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墨坊的發展
作者:糖拌飯      更新:2021-08-14 12:28      字數:4691
  雖說知道大姑姑要跳的是一個深坑,不過,畢竟還沒跳。

  ??貞娘雖然有心想勸勸,話又說回來了,依著大姑昨天對八房人的表現來看,自家大姑不一定會聽,她還是沒必要自找沒趣了。

  ??又或者,這世上總有些運氣特別好的人,徐家那邊於別人是深坑,說不準於他卻是機遇。所以,幾年後的事情,現在就早早去在意它倒也沒太大的必要。

  ??靜觀其變,做好應對才是必要的,並不需要杯弓蛇影。

  ??晚上,貞娘本以為會睡不著,可沒想一倒到g上就沉沉的睡去了,實在是她接管墨坊以來,雖說事情辦的是有聲有se的,但壓力著實不小。

  ??如今七祖母沒事,墨坊自由七祖母當家作主,再加上爺爺如今也回歸了墨坊,大事自有他們擔著,她隻需製墨賺錢。

  ??所謂無事一身輕便是這般,倒是一夜好眠。早上貞娘醒來,居然外麵天光大亮。

  ??“這不是睡到大中午了吧?”貞娘嘀咕的起g,外間喜哥兒不見人影。卻又聽得水伯那邊的梆子聲還在響著。

  ??“打熱水的梆子聲?”這應該ting早啊,怎麽天光這麽亮了。

  ??貞娘想著,出得門,才發現屋外的雪厚厚的一層,天光的亮是叫雪給映的。

  ??杜氏正在院子裏燒著火盆,一邊喜哥兒正幫著扇火,這火要是不扇的話,煙能嗆死人。貞娘洗瀨好,跳了幾下,活動活動身子,便走到雪地裏,在牆頭的地方,先拂開上麵一層碎雪後,就從中間抓了一把雪,捏成球,就放在嘴邊啃著,跟夏天吃冰一樣。

  ??“二姐,你吃雪!”一邊喜哥兒怪叫道,這事情他幹過,最後被趙氏拍了一巴掌。

  ??“沒事,這是臘雪,吃了能殺肚子裏蟲。”貞娘道,當然,她這嘴裏的殺蟲是殺菌,至於科學依據,沒聽瑞雪兆豐年嗎,臘雪於土地有殺菌殺蟲的作用,於人也差不多吧,當然,這其實是穿越前李貞爺爺的理念,而每年下雪天,她爺爺就會抓一把吃。

  ??如今貞娘做來,倒是更懷念起後世的爺爺了。不由的抬頭看天,爺爺,你放心,這一回,李墨會完完整整的傳承下去。

  ??“貞娘,怎麽了?”一邊杜氏看貞娘神se有異,便問道。

  ??“沒什麽,眼裏落了灰。”貞娘嘻笑道,側過臉,拿起掃把掃起雪來。

  ??一邊喜哥兒聽得貞娘這麽說,自也抓了一把往嘴裏塞。結果趙氏正好過來,又是朝著他的後腦勺拍了一巴掌:“你餓死鬼投胎了。”

