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家書 4000字
作者:米米幾時有      更新:2021-11-05 13:54      字數:4155
  裴繡感歎,一分錢,一分貨,到哪都適用。這個書院學費是月月交的,甲乙丙丁班級各不相同,還不包括住宿費,跟材料費。可不是鄉下能比的。

  “你們要好好學,爹娘從鄉下帶著你們一步步走到城裏可不容易。”

  “知道了娘。”他們異口同聲的說道。

  這會兒周成也下衙回來了,他是走回來的。

  他一個武將坐馬車又不合適,早上隻是順道還好說,下衙再特意去接就不合適了,家裏的兩匹馬都還小。幸好今天沒有去郊外大營。

  一路走回來,他琢磨著過些天休沐的時候,得去郊外馬場買一匹成年馬才行,不然有啥事靠兩條腿得走到啥時候。

  他跟裴繡提了一句,裴繡也同意了,隻是又感歎了一句:這錢太好花了,才剛進城,七七八八的開銷就好多了。

  “你順便找一下城裏的牙行,看看有沒有田地或者鋪麵可以買賣。咱們的開銷太大了,也沒個進項,這樣不是長久之計。”

  他思索了一下,說道:“嗯你說的對,光靠俸祿養這麽一大家子也不容易。”

  “這事也急不來,咱們家也沒個管家可以張羅,你抽空留意一下就好,咱們開飯吧。”

  幾個小子見爹娘說正事也不敢吭聲,直到開飯才高高興興的簇擁著爹娘去主院。

  平靜的過了好幾天裴繡才想起來,他們還沒給老家去信呢,都已經大半年過去了。

  公婆都還不知道她又生了個閨女,也不知道周成當官了。

  一孕傻三年,感覺懷孕後她記性都差了好多,明明之前還記得的。周成居然也沒提醒她,太不靠譜了。

  當天全家聚一起吃晚飯時,她提了一下寫家書的事,小子們都積極響應他們也要一起寄信回去給小夥伴。

  周成也點點頭,他之前還記得,隻是不想老是因為一點小事就麻煩邱白澤。等真搬到東安城又有一堆的事務要處理,還真給忘記了。

  “那你這兩天準備一下,把家裏發生的大事都大致寫一下,不用太詳細,主要就是報個平安。寫好給我,我拿到鏢局去寄。”

  “嗯,我知道。”她也怕寫太詳細了,到時候七大姑八大姨,一堆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都找上門了咋辦?她是收留還是不收留?

  有他這句話她也放心了,到時候給他過目一下。

  “娘我們等會回房就寫。你幫我們一起裝起來寄回去。”老大興致勃勃的說道,他都好久都沒跟周毅聯係了。

  “好,先吃飯吧。在外頭要講究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知道嗎?在自己家沒事,咱們都是自己人不用講究這個,但是在外頭要注意。

  幾個小子一聽立馬放下筷子,嚴肅認真的異口同聲說:“我們知道的。”

  老二補充說道:“娘,你放心,禮儀這一塊,夫子也有跟我們講過。”

  她點點頭:“那就好,吃飯吧。”

  自從搬了新家後,裴繡喜歡在飯後散步去小花園,消消食,那麽早回屋她也閑的慌。

  今天就例外了,飯後她就回屋把今天還未寫完的書信改正一下再繼續寫。

  因為她臨時想到可以跟老爺子,老太太訴訴苦。跟他們說說城裏開銷花用有多大,他們無資無產的在東安城是如何的寸步難行。

  宅子又買不起,隻能租住,糧油米麵菜蔬,啥啥都要錢。一家子本來人口就多,半大小子吃窮老子,更何況現在又添了一個,要好湯水喝著供她吃奶。

  全家還那麽多張嘴,俸祿都不夠他們開銷等等......

