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試劍(上)
作者:小嘴塗了蜜      更新:2020-03-22 18:36      字數:2505
  通州鐵玄劍宗偏殿,李世同長老與宗主張九芝正在秘會。

  “李道宗的爺爺也是英雄了,打江山容易,養江山難呐!”張九芝張口吞下了一個酥糕擦了擦嘴。

  “如今大燕正處於崩潰的邊緣,我等應當明哲保身,他李家的王朝,嗬嗬”

  “你呀,也許你們兩百年前還是一家呢!”

  “劍胚易得,寶劍難雕,我宗也十年未出劍仙人物了,要是老宗主還在,不氣死了,你這個不孝子孫,哈哈哈”

  “你呢,你爸爸要是知道你沉迷外丹,也不得吹胡子瞪眼?”

  “三長老那個徒弟李十三可以培養,可惜...”

  “可惜他是皇室?我說,李十三自三歲來我劍宗學武,如今內丹早已大成,你我不能將他囚在牢籠,明天咱們讓他入世吧!”

  “也罷,你我乃修行之人,不應產生任何私欲”

  兩人聊罷,便離開偏殿...

  一月後...

  茅草屋這邊,縣丞帶著幾個捕快,捕快邊敲鑼邊喊道:

  “今年科舉提前,各位可於明日參加科舉!”

  李玄聽到消息,不由有些興奮,這開局無金手指,已經在茅草屋內呆了一個月,每天從事農務,眼看要生老病死於這裏,絲毫沒有穿越者的樣子,太給前輩們丟人了。再說上輩子活得就太過平凡,已經死過一次的人,怎麽說都有點光棍,我李玄,如今非要攪得這世界天翻地覆不可。

  “奶奶,科舉考什麽呢。”李玄擺好野菜和白粥,問在床上編鞋到奶奶到。

  “科舉呀,分文武,這文是論道,世事,這武呢考騎射兵器。”

  “奶奶,我應該從文還是從武呢?”

  “都很難,宦官家族把控要位,這文武啊,不看水平皆憑運氣,咱們寒門學子,隻能吃人手指縫流出來的那點,不過,你可以去試試。”老奶奶,並沒有因為科舉提起興致,要知道她的夫君靠了那麽多年也不過是個秀才,平白浪費人生罷了。

  李玄卻因為兩世年齡都未過30沒有那麽多社會經驗,而且前世哪有如此這般,所以心中充滿了期待。

  次日,李玄告別奶奶,帶著幹糧出發了。

  文通縣城,這裏是因為第一個縣丞而命名的這個縣丞名徐文通,在鄉鎮裏頗有威望,當時也是和李道宗的爺爺李元成一起打天下的。

  文通縣城,徐家也因此成為當地一大家族,當地都文通書院也是城內書生向往之地。

  縣丞坐在書院正門口,看著文通書院外的考生和一旁的徐家家主,點了點頭,“徐文通乃我父親同窗,我與家主也是摯友,但是如今,科舉大典我受天命,承龍恩,不會偏袒任何人,此乃國之大事。望各位考生遵守紀律,認真作答。”

  李玄,喘著粗氣來到了文通書院門口,看見考生人山人海不禁想起了之前的高考,心裏緊張了起來。

  “請各位考生入座,並在名冊上簽到。”

  “請各位考生入座,並在名冊上簽到。”

  “請各位考生入座,並在名冊上簽到。”

  捕快站立兩側,聲音從縣丞一直重複道李玄這邊,考生依次魚貫而入。

  “發考試題!”

  院內,穿著禁衛軍麒麟服的士兵打開鐵箱的銅鎖,開始發試卷。

  李玄接過試卷,發現試卷由宣紙製成,上麵的題目應該是銅板印刷。

  上麵赫然印刻著三道題:

  通州大旱,何解?

  何為規矩?

  天地之性人為貴。

  李玄看著手中的三個題陷入沉思,

  這通州大旱,自己並不了解,隻知道這一個月吃的白粥都是從裏長那領的。

  這規矩可說的倒是不少,可惜,自己語文並不好並不能背住那些四書五經的東西。

  第三個更是連題目是什麽都不是所雲。

  李玄環顧四周,發現考生都陷入沉思,不禁安下心來,拿起毛筆,不由落下眼淚,前世如果不是爺爺拉著自己練小楷,自己恐怕是連毛筆都不會用。

  李玄奮筆疾書寫到:

  修堤梁,通溝澮,行水潦,安水臧,以時決塞,歲雖凶敗水旱,使民有所耘艾...

  李玄感歎,還好自己受過九年義務製教育要不,都不知道怎麽蒙了。

  時間飛逝,縣丞道“時間到,收試卷!”

  禁衛軍快速跑到各位考生桌前,挨個收起試卷。

  考生結束,李玄聽旁人議論:

  “這大旱如何答?這規矩又如何?第三題更是不知所雲!休矣休矣,待明年吧!”

  文通書院內,縣丞道:“各位辛苦,還請護送到通州府,帶我向大人問好!”

  各位禁衛抱拳:“謝大人,我等定不辱使命!”

  黑村寨,馬匪團聚,首領聽著文通縣的縣令在一旁分析一邊權衡利弊,“這禁衛軍可不好相與,劫試卷如果失敗,我等可沒有好結果!”

  “可,這白銀千兩,你們打劫一輩子都賺不到的!”

  “大哥,一不做二不休,咱們就幹了這票,然後就安穩過日子!”

  “是啊,大哥”下麵小弟齊聲高喊。

  入夜,李十三一襲白衣,行走在官道上,發現遠處燈火通明,不由產生好奇,這半夜如何能有這麽亮的燈火,悄悄跑向光源,未接近便聽到咒罵和哀嚎傳入耳朵,藏於一石頭後偷看發生了什麽事。

  “你可知道,劫禁軍是何下場?”

  “兄弟們,一個活口不留!”

  隻見遠處一個禁衛軍的頭目,被數十人圍住,但是無人敢靠近。

  “槍兵!”

  隻見外麵五位手持長槍的大漢緩緩靠近這個頭目。

  李十三暗道不好,從背後拔出佩劍,並高聲嗬斥道:“在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爾等宵小!”

  趁這些土匪愣住的霎那,李十三快速衝向麵前的土匪,利用劍尖一抹,再繼續向前衝去接連放倒擋路的匪徒,衝到包圍圈外。

  那五個槍兵見李十三劍術了得,不敢放鬆,皆沉下身子,其中一個將腰一挺起來把長槍投擲向李十三,其他槍兵也並不閑著,開始向李十三衝刺。

  李十三眼見如此並不慌亂,一閃身躲開了飛來的長槍,雙手持劍於身側,跑出一個大弧線同時揮劍,將身側衝來的槍兵斬死並躲開剩下的槍兵。

  李十三將劍一擰再滑過第一個被刺死的槍兵,直刺向第二個,連殺兩人,鮮血隨劍滴落,發出嗚的一聲。第三個槍兵見狀慌張起來,因為李十三越來越近,貼身肉搏下,本來有優勢的長槍現在變成了累贅。

  李十三並不休息,轉過身將劍拔出連刺第三第四人喉嚨,那第五個槍兵見李十三如此神勇,撒腿就跑。

  李十三加速衝向包圍圈,禁衛軍頭目見狀衝向李十三的方向。包圍的人因為慌亂讓出了口子,這短短幾十息李十三竟然連殺如此多人!

  土匪頭目大叫道:“不能放跑這兩個人!”

  禁衛軍頭目趁機跑到了李十三身側,李十三握著劍挺立在原地,並沒有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