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鄭表妹
作者:木子藍色      更新:2021-08-14 03:27      字數:4266
  大理寺位於長安城的西北,在皇城與宮城的西麵,安遠門內的義寧坊內。 安遠門在隋代稱為開遠門,

  ??安遠門是長安郭城西城牆最北的一座城門,門外還樹有兩道裏程碑立堠,上題“西極道九千九百裏”,從長安的安遠門到西域之極有一萬二千裏,從長安到西域的裏程,就是自安遠門計起。

  ??大唐的大理寺,就設置在安遠門內南側的義寧坊內。

  ??義寧坊內在隋朝時,有宰相高熲的宅第。

  ??李超還是頭一次來大理寺。

  ??大理寺相當於唐朝的最高法院,古謂掌刑曰士,又曰理。漢景帝加大字,取天官貴人之牢曰大理之義。

  ??在大唐,司法其實歸由三個部門管理,刑部掌管司法實務,大理寺管理囚禁,禦史台掌管糾察獄訟。

  ??具體點,大理寺是中央最高審判機關,專門負責中央百官犯罪及京城徒刑以上的案件,對於徒刑、流刑以上的案件,還得交刑部複核,死刑由皇帝複核。徒刑和流刑都屬於比較重的刑罰,唐朝的五刑,笞杖徒流死,即鞭笞,擊杖,有期徒刑,流放,死刑。徒刑是要強製勞動的,流放大多在邊疆。

  ??刑部掌管司法政令,兼有審判複核之職。禦史台是中央監察機關,掌管糾察,談何百官違法,並監督大理寺和刑部活動。

  ??要說起來,大理寺相當於現在最高法,刑部類似於司法部,禦史台類似於最高檢和中極委了。

  ??鄭善果做為滎陽鄭氏的當家人,原本是前途無量的,太子建成若繼位,他必然是宰相。

  ??不過現在李世民當了皇帝,他就尷尬了。畢竟鄭家可不僅是支持太子這麽簡單,關鍵鄭家還是太子的外戚啊,鄭觀音可是建成的太子妃。

  ??好在李超在其中幫忙說話,加之李世民也一樣的需要滎陽鄭氏這樣的頂級士族的支持,有李超在中間牽線緩和,鄭家迅速的棄暗投明,轉投到了李世民前效力。有李超做牽線,還起著擔保人的作用,李世民也比較快的啟用鄭家。

  ??鄭善果雖然被免了太子左庶子、民部尚書職,但依然保留了大理寺卿這個九卿職。

  ??鄭家在武德朝,已經取代崔家,成為五姓之首。不過這樣的千年豪門,也是現實的,李建成一倒,李超上門一牽線,鄭家立即就倒向了李世民。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更沒有半點猶豫。

  ??“最近鄭表姐還好吧?”

  ??“家裏想把她接出宮來,不過她卻不願意,說要陪著建成。三郎,你說,建成會死嗎?”鄭善果說起這些話的時候,是那麽的自然。

  ??“玄武門既然沒死,自然是不會死了,這個是可以放心的。殿下是那種雄心萬丈的人,殺太子隻會有損他的名聲。不過,十年之內太子是別想出京了,也許十年後,他能出皇宮,在京城有座院子閑居。甚至二十年後,也許還能授封個郡王、國公之類的,出京到地方當個富貴閑王。”

  ??李超對李世民這個人,也是有些了解的。狠的時候確實狠,但也是個比較能控製住自己的人。

  ??建成、元吉,除非他們還要搞什麽謀逆之事,否則性命是無憂的。

  ??“觀音就是舍不得那三個孩子。”

  ??鄭觀音十六歲嫁給李建成,為他生了一子二女,長子長女還是五女,幾個孩子都還小。鄭家想要把鄭氏接出宮,以跟廢太子劃清界線,可鄭觀音卻不願意離開。

  ??“鄭表姐是個有情有義的,其實鄭家也不用在意這些,表姐不願意,那就隨他吧。其實太子看中的是鄭家以後的表現,而不是之前。”

  ??李超的這番話,讓鄭善果心裏安定不少。

  ??跟錯了人,對於鄭氏這樣的千年豪門來說,也是很危險的。五姓七宗,名聲確實大,但與一國之君硬抗,也是抗不過的。看看崔家吧,當年北方士族之領袖,五姓七宗之首,在隋文帝之時,多麽的風光,可開皇末,就因為卷入奪嫡之爭中,最後崔家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不管是關隴豪門還是關東士族,其實都是一樣的,平時他們確實名聲響亮,但真觸及了皇帝逆鱗,也一樣危險。八柱國家的李穆,隋初最大的門閥,一家五百多個子弟皆有官身,遍布朝野。

  ??可說沒就沒了。

  ??崔氏,五姓之首,當時東郡公崔君綽一家子還不是被免官流放,沒收財產,女眷入掖庭就入掖庭。後來還是楊廣寵幸了崔氏女,又給崔家一個翻身的家夥。

  ??但時至今日,清河崔也早不是五姓之首,連博陵崔也遠遠不如了。

  ??五姓七宗也不是鐵板一塊,更何況就算鐵板一塊又如何,五姓七宗就跟鄉下裏的那些大宗族一樣,在鄉下確實勢力大。但皇家,其實就跟那種鄉下暴發戶一樣,甚至還是流氓暴發戶。大家族確實是骨子裏瞧不起這種爆發戶的,平時爆發戶也得顧忌著這些大宗族的鄉望名聲什麽的。

