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三章 爭鬥
作者:看海的羽兒      更新:2021-08-13 09:27      字數:5295
  太後見她們婆媳倆相處的親熱,而且說話神色都很自然,完全不似作偽,想來要不是做戲的本事太高,那就應該是真和睦,心裏也算是有點滿意。.。

  ??以前崔府的事情她可以無視,可是現在,這家人已經是她的親家了,雖然她乃是大靖朝最尊貴的女子,兩親家的相處,不可能像平常人家的親家,走的多麽的近乎。

  ??可是,隻要遇到四時八節的,再怎麽不親近,也少不了的要打交道,況且這可是太後小兒子的嶽家,嶽家要是不好,先被拖累的還不是她老人家心尖上的輝兒?

  ??所以崔家一定得是家宅和睦,人才興旺,和和美美的才成,這樣一來,齊玄輝的麵上才會有光不是?

  ??反之,要是崔家是非不斷,人才凋零,總是時不時的在京城鬧出些笑話,不但幫不上齊玄輝一點忙,還總是拖累他,那這不也是往皇族的臉上摸黑嗎?

  ??和京城那些世家大族相比,皇族其實是最大的家族,他們也要麵子的很呢,特別是他們站的高,被關注的也就更多。

  ??但凡宮裏要是有個什麽風吹草動的,京城那些好八卦的人,就跟打了雞血似得,定要來個刨根問底,非得先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不可。

  ??因此,皇家在給子弟們選親的時候,也就更為慎重幾分,旁的皇族子弟尚且要將女方家中調查個清楚,又何況是深受太後喜愛的良王呢?

  ??對於這個突如其來的未來兒媳婦,太後她老人家都不願意假他人之手了,幹脆是自己親自操刀,她是抓緊時間,很做了些功課。

  ??為此,太後甚至請了皇上過來,讓當今聖上最看重的監察院,幫著弄了一份崔家的完整情報,這份情報全麵到什麽程度呢?

  ??那就連崔府的這些主子們。每頓吃幾個菜,幾葷幾素,都是寫的明明白白的。

  ??太後她老人家以前從來沒見過這些,這次一見。越看還越愛看了,這種家長裏短,瑣瑣碎碎的小事情,可要比話本子精彩的多。

  ??閑來無事做個消遣的讀物,還真是挺不錯的。

  ??當然。看的高興的太後她所不知道的是,她前腳才給大兒子下了差事,後腳二兒子和小兒子就跑去聖上那裏求情。

  ??所以後來送到她案幾上的,完全是齊玄輝檢查整理過的情報了,甚至這位貼心的良王,為了不讓這份情報讀起來晦暗枯燥,還專門找了個文書像寫故事那樣,用心的編排了一下。┞╪┝.。

  ??力求讓自家母後喜歡看,願意看,看得進去才成。

  ??至於這鳳筠山一事。齊玄輝原本的打算,是要一筆勾掉的,不過好在一邊的齊玄禮,頗為好心的提醒了他一句,“這件事情可不是小事情,不是你大筆一揮就能抹殺掉的。”

  ??“當年你九死一生的掙了條命出來,讓母後操盡了心,你沒醒的時候,她隻一門心思的盼著你醒來,可是等你醒來了。回過味的她是無比的震怒。”

  ??“就為這個,還專門求了舅舅,讓他使人暗中在當時派去的侍衛中詳細的調查。”

  ??“這也就是說,你當時和九丫頭都在老樹林子裏的事情。母後她老人家是知情的,隻不過,她怕是知道的有限,所以才沒有牽連到小九妹身上去。”

  ??“畢竟當時在樹林裏的,隻有你們小兩口,頂天了再加一個梁棟。你們小兩口肯定不會將此事到處說,而梁棟那小子對你又是個最死忠的,所以具體情形,注定是不會有人知道了。”

  ??“至於被你活捉的那幾個殺手,看到的全是她幫著你們誘敵的情形,說句老實話,我猜著母後之所以將此事隱而不,就是瞧著小九妹還算不錯的,今日來看,當初小九妹此舉,怕是還能幫著她在母後跟前贏點好感呢。”

  ??“所以當哥哥的勸你一句,千萬別耍小心眼,如實匯報,除了你們三個人知道的事情不說,別的有一說一,有二說二,也免得橫生枝節。”

  ??還別說,齊玄禮所言還真的是一語中的,太後看到這倆孩子的緣分,居然是從那次刺殺開始的,也是暗歎,“這怕是老天故意給這倆孩子安排的緣分,他們倆因著這件事情走到一起,也是怪不容易的。”

  ??再加上,從這件事情上,就能看得出來,這個崔婉清還不是個沒用的繡花枕頭,這位本該是世家中嬌養尊貴的千金小姐,誰能想到在關鍵時刻,她居然還是個有膽識,有勇氣的奇女子?

