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牌坊?成親?墨譜
作者:糖拌飯      更新:2021-08-14 12:28      字數:5934
  偽墨庫的控火設施建的很好,偽庫被燒毀,而李家大宅其他的地方並未受太大的影響,就連邊上的真墨庫除了那牆壁被煙熏墨之外,也沒什麽毀損,隻是屋頂再修葺一下就可以了。不過東麵的牆要重新建,那日大火,李家人奮力砸碎東麵的牆體,才搶出李老夫人的屍體,之後自是收斂入棺搭靈台的事情。

  ??而守靈之人,是李貞娘和李天佑。

  ??當日,李貞娘雖然由老夫人主婚,正式行了大婚之禮,但因著大婚之禮和老夫人過世是同一天,算得是熱孝婚,是給李老夫人衝喜的,所以,貞娘來守這靈還是附合規矩,再加上貞娘是老夫人生前最看重的晚輩,而李天佑,是李氏七房的唯一繼承人。

  ??如此,由李貞娘和李天佑守靈,在情在理。

  ??清晨,就有陸陸續續的人來李家祭拜老夫人,不僅僅是李家親族,更有東門近百戶人家。

  ??此次倭寇和土匪犯境造成東門幾十戶人家被燒,二十多人身亡,百多人受傷,東門人家稱此次事件為東門劫。

  ??當然,此次事件能控製在東門範圍,這也幸得全城百姓再加上城內各富戶組織家丁,拚死在東門阻擊,硬是將土匪和一部份的倭寇阻擊在東城範圍內不能寸近,要不然,若是被這人些真衝到了四寶街,那損失就更不可估量了。

  ??這情形,自然也讓人想到那一部份偷偷潛入四寶街的倭寇。

  ??若不是羅文謙布局得宜,若不是李老夫人拚死於倭寇同歸於盡,那如今,四寶街的情形會怎麽想,四寶街的百姓和商家那真是想都不敢想。

  ??而東城百姓更是感歎於李老夫人為他們報了仇。

  ??於是的,自李家開始吊唁以來,全城百姓都會來給老夫人上柱香。也大歎李老夫人忠義剛烈。

  ??“知府大人,縣父母大人來給老夫人吊唁了。”就在這時,門外又傳來門房的通報聲,而隨著門房的話音一落,知府大人和縣父母大人便進了靈堂。

  ??李天佑起身,點了香交給兩位大人,然後複又在貞娘身邊跪下,而貞娘自是在一邊磕頭答謝。同時,李大奶奶帶著一幹李氏族人也在邊上行禮答謝。

  ??“老夫人忠義,死的其所,本官已決定同徽州士子和百姓聯名為老夫人奏請建忠義牌坊。”知府大人上完香後,擲地有聲的衝著李家人道。

  ??李家人先是一愣,隨後卻也是狂喜和欣慰,雖然那東西不過是冷冰冰的石牌,但卻是對李老夫人的評價,老夫人一生對得起這忠義二字。

  ??“謝大人,謝各位鄉梓。”李家人ji動之後複行禮道謝。

  ??“這是老夫人應得的。”知府大人回道,再拜一禮。

  ??李家人再回一禮,隨後便由李天佑送兩位大人出門。經過倭寇犯境一事,李天佑正飛快的脫去稚氣,十四歲的少年已進退有度了。

  ??三月十二,李老夫人出殯,徽州全城百姓送葬。

  ??香灰嫋嫋,英靈不滅。

  ??…………

  ??八個月後,一座忠義牌坊就在東城的街口豎立了起來,而它的周圍還有幾座牌坊,都是當初在東門劫中死去的百姓,如此組成了一個小的牌坊群。

  ??“忠義”二字如山如嶽。

  ??而今天,也是李貞娘和羅文謙的婚禮正日,當然,李貞娘已是羅家婦,但是老夫人說過,她要一個熱熱鬧鬧風風光光的婚禮為她送行,所以牌坊立起之日,便是補辦婚期之時。

  ??此時,貞娘坐在花轎裏,聽著外麵熱鬧的鎖呐聲,心中自是百感交集,不由的抬頭掀起蓋頭看著轎頂,那眼光好似要透過轎頂看上藍天一下。

  ??想著之前熱鬧送嫁場麵,貞娘不由的喃喃著:“老夫人,這麽喜慶的場麵,你可滿意?”

