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唐吐青海條約
作者:木子藍色      更新:2021-08-14 03:26      字數:5156
  第三更送上,4400張月票加更!

  ??“大汗!冶利部急報!”

  ??慕容伏允的午餐被打斷,河南王拓跋赤辭臉色難看的急步入帳。

  ??一張情報遞到慕容伏允的手裏,慕容伏允匆匆看了一眼,眼睛就瞪大了。“冶利部大敗,白蘭、白狼、南磨三國暗與唐軍聯手,自冶利部背後殺出。冶利各部六萬聯軍大潰......”

  ??慕容伏允感覺自己頭暈目眩,站立不穩。

  ??“大汗?”

  ??拓跋赤辭連忙上前一把扶住了慕容伏允,慕容伏允坐下,好一會才緩過來。

  ??“冶利七部?完了?”

  ??拓跋赤辭的臉色也很不好看,冶利部的大潰敗是他未曾預料過的。

  ??“還剩下多少?”慕容伏允繼續問,語氣急促。

  ??“還剩下了一半。”

  ??“一半?”

  ??慕容伏允再次暈了過去。

  ??等他醒來後,終於弄明白了冶利部的損失,說剩下一半,那還是往好了說。二十餘萬冶利各部人口,還剩下了十來萬,確實還剩下了一半。

  ??可剩下的都是老弱婦孺,最精壯的和稍年青點的男人都參加了那場戰鬥,六萬冶利部男人,最後隻逃走了一萬餘,五萬人被殺死被生擒。

  ??“該死的白蘭、白狼、難磨,他們什麽時候跟唐人勾搭上的?”

  ??“為什麽你們就沒有絲毫發現?”

  ??多彌也被稱為難磨、南國。這些都是過去吐穀渾想要吞並掉的小國,可現在卻給了吐穀渾沉重的一擊。

  ??拓跋赤辭也有些無奈,他們拓跋部在冶利部的東北方向,離著四百裏,而細封部則是西南方向,離的更遠。

  ??其它幾部,也都在那個方向。

  ??但是這次白蘭三國的出兵方向,卻並沒有走黨項諸部占據的東麵,而是直接向北。

  ??白蘭國距離白冶利部,隻隔了一條黃河,和兩座山脈。

  ??悶磨黎山和積山石與黃河,兩山一河,可這兩山卻有山口直接通到北麵,黃河在這帶也有許多可以渡河的地段。

  ??白蘭國距離白冶利,隻相隔著四百裏而已。

  ??而難磨國到白蘭國,也不過四百裏。白狼國在白蘭的西南方向,也不過相距五百裏。

  ??最讓人意料不到的是,這三國會聯起手來,以前這三國之間可沒少互相攻伐的。正因為三國的關係,使得以前南磨和白狼,根本沒有機會通過白蘭的地盤,到黃河來。他們隻能走西麵,先到青海,或者走東麵,得經過黨項羌的地盤。

  ??可這次,三國和唐人聯手,他們全都走的北路,直通黃河,三國到白冶利最近的才四百裏,最遠的也不過五六百裏。

  ??誰都料不到,這三個家夥會突然殺出來,竄到冶利部的背後捅了一刀。

  ??不過這些解釋,並不能讓慕容伏允滿意。

  ??“冶利真是怎麽回事?他不是已經集結了六萬人馬,可為什麽與張超的一萬唐軍對峙了整整四天,都沒有發動進攻,也沒有撤退?”

  ??拓跋赤辭也不知道要如何解釋,事實上,他聽到這些消息的時候,也一樣的疑惑。

  ??六萬人與一萬唐軍相逢,冶力真完全占據優勢,為什麽不打?

  ??不過後來再想想,唐軍後來隻不過增加了九千援兵,結果就硬是擊敗了六萬冶利部。他就明白冶力真的一些想法了,他與冶力真是老朋友了,沒想到這老家夥回家養老,結果臨老了還死的這麽慘。

  ??六萬人打不過一萬九,輸的還那麽慘。

  ??冶利部沒落了,那些家夥占據著最好的草場,卻養成了羊,一點血性都沒了。黑冶利敗的跟豬一樣,青冶利更是敗的愚蠢不堪,而現在,白冶利率領的冶利聯軍敗的更是讓人不忍。

  ??“河南王,軍情上說,冶利真早就給你部送去求援信,可為什麽拓跋部遲遲未去救援?隻是相距四百裏路而已,四天的時間,難道還不夠你們趕過去?白狼羌都相距六百裏,他們都能趕到,你們為什麽趕不到?”