  老爺子是個明理的,就怕老太太眼睛被虛榮給糊住了,萬一想要來城裏當老太君享福,叫她可咋整?這可不是多個人多雙筷子的事。

  她得點醒他們的美夢,也不是說她不想贍養老人。事實是在他們成親前周家就已經分家了,公婆一直都跟著周大哥過,他們隻要逢年過節孝敬一下就行。

  要是冷不丁的突然跑過來,插手她家裏的事,指手畫腳的那她可受不了,遠的香近的臭。

  最怕的是兩個老人把周大哥周二哥兩大家子的人都一起帶過來,叫她怎麽養的起。

  這也不是沒可能,這世上被虛榮糊了眼,拎不清的人多的是。

  她不想真有麵臨這種局麵的一天。想想還是得訴訴苦,讓他們也知道她一家子的難處。

  她其實也沒有講錯,要是沒有大兒子在上元節救了雪希公主,因此發了一筆橫財。他們現在估計就是像她說的那樣,在城裏租個小院,算計著剩餘錢財,靠著每個月的俸祿簡單過日子。

  經過最近一段時間堅持不懈的練習,她的字看起來勉強周正了一點,不會再缺胳膊斷腿,幾個字就糊了一張紙。

  她把寫好的書信給周成過了一眼,他第一眼就發現了,驚訝的說:“什麽時候你字也能勉強見人了?”

  她不服氣的哼了一下,“可別小看我,我最近白天無聊都在練字,從一開始的一個時辰,現在都增加到一個半時辰了。進步是肯定的,我可不想出去以後給你跟孩子丟臉。”

  “有誌氣,那你就繼續保持下去,練字也是個好習慣。”他為他媳婦兒的上進感到欣慰。

  她嗔怪的瞪了他一眼,“我不是讓你看字的,你看看我寫的家書,發表一下意見看看。”

  “你做主簡單寫寫就行了,我看啥呢,等有回信了你再給我看不就行了。”

  “叫你看,你就看下,不然你都不知道到時候回信寫的啥意思。”

  周成聽她說的雲裏霧裏的,還是仔細看了一下才明白。

  “滑頭!跟誰學的這招呢,還知道先下手為強,訴訴苦,就能掐斷老太太的想法呢?”

  “我這不是未雨綢繆嗎?有沒有效試試看嘛,總比什麽都不做,等著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嗎?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我還真怕老太太把老家人全給帶過來要求你拉拔一下。”裴繡一想到這場麵,整個人都不好了。

  “不會的。咱爹不會讓娘胡來。但是你這麽寫也沒錯。如果不是賞了宅子跟銀錢,咱們日子肯定沒這麽舒坦,估計就跟你寫的一樣。”他也能理解他媳婦兒的想法。

  “就是啊,在這城裏喘口氣都要錢呢,咱們要是沒房沒地又沒錢,還要養這麽多個孩子,都不知道得有多難。”

  他刮了一下她鼻子,失笑的說著:“哪有這麽誇張,還喘口氣都要錢。”

  “就是如此嘛,住城裏不是啥啥都要買?鄉下還有田地可以耕種,自力更生,一年到頭都不需要花幾個錢。”

  “我知道你的意思,我也不喜歡過雞飛狗跳的日子,現在這樣就挺好的。就照你意思寫吧。”能減少不必要的麻煩最好,他也怕後院起火。

  “現在都入秋了,等信寄回去都不知道要多久。甭管老太太啥想法,咱們等年關的時候,到時派人送點年貨回去,老太太在村裏也有麵子。即使有不滿也能安撫住。也能向外人表明咱們沒忘記在老家的父母。”

  他點點頭,笑著說:“你是主母,聽你的,到時候看著辦安排就好了。”

  裴繡斜睨了他一眼,自己也覺得好笑,笑著說:“不正經,那我就先封存起來了,明天把孩子們的書信也一起封好再拿給你一起寄。”

  過日子,就怕枕邊人跟你不是一條心,那免不得要爭吵。見他也讚同她想法,頓時放心了,他能理解最好了。

  第二天早飯時,幾個小子你推我,我推你的,把老大推到她跟前,討好的朝她笑了笑,把厚厚的一封書信遞給她。

  “娘,這個信給你,麻煩跟你的書信一起裝到個大信封裏。”

  裴繡瞪了他們一眼,沒好氣的說:“又是這麽厚的一遝,你們昨夜寫到幾點?課業有完成?”

