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九章 聖人辟道場
作者:聽風畫秋雨      更新:2021-08-14 14:36      字數:3988
  紫霄宮之中,曼妙之音,如夢似幻,道霞四起,天花亂墜。

  ??道祖頭頂慶雲之中,但演造化道果,另眾強者沉迷其間,心中迷惑,如撥雲見日,一一點醒,道心清朗,道行精進而如磐石般穩健,早時境界突破所帶之波動,早已經靜如淵海,點塵不起.

  ??大道三千,皆可成混元。

  ??但其中最穩妥的便是以先天靈寶寄托執念,然後斬去,成就分身,便可脫去執念,認清自我。為何要以先天靈寶,其他東西可以寄托麽,是可以的,但是空有道行,無降魔**力,又如何可度劫數,須知某些劫數避無可避。

  ??混元道果固然強大,能窺測到天數的運轉,造化玄妙,亦可開天辟地,重煉地水風火,演化天地變化,但也隻是一種境界,並非無敵,也會傷,也會化為灰灰,這也是為什麽聖人般的存在也要爭那氣運,搶那先天靈寶。

  ??況且,聖人畢竟也是人,隻不過修為比起那些個天仙來說,更加高深些罷了。

  ??更何況聖人也分三六九等,修為神通,各有不同。也有自成一脈,取各家所長,放棄斬三屍之法,選擇以力證道。

  ??在這三界之中,若真想活的逍遙,活的自在,還得靠自己的實力,勢力,更要好好修煉,絕不可懈怠。

  ??“妙元元妙,神元元神,真元元真,道元元道,德元元德,元德複妙,與物返矣。

  ??元非元,妙形之先;形非形,混然而成。

  ??妙元惚恍,忽然有象,妙元恍惚,忽然有物。物象杳冥,忽然有精,精元含神,忽然有真,非色之色,素樸含明,無狀之狀,無象之象。

  ??元之大象,寥廓幽光,元和之鳴。元元獨聞,元象之形,元元獨見。

  ??元元之元,真祖真母,帝先道始,象之元紀。吾始元元,元於無紀,複歸吾始,吾不見吾始。孰雲吾元始,是謂始終元紀之元。

  ??元元胎光,九元之始,八卦之先。胎光始元,明明赫赫,恍恍惚惚,元元始光。妙生其有。

  ??元顯無藏,黎珠中大象;元起元沒,黎珠中巨物。

  ??元以大象含萬象。元以巨物吞萬物。

  ??象中象,元非元,物中物,一非一。元象之元,含光自然,元元胎光,吾所謂象。”

  ??道祖的聲音在百年之後落下,百年講道,這便不是多驚奇的事情,這個道,可是混元之道,其中之無窮變化,道祖也都未說盡,可以說,真要用言語來描述,道祖就是說上三四千年也不見得說得完。

  ??紫霄宮內,一個個強者睜開雙眼,眼中或有明悟,或有疑惑,卻都是心悅誠服的朝著道祖一拜。

  ??無論道祖如何算計他們,但這指道之恩,卻不能不還,不能不敬。

  ??這不僅是對道祖的尊敬,也是對道的尊敬,更是對自己的尊敬!

  ??混元之道,悟了就是悟了,像雲中子,已經是明悟混元,成就混元,而其它強者雖然羨慕,卻也知曉這種事情急不得,一急,心態上就落了下乘,如何能證道?

  ??保持一個平靜的心態,是每個強者都會做到的。

  ??當然,這各自的算計也是有的,雲中子成了混元,闡教可就是有了兩尊混元強者了,縱使元始天尊失去了聖位,可兩尊混元,也讓諸強者心中有了顧忌。

  ??“這次講道,到此結束,混元之道,萬千無數,貧道能力有限,卻也隻知這些,爾等也可走自己的道。”

  ??道祖看向諸強者,又看向諸位聖人,“無量量劫,天地破碎,量劫之後,當為盛世,天地大興,洪荒強敵環視,當破而後立!爾等為聖,該引天地繁榮,護天地左右!”

  ??“謹遵老師法旨!”諸聖人盡皆點頭。

  ??道祖又看向諸強者,“貧道已化天地,今後若無一道至尊、超脫天地出現,貧道不會再現,聖人建洪荒之後,貧道可擋玄荒一萬年,一萬年後,洪荒通往七荒的虛無之地當有天地之門出現,洪荒會有一場大戰,爾等好自為之!”

  ??話音落下,道祖身影虛無,逐漸消失在道台上,天地間,也失去了道祖的氣息。

  ??紫霄宮也逐漸虛無,緩緩消失,片刻後,眾強者已經立身在混沌之中,四周哪有什麽紫霄宮、道祖?

  ??講道結束,但眾強者卻沒有退去,紛紛看向了幾位聖人。

  ??太上一掃拂塵,看向新聖人孔子、摩柯,微微稽首,“恭喜兩位道友!”

