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玉米(一更)
作者:鄉村原野      更新:2021-08-14 12:25      字數:4571
  nb

  ??說笑間,隻見小蔥牽著蹦蹦跳跳的青蒜從前麵過來,閑趣捧著個盒子跟在後邊.

  ??到了跟前,青蒜將小凳子挪到綠菠跟前,接過閑趣遞來的盤子,用筷子搛了糕,姐兒倆你一口我一口地吃著。

  ??小蔥則向鄭氏回道:“清南村來人了。是周家派來的,說是周爺爺正在進京的路上。還有,劉二伯和劉二嬸也來了,蟬兒妹妹一家也來了,說是要給老鱉和蟬兒妹妹辦喜事;還有,大舅爺和二舅爺家也來人了,吳成家的大小子也挑了些丫頭小子帶來了……”

  ??鄭氏聽說周夫子來了,詫異極了:這天寒地凍的,老人家怎麽倒離開清南村了呢?

  ??她跟曹氏對視一眼,道:“那咱們得趕緊收拾一下……”

  ??小蔥搖頭道:“周家在京城有宅子。那人就是先一步趕來讓人收拾的。”接著又訕訕道:“還有好些人都來了。”

  ??好些人?

  ??鄭氏見閨女臉色有些發紅,忽然想怕是書院的學子,不禁微微一笑——這下可熱鬧了!

  ??曹氏忽然對她道:“大嫂,不如讓爹娘搬到正院來,老人家喜歡跟孫子孫女住一處,又親香。把東院騰出來做客房和下處,來了人也能應對。侯府到底隔得遠了些。”

  ??鄭氏點頭道:“我也這麽想,怕你嫌鬧,才沒提。”

  ??曹氏嗔道:“再鬧也是家裏人,我還能嫌棄他們?”

  ??正說著,忽然葡萄匆匆跑進來,到了近前喘氣道:“太太……”

  ??鄭氏見她神色非比尋常,忙問道:“怎麽了?”

  ??小聰也奇怪。

  ??葡萄扶著鄭氏胳膊,定了下心神道:“太太,我說了,你不要慌,要定定的。”

  ??鄭氏笑容一收,沉聲道:“你說!我不慌!”

  ??定是有大事。否則葡萄不會這樣。

  ??葡萄對小蔥使了個眼色,示意她留心鄭氏,這才道:“前邊來了個官兒,帶著個娃兒來了,說是……是三少爺玉米!”

  ??眾人都呆住了。6zz

  ??紅椒正跟劉婆子劉黑皮老娘一層一層地刷漿糊、沾碎布,好曬幹了做鞋底子。聞言把漿糊刷子往漿糊盆裏一扔,三步兩步就跑過來,大聲問道:“可是真的?”

  ??劉婆子等人都圍了過來。

  ??鄭氏激動地哆嗦著,反手抓住葡萄,問道:“你……你瞧清楚了。可真是玉米?”

  ??葡萄搖頭,躊躇道:“有些像。可是……可是我不知是不是。太太,玉米那時候才四五歲。過了這麽幾年,不好認哩!所以我才趕忙來告訴太太。太太,你冷靜些,先不要著急,還不知是不是哩。”

  ??曹氏見一向鎮定的鄭氏有些失態,也提醒道:“大嫂不要慌。小蔥,派人去叫大伯回來。”

  ??葡萄忙道:“我已經讓孫鐵派人去叫老爺了。”

  ??鄭氏身子頓住,慢慢放開葡萄。閉目定神。

  ??小蔥目光銳利,問葡萄道:“來的是個官兒?是個什麽官?他帶玉米來,說是我家的玉米?”

  ??這話聽著好別扭。

  ??葡萄歎氣道:“是個知府。他說他在青山書院讀過書的。還去過咱們家。他說他也不知這孩子是不是張家的,送來讓認認。”

  ??鄭氏睜開眼睛,對葡萄道:“別問了。走。去前邊瞧瞧。”

  ??小蔥忙攙住她,見紅椒也要跟去,吩咐道:“紅椒,你別去了。回頭娘看了,要真是弟弟,馬上不就能見了!”

  ??一語提醒了葡萄,忙道:“來人是個年輕的官兒,小蔥你也不要去了,我和太太去吧。”

  ??劉婆子忙走上來,扶著鄭氏另一邊,道:“我也去。玉米小時候,天天跟我家扁頭玩,我記得可清楚的很。”

  ??小蔥搖頭道:“我照顧娘。”

  ??她在軍營中呆了那麽幾年,還忌諱這個?

  ??再說,鄭氏眼下情緒很不穩定,她怕會出事,不跟在身邊當然不放心。為此,還特地讓丫頭荷葉把自己的醫箱送到前邊後堂,以備不測。

  ??鄭氏已經沉下心,默默地告訴自己:不要慌,這事太巧合了些,不要抱太大希望,否則希望大失望也大。

  ??不是她不想兒子平安無事,實在是張家平反後事情太多了些,誰知這一次是不是仇家的陰謀。

  ??被狼叼走,還能存活下來,這得多大的機緣和福氣?

  ??她實在不敢奢望啊!

  ??看著一行人進入前麵穿堂,紅椒急得團團亂轉。

  ??曹氏見了招手道:“紅椒!”

  ??紅椒一屁股坐到她身邊,將臉趴在她膝蓋上,哀聲道:“二嬸!”

  ??曹氏摸摸她頭發,溫聲道:“別急!你娘一去,很快就知道結果。”

  ??青蒜和綠菠對視一眼,安慰紅椒道:“二姐姐,大伯母去了一看,不就知道是不是玉米弟弟了。”

  ??紅椒抬頭,苦著臉道:“四妹妹你不知道,小娃兒長得快,忘性大,沒準他啥都不記得了。不好認哩!”