  ??在那樣生死命懸一線的時刻,崔婉清不但沒有哭哭啼啼的扯後腿,反而還願意以身做餌,幫助齊玄輝抓住了那幾名活口。

  ??情報裏寫的,和當初國舅爺問的恰恰相輔,這位崔九小姐,後來是被她哥哥從一棵大樹上救下來的。

  ??可見自己兒子出事的時候,崔婉清並沒有在跟前,既然這位早早的就躲藏起來,沒有做累贅,那也就不存在什麽紅顏禍水的說法了。

  ??反而還可以說,她是和齊玄輝同生共死了一回。┟╡┟┠╡┟.〈。

  ??太後也是打年輕時候過來的,豈能不明白,這些小兒女的心思?

  ??無非就是當時處在危急關頭,所有美好的,邪惡的都是一覽無餘,她自己的兒子自己知道,肯定是齊玄輝看中了崔婉清的品行,心裏那會子就有了好感。

  ??後來兩人又在江南巧遇,曹崔兩家是義無反顧的協助兩位王爺,這次能順利的拿下宣平侯,他們兩家的功勞最大。

  ??捋順清楚前因後果,太後那顆覺得不甘的心,倒是舒坦多了,畢竟她是局中人,最是清楚鳳筠山一事奠定了長子勝利的基礎,而江南之事,又是長子坐穩寶座,獨掌乾坤的關鍵。

  ??兩件事情上,崔府都是有功勞的,太後本就是一位恩怨分明的人,單從她平日對崔家姐妹多有回護,就知道這位的心中有數。

  ??有了這兩件事情做底,崔婉清著第一關,算是險險的過了。

  ??太後接下來。又把良王府的黃姑姑,叫回宮中問話,在得知這對小兒女在江南的種種事情後,心裏那願意就又添了一分。

  ??先崔婉清這個女娃兒。的確是個長相中上的,這就說明她不是靠顏色迷惑了自己的兒子。

  ??其次,從那個叫酈哥丫鬟的事情上,就可以看出來,此女是個心地善良。重感情,守承諾的好姑娘。

  ??再加上,黃姑姑還講了好幾個有關崔婉清的小故事,太後從中不難看出來,崔婉清守規矩卻並不死板,善會收攬人心,而且理家還是一把好手。

  ??最重要的是,崔婉清不善妒,她對自家父親的兩位姨娘,還有那庶出的小弟。都一直照顧的很是周到。

  ??想來將來做了良王府的主母後,也會善待自家小兒子的庶出子女的。

  ??這樣看來,崔婉清的品行是沒有問題的,將來進了良王府,也能將王府撐的起來,對於崔婉清本人了解到這會,太後覺著,這孩子除了家世稍遜,相貌不夠絕美之外,貌似還真是個做王妃的料。

  ??不過從黃姑姑回話的態度上。太後也看出來,自己這個昔日的戰友,已經完全站到崔婉清那邊去了。

  ??誠然,這是因為自己明說了。要讓她在良王府養老,那麽早早的就和未來主母搞好關係,也真是件無可厚非的事兒。

  ??但是,再要是從另一方麵來看,若是崔婉清是個草包,連黃姑姑都不能收攏住。自己看重去給小兒子做後院管事人的,又豈能信服與她?

  ??那恐怕第一個在自己跟前,委婉的表示反對意見的,就會是黃姑姑自己了。

  ??將崔婉清各方麵都做了個評估的太後,對這個小兒子自己選得媳婦兒,隻能說是堪堪過關,本來她的心裏還定不了主意。

  ??可奈何小兒子拉著二兒子就開始癡纏起來,再加上長子明裏暗裏的幫兩個弟弟說話,這位做母親的,到底也沒能拗得過齊玄輝,

  ??終於在三個兒子合力的請求下,麵對著那封賜婚的懿旨,太後她老人家還是落了大印。

  ??按理來說,在定親前,太後就應該先召見崔婉清的,可是事不湊巧,宮裏接連好幾位年幼的皇子,公主見喜。

  ??到後來,就連太後最看重的的嫡長孫也見喜了,宮裏簡直跟開水鍋似得,上上下下忙做一團,老人家擔心孫子,孫女都擔心不過來,暫時也就將召見崔婉清的事情丟到一邊去了。

  ??待得大皇子被那個江南來的周默陽,從危險邊緣搶得一條命回來,她整個人才算是舒了一口氣。

  ??可惜,就算突然來了個神醫,宮中還有幾個孩子不幸失去了,這可都是皇室血脈啊,少一滴都要讓人心疼,更何況是一下子就失去了幾個?

