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教導主任
作者:木子藍色      更新:2021-08-14 03:27      字數:4849
  求月票,求打賞!

  ??“吃東西別吧唧嘴。 ”

  ??李超給李世民端上一份煎餅果子,轉身不忘瞪了李承乾一眼。這個小子,剛才一臉傲驕樣,什麽孤才不吃這種亂七八糟的東西。結果現在吃的比誰都香,剛才都噎的翻白眼了,都沒舍得放下。

  ??這小子一邊吃,還一邊吧唧嘴。

  ??“好吃!”

  ??李承乾手拿著煎餅果子吃的正香呢。

  ??“食不言、寢不語,站要有站樣,坐要有坐相,這吃東西也得有個吃樣。你堂堂太子,吃東西還吧唧嘴,太失禮儀了。”李超教訓太子道。

  ??他的紫袍玉帶外麵圍著塊花布圍裙,手裏拿著把竹質鏟刀,站那裏訓斥著李承乾。教訓太子的感覺,真不錯。

  ??李承乾不服氣。

  ??一隻手抓著剪餅果子,一隻手指向李世民。

  ??“父皇吃東西就喜歡吧唧嘴。”

  ??那邊,李世民正拿著煎餅果子放到嘴邊,剛想咬下去呢,結果就看到太子出賣他。

  ??豈有此理,這個死兔崽子,坑爹呢。

  ??“承乾,說謊話是不對的。陛下英明神武,一代天驕,打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有極高的修養,怎麽可能吃飯吧唧嘴呢。”李超笑道。

  ??李世民忙接道,“朕怎麽可能吃飯吧唧嘴,承乾,趙國公教育你,你就得聽,你哪裏學來的臭毛病,還處處頂嘴?”

  ??李承乾覺得非常無辜。

  ??他一臉委屈的看著正義凜然指責教訓他的父親。

  ??爹,你今天早上吃飯的時候,都還吧唧嘴呢,母後都還說了你呢。你怎麽現在就不承認了。

  ??“父皇,我沒有,我...”

  ??“好了,知錯就要改,不要老想著狡辯抵賴,那能是一國太子該有的態度嗎?趙國公教訓你,那是為你好。趙國公是誰?是太子少保是太子少詹事,還是你太子妃的父親,他的話,你一定得聽。”

  ??李承乾氣的臉都脹紅了,點頭應是。

  ??轉頭,狠狠的咬了一口煎餅果子,基本上是把這果子當成是李超了。還不忘記狠狠的瞪了李超一眼。

  ??呀哈。

  ??這兔崽子又瞪我,真是沒挨過打啊。

  ??李世民跟李超蹲在都省的廊下,一起吃著煎餅果子。

  ??至於李承乾,因為敢汙蔑偉大的皇帝陛下吃東西吧唧嘴,已經被李世民罰去抄寫李氏家訓去了。

  ??抄十遍,抄不完,今天中午別想吃飯。

  ??可憐的太子,被爹坑了。

  ??李超洞悉一切,笑而不語。

  ??“講武堂怎麽個籌辦,你有個章法了沒?”

  ??李世民咬一口煎餅果子,嚼的那個有味道。還不忘記稱讚一聲雞蛋很嫩、火腿很香。

  ??“已經有初步的想法了,總體上來說,是依照科舉之法來選拔學生。由各衛選送和地方良家子自報名兩種,但不論是哪種,都隻是取得報名考試資格。還得經過審核身份詳情,符合條件的才發放準考證,可入京考試。”

  ??“有哪些條件?”

  ??李世民邊吃邊問。

  ??“首先,得是身家清白的編戶齊民,不論他是我漢家子弟還是歸化胡夷,隻要是我大唐的編戶齊民,身家清白,那麽都可以。不過我們還設置了一些其它的限製,比如衛府選送的府兵,必須是二十歲三十歲以下,八品官職以下。而如果是地方良民報名,則需要在十八以上,二十三歲以下。另一條,起碼得識字三百!”

  ??“識字三百?會不會要求高了一些,好多人都不識字的。”

  ??“臣也知道,但我們現在選的可都是軍隊未來的棟梁之材,當然還是要盡量挑選最好的。講武堂的學生,也是宜精不宜太多的。底子好,才能教的更好。”

  ??“你準備錄用多少?”

  ??“千把人吧。”李超回答。

  ??李超的打算是把講武堂辦成一所初級軍官學校,學習的時間定為三年。而且分科,初打打算是建步兵、騎兵、水師、炮兵、工兵、輜重六科。

  ??學員分科培訓,在講武堂中也按照軍中編製,步兵設一營五旅,一旅百人,共五百。騎兵設二旅,共二百。炮兵設一旅,百人。工、輜、水都設一旅,皆百人。

  ??這樣六科學員總數一千一百。

  ??每設設一個科長,直接管理本科學員。學員按營旅隊編製,采用府兵編製。每科還設有教官,並設戰術、築城、兵器、交通、繪圖、計算六大教育學科。

  ??此外還有學習軍製、軍規。

  ??學科外,還有術科。

  ??術科就是各科的專業技術了,騎、射、刀槍、擒拿格鬥等。

  ??“搞這麽多科?還要教學科、術科?”

  ??“陛下,講武堂就是為了培訓軍官的,而且是專業的軍官。自然一開始就得有明確的定位,特別是中低層的軍官來說,更需要優秀的專業技能。”

  ??李世民點頭,“說的確實有道理。”

  ??“繼續!”

