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三國演義(為孤單墜星盟主加更!)
作者:木子藍色      更新:2021-08-14 03:26      字數:4624
  距離隴西城東麵三十裏。

  ??埡兒峽口,張超駐馬河畔眺望。許敬宗、馬周、岑文本等與他並肩。

  ??“我們真要就這樣過去?”許敬宗聲音有些顫抖。

  ??“我們隻能兵行險著了,秦王已經在隴西城堅守了七天,估計早已經是強弩之末。每多呆一個時辰,都多一份危險。若隴西城失守,則不但秦王危險,我們也一樣不保。”

  ??“可隴西城下,至少五萬吐穀渾軍。伏羌城撤走的那三千騎,肯定已經把我們的消息告訴隴西城下的吐穀渾人了。”

  ??“那樣更好。”張超道,“以我們的這支人馬,要想偷襲擊敗吐穀渾大軍毫無可能,唯一的希望就是虛張聲勢,讓吐穀渾人錯以為我們是朝廷增援大軍,嚇退他們。”

  ??“可吐穀渾有五萬啊,嚇的退嗎?”

  ??大家一陣沉默啊。

  ??是啊,要嚇退五萬吐穀渾軍,這相當的困難啊。

  ??“吐穀渾雖有五萬,也不全是兵。就跟我們在沿河城滅掉的那三千一樣,其實很多都隻是羌氐部族的牧民而已,老少皆有。有些人都五六十歲,都快騎不動馬了,有些則是些十二三歲的,勉強剛能騎馬而已,這些人,也隻是湊個數,真正能戰者不多。要不然,他們圍攻了小小隴西城都七天了,豈會還攻不下?”張超給大家打勁。

  ??既然都已經到了這裏,那也隻能前進,沒辦法再後退了。

  ??“可我們這裏才兩萬人不到。”許敬宗回頭看著峽口裏的那支軍隊,有些心虛。

  ??說是兩萬人,但其中右前、左後、右後三軍七千多人,八千餘民夫,然後在伏羌城拉了五百府兵,湊了三千青壯,加起來也才兩萬人不到。

  ??這要是一萬多府兵,還倒真不怕,可這都是些新兵和民夫啊。

  ??馬周也建議他們就守在這個峽口,不要出去,故意弄些聲勢,讓吐穀渾人知道他們來了就行。

  ??埡兒峽距離隴西城隻有三十裏。

  ??這是一個很獨特的地形,隴西城其實應當算是渭河源頭附近的一個河穀盆地,比沿河城盆地大許多。這塊盆地東端,兩山夾一峽穀,十分的狹窄,約有兩裏長。

  ??西南麵蕨毛山,東北是羊馬山,滑河在其中穿峽而過,峽穀裏是通往隴西的險道。

  ??峽穀很窄,這段渭水很湍急,兩邊的山卻都是那種峭壁,沒有坡。

  ??之前從伏羌城撤走的三千黨項羌,也許是真被張超嚇到了,居然沒有在這裏留下把守。

  ??這樣一條天險,如果羌人有三千人守著,張超想通過還真難。

  ??不過現在馬周他們認為,這條峽穀可以守。

  ??把西峽口一堵,派兵把守,立柵欄、拒馬,吐穀渾人就過不來。對於這一萬多新兵和民夫來說,這等於處於沿河城一樣有安全感。

  ??張超也知道這樣做,確實安全。可問題是,這裏隔隴西城還三十裏呢,他們躲在這裏不出去,那如何增援李世民?吐穀渾人可以悠閑的繼續進攻隴西城,他們連坐山觀虎鬥,都還看不到。

  ??而一旦隴西城破了,李世民戰死或被擒,那時吐穀渾過來,他們這個虛張聲勢的假把戲又能演多久。吐穀渾人一進攻,不就破了。

  ??峽口雖險,可也擋不住幾萬吐穀渾人的進攻啊。

  ??“賓王,讓你們準備的旗幟都做好了嗎?”張超轉頭問馬周,事情到了這一步,隻能硬著頭皮上。張超隻希望,能夠成功吧。

  ??“好了,樹起本總管的大纛,出發!”

  ??清晨的曉風中,六麵大旗格外的顯眼。

  ??纛,大旗!

  ??唐軍中的旗幟使用是有嚴格規定的。

  ??軍旗有四種,一曰麾,以供軍將。二曰旞,以供師帥。三曰枿,以供旅帥。四曰旆,以供倅長。

  ??大纛,就是麾旗。

  ??唐軍中大將軍立大纛六口,紮營的時候,立於營中。行軍的時候,為前引。

  ??隻有一軍統帥,才有資格使用。一軍也隻有一位大將的六纛。能立六纛的,最起碼也是大將軍、大總管。

  ??大帥六纛外,還會有軍門旗兩口,紅色,八幅,出前列。還有門槍兩根,以豹尾為刃榼,出居紅旗後,止居帳門前左右,另外還會有五方旗五麵,出隨六纛後。

  ??另外六纛邊還會有嚴警鼓十二麵,角十二具。

  ??纛即大旗,大將軍設六麵大旗,立於中營,以示大本營所在地,軍門立兩麵紅旗,又設五方旗分別指向五個方位,亦立於中營,在六麵大旗後麵,以方便將帥及士兵辨別方位,另外各設隊旗二百五十張,為了讓各隊士兵便於歸隊及聽旗號令,除了紅色不得使用外,其他顏色及圖案由各隊自行設計,多是飛禽猛獸類,當然前提是不得超越上麵所規定的用旗等級。

