畢業後他們就會來阜城。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何濤在書信就是這麽說的。

  ??轉眼之間就到了八九年的一月份中旬,北方工業集團已經成立了兩個多月,工作也漸漸步入正軌,尤其對工人來說,在這兩個月中他們學到的東西比以前幾年時間裏學到的還要多得多,簡直有種脫胎換骨的感覺。

  ??他們每天就是學習,有時是陳偉這些華夏工業科技有限公司的人來教,有時是熊教授,有時劉琅也會出來親手傳授。

  ??每學一周的時間公司還會進行一些小的測試,凡是達到標準的每個人能得到十元到三十元的獎勵,有錢當做獎勵,這二百多名工人簡直就是學瘋了,沒日沒夜的學,公司還給他們準備的宿舍,就在辦公樓的第三層,雖然員工都是本地人,但還是有將近一半的人選擇在這裏住下,因為他們覺得回家還得幹家務,那是浪費時間,不如在這裏好好學習,提高自己的水平,要在一次測試裏達到標準。

  ??當然,他們留下來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公司裏吃飯是不花錢的,王振東以每人每月二百二十塊錢的價格雇了五位老師傅,他們都是從國有食堂退休的,專門負責員工的夥食,一天三頓飯,三菜一湯,葷素搭配,這五位老師傅手藝很好,做出的飯菜很得胃口。

  ??工人們很多都是二十三四歲的年輕人,這個年齡正是胃口好的時候,再加上他們每天都勞動量很大,拳頭大的饅頭一頓能吃三個,這麽大飯量在家裏都是個負擔,現在好了,工廠裏管吃管住,夥食比家裏的還好,還能學到手藝,願意回家才怪呢!

  ??算上吃喝,這麽算下來每個人每個月就省下四十多塊錢的夥食費,再加上每周一次的小測試,基本上一個人每個月還能多得二三十塊錢,他們每個月工資是二百一十塊錢,最後到手能有二百三四十塊錢,外算上占了四五十塊錢的“便宜”,可以這些人的待遇已經是全市最高了。

  ??這些都是小錢,劉琅根本就不在乎,卻可以讓工人們有一種歸屬感,讓他們對企業有種家的感覺。

  ??家的感覺,這也是北方工業集團的一個企業文化。

  ??八九年的春節越來越近了,今年的阜城格外的寒冷,室外最低溫度都到了零下三十度,滴水成冰,北方工業集團有一個鍋爐房,裏麵是一台三蒸噸的大鍋爐,鍋爐燒的滾熱,室內溫度都達到了二十三四度,工作時很多人都得穿短袖,這樣的工作條件他們可是第一次遇到,要是在以前的工廠,在室內時手都伸不出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