  ??“二姐也吃了。”喜哥兒不甘的告狀。

  ??“哪兒呢,我沒看見,你少拿你二姐當擋箭牌啊。”趙氏看著正在掃雪的貞娘,自又沒好氣的瞪了喜哥兒。

  ??喜哥兒苦巴著一張臉,他冤死了。

  ??一邊杜氏抿著嘴笑。隨著桐油事件漸入尾聲,杜氏的那點事情也就算是過去了,一家人不能老別扭著過日子。

  ??吃過早飯,貞娘便扶著爺爺去墨坊那邊。

  ??今天李老掌櫃的穿著一身新棉袍,頭發梳的整整齊齊,戴著一頂皮帽。手裏拄著一根檀木手杖,這手杖是前段時間貞娘幫他買的。

  ??回歸墨坊,今天對李老掌櫃來說同樣是一個非同一般的日子。

  ??而這一身行衣,看著端是神精氣爽。

  ??不一會兒,爺孫倆便進了墨坊。

  ??墨坊裏的一些老人見老李老掌櫃,也是頗有些ji動,這裏麵有些好些都是李老掌櫃當年帶出來的。

  ??因此,一路過來,大家都跟李老掌櫃的打著招呼。

  ??隨後,陳氏把那先前跟匯源錢莊的那筆款子入墨坊的賬,如此一來,前些日子的謠言也就散了。

  ??接著幾個管事便被招了進來,七祖母宣布退回原屬於李家八房的股份,隨後又把給貞娘那一份記錄在八房上,如此,八房便占了三成份子,李老掌櫃的再一次成為墨坊的大掌櫃。

  ??如此,一切就緒。

  ??三天後,李家八房就搬家了。城門洞的人幫著一起出把子力把了過去。

  ??八房在祖宅這邊的房子正處於七房同九房中間,屋門朝著四寶街的一條偏街,叫清水巷,隻因這巷子裏有一口老井,井裏的水不管下多大的雨都是清的,於是這條巷子便叫清水巷。

  ??八房這宅子是徽州常見的宅子,馬頭牆,門頭中間的一塊磚上有提字,翠堤什麽的。

  ??一進門就是大廳,廳的兩邊東西廂房,從廳的邊門進去,就是一個天井,天井相對的,就是一個敞開的大廳,廳的正麵,擺著八仙桌,太師椅,正麵的牆上掛著祖宗畫像。

  ??廳的後麵便是後堂,正屋,以及書房。

  ??而後堂有上樓的木樓梯,樓上是閣房。一般人家未出嫁的女兒便住在樓上的閣房裏,於是這些閣房便是通常說的閨閣了。

  ??再後麵便是後院,七房,八房,九房,幾家的後院都有院門相通的,這便連成了一片。

  ??這宅子住著可是寬敞的多了。

  ??等到一切收拾好,李老爺子興趣高,親自寫了幾副隊聯,貼在門上,算是喬遷之喜。

  ??貞娘也湊趣的寫了一對:“春送花香紅滿地,雨滋春樹碧連天。”

  ??這其實是一對倒讀聯,順讀倒讀都成的,貞娘有些惡趣味,覺得穿越的總要借用一把。隻可惜家裏沒一個正經的文人,都沒在意,貞娘倒是得了個沒趣,便準備進後堂。

  ??這時,門房的李六斤帶了李家大姑姑進來。

  ??李六斤原是七房那邊的下人,李家八房過來,七房那邊就拔了李六斤夫fu過來,主要是幫著守門引客人的。

  ??“大姑姑來了,快坐,我去叫我娘親來。”貞娘連忙迎上前道。心裏卻在琢磨著大姑姑的來意,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啊,一向以來,大姑姑對她們八房是不太瞧得上眼的。

  ??“不用不用了,貞娘,不用去叫你母親,我就找你說點事情。”韓李氏拉住正要往後堂叫人的貞娘,急忙道。

  ??“那大姑,有什麽事啊?”貞娘一聽是找自己的,便不由的一肚子官司著,大姑姑這次回娘家最大事情就是借錢,而她一直盯著的就是那一筆貨款。如今突然找上自己,不會是大姑姑在七祖母那裏沒借到錢,跑到這裏來打自己的主意吧。

  ??畢竟那筆生意是自己做成的,在這方麵,自己是有一定發言權的,難不成,大姑姑想讓自己幫著她說說話?貞娘猜測著。

  ??雖不中,亦不遠。

  ??聽得貞娘問,韓低便略壓低了聲音道:“貞娘,大姑想跟你打個商量,墨坊那筆款子你先借點給大姑用用,等明年的生絲生意過後,大姑就還你。怎麽樣?”

  ??貞娘聽自家大姑姑這話,竟不是讓自己幫她在七祖母那裏說話,而是直接借錢,不由的樂了:“大姑,你也太看得起我了吧?以前墨坊是我做主,如今七祖母沒事,自然是七祖母做主。更何況是那樣一筆大款子,我如何做得了主?大姑還是別開玩笑。”

  ??“你這丫頭,你看大姑一大早顛顛的跑來,象是開玩笑的樣子嗎?我可聽說了,過了年,你七祖母打算讓你去南京,那一筆款子是要讓你到南京去開墨莊的。你是有自主權的,我想著啊,這墨莊要開也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倒不如把那筆款子先借我用用,到時一準還。”韓李氏又道。

  ??貞娘聽得她的話,卻是有些愣了,七祖母打算讓自己去南京開墨莊?