  ??“哈哈,今天咱們也借點喜,放開業鞭炮。”就在這時,貞娘坐在花轎內,便聽得外麵一陣劈裏啪啦的鞭炮聲。

  ??“方大,開業啦,恭喜恭喜。”這時,又聽得外人說話,貞娘不由的側過臉,悄悄的拉開轎子的窗簾的一角往外看,正是在四寶街上,方氏墨軒開業了,還是原來田氏墨軒的門麵。

  ??門口,進進出出賀客不少。

  ??也就錯眼間,轎子就過了。聽著身後仍沒停歇的鞭炮聲,貞娘明白,徽州,屬於李田相爭的時代過去了,接來是是方程相爭的時代,不,因著自己的意外到來,如今李墨正是如日中天之時,應該是李方程三國殺的墨業輝煌時代了。

  ??“來,九哥,新郎踢轎。”不一會兒,花轎就到了城外的羅家村羅家大宅門口,幾個羅家的小子唯恐天下不亂的道。

  ??“踢啥踢,九嫂早就進門了,這是補辦的。”一邊一個小子道。

  ??“補辦那也算的啊。”另一個自是振振有詞的道。

  ??“對,算的,必須踢。”邊上人起哄道。

  ??“好,踢就踢。”羅文謙低沉的笑著隨大牛。貞娘在轎子裏不由的也樂了。隨後便聽得轎門咚的一聲。

  ??“貞娘,用勁踢回頭,莫叫人小瞧。”立時的,送嫁的人大聲的叫著。

  ??“就是,九嫂,用勁踢回頭。”便是羅家那些個嫂娘也興奮的湊著熱鬧。

  ??而坐在轎裏的貞娘自也不甘示弱,也重重的踢了回去。

  ??“哈哈,男不懼內,女不示弱,夫妻同心,白頭攜老。”一邊迎親的司儀便唱了起來,引得許多半大的小子跟他一起唱。

  ??羅文謙掀了轎簾,握著貞娘的手,執子之手,於子偕老。

  ??一通禮節,自不再表。

  ??貞娘戴著喜帕坐在新房裏,入目全是紅通通一片,再聽著外麵的喝酒聲,不知不覺得,她自個兒也覺得臉兒燒了起來。

  ??羅文謙喝的醉醺醺進得屋裏,掀了貞娘的紅蓋頭,見貞娘那眼眉之間,喜意盈盈,隨後看著喜娘折騰著貞娘吃著半生不熟的餃子,還一個勁的問著貞娘“生不生?”

  ??貞娘則紅著一張臉說著“生”字,他樂的兩眼都眯了起來。

  ??候著喜娘離開,貞娘半嗔半喜的橫了他一眼,這人見到自己發窘倒是跟得了個大元寶似的。

  ??羅文謙難得看到貞娘這嬌樣兒,貞娘總是淡定的,總是從容的,此時這樣子竟是叫他有些眼花,不由的一把抱住了貞娘在屋裏轉了個圈,隨後將貞娘整個身子攏在懷裏,靠在床廳上。

  ??貞娘不由自主的將臉枕在他的肩勁處,聞著他氣息裏的酒氣,不由的摸著羅文謙的下巴:“喝了不少酒?”

