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伴君如伴虎
作者:木子藍色      更新:2021-08-14 03:26      字數:4763
  第四更送上!

  ??張超對於房玄齡半夜來訪,有些意外。

  ??麵對著房玄齡問起的關於朝廷要裁掉四個行台,將大唐劃分十五道,並派禦史任觀察使巡視地方一事,他是一臉茫然。

  ??“我雖然起複,但到現在還沒有去過東宮呢。房叔你半夜就跑來問我這個?”

  ??張超打量了房玄齡一會,看出了點究竟。很明顯,房玄齡冒著風險來見麵接頭,卻隻談這個,估計是李世民對他起了疑心。

  ??真是躺著也中槍。

  ??幸好自己曾經跟李世民那般表白,還說出了那些大逆不道的預言。不然,張超估計李世民真會認定太子那奏章,是出自他的主意了。哎,自己當初都跟李世民如此表忠心,甚至還說出那番危險的話,就是給李世民把柄啊,投名狀都給李世民了,可他居然還總是疑神疑鬼的。

  ??“秦王沒有不信你的意思,隻是這事情對秦王確實影響極大。一旦陝東道大行台被撤,那殿下可就連塊根基之地都沒有了。”唐朝此時,不論是親王還是郡王,都沒有分封。這方麵,李淵估計是受了隋朝時的影響。

  ??隋朝時,楊堅隻有五個兒子,還都是皇後所出一母同胞。楊堅雖沒有直接封太子以外四王封國,但卻都授了大總管之職,每人統轄著數十州之地,幾個親王都是長期鎮守一地,不是封國卻經營的更勝封國。

  ??後來漢王楊諒還起兵造楊廣的反,半個關東都反了。

  ??李淵稱帝也有數年了,雖然大封諸王,但卻一個的封國都沒封過,僅有食邑而已。也正因此,一旦朝廷把陝東道大行台撤了,那李世民就隻能呆在京城當他的天策上將了。

  ??天策上將雖然位高權重,總領對外征伐,但若沒有了地盤,那其實跟個兵部尚書有什麽區別。

  ??張超點了點頭,換個身份考慮下,若他是李世民,估計也會急的跳腳,甚至失去理智。李世民現在是有爭奪太子之意的,甚至就是以洛陽為根基,在積聚實力。可現在太子一道奏折,就要撤掉大行台,那李世民可就等於龍困淺灘了。

  ??曆史上,他記得陝東道大行台是一直到了李世民當上皇帝,才撤掉的。那是因為這個大行台尚書令是他當過的,因此才罷撤,改置洛州都督府。

  ??唐朝現在的行政區劃是州縣兩級。

  ??但在戰時,還會設置行台,甚至大行台,管轄十幾州甚至是數十州之地的軍事民政,權柄相當的大。

  ??而除了行台之外,還有都督府和總管府,都是帶著軍事性質的,多在邊關之地,都督府一般比較總管府級別高,類似於隋的大總管府或者中總管府,管轄十餘州或者幾州。總管府,則一般管轄數州或者一州。

  ??但以李世民的身份,他不可能去當個大都督、都督或者總管。一但行台撤消,就算都督府和總管府暫時不撤消,那李世民也不可能再呆在地方了。

  ??“太子奏請裁撤四個行台?”

  ??“是的。”

  ??張超想了想,道,“這其實還可以搶救一下,四個行台中東南道行台尚書令可是吳王李伏威,這人雖然早在幾年前就歸附了大唐,但手裏地盤大,兵馬多,那是割據一方的梟雄。若是此時朝廷突然下旨要撤掉東南道行台,相信李伏威可不會高興。”

  ??李伏威本叫杜伏威,十幾歲開始造反,在江淮縱橫十幾年,到如今打下了很大一片地盤,整個江淮地區名義是屬於大唐,但實際上這裏是杜伏威控製的地盤,從軍隊到地方官,都是他的人。

