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武職和胡氏
作者:糖拌飯      更新:2021-08-14 12:28      字數:3941
  田家的恩怨紛紛自不關貞娘的事情。

  ??她隻是如同抱窩母雞一般守著李氏墨坊,守著自己的家人。

  ??不對,對於田二,她倒是提起了一份心,這家夥以前在她的眼裏就是個草包,可如今看這兄弟相爭的戲碼,那手段玩的熟溜的很啊,以後倒得提防他一個心。

  ??傍晚,李老夫人,李老掌櫃兩人都休息好了,起床吃了點湯湯水水的東西,整個人也舒坦了,然後一家人就坐在後院聊著天,這時羅家三叔公三叔婆還有羅九便上門了。

  ??接下來自是要談貞娘同羅九訂親的事宜。

  ??於是貞娘被趙氏趕進了屋裏,再怎麽能幹,能作主,這種事情也是要避開的,趙素素來陪著貞娘說話。

  ??花兒那丫頭則兩頭跑的做了個探子,先偷聽著有關貞娘同羅九的事宜然後來跟貞娘通風報信。

  ??“後日是吉日,就可以正式納采問名了,不過七祖母和八叔又跟羅家的三叔公三叔婆商量了,你們的成婚日定在明年貢墨競選之後,七祖母還說,便是婚後,這墨坊的事情也少不得你操心的,羅公子全都一一的應了,沒有半點不快活……”花兒嘰嘰喳喳的。

  ??貞娘聽著,臉也有些微熱,關於成親正日定在明年貢墨競選後,貞娘基本上是估摸到的,畢竟,如今墨坊好幾種墨都是她開發出來,而七祖母和爺爺畢竟歲數大了,精力不濟,而自家老爹上回貢墨出事就是因著他的緣故,如此的,他主持貢墨競選怎麽也是說不過去的。

  ??而景東叔,腿不方便,再加上他一慣鑽研的是墨模雕板,於製墨一道他的並不太精通,因此,算來算去的,明年的貢墨競選必是要她主持的。

  ??而至於之後,貞娘倒沒想的那麽遠。

  ??花兒繼續打探著消息。

  ??不一會兒有關貞娘同羅九的訂親之事就談完了,也算是皆大歡喜。

  ??“對了,七祖母他們現在在說,要幫正身堂哥捐個武職……”這時,花兒又一溜小跑的跑來道。

  ??聽得這話,貞娘倒是明白,這次正身堂哥一起來怕為的就是這個。

  ??關於給家族子弟捐武職的事情,年關的時候,貞娘聽姚千山跟七祖母談的時候就說過。

  ??開國時,明朝的武職都是世襲的,隻是自正德以後,因著許多武職官階化,並沒有實權,而朝廷官製混亂,於是先在內部,如百戶升千戶等,都是可以直接用銀子買的,而到了嘉靖,這情況就越來越混亂了,於是農工商的,隻要花錢就能捐到武職。

  ??當然,這僅僅是官階,並不具有實權,但一些商人,其實並不在乎這個實權,隻是有著官階,就方便了許多,別的不說,就單穿衣打扮來了,商人地位低,一些綾羅綢緞的是不能穿的,雖然平時,已經百無禁忌,但要參加上什麽重要人的聚會什麽的,這些東西還是要講究的,而有了官階就能堂爾皇之的穿了出來,不會犯忌什麽的。

  ??因此的,江南一帶,富人買武職已蔚然成風。

  ??之前,貞娘還想著七祖母會幫誰買武職,如今看來正身堂哥倒是一個好人選。

  ??而此時一邊的素素也提了心,問道:“都說些什麽了?”

  ??“羅公子說了,沒有問題,南京衛所這邊,他通通關係的,能捐個千戶。”說到這時,花兒又一臉驚訝的道:“羅公子也捐了個官的,好象是什麽僉事。”

  ??貞娘聽著,也搖搖頭,這東西她也弄不懂的,不過,她倒是曉得,明朝文貴武賤,而羅文謙當初在北地,捐給了戚家軍半坐金礦,想來這官職應不會太低,但說到底隻要沒有實職,這東西也是半點用都沒有的,別的不說,就說如今廊坊那邊,那些個賣祖產的破落戶,真要去打聽一下的話,說不定也是什麽勳貴也不好說。

  ??這就好比清末那些個八旗子弟,說不定都是什麽爵的,但隻要沒有實權,便連養活一家老小都難,還得自己出來找活兒幹一個理。

  ??如此的,貞娘便也不在關心,倒是一邊趙素素,聽得能捐個千戶,那心裏也是高興的,隻是也知道,這一下子定要花銷不少,雖然家裏銀錢不愁,但亦沒有坐吃山空的道理,想著以後的生計,不免也有些發愁。

  ??“做生不如做熟,正身堂哥既然捐了武職,以後說不得也要常待在南京這邊,我看你們兩個不如在南京這邊開個硯石店,想來這兩年家裏藏貨不少吧,就算是沒多少,你們婺源那邊關係熟,就算是不弄礦坑了,進點貨來賣也是不成問題的。”貞娘便幫著出主意。

