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還能再翻一倍
作者:木子藍色      更新:2021-08-14 03:27      字數:4136
  充足的施肥,加上優選種子,加上良好的田間管理,在風調雨順的情況下,田地產量能增加一倍。

  ??一倍。

  ??李超說的很輕鬆,李世民和宰相們卻是一個個閉嘴不說話。

  ??這番話其實李超以前就說過,但誰相信呢?

  ??反正李世民就沒真正相信過,增產一倍?你開什麽玩笑,多收個三五鬥就上天了。後來看李家的產出確實很多,但也依然隻是認為算是特例。

  ??可今年李世民往灞上跑了不少趟,洗澡溝的這三千畝水稻梯田,可是作不得假的。那長長的稻穗,沉甸甸的。

  ??今天他還親自在稻田裏捉了魚,對於水稻長勢更加清楚,心裏估算後,也跟李超說的吻合。

  ??排除李家這些梯田,其實都是水澆地的奇特事實。

  ??不說別的地也產出五石,可就算翻一倍,那也夠駭人了。普通的旱地,肥力足,種子好,加上精細耕作,原來畝產一石變兩石?

  ??最重要的是,有充足的肥力後,田地就不用因為田力不足而休耕輪種了。甚至一年種完一季糧,還能種點高粱大豆油菜蘿卜什麽的,這不也是收獲嗎?

  ??關中現在一年有好幾百萬石的糧食缺口呢,如果田地產量增長上來了,豈不是意味著長安以後不需要眼巴巴的指望著關東轉運糧食進關了?不用老是看那些糧商們的眼色了?

  ??如果能解決這個問題,這可不僅僅是一個糧食問題,這是關乎整個長安戰略安危的重要事情啊。

  ??“陛下,臣聽聞在嶺南之南,越南的更南邊,有占城國。其國之中,有一種稻種,穗長而無芒,粒差小,不擇地而生。尤其是耐旱而且生長周期短,自種至收,僅需五十餘日也,而且產量還高。”

  ??李超向李世民透露了一個更神奇的事情。

  ??“占城國?莫不是隋時曾被攻破王都的林邑國?”李世民問。

  ??隋朝時,曾有隋將率兵攻破了林邑國,殺死了國王,洗劫了他們的王城,奪取了無數的黃金象牙珍寶等,不過因為士兵不服當地暑熱,水土不服死去大多,最後撤回。

  ??李超點頭,“占城國為占為所建,而占城國之地,就是漢代之時所置之日南郡的象林縣,後象林縣功曹之子區達殺縣令,自號為王,始建占城國。隋時,隋將曾攻破占城都城。”

  ??“這個占城國真有如此神奇的稻種?”

  ??對於水稻,李世民也是了解一些的。

  ??水稻在隋唐之時,種植麵積已經很大了,不但在南方普遍種植,甚至在河南、關中,乃至朔方都有不少種植。如長安的渭南,就有許多水稻,而現在灞上都有了幾千畝水稻。

  ??不對,按他的了解,水稻普通是要有一百來天的生產期的。五十來天的生產期?

  ??這可是縮短了一半啊。

  ??“陛下,北方天氣冷,僅能種一季稻,但在南方,長江和淮河流域,甚至是更南的嶺南地區,天氣溫暖,如占城稻這樣隻要五十餘天生產期的稻種來說,完全可以種植兩植,趕在冬季寒冷來臨前收獲第二季。甚至在嶺南,都完全可以種上三季!”

  ??“兩季稻,三季稻?”

  ??連陳叔達蕭瑀這兩位出生於南方的宰相都驚訝起來。

  ??自隋起,水稻的種植量大起來,也有少數優良的稻草種兩季的,但那種屬於極少極少的。關鍵就是缺乏好的稻種。

  ??一季生長周期一百多天,那就是三個半月,得三月後才能種,三個半月後,差不多就是六月底甚至是七月了。

  ??趕在立秋前種第二季,但再長三個多月,就來不及了,寒風霜凍會讓水稻無法抽穗的,會被凍死。

  ??也許在嶺南可以種兩季,但在長江淮河流域,肯定種不了兩季。

  ??而大唐如今,嶺南那屬於蠻荒未開發之地,也就淮河流域和長江下遊算是開發的還錯,連長江的中上遊都還不行,大別山、湘楚,那都還有好多蠻族的。

  ??因此可以說,李超一說有一種新的稻種,生產周期才不過五十來天,產量卻比現在的稻種高,而且耐旱且不擇地等優勢時,李世民他們都一臉驚訝,驚訝過後,都是一臉懷疑。

  ??占城國那種蠻荒之地的小國,能有這麽好的東西?

  ??“真有這樣的稻種,朕怎麽以前沒聽說過啊?”