  ??“臣打算擬將講武堂學員學習時間定為三年。但在考試合格招入學校之後,卻要先把他們送到邊疆軍中接受一年的服役,表現合格之後,才能正式進入講武堂成為學員,開始培養。”

  ??“直接送到邊關一年?”李世民搖了搖頭。

  ??“這個時間太久了,不如改為先送到京師的上番部隊中,先接受三個月的訓練吧。三個月後考核,合格者正式進入講武堂受訓。”

  ??李超倒也沒反對,“這也行。”

  ??“陛下,臣擬學員們總學期三年,但兩年學校受訓後,第三年則要下放到邊關各軍中檢校。一年時間後,看他們的表現,其中優秀者給予晉升,表現最差者,淘汰。”

  ??李世民對這條也不讚同。

  ??花了兩年時間好不容易培養出來,表現不佳就淘汰,那太浪費了。

  ??“表現不佳者,不予晉升,或者降級使用。”

  ??“也好。”

  ??“陛下,臣還打算建一些軍事小學。”

  ??“軍事小學?這又是什麽?”

  ??李超的計劃,是在天下各道各設一所軍事小學,生源就由天下各地的衛府府兵子弟中選送,這些子弟年齡在十四五歲之間,得身家清白,身體素質好,還要是讀書識字的。

  ??選入軍事小學之後,進行軍事和文化的雙重教育。

  ??軍小就是為講武堂培育生源。

  ??三年軍小教育完成,進行考核選拔,成績優秀者錄入講武堂。

  ??這些十七八歲的學生,他們學習的課程會和講武堂裏的學生們一樣。可這些年輕的學員,同年三年學習畢業後,進入軍隊中,卻是從伍夥長幹起。

  ??說白了,現在軍校招的是低級軍官,隊正隊副級別的。

  ??而那些軍小選入讀三年畢業的,卻其實是相當於士官。

  ??一個是軍官班,一個是士官班。

  ??士官,就是未來的軍官。

  ??從小開始培養起,經過軍小三年,講武堂三年,李超認為培養了六年的二十歲左右的青年士官們,能成為大唐軍隊的未來棟梁,這批年輕的士官在軍中磨礪幾年,哪怕會淘汰一些,最後也肯定能得到更多的優秀人才。

  ??這是一個造血機製,從小培養,能得到更專業更優秀的軍官,而且他們的忠誠度也更高。

  ??“正式的講武堂受訓,每天應當至少有半天時間教授課程,除了有關軍事的戰術、兵器、測繪、築壘以及軍規軍令外,還要增加曆史、地理、數學、經典等課程。”

  ??“術科訓練,先在操場進行各種製式訓練,再到各教練場演習,還要進行野外學習,由簡入繁,最後還要進入聯合演習。軍校的兩年受訓時間中,一年半在學校學習,另外半年則在長安和洛陽之間,進行行軍野營,野外受訓。”

  ??“兩年結束後,送入邊關各軍中檢校實習一年。一年後,返回講武堂畢業考試,舉行畢業儀式。最後按實習表現和考試成績,調入各軍中充任軍官。由最低的從九品隊副做起!”

  ??“而軍小進入講武堂畢業的學員,分配入各軍中,則從夥長做起!”

  ??“你想的很長遠。”李世民感歎著道。

  ??“不過這種模式,以前還從未有過啊。”

  ??“以前沒有,以後就有了啊。十二衛的將領們多數時間都是在京閑著,正好讓他們到講武堂當教官。”

  ??李世民笑著點頭,十二衛軍製下,有一個很奇特的景象,就是平時府兵們分駐各地軍府,由折衝都尉統領。

  ??但折衝府都是千把人一個的規模,再往上,雖然各衛還有很多高級軍官,可平時卻是不管下麵軍府的,他們全都呆在京城,每天衙門裏喝喝茶,或者管理下在京上番的府兵,然後就沒什麽鳥事了。

  ??遇打仗,這些高級將領點到了就出兵,沒點到繼續呆京城喝茶。點到的將領出兵打仗,領著命令和兵符去領兵。打完仗,把兵符交還,然後繼續喝茶。

  ??這其實就是兵將分離製度。

  ??這種製度下,軍隊很安全可靠,絕無可能出現擁兵一方的情況。

  ??“那些學科?將軍們可教不了啊。”

  ??“請些文士教員也不是那麽難啊。”

  ??“這倒也是。”

  ??“不過你的這種分科教法確實新鮮獨特,估計還是得你來主持,要不沒人搞的清楚明白。”

  ??“陛下,講武堂的校長得由你來領著,臣可以當個教導主任。”

  ??李世民對校長一職挺有興趣。

  ??“嗯,朕當校長,你當這個教導主任,嗯,還得加一個,教導主任兼任總教官!”

  ??教導主任兼總教官,李超倒不反對。

  ??下麵自然就是各科的科長,然後是各種教官,還有各科的總教官,什麽戰術總教官,騎術總教官,槍術總教官。

  ??當然,教官也可以稱為教頭。

  ??李超,大唐八十萬禁軍總教頭,講武堂教導主任。

  ??“朕回頭就下令,把京中這些吃閑飯的將軍們,全都趕去講武堂當教官去。”

  ??“陛下,臣以為陛下有空也要到講武堂跟學生們多講講課啊,比如就講戰略和戰術如何?教學生們什麽叫大局觀,什麽叫全局和一角。”

  ??“不如陛下就兼任講武堂戰略與戰術總教官吧!”

  ??李世民蹲在廓下,手裏還抓著半塊沒吃完的煎餅果子,“講武堂校長兼戰略與戰術總教官,嗯,挺不錯的樣子。”(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