  ??“嗯,這主意不錯,硯石這方麵我也是懂的。”趙素素歡喜的道。

  ??如此的,又拉著貞娘打聽南京這邊開店的細節。

  ??而後羅家那邊的人一臉歡喜的離開。隻等得後天吉時,納采問名納吉等程序過後,李羅兩家的親事就真正的定了下來。

  ??而這裏麵的媒人自然是程家三爺爺了。

  ??…………

  ??徐府。

  ??宣娘子今日又帶了幾樣時新的頭釵和手鐲去給徐二夫人看,碰巧四方錢莊的東家娘子胡氏也在,便聊起了天來。

  ??“胡娘子,聽說你外甥跟李氏墨莊的李貞娘要訂親了,可是有這事情啊?”宣娘子道,前陣子她還打聽李貞娘來著,本是想給家裏的一個族兄弟說說看的,沒想先是傳出徐家打聽李家姑娘的事情,雖然她認為那是謠言,但也不宜再有所動作了,因此便觀望了起來。

  ??沒想到沒兩天就傳出李羅兩家訂親一消息,這才聽說,李羅兩家的親事從去年底就開始談了,隻因為中間皇帝駕崩才停了幾天。

  ??正好今天胡氏在,便打聽清楚。

  ??胡氏這還在發愣了,說起來,好一會兒才明白那宣娘子說的是羅文謙那小子,羅文謙那小子從沒把他舅和自己放在眼裏,平日裏兩家也是沒有來往的,因此的這宣娘子猛一提外甥,她著實要想一會兒。

  ??而一邊的徐夫人這兩天正為這事惱火叫,她這前放出風聲,還在等著李家這邊主動上門,然後好談條件,沒成想,卻等到了羅李兩家結親的事情,心裏自是一陣不痛快。

  ??這會兒又見胡氏有些裝傻充愣似的,便也略帶著諷刺道:“哦,這可是喜事啊,可要恭喜胡娘子了,前段時間也不知哪個碎嘴的,竟傳出我們徐家在打聽李姑娘的事情,這真正是無稽之談,胡娘子不防回去跟羅家李家解釋一下,不要影響到他們才好……”

  ??這話聽著好話,徐夫人說起來的那個語調卻是刺刺的,跟徐二夫人打過不少交道的胡氏立馬就聽出了徐氏的不痛快。

  ??之前徐家打聽李貞娘的事情,她亦是有些聽說,但渾沒在意,畢竟兩家門第相差太遠了,讓人完全想不到一起去,可如今,聽著徐二夫人這口氣,怕是之前的傳言並非空穴來風。

  ??“哪裏,這事情我還真是不清楚,我這外甥跟我們可不親,平日裏也從不跟我們來往的,真要有什麽事又哪裏會知會我們。”胡氏解釋道,先撇清了再說。

  ??隨後又聊了些別的話題,胡娘子便有些心不在焉了的,坐了一會兒,便說家裏還有事情告辭了。

  ??徐二夫人也不多留,讓人送了她出門。

  ??而胡娘子出得門,天氣本就熱,再加上想著羅文謙那不知天高地厚的,這回怕是讓徐二夫人記恨了,那背上就不由的冒起了汗。

  ??其實徐二夫人記不記恨羅文謙那小子,她是不在意的,可她怕徐家牽怒啊,雖然這個外甥平日裏是跟他們不往來的,但真說起來也是外甥,關係也是扯不斷的。

  ??想著,她便急急的往家裏趕。一進得家門,就看到王四方正坐在遊廊上蹺著二郎腿哼著小曲兒,手裏的扇子扇著,別提多愜意不。

  ??瞧著王四方這樣子,胡氏那火便不打一處來了。一把扯過王四方手裏的扇子,重重的丟到了一邊。

  ??“幹什麽?幹什麽?誰又惹著你了,好沒來由的。”王四方站了起來,唬著一臉瞪著胡氏。

  ??“還能有誰,還不是你那寶貝外甥。”胡氏沒好氣的道。

  ??“少在我麵前提起他,不是跟你說了嗎?那狼崽子,隻當沒有,你沒記住啊。”聽得胡氏說起羅文謙,王四方亦是火起,沉著臉道。

  ??“嗬,你當我想理他來著?可不管咱們理不理他,他總是你外甥吧,他幹的不知天高地厚的事情總會牽連我們的吧?”胡氏叫嚷著。

  ??“那小子又做了什麽?”聽得胡氏的話,王四方擰著眉道。

  ??“做了什麽?徐家看上了李墨的李貞娘,這才剛放出風聲呢,那小子倒好,立馬就跟你李家訂親了,這不是活生生的在打徐家的臉麵,今天我去徐二夫人那裏,好沒來由的就叫她嗆了一頓子,你說我冤不冤啊。”胡氏叫著屈。

  ??隨後又道:“我被嗆也就算了,可若是徐家記恨了咱們,那以後錢莊的生意可就要受製嘍……”

  ??聽著胡氏的話,王四方便皺著眉頭,好一會兒卻道:“我去找那小子。”

  ??說完便轉身出了屋,叫著下人備馬車。然後直奔官街那邊的義厚生號而去。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