  ??雖說貞娘清楚,李家要發展,必然要走出去,去南京開墨莊是必然之路,隻是貞娘倒沒想到七祖母會把這事情交給自己。

  ??“憑什麽呀,七伯娘憑什麽讓貞娘去南京啊?貞娘一個女孩子家,如今在徽州出頭出se的做生意,那已經是叫人側目了,這再去南京,她還要不要嫁人啊?”趙氏這時正從後堂出來,聽到韓李氏就這話,就叫嚷開了。

  ??“你衝我吼有什麽用?又不是我讓貞娘去南京的。”韓李氏瞪著眼道,她還巴不得貞娘不要去南京,那筆款子閑置,那自家娘親就沒有不借的借口的。

  ??如今娘親借著要在南京開墨莊,倒是一口就封了她的話。

  ??“行了,嚷嚷什麽?這事情,七嫂跟我和貞娘爺爺說過,我們同意的。”這時,吳氏也跟著出來衝著趙氏道。

  ??“婆婆,這怎麽成,南京那地方,貞娘一人過去,這人生地不熟的,我也不放心啊。”趙氏有些急的道。

  ??“這開墨莊,自不可能貞娘一人過去,墨坊這邊要選些一起過去的,再說好運,那邊還是還有景明那一房在嗎?怎麽會沒個照應。”

  ??吳氏說著,隨後又語重心長的道:“貞娘的情況跟一般的女孩子不一樣,她身上還背著克fu的名頭呢,又是被田家退親的,咱們徽州這地兒的人,太注重這名節了,便是有那當家主fu看中貞娘的能幹,可終歸沒人能說下她呀。你看這都兩年了,除了田家那回,還有哪家的媒婆上過門,真要讓貞娘留在徽州,我看嫁人的希望就越小。倒是南京那地方,大氣象,我就不信了,咱家貞娘這樣的,就沒個當家主fu能看中?”吳氏頗有些不服氣的道。

  ??貞娘在邊上聽著這話ting怪異的,這好象是在恨嫁吧。

  ??這時女氏接著道:“再說回來了,不管嫁不嫁人,於貞娘來說,她一身墨技,又是做生意的材料,埋沒了也可惜,倒不如讓她闖一闖,做出一翻事業來。兒孫自有兒孫福,咱們把天地給她放開了吧。”吳氏歎口氣,這翻話自是李老掌櫃的意思。

  ??“遭瘟的田家。”聽吳氏這麽說,趙氏又不免咬呀罵了句田家,不過,對於貞娘去南京的事情,也算是默認了。

  ??“貞娘,這事你七祖母跟爺爺奶奶談的,本想過兩天問問你的意思,如今既然說開了,你便說說你的意思吧。”這時,李掌櫃的也從屋裏出來。

  ??“我自然聽爺爺和七祖母的安排。”貞娘很幹脆的道。於她來說,這條路倒是不錯的。

  ??“貞娘,我說的事情怎麽樣?”一邊韓李氏見八房的人自說自事,便插嘴問道。

  ??“大姑姑,我覺得買地的事情你還是要慎重。土地是國之根本,土地問題一向是最敏感的問題。徐家背景厚,就算有事也能抗過去,可咱們都是商戶人家,說句不好聽的話,朝延要開刀,咱們就是案板上的肉。這事,真要小心。”貞娘最終還是勸了一句。

  ??“還不就是不想借,盡找借口。”韓李氏一聽貞娘的話,那臉就甩了下來,二話不再多話,一臉憤憤的轉身就走。

  ??貞娘聳聳,愛聽不聽。

  ??………………

  ??感謝順順666,不想長大的猴子,糊糊3的粉紅票,朱老咪的平安符,謝謝支持!!!rs!。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