  ??青蒜和綠菠同時皺眉:啥都不記得了?

  ??那可不好辦了。

  ??綠菠眨眨眼睛道:“我記得在岷州的事。”見曹氏看她,又不好意思地低頭道:“隻記得一點點。”

  ??曹氏憂心忡忡:綠菠一直跟家人在一起,尚且忘了小時候的事,那玉米能記得多少前事?

  ??……

  ??果然是啥都不記得了。

  ??前麵正堂,鄭氏見到了新任荊州知府白凡,另有個七八歲的男孩子。

  ??她心裏一緊,盯著那孩子細看。

  ??並沒有哭喊“娘”的認親場麵,那孩子看鄭氏和小蔥的目光很陌生;鄭氏看他也迷惑:跟玉米小時候確實有些相像,可是,她怎麽就不能確定呢?

  ??也是,隔了四年哪!

  ??小孩子四年會有什麽樣的變化,養了六個孩子的鄭氏最清楚。

  ??一番拜見寒暄後,鄭氏便盯著白凡,又不時轉過目光打量那孩子,等他細說緣故。

  ??白凡先示意那孩子出去,他才對鄭氏道:“下官冒昧。也不知這孩子是不是張家小少爺,因此雖然一直帶在身邊,卻從未聲張過。這次蒙皇上傳召進京,又聽說張家平反,便特地帶了他來讓張家認認。”

  ??小蔥立即問道:“大人既然不知他是不是張家小少爺,為何要讓張家來認?”

  ??從小蔥進來。白凡一直未正眼看她。這時才將目光移到她臉上,眸光一轉,將她上下打量一番,垂下眼瞼,站起身。躬身施禮道:“下官見過玄武將軍。”

  ??小蔥隻得還禮。

  ??白凡禮畢,方才細細從頭道來。

  ??據他說,這孩子是他家的老仆於四年前路經清輝縣小青山時。從狼嘴裏救下來的。可這孩子大概嚇壞了,被救醒後竟不記得家中人事,不論問他什麽,都答“玉米”二字。然又奇怪的很,他十分警惕,不相信人,口口聲聲說白凡家仆等人是拐子,拐了他去賣的。是以整日罵人,張嘴就是“我日你祖宗”什麽的……

  ??鄭氏心兒當即漏跳一拍,幾乎不曾站起來。死死捏住拳頭,指甲掐入手心。

  ??正說到緊要關頭,張槐從外邊大步進來。神色匆匆。

  ??他也不管廳中有外客,先喊一聲“菊花”,等握住鄭氏雙手,才轉頭看向客座上的白凡,神情意外,“是你!”

  ??白凡忙又起身,見過老侯爺。

  ??略寒暄兩句,張槐立即細問白凡當初救下玉米的經過。

  ??白凡便重頭又說了一遍。

  ??他說玉米養傷的時候,有一次發燒,迷迷糊糊間念“張鄭兩家瓜果蔬菜滿園香,劉家泥鰍黃鱔魚蝦一池塘,李家文武全才琴棋書畫一籮筐”。這歌兒他在清南村聽過的,所以不敢怠慢,當即派人去清南村打聽消息。

  ??鄭氏頓時心神失守,昏昏然隻聽見白凡的聲音從遙遠的地方傳入耳中“……去的人回來說,張家被抄的時候,小兒子玉米叫狼拖去了。下官這才猜測這孩子可能是張家的。”

  ??他本想細問玉米詳情,誰知玉米傷好後,也不理人,整天鬼鬼祟祟的到處藏東西。

  ??大家隻當他小孩子愛玩,也沒在意。

  ??可是,有天淩晨他竟然跑了。

  ??“跑了?跑哪去了?”張槐失聲問道。

  ??白凡苦笑道:“這可是任誰都想不到的,便是下官見了,也目瞪口呆……”

  ??他將玉米從廚房煙道附近,掀開小瓦爬上房頂,從房頂上借著樹枝蕩去隔壁家,然後從狗洞鑽出去的經過說了一遍。

  ??是玉米!

  ??這絕對是玉米能幹出的事!

  ??鄭氏隻覺得五內俱崩,淚如雨下。

  ??張槐握緊她的手,也不住顫抖,嘴上卻催促道:“後來呢,你是怎麽找回他的?”

  ??小蔥眼不眨地盯著白凡,她更多的是在觀察他神情。

  ??白凡再次苦笑搖頭道:“別提這事了,連下官也覺羞愧,竟連個孩子也不如。當時,下官正在梅縣任上,發動縣衙三班衙役,幾乎不曾把梅縣翻了過來,也找不到他。”

  ??張槐有些想笑:他這小兒子是全家最鬼精的,便是被嚇得忘事了,那性子也是不會變的。——他不知不覺間,已經認定這孩子就是玉米了。

  ??小蔥追問道:“後來呢?白大人是如何找到他的?”

  ??白凡道:“哪裏是下官找到他的,下官可沒本事找到他。下官告訴城中百姓,說這孩子是家中老仆的侄孫,因管教嚴格了些,他小孩子家就生氣了,對外人說自己是被拐來的,請百姓若是見了他,務必要送來縣衙……”

  ??他把當日找玉米的經過細細說了,說最後從一個收夜香的王胡子的閨女秋霜嘴裏問出玉米下落,“老侯爺知道他去哪了?”

  ??張槐心裏覺得不妙,便問道:“去哪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qii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qiin閱讀。):nb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