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錯覺
作者:看海的羽兒      更新:2021-08-13 09:25      字數:5708
  c_t;崔長健聽完齊玄輝,這番意義深刻的勸諫之詞,登時心中一凜。[ ]

  ??他前段時日,可不是放鬆了學業,一門心思的全都撲在朝堂之上了?

  ??和枯燥的八股文,煩人的策論相比,暗流湧動,危機四伏的朝堂,更能讓崔長健感到熱血上湧,興奮激動。

  ??後來齊玄輝暗示他,等新帝登基後,也許會加開恩科,為了金榜題名,踏上正式的仕途,崔長健趕忙又將收起的書本,都翻找了出來。

  ??隻是沒想到,不過懈怠了數月光陰,他居然就有些看不進去課業了。

  ??後來還是齊玄輝考校了他幾次,覺得怕是有點懸,就專門放低身份,去請了趙山長來為他教授。

  ??說句不好聽的,前三篇趙山長布置下來的策論,崔長健雖是盡了全力,可是還是被趙山長批了個體無完膚。

  ??這文人他不愛罵人,但是他愛損人啊!

  ??左一句‘朽木不可雕也’,右一句‘蠢笨如豬’這一通冷嘲熱諷的話,趙山長倒是發泄的爽快了。

  ??可崔長健不覺是風中淩亂,心頭滴血,真覺得自己除了有幾分小聰明,別的什麽都不如人!

  ??要知道他在家裏,是被祖母,大伯父看重的崔家子孫,在鵬飛書院,也一直都是天之驕子,被人追捧巴結的對象。

  ??真的是在哪裏,都沒有遭受過如此直接的巨大打擊,真的,有一刹那,崔長健的心都灰了。

  ??好在他經曆的比同齡人要多,心智也堅強幾分。緩過勁來的崔長健,奮筆疾書,‘知恥而後勇’。

  ??寫了還不算,他還拿去裝裱好了,懸掛在書案正上方,每每讀書,寫策論的時候。抬起眼就能看到。

  ??立馬就精神百倍。勁頭十足,再也不敢放鬆了。

  ??還別說,他這般一立誌。寫出來的東西,倒是很有些進步,最起碼,最開始那暴風驟雨的酸話。是越來越少了。

  ??到現在,偶爾的。也能聽到趙山長表揚個一句半句的。

  ??此中的心酸,曲折,真真是不足為外人道也。

  ??這會齊玄輝用特有的方式來激勵他,卻使得崔長健又想起了。最開始的心痛,真是,再怎麽樣。也不敢放鬆課業了。

  ??他正經的拱手,對齊玄輝言道:“還請王爺放心。臣下現今每隔三日,必去趙山長跟前交一次課業。”

  ??“他老人家胸懷經緯,學識淵博,對臣下也是悉心教導,從不留私。”

  ??“您也知道,臣下的心誌高遠,前段時間事多繁忙,還真是懈怠了課業,真的是放鬆了。”

  ??“不過臣下早在被趙山長的當頭棒喝下,幡然醒悟了,現如今日日苦讀,夜夜認真,總算是獲得了趙山長的認可。”

  ??“今日聽到王爺所言,隻會更加的警醒,以後不管公事有多麽繁忙,也不能放下學業,活到老,學到老這話,臣下謹記在心。”

  ??他口裏說著話,心裏不由是暗自稱奇。

  ??眼前的齊玄輝,雖然氣勢逼人,想法奇魅,但是這人的年紀,比他可還要小幾歲的。

  ??想到此人本是皇子龍孫,天生的上位之勢,就權當是正常範疇好了。[更新快,網站頁麵清爽,廣告少,,最喜歡這種網站了,一定要好評]

  ??可是為什麽,他每每正經說話的時候,總是給人一種錯覺,‘這位並不是比自己年幼的人,而是一位長輩在對晚輩訓話’