  ??慕容伏允不由的懷疑拓跋部故意見死不救了。

  ??拓跋赤辭很無奈。

  ??“大汗,這裏麵有隱情。”

  ??隱情就是拓跋部收到白冶利部的求援信之前,還收到了來自細封等幾個黨項部的求援信。白狼、白蘭、難磨三國組成的兩萬兵馬,突襲了幾個黨項部落。

  ??細封等部得報後,立即發信給黨項各大部,約他們出兵對付三國。

  ??當白冶利的人趕到拓跋部求援的時候,拓跋部的主力已經南下了,部族裏剩下人馬不多,又無人能決定是否把不多的兵派去冶利部。

  ??結果,冶利部轉眼就給擊敗了。

  ??“白蘭三國哪來的膽子,敢和我吐穀渾為敵?”

  ??“自然是唐人在後撐腰。”拓跋赤辭無奈道,事情很明顯的。

  ??慕容伏允氣的肝疼,冶力部可是鎮守著吐穀渾的東北部,而黨項羌則守著西南部。吐穀渾的其它地方雖然廣闊數千裏,但除了東部以及青海附近,其它的地方都很一般。當年吐穀渾被隋朝征討,就是借了黨項羌的地盤保存著火種,直到隋末才借機複國。

  ??隴右王細封步賴也來了。

  ??“大汗,不能再打了,已經失控了!”

  ??細封一句話,讓慕容伏允緩過神來。

  ??現在他考慮的不是如何找回場子,而是不能讓大唐看到他們的虛弱,如果大唐認為他們實力很弱,有了想要大舉入侵的想法,那才是危險的。

  ??吐穀渾比較早年被隋朝打了兩次,一次指使鐵勒人入侵,一次隋軍親討,打的慕容伏允丟掉了三千裏國土,最後縮在黨項羌人的山穀裏才撐下來。

  ??雖然也複國數年,但這幾次的交戰,讓他也看出來了,吐穀渾的實力很一般。

  ??一個冶力七部,連唐朝一個洮州都督都打不過。

  ??現在唐朝又聯合了白蘭羌等小國,這是要挑事啊。真全麵開戰,吐穀渾搞不好又要亡國,他又要流亡深山了。

  ??“請大汗立即請唐儉來議和,做些退讓,盡快讓唐人將公主送來和親,其它的我們可以適當退讓一些,不能再打下去了。必須讓唐皇把那張超調回去!”

  ??“可唐儉上次提出要黑冶利的三百裏地!”

  ??“給他!”

  ??細封步賴倒是很大方,反正黑冶利早族滅了,現在冶利七部也差不多名存實亡了,根本無法繼續守在原來的地盤上。

  ??上次吐穀渾進犯唐朝隴右,也不過是聽了突厥人的遊說,覺得有機可乘,但上次搶是搶了些東西,但如今被唐朝洮州都督幾次三番的報複,他們搶的還不如損失的多。

  ??唐儉在午睡。

  ??被吐穀渾的侍衛叫醒。“大汗請你前去議事!”

  ??這幾天,慕容伏允一直沒有再理會唐儉,好像忘記了他一眼。

  ??“冶利部又打敗仗了?”唐儉一邊打著哈欠,一邊似漫不經心的問道。

  ??那侍衛沒回答,可暗中觀察著他表情的唐儉,卻已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結果。冶利部居然真的又打了敗仗,天啊,張文遠這是戰神轉世,還是軍神附體?