  ??但真要惹怒了這暴發戶流氓,其實吃虧的還是這些大宗族。概因為,暴發戶們耍起流氓來,也是無解的。

  ??鄭家現在是北方領袖,可也不願意也不敢跟已經坐穩江山的李家卻硬扳什麽手腕子。沒有意義,最好的結果,也不過是兩敗俱傷。

  ??如果李世民非要搞清洗,那麽鄭家肯定不會坐以待斃,肯定是得拚盡全力跟李世民拚一拚的。但現在,既然李世民肯拋去過去,講未來合作,鄭家當然滿意。

  ??“舅父啊,我知道你家中還有個年芳十五的表妹,是知書達禮,相當有教養的。”

  ??鄭善果有些怔了怔。

  ??這話怎麽這麽熟悉呢,這不就是不久前他奉太子命去李家提親時說過的話嗎?

  ??“三郎想納鄭家女做媵?”鄭善果故意裝作不明白話中之意,問道。

  ??“不,我已經娶了舅父外甥女十三娘,兩人感情也很好。”

  ??“那又有什麽關係,你又非凡夫俗子,現在是堂堂開府儀同三司的正一品,又爵封趙國公,有一千八百戶實封的一等功臣。又這麽年輕,多納幾房媵妾也是正常。我家婉娘今年十五,跟十三娘表姐妹關係也是極好的,我作主,咱們兩家親上加親,就讓嫁言到你家做個媵!”

  ??李超傻眼。

  ??這鄭善果也太拚了。

  ??“舅父,鄭家表妹什麽樣的人啊,那是滎陽鄭氏女,雖說不是舅父嫡出,但其母也是出身大家啊。”

  ??“我覺得三郎就挺好的,婉娘要是嫁給你,那是她的福氣。”

  ??李超真的有些無話可說了,他相信鄭善果很清楚他剛才提到鄭表妹的用意,他是想替李世民跟鄭家結個親的。

  ??雖說李世民為了地位穩固,可以放下過去鄭家跟建成的關係,但如果鄭家嫁給女兒給李世民,這鄭家豈不是能更得李世民信任嘛。

  ??可他都說的這麽明顯了,鄭善果卻硬是裝不知道,還非要強行給他和鄭表妹配對。

  ??李超沒見過鄭表妹,但聽說鄭表妹確實是個很不錯的姑娘,有教養,長的好,還有才。這樣的姑娘,李超沒想過要納,鄭家的庶女,那也不是一般的庶女啊。

  ??“舅父啊,我沒有這樣的福份娶鄭表妹啊,其實我是想牽線搭橋,為鄭表妹介紹一門好姻緣,也為鄭家考慮的。舅父,你覺得鄭表妹嫁給秦王如何?”

  ??鄭善果想不到李超非要捅破這層紙,當下有些無奈的道,“鄭家當初嫁了一個觀音給太子,現在並不想再嫁一個婉言給新太子。”

  ??“為什麽,若是嫁女給太子,以後鄭家就改上太子這條船了,對鄭家來說是極大的好事啊。”

  ??“我承認太子有本事,但囚父幽兄篡位奪權......”

  ??這番話就說的有些不客氣了,鄭善果居然還瞧不起李世民,李超有些無語。

  ??“舅父有些事情放在心裏就好了,以後莫要再對第二人說起了。”鄭家不肯嫁女給李世民還說出這種話,若傳到李世民的耳朵裏,隻怕李世民要恨的牙癢癢了,哪怕不搞鄭家,以後也肯定不會對鄭家好。

  ??“舅父再考慮一二。”

  ??“三郎你也再考慮一二。”

  ??兩人麵麵相覷。

  ??過了一會,鄭善果提出了一個變通方法,“婉言還有個姐姐叫婉容,也是庶出,不如我把婉容許給太子,把婉言許給你。”

  ??如鄭氏這樣的名門大族,一般子弟都會有不少的妾侍,有些人可能娶妻很晚,但正式娶妻之前早就納了不少妾了,甚至可能孩子都十多歲的都有。反正這種情況,也一樣叫未婚公子。

  ??大家族的男丁妻子出身基本上都高,非要娶那些門當戶對的名門女子,一時沒合適的,就等。當然等的過程中,會納妾,甚至娶妻進門了,也一樣會繼續納妾。一個名門男子,有個十幾二十個兒女太尋常不過的。

  ??鄭善果的兒女就不少,但嫡女都出嫁了,還有幾個未出嫁的庶女,其中婉言的母親出身高些,婉容的母親出身低些,兩人年紀相仿,一個十五一個十六,婉言各方麵都比婉容要強些。

  ??可現在,鄭善果卻寧願把這個寵愛的庶女嫁給李超做妾,也不願意嫁給李世民做妾,最後沒辦法了,也寧願把另一個庶女婉容許給李世民,依然堅持要把婉言許給李超做媵。

  ??“給婉言表妹尋個士子,嫁過去做個正妻不更好嗎?”

  ??“我覺得李鄭兩家聯姻,親上加親也更好。婉言嫁給你,過去了也不用擔憂大婦,十三娘總不會苛刻她的。”

  ??李鄭兩家聯姻,鄭善果覺得很有必要,外甥女婿,總不如女婿來的更親啊。

  ??“舅父真不是開玩笑?”李超問。

  ??“當然不是,我很認真的。”

  ??“容我考慮考慮!”(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