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 一本劃時代的書籍《數字化生存》
作者:滿城風沙      更新:2021-08-14 18:49      字數:2630
  .,

  ??《數字化生存》出版於一九九三年,作者叫做尼葛洛龐帝,是美國第一代電腦專家,尤其是對信息化有著無以倫比的嗅覺。

  ??前世的劉琅在大學時代偶然看過這本書,那時已經是零三年了,距離成書已經過去了將近十年時間,但他依舊沒有明白裏麵的內容,仿佛是在讀一本天書,而十年後,也就是一三年,那時他又偶然間讀了這本書,這一次終於讀懂了這本書,不是他成長了,而是書中所寫的內容已經顯現在所有人麵前,即便是一個小學生也知道互聯網是個什麽東西了。

  ??也就是說,這本書所寫的內容整整超過這個時代將近二十年的時間。

  ??後來劉琅又在很多中國第一代互聯網人的回憶錄中了解到這本書對他們的影響,甚至很多人就是在國外讀了這本書後才真正了解到什麽是互聯網;什麽是信息化;什麽是大數據,並且深信書中所寫的內容將會在未來某個時段到來,進而投身於互聯網時代的浪潮當中,或是被這大浪潮所淘汰,或是真正成為了弄潮兒,建立下自己的一番偉業。

  ??可以說,這本書成了中國第一代互聯網企業家的啟蒙教材,甚至對二十世紀信息時代的啟蒙和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劉琅在一年前就憑著自己的回憶把這本書寫了出來,但當時並沒有交給威爾遜教授。

  ??現在是一九八七年底,距離前世此書的發行還有六七年的時間,在前世的九三年,美國的電腦已經非常普遍了,不說家家都有,起碼已經開始廣泛應用,就是那個時代的中國,一些中產家庭也配置了電腦,什麽286、386型號的電腦,一台價格高達兩三萬元,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都買不了一台。

  ??在那個電腦開始普及的時代裏,這本書一經發行還引起了巨大轟動,可以想象數字化這個概念在那個時代都是新鮮而陌生的,更不用說在一九八七年這個連電腦都還沒有普及的年代下,這本書多半會成為一本看不懂的天書,放在角落裏無人問津。

  ??但話又說回來,這個時代其實在很多細節方麵已經出現了未來互聯網的念頭,隻要抓住這個念頭向前延伸,就能推導出一個大時代來。

  ??劉琅還記得兩年前自己在滬市牽頭成立中芯科技時第一次碰到那位老鄉王海軍,他在華夏大學學的就是半導體技術,八三年的教材中就有一些關於國外電腦以及圖靈的資料,尤其是圖靈,在六十年代就提到了人工智能這個概念。

  ??王海軍對圖靈的研究非常感興趣,並且在他大學畢業時寫下來畢業感言:人類未來終究會被人工智能所代替。

  ??能在八三年就有這麽深刻的認識,王海軍對人工智能的理解已經超過了很多美國人,隻是他大學時代接觸到的相關知識太少,不足以支撐他的眼界,現在王海軍去島國留學,學的就是半導體技術,相信他留學歸來之後會給劉琅一個大大的驚喜。

  ??圖靈的人工智能概念中就蘊含著數字化、信息化以及大數據的很多雛形,而到了八十年代,美國很多公司都已經進入到了無線通訊領域,最著名的就是美國高通公司。

  ??這家公司跟威爾遜教授也有一些淵源,他們的上市評估就是威爾遜教授的團隊做的,為了弄明白什麽叫做CDMA,劉琅還給威爾遜解釋了半天。

  ??未來的高通公司是全球3G、4G技術研發的頂尖企業,擁有三千多項無線通訊領域的專利技術,向全球數百家製造商提供技術使用授權,覆蓋了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電信設備和消費電子設備品牌。

  ??說白了,高通公司未來做的業務就是為全球數字化、信息化產業製造硬件,而現在他們做的CDMA技術已經成熟,用不來兩年時間,美國的無限通訊就會開始普及,甚至比電腦的普及還要早上一些,就是中國,在九十年代初期,一些“大款”們手裏就用上了磚頭一樣的“大哥大”,平時用來“裝逼”,關鍵時候還能當凶器,當真是一機兩用。

  ??由此可以看出,即便是在八十年代的這個時間段,數字化、信息化的苗頭也都出現了,劉琅這個時候拿出《數字化生存》這本書也不算太過超前。

  ??當然,劉琅對這本書還是做了很大的改動,消去了很多太過超前的理論。

  ??首先,《數字化生存》中開宗明義,指出未來世界的大趨勢是實現從原子到比特的飛躍。

  ??原子是什麽?自然是物質世界的組成單位,世間一切有形之物皆由原子組成,當然,現代科學中原子也並非是基本粒子,書裏的闡述隻是采用普通人熟知的概念。

  ??而比特則是信息世界的組成單位,在這個時代,大多數信息是以原子的形式呈現的,例如報紙、雜誌、書籍、錄像帶等,幾千年來大家對此習以為常。

  ??但是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即時的電子數據傳輸將會成為主流的信息傳播方式,這種新的形式會幫助信息擺脫時空限製,成為全球共享的資源,為各個領域的人們帶來便利,這會反向促進個人計算機和互聯網的普及。

  ??當人們經由計算機網絡相互連接時,地理社區將讓位於形形色色基於共同愛好或者理念的電子社區,人們將擁有數字化的鄰居,而這種交往無關物理空間,因此,有關群體、民族和國家的許多價值觀也將會改變。

  ??以上第一部分內容是劉琅關於數字化和互聯網技術普及的一個推導過程,邏輯性相當強,相信普通人也能明白,而接下來第二部分的內容就是硬貨了,主要闡述的是圍繞信息化技術硬件方麵的發展。

  ??美國計算機學界還是程序設計語言、操作係統和網絡通信協議的天下

  ??劉琅認為,當時的計算機研究應該把重點完全放在了“如何使計算機更容易為人使用”上,隻要把這點弄好,那麽這家企業必將在十年內屹立不倒,但是也僅僅是十年時間,十年後的形式就會大不一樣。

  ??到那個時候,因為摩爾定律的作用,電腦芯片的功能遠遠超過現在,這個年代無法想象的工作將會在那個年代輕而易舉就能實現,電腦研究的重點也因此改變,不再是“如何使計算機更容易為人使用”,而是“如何使計算機更容易與人相處”,也就是現在劉琅向萬安公司提出的電腦發展戰略之一。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