  ??太後畢竟上了年紀,又事關嫡親的孫子孫女,開始提著精神,揪著心的時候沒出茬子,可是剛一鬆氣,人就病倒了。

  ??好在還有個周默陽,對於給太後診病,他還真是不敢再看什麽人順不順眼了,撐著還沒恢複過來精神的身子骨,又兢兢業業的為太後診治了。

  ??太後這裏喝了幾服藥,總算是恢複了幾分,可都還沒下地呢,皇後就親自來了,話都還沒說上幾句,便哭天抹淚的鬧將起來。

  ??言說此次大皇子見喜,乃是有歹人陷害,要不然為何多是小兒得的病,卻是被九歲的大皇子染上了?

  ??太後聽了心驚不已,但是看著皇後不顧儀容,如此大聲嚎啕,不禁先是信了六七分。

  ??畢竟這個兒媳婦不但是她親自選的,而且做她的媳婦,時間也最久,太後深知這位平時自持身份,從來在人前都是端莊賢惠的國母風範。

  ??今日能在自己跟前哭成這樣,肯定是被嚇得不輕,想想她要不是已經亂了陣腳,又怎麽會連形象都顧不得的來找自己撐腰?

  ??太後細想了想皇後所言,倒是覺得,這些話乍一聽,會讓人先生出這位是借機生事的感覺,可是,你再細一尋思就會覺,皇後說的還真的很有道理。

  ??作為皇帝的母親,掌管六宮的皇後且還要往後靠一靠,可以說整座後宮也都有她老人家的眼線。

  ??因此倒是清楚的很,早前在皇子,公主們開始見喜的時候,皇後就已經聽從太醫的建議,將染病的孩子們全都聚集在了祥雲殿,統一照管。

  ??至於為什麽要這樣做,一來,是為了太醫好同時照顧一起生病的數位皇子,皇女。

  ??二來,也是為了不擴大傳染的範圍,避免有更多的人被傳染到。

  ??想那時,祥雲殿的宮門一直緊閉,由六隊皇家侍衛不分晝夜的監管著,從來都是隻準進是不許出,吃穿都是在宮門**接,防範的極為嚴密。

  ??而這座祥雲殿距離大皇子所居的東六宮,那還遠的很呢,大皇子乃是皇後的心頭肉,看得本就緊,自打出了這事情,就再沒讓大皇子往西六宮靠近過半步,也的確是沒有可能被傳染的機會。

  ??除非,是有人想借此除掉大皇子,搬掉這塊擋著自己孩兒的最大絆腳石,所以才趁著此時,暗中的做起了妖。

  ??太後想明白了這點,登時就被氣的不輕,當即就請了皇帝過來,讓聖上嚴查此事。

  ??這種陰司事兒,想要查出來個究竟,真是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問題就在於,是不是真心的想要查清楚了。

  ??齊玄禛因著此事,失了孩兒,又險些連最看重的嫡長子都失去了,那還不是真心火大?

  ??盛怒之下,下手決不手軟,沒兩天事情的始末就被查出來了個七七八八。

  ??原來真的是有人趁著半夜侍衛鬆懈,暗中對守門的侍衛下了迷藥,悄悄的弄了染著病的衣裳,拿去了大皇子的宮中,這才害的大皇子也見了喜。

  ??謀害皇子,擱在那一會都是砍頭的大罪,不消說,宮裏還沒消停幾日呢,就又開始沸騰起來。

  ??好容易打的打,殺的殺,關的關,遭心事終於進入了尾聲。

  ??雖然大家都知道被賜死的那個美人,隻不過是隻替罪羊,可再要是深挖下去,後果就要引得朝局動蕩不安了。

  ??如此一來,皇上和太後這對母子,便很是默契的選擇了掩飾,當即就此結案,給這樁謀害皇長子案蓋棺定論了。(未完待續。)

  ??...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