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長孫氏的成見(第五更,700張月票加更!)
作者:木子藍色      更新:2021-08-14 03:26      字數:3927
  秦王府。

  ??李世民的四個兒子站在他的麵前,恒山王李承乾,楚王李寬,長沙王李恪,衛王李泰。四子有兩個是李世民的嫡子,兩個庶子。長子承乾和四子李泰都是長孫王氏所出,次子李寬是庶子,母親隻是個宮妃,三子李恪,母親是楊廣之女。

  ??四人都在武德三年封王,如今大的承乾也不過四歲,小的李泰才不到三歲。

  ??長孫王妃在旁邊看著四個小小的人,有些不舍。尤其是李泰才那麽點大,可李世民卻要讓四個兒子都去讀書,尤其還是去東宮讀書。

  ??“殿下,能不能跟陛下求個情,讓他們晚兩年再去讀書。”長孫氏道。

  ??“皇家子孫,越發不能懈怠,他們這個年紀,去開蒙讀書已經不早了。總不能讓他們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連書都不讀吧?”

  ??李世民握著長孫氏的手道。

  ??四個兒子,其實有兩個兒子已經不是他的兒子了,次子李寬過繼給了他的五弟李智雲,繼嗣為楚王,四子李泰,則過繼給了他的三弟李玄霸,繼嗣為衛王。

  ??隻是因為如今都還年幼,因此還在秦王府裏,等以後稍長些,是要搬出去的,皇家的宗譜上,這兩個兒子也是過繼到了兩個兄弟名下。

  ??對於這件事情,其實長孫氏還是有些不太高興的,可誰叫丈夫是嫡次子呢。太子也有兒子,可太子是嫡長子,最後還是選了秦王府的兩個皇孫過繼。庶孫過繼給庶子楚王,嫡孫選去過繼給嫡子衛王。

  ??長孫氏最舍不得的就是李泰,出生不到一歲封郡王,然後一歲多點就給過繼給衛懷王了。雖說以後李泰就是親王,可那畢竟是自己的嫡子,以後卻不能再叫自己娘,這種感覺讓她無數次心疼萬分。

  ??而現在,李泰才兩歲多點,就又要離開身邊送去讀書,還是去東宮讀書。

  ??“殿下,起碼讓青雀留下吧,他才這麽小。”

  ??李世民也很喜歡這個嫡次子,長的胖胖敦敦的,而且十分聰明機靈,說話最會逗他們夫妻笑,人雖小,說話卻跟個小大人似的。

  ??尤其是這孩子已經過繼給衛懷王了,因此夫妻兩個平時都特別寵這孩子一些。再長大些,這孩子就要離開身邊了,連父母都不能再叫了。

  ??“你放心吧,崇文館主李綱,那是一代名士,青雀他們過去跟他讀書這是好事。”

  ??“可副館主是張三呐。”長孫氏明顯對張三當上崇文館副館長之事,並不是很高興,尤其是以後自己的孩子都得跟著張三讀書。

  ??“張三也挺有本事的。”李世民笑著道。

  ??“是有本事,我也沒說他沒本事,可這張三有才無德。”長孫氏對張三轉投東宮之事,一直有些耿耿於懷,尤其是張三上次暴出在青樓跟彭國公子爭風吃醋,還大打出手,這種事情,越發的讓長孫氏不喜,這樣的人,就算再有才,可也無德啊。

  ??李綱都八十多歲了,還任著禮部尚書之職,哪還有那麽多精力管這崇文館,最後還不是由張三這個副館主管這些孩子。

  ??想到張三才二十來歲,還是個輕佻的性子,長孫氏就滿滿的擔憂。

  ??“我打聽過白鹿書院,張三一手建起的這所書院,教著二百多稚子孩童呢,結果教的很好。讓張三來教小學,可能還有出人意料的收獲呢。這些宗氏和功臣子弟們,年紀雖小,卻最是難教的,一般人還真鎮不住他們。李綱雖是名儒,但年紀大了,精力不濟,而且也沒有張三那麽多手段,很難真正鎮的住這些小子。用張三,倒是用的好。”李世民看待事情的方式跟長孫氏還是有些區別的,何況他很清楚張三去東宮並不是背叛,那是去做間的。

  ??他其實一直在暗中觀察著張三,派人收集著張三的信息。白鹿書院,也是他重點觀注的,看了手下的稟報後,他對張三在白鹿書院的辦學模式很是讚賞。封閉式的教學,甚至還是多門課程教導,都很好。

  ??李世民把四個兒子叫到跟前,“你們到了崇文館小學之後,記得要認真聽課,尊敬老師。張文遠是你們的副館主,他雖然年輕,但很有本事,得聽他的話。”

  ??酒坊還沒有完全建好,也才剛進行了幾次試生產。

  ??可灞上酒坊的名頭卻已經名滿長安了。

  ??西市,一家新的酒樓上市,醉仙樓。

  ??這家酒樓一開業,就打出了張氏炒菜和灞上白酒的兩個招牌,吸引了許多顧客。一打聽,居然是跟東市的福滿樓同屬灞上張家的,哇,原來是張學士家的,以後又多了一個去處了。