  ??“嗯。”羅文謙說著,隨即又抱怨道:“你那些個族兄弟亂來,也幸得我在北地練出一身好酒量,要不然,可應付不了你這些兄弟。”

  ??聽著羅文謙這話,貞娘不由的抬起臉,故作一臉討好的親了親羅文謙的下巴,心裏卻是暗樂,當初她的婚禮是由老夫人做主先行了禮,不過事後,當年成親被人灌了七暈八素的大哥和正身正言兩位堂哥可不樂意了,自家的寶貝妹妹就這麽便宜了姓羅的,再怎麽他們遭的罪自也是要羅文謙嚐嚐的,這是大舅哥權力。

  ??於是的,幾人早就暗地裏攛掇好喜哥兒,潤哥兒,還有天佑,自還有李正平幾個,補婚禮的時候,一定要讓羅九嚐嚐這滋味的。

  ??看著貞娘偷樂的樣子,羅文謙嘴角也翹了起為,他一個人當然應付不了李家那群堂兄弟,可他羅氏的子弟也不少啊,更何況這還是羅家的地盤,一擁而上的,李家兄弟也沒討得好,全醉倒了。

  ??此時羅文謙更緊的擁著貞娘,心中一片滿足,低下頭啄了一下貞娘的唇,隨後便是細細的碾壓……

  ??紅燭一夜到天明。

  ??終於算是真正成親了。

  ??“貞娘,等你很久很久了……”羅文謙的話音消逝在貞娘的唇間。

  ??………………

  ??二年後。

  ??萬曆元年,戌時正。

  ??南京羅宅。屋內油燈通亮。

  ??貞娘坐在桌前細細整理著墨譜的稿子,離老夫人去逝時已經二年多了,而她答應老夫人的事情也到了尾聲。

  ??墨譜,每一個製墨人的終級追求。李貞娘花費了二年多的時間,其中頭半年,她就是耗在李氏墨庫裏,將曆代之墨整理編冊,隨後又在接下來的一年半裏,尋訪各個製墨師,終於定下了李氏墨譜的終卷,同時還請人給墨寫墨評,又請人繪圖,更收集和加工了一些民間的鬥墨故事和鑒賞知識,以及各墨藏家的一些珍品,如今終於接近尾聲了。

  ??而到得尾聲之時,還有一件重要的大事,便是墨譜總評,找誰寫?是個大問題。

  ??正思索著,卻聽得屋外屋簷水滴答滴答的。

  ??“杏花,外麵可是下雨了?快給你們九爺拿把傘去。”貞娘不由的有些吃力的站起來。朝著外屋道,如今她已有六個多月的身孕了。

  ??今天,文謙接到了戚帥的帖子,在四方樓吃酒,這都大晚上了,還沒回來,貞娘也有些急。

  ??杏花是六斤叔的女兒,貞娘出嫁時,趙氏就把李六斤一家四口劃給了貞娘,算是貞娘的陪嫁。

  ??如今,李六斤給羅家當門房,六斤叔的兒子山哥兒同羅伍子一起跟在羅文謙身邊,這兩年,尤其是去年高拱倒台,張居正登頂,羅文謙的生意就越做越大,身邊沒幾個人還真不夠用的,而六斤嫂和平安嫂掌著廚房的事情和一些采買來往禮節的事情,杏花兒就跟在貞娘身邊。

  ??另外就是醜婆,她性子孤僻,不喜歡用下人,不過二狗也在去年跟花兒成親了,三人就住在隔壁的院子裏,平日裏有二狗和花兒shi候她,貞娘也時時照應,不過,老人還嫌大家多事。她一個人侍侯著一龔菜地別提多自在了。

  ??“奶奶,您慢點兒。”杏花看貞娘站起來,連忙急步上前扶她一把。待貞娘重新坐好才道:“是下雨了,我這就去。”

  ??說著正要掀簾子出門,外間卻已經響起了羅文謙的聲音:“不用了,我回來了,雨也不大。”

  ??“怎麽到這麽晚?”貞娘又起身上前,拿了汗巾幫著羅文謙擦卻額上的水珠,卻被羅文謙扶住,扶她靠在軟榻上,一臉的緊張。

  ??看著他那緊張的樣子,貞娘一臉好笑的扶著肚子道:“不用這麽緊張,穩著呢。”