  ??其實占城稻,也不完全是占城國的稻種,而應當說是中南半島上的占城、真臘都是盛產稻米的,他們那的稻種算是自然培養而成。

  ??因為自然條件好,氣候溫度以及雨水光照好,使得那裏的人種稻很簡單,根本不需要什麽水利灌溉設施,也不需要什麽優選種子,也不要育秧移栽這麽麻煩。

  ??都是粗放耕作,耕地破塊不深,也不育秧,直接就田點種,更不移秧。種了之後,反正是旱不求水,澇不疏決,既無糞壤,又不耕耘,一任於天。

  ??可就是如此,因為稻種耐旱耐澇,加之當地的氣候條件好,他們的水稻產量卻還很不錯。

  ??“暴殄天物啊!”

  ??李世民他們聽李超講故事一樣的,把占城人種水稻的方式說出來後,氣的李世民直拍大腿。

  ??“簡直是沒天理啊,他們這樣瞎種,居然還有好收成!”

  ??“陛下,這就是稻種好啊。如果我們有這些稻種,進行稻種優選,然後育秧、移栽,精心照顧,保水保肥,除草等,這產量會更高。”

  ??李世民盯著李超問,“如果你這裏種占城稻,能種兩季嗎,一季能有多少石收成?”

  ??“陛下,這裏的氣候還是不如江淮地區的,種一季稻還好,種兩季可就不大行。不過如果有占城稻,也是能種兩季的,但水卻不行。沒有水,光靠打井抽水,不行,成本太高不劃算。如果隻種一季,產量上,增加倒不會太多,按現在我們這種精耕細作之法,保肥保水,一畝估計能達到六石濕穀。”

  ??水稻的出糙率一般能達到百分之七十多點,要去除癟子,碎葉、爛子等,最後把稻穀轉成糙米,一石能出七鬥多點。而濕穀曬幹水分後,也會減輕不少。

  ??鮮穀子含水率一般為百分之二十到四十左右,曬幹後,也還會有百分之十多點。一石穀子曬幹,一般還有八鬥半左右。

  ??一石幹穀,能出七鬥二三左右的糙米。

  ??這麽一算,一石鮮穀,最終能出六鬥二左右的糙米。若種這占城稻,一畝產六石濕穀,最終能出三石七鬥多的糙米。

  ??很多,比原來的許多地一畝田產的濕穀還多。

  ??“陛下,這占城稻若能引進,最主要的還是要在淮河流域和長江中下遊推廣開來,那邊水稻田本來已經不少,若是能改種占城稻,而且在水較足的地方,推行雙季稻,那這糧食產量可就能大大增加,到時侯,江淮流域,可就是大唐的糧倉啊。”

  ??可惜這個時候沒有玉米、土豆、紅薯,要不然,糧食更能大增。

  ??“你手裏有占城稻?”李世民一臉激動的望著李超。

  ??李超攤手。

  ??“臣手裏沒有占城稻。”

  ??“那你知道對占城稻了解的如此清楚?”

  ??“臣聽一個嶺南來的商人說過,他曾經去過占城經商。”

  ??“這個商人在哪?”李世民一雙眼睛瞪的老大,跟要吃人一樣。

  ??那個商人當然是不存在的,那不過是李超的一個借口罷了。但占城稻是確實有的,李超其實去年就安排了人去占城,尋找這種稻種。

  ??隻不過路途遙遠,往來一趟不易,估計一時也回不來。

  ??高士廉這個時候站了出來,“陛下,臣可以保證李平章所說皆為事實。”

  ??李世民轉過頭來,一拍腦袋,“朕怎麽忘了,舅父曾經被隋帝貶官越南,在那裏當過官的,舅父,那南越可真有這種水稻?真有這麽神奇?”

  ??高士廉證實,在南越,確實有這種水稻,但很普通。以前他也沒有怎麽注意,但今天聽李超這麽一說,又覺得那些普通的水稻,又確實處處不普通,那般隨意的耕種,也能長的很好,而且確實是隻要不到兩月就能收獲了。

  ??但他不確定,這種水稻在中原能否成活,是否也有這樣的產量,特別是能不能種雙季。

  ??“既然真有這種水稻就好,其它的,先不管,把稻種弄回來再說。”

  ??李世民也是那種看不得好東西在別人家過夜的人。

  ??雙季啊。

  ??李超家的梯田水稻,產量高,還得靠肥靠精耕細作,而有了這占城稻,直接在南方種雙季,一下子就增加了一倍的產量啊。

  ??若是也在南方搞保肥保水精耕細作,那豈不是說,南方的糧食產量能夠直接翻兩倍?

  ??一季收獲三四石,兩季豈不是就收獲七八石?

  ??若是有那上好的水田,精耕細作,一季就能收五六石,那兩季豈不是要收十一二石?

  ??想想就讓人激動啊。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啊。

  ??就算皇帝,也還要整天擔心糧食的問題呢。

  ??“馬上派人,立刻,朕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看到占城稻。”

  ??李世民激動的麵色通紅,揮著拳頭咆哮著道!(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