  ??東市的福滿樓生意太好,想去吃頓飯太難,如今好了,以後可以來醉仙樓。

  ??不過今天許多來醉仙樓吃飯的人卻發現,醉仙樓打出了不對外營業的牌子。

  ??“夥計,這是怎麽了,醉仙樓才剛營業沒多少天,生意火爆著呢,怎麽今天歇業了?”一個西市的商人正領著幾個客商前來吃飯呢,發現不對外營業了。

  ??“對不住了這位客官,今天我們醉仙樓承辦了灞上酒業的經銷商招標大會,因此暫時停止對外營業。隻有持招標大會請柬的,才能進去,實在對不住您了,這次招標大會有三天,三天之後,我們照常對外營業。”

  ??“這招標大會是什麽?”那個商人的客商是洛陽來的,有些不解的問道。

  ??醉仙樓的跑堂夥計,那都是專門培訓過的,全是些能說會道的,一個報菜名,能一口氣背出上百道醉仙樓的菜品。

  ??“這招標大會啊,說來可有點話長了。灞上酒業你們應當知道,就是我們東家張學士和兩個鄭家還有秦羅李幾家的產業,目前主要是釀製白酒,大唐獨此一家,可是得到太子親發教令許可的......”

  ??“那啥叫招標?啥叫經銷商啊?”

  ??“經銷商就是灞上酒業把大唐各地劃成了許多個銷售區,然後釀了酒出來,再分片交給各區銷售。每區會招募一個經銷商,獲得資格,那麽那塊區域就隻有他能賣我們的酒了,其它人不能跨界去賣.....”

  ??那幾個商人聽的大為驚訝,沒想到居然還有這樣的經營方式。強行規定了區域,不得跨區和串貨,甚至連銷售價格都是酒坊這邊定好的,還得交保證金。

  ??好霸王條款啊。

  ??“這樣會有人願意做這經銷商?”

  ??“那當然有啊,想做經銷商還得排隊呢,每區我們隻選一家最有實力的。”

  ??幾個商人也馬上明白過來了,誰叫如今隻有灞上酒業一家有白酒呢,這酒名頭又這麽響,其它人想要賣這酒,也隻能答應酒坊的條款了。

  ??“這白酒好喝嗎?”旁邊一個本來也是來吃飯的商人湊過來問,他是個揚州商人,還沒喝過這白酒呢。

  ??“張家溝二鍋頭,鬥酒三千,你說不好喝能賣這個價嗎?”夥計有些得意的道,這會他正好有空,閑著也是閑著,“告訴你們一個消息,就在昨天,宮裏頭都特意給酒坊下了道旨,讓酒坊專門建一個單獨的作坊,釀造的白酒專供大內,特貢禦酒。想想,宮裏頭都特旨采購,還是長期采購,由此可知這白酒的厲害了吧?”

  ??宮裏采買,其實許多商人都怕。因為宮裏頭都是采用和買製度,所謂和買,可不是按市價來的,而是給的價普遍很低,能夠讓你保本都是不錯了,有時甚至會拿一些物資來付賬,什麽糧啊布啊等等,反正就是以物易物,還不是什麽緊俏物資。

  ??因此一般的小本買賣,若是讓官府或宮裏盯上了,一個和買,或者讓人上了貢物名單,那就慘了。

  ??但如張超這樣的產業,尤其是有這麽多勳貴重臣合夥的,還有太子罩著,宮裏負責采購的人也不敢太亂來。

  ??和買的價格還是不錯的,用的是糧和布交易,糧布折價也較公平。雖說終究還是比較酒坊對外銷售的價格低了許多,但張超卻覺得無所謂。

  ??白酒利潤本來就高,通過宮裏和買交易高粱,原材料也有了保障。

  ??再一個,品牌效應啊。

  ??白酒畢竟是新的酒類,雖在喝過的人中還挺受歡迎的,但還需要推廣。如今成了貢品禦酒,這就是最好的廣告啊。

  ??張超都已經讓酒坊新開發了幾個品牌,白鹿特貢,灞上禦酒,貢品二鍋頭等。這些酒雖然是專供給皇宮和官府的,並不能賣到市場上,但不賣禦酒貢酒,隻要推廣銷售的時候打上特貢禦酒等這些廣告,肯定能大大提升白酒的逼格和知名度的。

  ??運作的好,每年進貢和買損失的那點錢,完全能夠值回的。想想後世那些酒廠,為了打廣告,花幾億去爭標王,一但拿下來了,酒廠的獲利是相當巨大的。

  ??廣告隻要打的好,以後大家一喝白酒,就想到了灞上酒業。喝灞上酒業的酒,就會想到禦酒,特貢,想到的是高端大氣上檔次。

  ??因此,張超是很痛快的接下了進行的和買要求,甚至主動的把和買的數量提高了不少。在張超的授意下,長安城裏最近禦酒的話題可是很火的,也正因此,這次的經銷商招標大會,吸引了許多有實力的人。(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