  ??摩柯雙手合十還禮,而孔子卻是微微抱拳欠身,臉上帶著些許尷尬,要知道,他這個聖位,可是搶了元始天尊的。

  ??孔子道,“多謝先生當年賜教!”

  ??卻是孔子立儒家之時,曾向老子請教過。

  ??“區區小事,不必掛懷,你我皆是聖人,當不起先生稱呼!”太上淡淡一笑,謙遜道。

  ??女媧道,“兩位道友尚未在三十三天外開辟道場,如今成聖,欲重開天地,還需兩位道友先立下道場才是!”

  ??“善!”接引合十道。

  ??摩柯、孔子都是點點頭,看向眾強者,“吾欲在混沌之中開辟道場,爾等願觀看者可隨吾等前去。”

  ??聖人開辟道場,也是參悟道法的好時機,所謂開辟道場,便是在混沌之中開辟出一片小世界,宛如一次簡單的開天辟地,對眾強者而言,也是極為難得的。

  ??當下,眾聖和眾強者跟著兩位聖人在混沌之中飛了片刻。

  ??在一片混沌之中,孔子踏前一步出現在虛空之中,雙手張開,一團黑白光球飛出,射入虛空中。

  ??隨即轟的一聲巨響,三十三天外的混沌世界頓時化做一團糨糊。

  ??虛空中的混沌之氣鼓蕩不休,形成大大小小不等的黑白旋渦,仿佛那太極般。

  ??那些旋渦大的有如日月星辰,小的如那碗般,旋渦之間碰裝不斷,聲勢浩大,其勢正是開天辟地。

  ??無窮無量的混沌愈演愈烈,沸騰撞擊,孔子左手一指,一點火焰燃起,而後仿佛被那汽油澆灌般,越來越大,很快就布滿整個混沌空間。

  ??隨後再那無邊的熊熊烈火中又有大滔天洪水泛濫而出,而後又出現黃塵滾滾,最後整個空間又出現那的颮風橫掃而過,正是那地水火風生成:無極生太極,太極分兩儀,兩儀演四象,四象化成地水火風。

  ??那地水風火越演越烈,到了最後一個個鬥大如日月,然後串連爆開,從中分出了兩道氣流,卻是那清氣和濁氣。

  ??隨著清氣上升演化成點點日月星辰照射下來,而隨著濁氣逐漸下沉,越來越後,沉澱凝練,有氣轉化為實質,漸漸形成平地,然後又演化出山川河流,一個天地便已然形成。

  ??見天地已形成,孔子頭頂飛出六書,此時的六書,浩然之氣環繞,光華四射。

  ??六書發出無邊引力,牽引那些雜亂無章的星辰,然後按照天數重新排列好,而地底中的地脈亦被定住,按地理流轉。

  ??待到天地運轉如意,再往下一指就見凸石成山,陷渠成河,大海洶湧澎湃,甚是壯觀。樹木花草,憑空顯化,悠然生長,各式各樣,萬千飛禽,俯仰撲騰,奇異靈獸,呼嚎奔走,處處洋溢著生靈的氣息。

  ??群山之中,一座宮殿緩緩升起,正是孔子開辟的道場所在。

  ??那宮殿和孔府一模一樣,鬆竹梅柏環繞,浩然之氣衝天,整片世界都在六書照耀下,流動著無窮浩然氣息。

  ??但見,正殿之上,掛著一塊紫金大匾,上書兩個篆體大字:“孔府”,氣勢恢弘,蒼勁有力!

  ??又有一座石碑立起,上書“禮義仁智信”,又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旁白。

  ??摩柯也不落後,手一揮,一道道光芒刺破混沌,禪道立教鎮壓氣運的,也是一本經書,乃是“摩柯無量涅槃經”,上麵有著無數禪道眾賢者的智慧的集合,就像摩柯就是禪道無數強者英靈結合而成一尊靈一樣。

  ??這本經書綻放無量金光,在混沌之中開辟出一個佛國,佛光浩蕩,絲絲縷縷金光落下,佛徒的虛影幻化而出,在佛國內誦念“摩柯無量涅槃經”,而在最中央,無數大山裏,有著一座寺廟浮現。

  ??那寺廟之中,回蕩著木魚聲,咚咚咚的敲著,像是敲在人的心上,帶著一種叩問內心的意境,那鍾樓上,青銅古鍾敲響,洗滌人心,蕩漾人性。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那寺廟隱藏在深山之中,帶著一種“深山藏古寺”的離世之感,寧靜、淡薄、悠遠,便是禪道的兩種不同意境,出世修心,入世度人。

  ??兩位新聖人的道場,和老牌聖人有著鮮明的不同,給人一種親切之感,沒有那種玄之又玄,妙之又妙的氣息,一眼就能看明白,卻帶給人另一種感受。

  ??可以說,兩位新聖人在前聖人的基礎上,有了新的開創,新的道,新的路,帶給眾強者別樣的感悟。

  ??便是幾位老牌聖人,也有所感,太上看向孔子和摩柯,稽首輕歎,“三人行,必有我師,真乃聖言至理也!”(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