  ??旞為帥旗,大將用。

  ??纛有六麵,旞隻有一麵。

  ??這也是將帥旗,或者也可稱為認旗,長方形的大旗,上麵會寫上將帥的姓名。

  ??如現在張超的隊伍裏,那麵高高的旞上,就寫著一個大大的張字。

  ??纛代表著主帥所統的大軍,而旞代表著主帥的身份。

  ??張超隻是一個小小的子總管,還帶的是補充兵。

  ??但這不妨礙他虛張聲勢,給自己建了六纛,又樹起了張字大旞。

  ??另外張超還讓人建了上百麵枿旗,這是故意要讓人以為張超有上百個旅將,又立了五百多麵隊旗,以讓人誤以為他有兩萬多人馬。

  ??反正,做戲做全套。

  ??吐穀渾人也不蠢,不會看到你隨便打些旗幟,就誤以為你真的兵強馬壯。

  ??可當吐穀渾人看到張超的這支隊伍,人多勢多,六纛、張字大旞,上百的枿旗,二百多的隊旗,那這些斥候就會得出一個可怕的結論。

  ??那支人山人海的軍隊,竟然有兩萬餘人,而且是由一位姓張的大將軍親自統領的。

  ??因為有幾千匹繳獲的戰馬,又能假裝成是這支大軍的騎兵部隊,確實很有幾分樣子的。

  ??“都打起精神來,敲著鼓前進!”

  ??張超不打算悄悄的靠近隴西,萬一讓吐穀渾誤會他要偷襲,有了過激的反應就不好了。還是敲著鼓聲一路緩緩前進的好,希望伏羌城下的那一幕能重演。

  ??同時,打鼓也是張超控製隊伍的一個辦法。

  ??這幾天在路上行軍,張超就是用鼓和旗來指揮這些新兵和民夫。通過中軍的十二麵大鼓,均勻的鼓點,讓那些新兵和民夫們,能找到一些行軍節奏,讓隊伍能更整齊一些。

  ??而張超再通過五色旗來指揮他這支大軍。

  ??五色旗為五種顏色,分別代表五種方向,不得混淆。

  ??五旗,各準方色:紅旗,代表南方。白旗代表西麵,黑旗代表北,青旗代表東。

  ??張超用黃旗為四旗之主,要調動四方兵馬,就舉四色旗,舉哪色旗,哪麵兵動。

  ??旗向前,方麵兵需急進。旗正豎,停止前進。旗臣,撤回。

  ??經過幾天一邊行軍一邊訓練,現在不但張超的右後軍比較像樣,就連另兩軍和那些民夫,也基本上能看的懂旗令聽的懂鼓聲了。

  ??有這個樣子,張超才有那點底氣去虛張聲勢。

  ??要不然,走個路都亂七八糟的,吐穀渾人豈會相信這是大唐精銳?

  ??騎馬緩行,看著身後的六纛,看著那杆主帥旗,還有那五色旗、門旗,隊旗等,張超身邊就圍繞著幾百麵旗幟,簡直跟旗海一樣。

  ??都說斬將奪旗,斬將奪旗。

  ??要斬張超,這還真得奪不少旗。

  ??主帥的位置太明顯了,隨便一眼就能認出來,那個無數旗幟環繞著的,肯定就是主帥了。

  ??“三郎,大帥的感覺如何?”崔義問張超。

  ??張超翻翻白眼,心裏其實緊張的要死,身邊弄這麽多旗幟,這就好比在戰場上穿著黃金鎧甲,還要插上好多野雞羽毛,無比的引人注目啊。真要讓人殺過來,張超肯定是第一個目標。

  ??“你知道我現在最佩服的人是誰嗎?”

  ??“誰?”

  ??“諸葛亮。”

  ??“為何?”

  ??“因為諸葛亮當年唱空城計啊,麵對司馬懿大軍,守著座空城的諸葛亮,居然反而故意打開城門,然後在那裏彈琴。這得多鎮定,才能彈好一首曲子。一般人,肯定早緊張的把琴弦給彈斷了。”

  ??崔義疑惑的問,“諸葛亮唱空城計?有過這事嗎,我怎麽不記得?”

  ??馬周和許敬宗幾個也對張超講的這個故事很疑惑。

  ??“我記得司馬懿用過空城計,但沒彈琴那麽誇張,至於諸葛亮打開城門彈琴嚇住司馬懿的事,我真的從未聽說過。”許敬宗搖頭。

  ??“是啊,三郎在哪本書上看過的?三國誌或者後漢書上都沒有吧?”

  ??張超對這幾個拆台的家夥哼了一聲。

  ??“三國誌和後漢書上都沒有,這其實是我杜撰的一個故事,是我準備給大唐半月談上連載的一部小說的情節。”

  ??“三郎的新書?小說?大唐半月談上連載?”幾個人越聽越迷糊了,“那書叫什麽名字,不知道我們有沒有機會先一睹為快啊?”

  ??“那書叫三國演義,寫東漢末年到西晉立國之間的那段曆史故事,根據曆史加以改編,是曆史故事,不是真正的曆史。”

  ??“三國演義,一聽名字就很不錯啊,很希望能看到呢。”李守素都來了精神。

  ??張超輕笑幾聲,“我們還是應對眼前吧,要不然,我們明天可能就都成為曆史人物了,隻能等著後人哪天把我們也寫成曆史故事!”

  ??大家一時都沒了輕鬆笑容。

  ??一萬八千餘新兵、民夫,即將麵對五萬吐穀渾軍,能不能嚇到他們?能不能解救秦王,一切都是未知。

  ??萬一哪裏露了馬腳,他們可能真的就要成為曆史人物了。

  ??昨天欠十六更,今天有個萬賞,加2000月票了,又增加兩更,現在加更一章,還剩下十七章,大家記下啊,木子不是賴賬的人!距離第八名,也隻差二十票了,若再上一名,就再加更兩張!(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