  “有有,娘你放心,我們做完功課了才聚一起寫信的。”誰讓他是老大,隻能認命的頂在前麵。

  她接過書信,“快去吃飯吧,等會還要去書院,別遲到了。”

  等他們走後,裴繡就開始整理自己的家當,已經入秋了,得給府裏的下人添冬衣冬被了。剛搬新家,府裏啥都缺。

  翻翻撿撿的挑了一下,發現手頭都沒有合適下人的,都是之前王府賞賜的貴重布匹。

  暗歎了口氣,“李嫂,等會丁伯回來後你告知我一下。”

  “是。”

  手裏隻有四百多兩的銀錢,她不想再動用了,用一點少一點,她打算拿兩匹布去布莊換錢,再購置一些下人的衣物。

  不然他們個個都將沒有冬衣過冬了。

  幾個小子的衣物款式都一樣,大的都可以給小的穿,都不需要怎麽改動,隻是老大的需要再做兩身。

  想起這些她就頭疼,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還是得給府裏添點進項才行。

  等丁伯送完孩子從書院回來後,裴繡也挑好了兩匹錦緞,收拾好自己,讓青鬆拿著跟她一起出門。

  “丁伯,你可知道東安城哪裏布莊價格比較公道,口碑比較好的嗎?”

  “夫人這可問倒我了,我一個粗人,又不買布,家裏也沒有婦人,哪裏能知道東安城哪家布莊好?”丁伯搖搖頭。

  “那你知道哪條街的布莊最多嗎?帶我去那吧。”

  “是,夫人,夫人請上車。”

  青鬆把布料小心放進車廂,就坐在丁伯的另一邊。

  “夫人坐穩了,駕。”

  馬車一路走走停停,兩刻鍾後馬車停了下來,青鬆敲了敲車門,“夫人。”

  裴繡打開車門看了看陌生的街道,“這是什麽街?”

  丁伯恭敬的說:“夫人這是福寧街,這條街有幾家布莊,咱們要去哪家?”

  她也兩眼一抹黑,“附近有沒有當鋪?先去最近的當鋪看看。”

  “好。”丁伯也不多嘴,繼續駕車去最近的當鋪。

  到了後,裴繡就讓青鬆拿兩匹布料去問問看,價值幾何?畢竟她啥也不懂,萬一被人宰了,就虧大了,好歹當鋪出價還能讓她參考一下價值。

  青鬆進去了好一會兒才又帶了兩匹布出來。

  “夫人,當鋪掌櫃說死當十兩銀子,我裝作不滿價格要走,他拉著我說可以再加二兩。我說考慮一下,然後就沒管他,直接出來了。”

  她思索著,這個銀錢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了,畢竟就兩匹布。但是這中間的差價肯定不會少,至少能番個兩三倍,雖然她不識貨,但是她也知道這是上好的錦緞。

  “錦緞給我吧,送我去福寧街第二大的布莊。”去第二大布莊保險一點,最大的肯定最多權貴光臨,大早上的她怕人家不喜。

  “是。”

  轉了一圈又回到福寧街,丁伯駕著車在街上來回看了一圈,才知道哪家布莊是第二大的,這才停下車。

  “錦繡莊。”看著門麵是挺大的,也不知道內裏怎樣。

  裴繡讓丁伯在門口候著,青鬆拿著布料跟她一起進去。

  女掌櫃見是陌生的婦人,隻帶了個小廝,沒帶仆婦丫鬟,也不小看人,笑臉相迎。

  上門的都是客,隻要不是來砸場子的,她都歡迎。沒啥底氣的人也不敢踏進他們錦繡莊。

  一般平頭百姓也不會來他們錦繡莊,都會去平價的小布莊,小布莊進的都是廉價貨物會比較適合平頭百姓。

  錦繡莊怎麽說也是整個東安城數的著的大布莊,上中下各等布料,綢緞錦緞應有盡有。

  大早上的剛開門,還沒什麽人上門,女掌櫃清閑的就自己親自招呼,引路帶著裴繡往裏去。

  “夫人裏邊請,這裏有雅座,夫人是第一回來我們布莊吧?看著有點麵生。”

  裴繡見裏麵布置的很是雅致,一個個雅座,用屏風隔開,掌櫃引著她落坐。

  “是的。謝謝。”

  掌櫃吩咐身後的丫鬟,“去沏茶。”

  看到一旁小廝捧著兩匹錦緞,雙眼一亮,以她多年經驗,這可是上等貨。她笑意更深了:“夫人這是上好的錦緞吧。”

  裴繡示意青鬆把布料放桌上,大大方方的說道:“不瞞掌櫃的,我這兩匹錦緞帶上門就是想問你收不收,我順便再添幾匹布料給下人做冬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