  ??朝廷給杜伏威封王,甚至賜姓,可關係還是很微妙的。

  ??朝廷去年滅了夏和鄭、梁,又擊敗了劉黑闥和徐圓朗,還收服了嶺南。

  ??李伏威的形勢可不太好,他基本上已經處於大唐的包圍圈之中了。

  ??“殿下可以找個人,向陛下上書,請求召李伏威入朝。”

  ??房玄齡一下子猜到了張超的用意,朝廷在這個微妙的時候,突然下詔撤消東南道行台,又要召原東南道行台李伏威入朝,稍敏感點的人,估計都會擔心朝廷這是要對江淮動手了。

  ??若是杜伏威不入朝,那這就是場叛亂,戰爭必然開打。說不到朝廷也早就在等這麽一個借口了,朝廷不可能真的允許天下一統後,大唐還有一個國中之中。

  ??而一旦打仗,到時李世民就可以找人上奏,稱裁撤行台不合理了,甚至可以以平叛的理由,讓行台繼續保持著。這可能會有些操作難度,但畢竟是個機會。

  ??要不然,四個行台真可能要撤掉了。

  ??“李伏威會拒絕入朝嗎?”

  ??“也許會,也許不會,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朝廷若真的撤掉東南行台,緊接召李伏威入朝,估計到時江淮軍上下就會人心慌慌了。李伏威也許願意入朝,但他的那些手下呢,他們亂世裏征戰了十幾年,才打下了如今這麽一片地盤,你覺得他們願意就這樣放棄嗎?若杜伏威割據一方,甚至當了皇帝,那他們這些人可就是開國功臣,從龍元佐。若杜伏威入了朝,江淮被朝廷接管,那些人絕不會比以前權位更高。”

  ??曆史上杜伏威也是在武德四年入朝的,但他的部下馬上偽造了杜伏威的書信,聲稱杜伏威讓他們起兵反唐。

  ??結果叛亂被平定,朝廷搜到了那偽造的杜伏威書信,可朝廷並沒有給杜伏威清白,反而以此將杜伏威免職,並籍沒其家眷,杜伏威隨後暴死長安。

  ??大唐,就此徹底把江淮勢力清除。

  ??“這也算是一個辦法了,你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更好的辦法?張超又不是諸葛亮,哪來這麽多辦法。

  ??“那就隻能這樣了。”房玄齡起身,告辭離開。

  ??張超一人獨坐在書房,歎氣連連。老子對李世民都掏心掏肺了,他居然還不信任我。要不是張超覺得李世民能當皇帝並不是什麽偶然,他還真想一氣之下跟李建成混了。

  ??不過想想他也沒有那麽大的本事,能讓李建成當上皇帝,還是罷了。

  ??當臣子做屬下的,受委屈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能被猜忌,還得感到自豪呢,這說明你非常有本事。

  ??房玄齡剛走,管家來報,魏征又來了。

  ??張超隻得打起笑臉,去迎接魏征了。

  ??“整點二鍋頭,再來點鹵鴨掌鴨脖。”

  ??魏征一進來,就嚷著要吃要喝,完全把張家當成一家小吃店了。

  ??張超無奈的招來下人,讓他去廚房準備。好在張超也是個吃貨,家裏人也多,平時家裏都備有不少的熟食。

  ??很快仆人端來熟食。

  ??一盤涼抖豬耳朵,一盤鴨掌、一盤鴨脖,還有一盤五香豆腐幹。

  ??兩瓶二鍋頭。

  ??“三郎啊,你家那個什麽燒刀子,不夠良心啊。”魏征上來就自己倒酒,還不忘記找碴。

  ??“我這可是正宗的二鍋頭。”

  ??“不是說這個,是現在市麵上賣的,灞上燒春,名字挺有意境的,喝起來跟二鍋頭差太遠了,酒下腹,肚裏跟有刀子似的,如今大家都叫燒刀子,不叫燒春。”

  ??張超笑笑,二鍋頭一鬥三千,燒春一鬥才三百。三十文錢一瓶的酒如何跟三百錢一瓶的酒比?