  ??羅文謙這才輕笑一聲,叮囑了貞娘一聲,便轉身去洗了澡換了幹爽的衣服才回來,然後攏著貞娘無比粗的腰道:“戚帥今天可請了不少人,我是去給他搭台的,自不能早走。”羅文謙眯著眼道。

  ??“他做什麽事情要你搭台?”貞娘好奇的問。

  ??“他要修長城。”羅文謙回道。

  ??一聽這話,貞娘才想起來,後世的長城就是明長城,大體就是由戚繼光這時候修起來的。

  ??而戚帥修長城讓羅文謙搭台那自然是讓羅文謙帶頭捐錢了,羅文謙本就是靠著戚帥和張居正發起來的,這時候捐錢自是沒二話。

  ??隻是搭這種台,自不免要把南京一幹的富商給趕鴨子上架了,這是得罪人的差事,貞娘不由的有些緊張。

  ??“沒事的,這回我搭這台,算是皆大歡喜。”羅文謙看貞娘的樣子,倒是不敢讓她緊張,連忙道,忙護著她,又輕輕的咬了一下貞娘的唇瓣,才道。

  ??“怎麽說?”貞娘有些奇怪的問。

  ??“你忘了,如今已是新帝萬曆了,去年高拱被罷官,張大人獨掌閣部,又有太後的支持,如今又推行新政,其權勢是熾手可熱,而有著張大人支持的戚帥,這時候修長城,往大了說是為國為民,往小了說,正可探探路,而我搭台也是給大家一個台階。”羅文謙道。

  ??聽得羅文謙這麽說,貞娘點點頭,這才鬆了一口氣,權力的更迭,自然會引來商業蛋糕的重新洗牌,去年,張居正和馮保玩的可謂翻手為雲覆手雨。

  ??而接下來自也是商業洗牌,於是各商家探路就是必須的了。

  ??當然,這些跟貞娘無關,隻要羅文謙沒事就成。

  ??“對了,你的墨譜評可定好找誰寫了?”羅文謙看著桌上的那一疊子墨譜,便問道。

  ??“倒是有一個人選,就是不知他肯不肯?”貞娘頭枕著羅文謙的肩榜道。

  ??“誰?”羅文謙好奇的問。

  ??“孫克弘孫大人。”這位孫克弘就是當初田家試墨會時的評墨師,貞娘當時還求得他製的宋嵌墨盒。

  ??此時孫克弘任應天冶中,這位是畫家,又是收藏家,再加上世代官宦,性子又有喜交友,可以說是交遊廣寬,若能求得他給李家寫墨譜評的話,那是不錯的。

  ??貞娘記得前世方氏墨譜的墨譜評是汪道昆寫的。

  ??聽著貞娘的話,羅文謙沉思了一下,突然道:“要不,幹脆,我出麵請張大人幫忙寫墨譜評怎麽樣?”

  ??貞娘側臉看著羅文謙,有些興奮,若是自家這墨譜評由張居正寫,那名頭可就大了,不過隨後卻微微皺了皺眉,這細一思索,卻覺得一本墨譜犯不著請那尊大神。二來,這尊大神的結局未免悲慘了點,又參雜著各種利益鬥爭,而李墨不想參雜進這裏麵,隻想單純的製墨。

  ??“還是不要了,一本墨譜請張大人出手,未免有些殺雞用牛刀,再說張大人身上利益牽扯太多了。”貞娘皺了皺鼻子看著羅文謙道。

  ??“嗯,也對。”羅文謙細一想也覺得請張居正出手不太合適。

  ??而貞娘這時那腦袋瓜子又跑火車了,正如之前所想的,政冶更迭帶來的往往是商業洗牌,而羅大哥身上打下了太重的張係印子,她還是要早做些準備。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