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誌願兵
作者:木子藍色      更新:2021-08-14 03:26      字數:4521
  第五更,求訂閱!

  ??張超病了,病的很嚴重。

  ??太子統兵出征在即,這個時候張超卻病的起不了床。太子派了東宮藥藏局的侍醫前來醫治,診斷之後確診是吃了不潔食物導致的上吐下泄。

  ??“明日出征,張文遠能隨軍出征嗎?”太子問回來稟報的侍醫。

  ??“回殿下,張洗馬病情有些嚴重,雖已經用藥,但眼下身體傷了元氣,還需要靜養調理,千裏迢迢跋涉隨軍,實是不宜。”侍醫是個山羊胡老者,醫術高明,以往太子身體不適,也都是讓他看。

  ??他的話,李建成還是相信的。

  ??他皺了皺眉頭,沒料到這個時候張超卻出這樣的意外。他還想著張超在身邊,能替他出謀劃策。

  ??“罷了。”李建成歎息一聲。

  ??務本坊,大學士第。

  ??張超躺在床上有氣無力,為了能夠不去河北,他也算是下了血本了。上泄下吐,差點都脫水沒命。

  ??若不是早有準備,用藥早,真的非常危險。

  ??以後再不用這種蠢招了。

  ??魏征看著張超的樣子,還出聲安慰。

  ??“殿下說了,你就在家放心將養,等身子真正好了,到時再去河北。”

  ??張超無語,都這樣了,李建成還不放過他啊,等好了還要去。哎,真是要人命,還得想個萬全之策。

  ??李建成出征了,張超在床上躺著,也沒去送行。

  ??但李建成出兵之時,卻把原來秦王府一眾大將都帶上了,秦瓊尉遲恭程咬金牛進達單雄信李君羨吳黑闥殷開山等都調去了。加了韋挺薛萬均薛萬徹馮立王君廓等東宮將領,還有柴紹、段綸、竇誕幾個駙馬,李建成真是兵強馬壯。

  ??李建成一個帶了三個軍團六萬人馬去解幽州之圍,李元吉也帶了兩個軍團四萬人馬去增援太原和解雁門關之圍。

  ??羅藝統兵兩萬,增援蕭關。

  ??關中府兵,基本上為之一空。

  ??連長安城,都隻剩下了兩萬禁軍把守而已。

  ??老爹做為東宮親衛,也再次隨軍出征,崔琰、柯山、柯五等全都出征了。

  ??連上次免官後一直瞎混的程處默、尉遲寶琳、李感、牛見虎四個,這次也都再次隨軍出征,他們是以誌願兵的形式,加入到了唐軍的募兵中的。

  ??大量非府兵的關中青壯,都在長安各地的募兵處報名,他們報名參戰,但不是府兵,打完這一仗回來後還是原來的身份,但立功後也會有獎賞,若是有大功,也有機會授武職。

  ??朝廷特別放開了許多招兵限製,工匠和商人之子也能報名參軍,許多部曲也可參軍。朝廷發給武器裝備,把這些募集的誌願兵組成了一支支預備軍,發往幾個戰場。

  ??連栓子和柱子都想去。

  ??張超躺在床上,喝著鹽水,聽著兩個年青人那有些期待的請求,苦笑著搖了搖頭。這倒不是說兩人愛國,而是這次參戰機會,是他們難得的改變命運的機會。

  ??兩人都是張家的部曲,還良民都還不是,正常情況下,三年一檢選府兵,他們根本沒有資格。

  ??讀書年紀也晚了,他們也讀不起,就算讀了書,以他們的身份也考不了科舉。

  ??之前朝廷舉行的第一次科舉,張超就是主考官,總共錄取了大約有三百人吧。

  ??聽起來似乎很多,可實際上,這三百多人是五十多科的總錄取人數,什麽童子試、道舉試、醫舉試、明字明算明法等等。

  ??真正正式的科,秀才、明經、進士三科,秀才隻錄了一人,明經錄了十個,進士錄了四個。

  ??那個秀才就是孫伏伽。

  ??其餘的這十個明經,有九個是來自於大唐各大名門士族,四個進士更是都是五姓子。唯一一個不是名門的那個明經,還是個六十多歲的老頭。

  ??孫伏伽這個秀才,和其它十幾人參加了隨後的吏部試,又有四個沒得到授官,因為年齡、相貌、出身等問題被刷下去了,十一個授了官,孫伏伽授了個正八,四個進士授了從八,那六個明經隻授了正九品。

  ??至於其它的那幾百個,都沒官做,隻是補充到各部衙等做了吏員而已。

  ??而且這次科舉考試,張超看來完全就是亂來的。

  ??有一半都不是看成績錄取的,是看名聲、看出身。

  ??這樣的科舉,栓子他們是一輩子都沒機會的。就算是白鹿書院的那些平民學生,以後書讀的好了,得到薦舉參加科舉,可以這種科舉製度,他們百個裏有一個能夠考中就算了不起了。

  ??不講成績,不講公平的科舉,寒門子弟機會太少了,除了這個製度能變。

  ??栓子和柱子都是年輕人,十多歲的年輕人跟著張超身邊,也算是開了眼,見過許多世麵的。他們並不甘願做一輩子的長隨,也希望有朝一日能成為良民,甚至掙個出身。有房有田,甚至有個勳職。

  ??要想達到這個目標,他們唯一的出路就是當兵打仗了。

  ??平時還沒這機會,這次招募誌願兵,是他們難得的機會。

  ??“栓子、柱子,你們想去當兵打仗掙功名,這是好事,說明你們有追求有夢想。人如果沒有了追求和夢想,那就跟一條鹹魚沒什麽區別了。不過一將功成萬骨枯,戰場之上刀槍無眼,活命都艱難,想掙功名就更難了。尤其是這次,是跟突厥人交戰,這不是對付那些叛軍。突厥人不論裝備還是體格都是很強的!”

