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置產
作者:米米幾時有      更新:2021-11-05 13:54      字數:2095
  周成也想到了,“這倒是可以,但是隻能賺冬天的錢財了,等春天了,這些就不值錢了,而且你又得買人了。”

  “等冬天的錢財賺了,咱們再考慮開春後要咋整,要是沒有合適的營生怎麽就拿去租?”

  她靈機一動,又說:“或者咱們可以賣些熟食,我教薑嫂做魚丸?開春後冰雪化凍,魚類品種也會多起來。”一個個主意蹦出來,這不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如果有進項,買人也不是難事。或者可以讓丁伯去賣一段時間看看效益,青鬆趕車送家裏的小子上學也行啊,做人總得學會變通。

  “你自己看著辦,合計合計,我不懂這些事。”

  “那你田地會懂吧,這個你看著辦購置吧,分散就分散吧,也沒辦法。反正我們也沒法耕種,分散出去,就分散的佃給當地村民好了。收獲了再去收租子。”

  看她說的條條是道,周成無奈的看著她:“你說什麽就是什麽吧。那我再出去一趟,先把田地買下來,鋪子去談一下價格看看還能不能再低一點。”

  兩人一直輕聲說話,久了,孩子也被吵醒了,在床上哇哇的哭。

  裴繡趕緊上前抱了抱她,見她腦袋一直往懷裏鑽,也知道她又要吃了。

  她側過身喂奶,對周成說道:“你等我一下,我喂好她跟你一起去吧,順便看看店鋪的位置。孩子讓李嫂看一下。”

  “好。”

  幸好孩子還小,還不會認人。交給李嫂後,她跟著坐馬車一起出去。

  也不遠,一刻鍾就到了。看過鋪麵後,裴繡也放心下來,也不算很偏,還是有一點人流量的。而且店鋪還帶了個小小的後院,有一間小屋,一間柴房。

  附近也有幾家小店,雜貨鋪,他們要是買來自己經營應該還行。可以試一試,看看一個冬天的收益後再做打算。

  大冬天的看到水靈靈的菜蔬,應該沒有人會不喜歡的吧?

  鋪麵過戶很快,房主是城裏人,再三砍價後,談好了二百三十兩,優惠了十兩,就先去過戶。

  田地的話周成也都看過,他把中意的都挑出來,直接就能過戶。有兩畝地是鄉下莊戶人家的,要明天才能去衙門登記,到時候讓丁伯跟中人去就行。

  鋪麵加上等田六畝,中等田八畝,再加上契稅,總共花了三百八十兩。

  回到家中,看著孤零零的兩個五十兩銀錠子,還有一些碎銀子,銅錢。裴繡歎了口氣,五百多兩銀子,都快回到解放前了,幸好昨天剛入手了三十七兩。

  看著這些銀兩,她總覺得有哪裏不對勁。直到周成從懷裏把他今天領的月俸交給她時,她才恍然大悟。就說麽,好像忘了啥重要的事。

  她喜滋滋的接過,在那數著,“怎麽不早點給我。”

  “我怕我買鋪買地花用出去了,沒有錢拿回來,沒錢給你看到,你會失望,這麽一筆入賬,心裏是不是安慰多了?”

  她好笑的看了他一眼,“我不會算賬?進出賬多少我還能算不清嗎。”

  “那總沒有在看到錢匣子空下去時,我又給你補充了一筆來的開心吧?”周成上揚著嘴角,眉眼帶著笑意的看著她。

  “那倒是,我都忘了你月俸還沒給我。三個月應該是九十兩,你馬匹買了二十五兩嗎?真貴。”

  “買的是成年的馬匹,小馬駒跟老馬就便宜了。”

  “我知道,我就嘟喃一下,這錢太好花了。”

  看著錢匣子裏的銀兩又變多了,她滿意極了。又重新拿了個小盒子裝鋪麵的房契跟地契。

  把幾個匣子都放到箱籠裏鎖起來,她笑眯了眼,開心的說:“明天讓丁伯跟中人去把另一張兩畝中等地的地契拿回來。咱們也算是攢了點家底了。”

  “嗯,家裏四個小子,不攢點家底娶媳婦就難了,幸好他們都還小,咱們還有時間。”

  “你才想到呢,隨著地位的增長,你娶兒媳婦的成本都不知道翻了多少翻。所以我才這麽迫切的想置產,更何況又多了個閨女,以後還不知道需要多少陪嫁。”說著說著也開心不起來了,這點東西還不夠看的。他們還得好好奮鬥。

  周成聽著也皺了下眉頭。

  這時候,敲門聲響了,是李嫂抱著孩子進來了。

  “夫人,天色不早了,要擺飯嗎?”

  “哦好,少爺們回來了嗎?”

  “已經回來了,那會兒老爺夫人出去了,少爺們就回屋做功課了。”

  “好的,叫他們都過來吃飯吧。”

  他們從第一天開始就一直都在主院正廳吃飯,今天也不例外。

  沒一會兒,他們就結伴一起過來。

  老三小跑著過來,“娘,你之前跟爹去哪兒了,我們回來都沒看到你。”

  “跟你爹出去辦事了。快過來吃飯吧。”

  看著老大經那次馬車事故之後,變得成穩多了,也不跟著他三弟胡鬧拌嘴搶關注,她看著欣慰多了。

  給他夾了塊他最喜歡吃的紅燒肉,“你最近好像又黑了點,還瘦了,書院的課程很緊湊嗎?”

  聽到娘的關心,老大開心的嘴巴都要咧到耳後了,“不會,就是跟他們不一樣,我每天都有戶外課,不是馬術,就是射箭,或者兵器等等,以武為準。”

  “那你們書院挺好的,文有夫子,武有教習,文武兩個方向學的都很全麵。”這束脩交的值,她看向周成又問道,“你們同僚武將之子是不是都上的武班啊?”

  “大部分是的,子承父業。”

  老二抽空插了一嘴,“娘,夫子叫我們每個人都要買一把琴,我們要學習樂理。”

  她點點頭,“我給你們銀錢,你們趁著休息日自己去買。以後我每個月都給你們八百文的月錢,用於你們的日常開支,不能胡亂花用啊,隻能用到正途上。比如筆墨紙硯什麽的,自己去書店買。”

  聽到每個月都有這麽多錢領,他們都開心的眼冒星星猛點頭。

  “謝謝娘(嬸子)。”

  這是她搬了新家後的想法,下人們都有月錢,幾個小子在城裏上學,總不能兜裏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