  ??到了慕容伏允的大賬。

  ??慕容伏允果然同意了上次他提出的條件,願意把黑冶利的地盤劃給唐朝,算是娉禮。

  ??“娉禮?”唐儉哈哈大笑。

  ??吐穀渾居然拿三百裏地做娉禮,騙鬼呢。

  ??肯定是張超把冶利人打的狠了,吐穀渾有些害怕了。

  ??若是就此答應,那麽大唐就正式新增了三百裏地。可唐儉也不是那種輕易能滿足的人,別人送的他不稀罕,他要自己爭取。

  ??那三百裏地是張三打下來的,又不是他談下來的。

  ??沉吟片刻。

  ??唐儉笑著提出了一個要求。

  ??“冶利部的地盤都要交給大唐。”唐儉的理由也很正當,自北周到隋朝,冶利部如今占據的地盤,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州縣。

  ??這是中原固有之領土。

  ??這話說的慕容伏允差點一口唾沫吐到了唐儉的臉上。

  ??什麽叫固有之領土?

  ??北周以前,吐穀渾在西晉之時就占有這片地方了,甚至現在唐朝的洮州都是他們冶利部的地盤。後來北周、隋先後侵奪去了,如今他們恢複了部份。

  ??唐儉居然有臉說什麽固有之領土?

  ??拓跋赤辭和步封細賴也都臉色難看,冶利七部的地盤可不小,差不多是東西八百裏,南北六百裏地。

  ??不說這麽大片的地盤,誰都舍不得割讓。而且還有一個問題,若是把這塊地盤割讓給了大唐,那麽吐穀渾和黨項羌就被大唐從中一刀切成兩塊了。

  ??“那西以積石山為界,東以羌水為界。積山石以北包括黃河一帶都歸大唐所有,西麵羌水北岸,包括迭山歸大唐,江南的岷山則歸吐穀渾。”

  ??唐儉的這個提議,等於把冶利七部的地盤,留了大約四分之一給吐穀渾。

  ??黃河在這一段是有一個大灣,積石山正處於這個大彎的中心,把這個大灣分成南北兩部。如今積石山以北的那段黃河南岸包括黃河北岸的那廣闊地盤,都要歸大唐。

  ??而積石山南麵到黃河北岸,再到黃河的南岸,直到與白蘭羌交界的悶摩黎山,給吐穀渾保留,這樣吐穀渾到東部的黨項諸羌之間,還有一條通道,不至於東部黨項諸部成為一塊飛地。

  ??慕容伏允幾個氣的喘氣如牛,眼睛血紅,可唐儉就是不肯退讓。

  ??經過了整整一天的反複爭執,唐儉也終於差不多弄明白了眼下東邊的局勢。冶利人大敗,張三居然暗中聯合了白蘭羌和白狼羌、難國一起,打了冶利一個底掉天。

  ??見到吐穀渾君臣不肯退讓。

  ??唐儉心裏有了底,最後他主動做了點退讓。

  ??最後雙方達成了一個邊境協議。

  ??西北方向,以黃河為界,自大唐廓州西南的蒙赤嶺黃河段開始,黃河以東歸大唐。然後沿著黃河一直到東部的那個大轉彎處,黃河的北岸都歸大唐。

  ??以這個大灣的頂戰,再到羌水,黃河北和羌水北,都歸大唐。

  ??這個協議,等於是把那個黃河大彎內的長六百裏,寬約一百五十裏的地盤,都留給了吐穀渾。

  ??不過按這個協議,大唐也賺。

  ??這等於大唐的疆土,增加了東西六百裏,南北三百裏地。

  ??往東到了黃河邊,往南也到了黃河邊,往南則以羌水為界。

  ??慕容伏允幾乎是強克製著自己,最後才同意了這個協議的。

  ??“現在,請唐侍郎,立即稟報長安,讓唐國下令給張都督,令他收兵罷戰。”

  ??唐儉看著那份協議,還有上麵附帶約定好的兩國新邊境的地圖,心中萬分高興。

  ??拓邊六百裏,不僅是張文遠的功勞,也有他唐儉的一份功勞了。

  ??“請大汗在這盟約草書上簽字,回頭我立即送回長安,待陛下同意後,也會簽名用璽,到時再把其中一份交給大汗!”

  ??慕容伏允提起筆,萬分不甘的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還是欠11章,放我出去,我不想再循環了!!!(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