  ??兩個少年站在張超床前,低著頭,但神情卻很堅決。

  ??“你們想去,我不會攔著你們。不過你們得經過你們父親的同意!”

  ??張超讓人把栓子父母張管家和張周氏叫來,又讓人把柱子的父親鄭老爹和鄭崔氏還有他姐姐紅線叫來。

  ??“你們是否願意讓他們去當兵?”

  ??老張和老鄭都不太願意兒子去當兵,他們已經年過半百,活了大半輩子,已經不指望大富大貴,隻希望能平平安安就好。

  ??兒子跟著三郎做長隨,挺輕鬆,待遇也好,再做幾年,到時蒙三郎開恩,還能放免為良,到時娶良家女做妻,生兒育女,再有點積蓄,就很好了。

  ??可兒子堅決要去,他們也無法攔著。

  ??“柱子,當兵哪有你想的那麽好,太危險了,你就呆在家裏不好嗎?”紅線拉著弟弟的手勸說著。

  ??“算了紅線,人各有誌,不能勉強的。栓子和柱子兩個既然這麽有誌氣,就讓他們去闖一闖,要不然他們以後一輩子都會後悔的。”

  ??“讓府上給他們置辦一些行裝,備好幹糧。”張超對著兩個少年道,“既然選擇去了,就不要後悔,更別到了戰場上當慫貨逃兵。好好幹,努力拚一拚,也許能掙個功名回來。”

  ??“謝謝三郎開恩,我們一定不會丟張家的臉的。”

  ??“別這樣說,上了戰場,就為自己負責。”

  ??對於張家府上的其它仆傭,張超也是這個態度,願意去的,且朝廷接收的,那就隨他們自己。去報上名的,張家還給他們置辦行裝,給他們置衣服毯子,準備幹糧,甚至每人備了一些藥品。

  ??難得的機會,張家還真不少人報名去的。

  ??最後有八個人通過了招募,栓子和柱子兩少年也都錄用了。張超找了牛見虎幾個過來,這幾個貨雖然也是誌願兵,但人家國公之子,而且之前都當過六品官了。因此這次他們雖加入了募軍,可去都是直接做了校尉的。

  ??張超把張家的八個人交給他們,算是走了個後門,讓他們成了牛見虎他們的親兵了。

  ??“幫我照看著點,都是些新手,以前刀槍都沒握過。”

  ??牛見虎幾個倒是大大咧咧的,“放心吧,可惜三郎你這個時候生病,要不然跟咱們一起去河北了。”

  ??“三郎要是沒生病,人家都是呆在太子身邊,坐在中軍帥賬的,哪會跟我們募軍呆一起。”李感笑道。

  ??“你們幾個也多注意下自己。”

  ??張超囑咐幾個,雖然他們是募兵,算是預備隊。但戰場形勢複雜,誰知道什麽時候預備隊就被頂了上去。

  ??他知道這些勳貴子弟們總有追隨父兄,戰場建功立業的想法,而張超並不想上戰場,這不能說誰對誰錯,隻是每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不同而已。

  ??上次河北戰場走了一趟,差點死在洺州城裏,張超覺得李世民坑自己,可在秦瓊程咬金甚至是牛見虎李感這些人的眼裏,這很正常。戰場之上,誰還會跟你講究那麽多。

  ??不說入城招降有危險,戰場上哪裏沒危險。派將領衝鋒陷陣,甚至是去做誘餌,都是十分尋常的事情,若是畏敵怕死,那就別來戰場。哪怕是個文職甚至是民夫,關鍵的時候,也得提刀上陣。

  ??不過張超不想再來一次了。

  ??心髒受不了這刺激,他還這麽年輕呢,都已經是家財萬貫,嬌妻美妾,日子過的這麽好,幹嘛要去打仗?

  ??再說了,他本來就不是府兵,那不是他的戰場。

  ??栓子他們走後,整個長安城似乎都冷清了許多。

  ??“鶯鶯,馬上讓人去采買糧食,能買多少是多少,就算漲價,也買!”長安城的糧價還沒漲,但張超知道馬上就要漲了。

  ??突厥大舉南下,而東南江淮又大規模叛亂,南北同時用兵,而且還是在這個青黃不接的時候。大量的青壯出征,這必然還會影響到今年的夏糧。

  ??趁這個時候買些糧,這是上策。

  ??“糧價真要漲了嗎?”

  ??張超點點頭,災害、戰亂,這都必然會導致糧價上漲。而江淮還是重要的糧產區,那裏叛亂,肯定要影響今年的夏糧。加之北方突厥南下,多路進攻,南北戰爭究竟會打多久,打到什麽規模,都難以預料。

  ??但這種極壞的形勢下,百姓肯定恐慌,糧商們也會趁機囤糧,糧價短期內肯定會快速上升的,除非朝廷能在夏收前就平定江淮和北方的戰事。

  ??要不然,這糧價有的漲。

  ??“好,我馬上就去安排,三郎你好好休養身子。”(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