  ??二鍋頭應當處原漿酒了,燒春隻是勾兌酒,還是用鍋頭勾的,當然口感味道不一樣。那酒,喝多了會上頭,頭痛。而二鍋頭多喝點,雖然也醉人,但就會讓有那種頭痛的感覺。

  ??“酒坊每月送你二鬥二鍋頭,難道你還不夠喝?”

  ??二鬥差不多就是二十斤了,張超不相信魏征一天喝個七八兩,那他什麽也不用幹了,整天在家睡覺就好了。

  ??“我家那四個小子也都挺好喝兩口的。”

  ??魏征四個兒子,叔玉叔瑜叔琬叔璘,都是年輕小夥,沒想到居然還都是酒鬼。

  ??“文遠啊,你這也都官複原職了,太子還對你委以重任,你如今既是崇文館學士,又是崇文館副館主,小學也從秘書省搬到東宮了,馬上就要重新開學了,你這個副館長怎麽還天天呆在家呢?”

  ??“剛搬來長安,事忙事忙。”

  ??“再忙,也不能耽誤了正事啊。太原王可還盼著你這個傅過去呢!”

  ??“再等幾天,我忙完了就去。”

  ??“這可不行啊,太子今天說了,讓你明天就去東宮赴任,可不能老是這樣懶散。崇文館主李尚書八十多歲了,又還擔任禮部尚書之職,崇文館這邊沒多少精力的,得由你來主持著。”

  ??“好吧,我明天就去。”

  ??魏征滿意的點頭,然後夾起塊鴨脖啃的很有味道。

  ??“你這鴨脖不錯,又麻又辣,還香,越啃越有味道。從沒有想過,這鴨脖居然也是如此美味啊。文遠你真是有化腐朽為神奇的本事!”

  ??“吃貨愛吃而已。”張超給自己倒了一杯酒,一抿而盡,這酒有點苦澀啊。

  ??“三郎啊,今天呢,我還有個事情想找你幫個忙。”

  ??“玄成兄何況說這樣的客套話,有事直說。”

  ??“是這樣的,我家老大叔玉也不小了,這不琢磨著給他說門親嘛。”

  ??張超差點想笑,魏叔寶老大不小,哈哈,這才是個十來歲的小屁孩好不,今年應當是十二還是十一?魏征早年當道士,也是晃當多年,後來娶妻裴氏時,年紀已經不老小了。因此他現在四十多歲,有了四個兒子,可長子才十來歲而已。

  ??“找點說親也是好事,不知道玄成兄看上了哪家?”

  ??“清河崔家!”

  ??噗,這下張超真沒忍住。找誰說清不好,居然找清河崔家。

  ??“五姓七家太傲氣啊,不好說親,唯有清河崔家倒算是好說話點的。”

  ??張超笑笑,那是,隻有清河崔最不要臉,能夠把女兒婚事當成買賣來做。

  ??“你給叔玉相中清河崔哪家的女兒了?”

  ??“就你丈人家的十六娘。”

  ??張超看著魏征,發現他好像挺一本正經的,不像是在開玩笑,這他就有些搞不懂了。崔善福夫婦名聲都那麽臭了,魏征居然還想跟他家聯姻?

  ??難道給兒子娶個五姓女真的有這麽重要?

  ??今天看了一下,現在曆史分類月票榜第十四名,一號的時候好像是二十多名,穩定上升中。那咱們就以現在十四名為限,每上升一名,木就就加更兩章,大家看清楚了,是兩章。上個月我們最好成績是分類第六,最終是第七,沒有拿到月票獎。

  ??沒拿到獎沒關係,我們要的就是拚勁闖勁!兄弟們,每上升一名,就加更兩章!萬賞照例加更一章,飄紅我加更兩章,盟主我加三章!(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