  ??崔長健有這種感覺,還真不是一次兩次的reads;。

  ??這可謂是,每一次都有不同的體會,好奇更是不斷的加深。

  ??隻可惜眼前這位,人小鬼大,嘴巴更是嚴實的可怕,想要從他口中套話?還是那涼快去哪呆著吧。

  ??齊玄輝見崔長健這番話,說的是情真意切,不但是坦誠了,前段時間對學業的疏忽,更是信心百倍的,要謹記這個難得的教訓。

  ??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一心改正的人,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強者。

  ??麵對著這樣的崔長健,齊玄輝心裏甚安。

  ??他這邊從自家老子的墓門一合上,就開始秘密的操作,新帝加開恩科一事。

  ??隻不過,他所選擇的合作人選,既不是最被當今稱讚,文采斐然的李大學士,也不是當今聖上信任的寒寧先生。

  ??卻是一位任誰都想不到的人-田七,現任的輝思殿大總管。

  ??自從先帝的葬禮結束,先前的蔡總管,就徹底的交出手中權限,出宮榮養去了。

  ??田七這位打小就伺候齊玄禛的太監,正式的接過印鑒,成為了整個皇宮,最有權利的太監總管。

  ??齊玄輝早就知道他的價值,因此針對這顆棋子的布局,可就早的很了。

  ??早在兩年前,他就已經將田七失散的妹妹,和那三個失了親生父親的可憐孩子,都巧妙的在安溪尋到了。

  ??當然,對田七他不會說是專門幫著尋找的,隻說是手下人,在探礦的路上歇腳,無意間碰到的。

  ??晚上起夜,無意間聽到房東大嫂,對月哭訴,這才知道這位灰頭土臉的半老婦人,有個失散的哥哥,叫做田七reads;。

  ??這名字,手下很熟悉啊,貌似晉王爺身邊,最得用的太監頭頭,就叫這個名字啊。

  ??第二天,在這手下,有意無意的套話下,還就是機緣巧合,巧的不能再巧的,為田七尋到了四個失散的親人。

  ??輕輕鬆鬆的,齊玄輝就送了一個天大的人情,給這位文華帝最信任的心腹之人。

  ??現在距離當初接回那母子四人,已經過去了兩年的時間。

  ??田七的妹妹,也在一年多前,和齊玄輝那位手下,喜結良緣。

  ??在自家夫婿,三番兩次的婉轉暗示下,這位前世裏,打死都不讓兒子改姓的執拗婦人,終是將小兒子羅二狗。過繼給了自家哥哥,改姓田。

  ??這樣一來,田七死後,也算是有了摔盆,捧幡之人,每年清明時節,也有了送錢祭奠他的後人了。

  ??田七這個一輩子注定無後的太監。得了流淌著田家血液的親外甥做兒子。那簡直是高興壞了。

  ??這位是頭一遭的失了沉穩,很是不淡定的,去請李大學士。給這個新兒子賜名。

  ??李大學士也不愧是才名淵博之人,問明白這前因後果,便大筆一揮,寫下了‘田繼恩’三個字。

  ??意思是。希望此子能繼承田家的家風,還要時刻都記著田七的恩情。

  ??有了兒子的田七。心裏對帶給他家人親情的齊玄輝,最是感激不過,總是想著要借機報答一二。

  ??可是他能得了齊玄禛的信任,豈能是愚笨之人?

  ??心裏明明除了齊玄禛。第二位看重的就是齊玄輝,卻偏生不敢露出半分來。

  ??田七倒也不至於,做的像寒寧先生那麽明顯。有事沒事的,都離了八丈遠。鮮少近身說話。

  ??他心裏自有主意,幹脆就拿齊玄禮做標杆,平日裏是怎麽對齊玄禮的,那就怎麽對齊玄輝。

  ??田七這樣的行徑,落到齊玄禛眼裏,非但是挑不出來一點錯兒,還落了一個安分守己的好名聲reads;。

  ??而齊玄輝拿的比田七還要穩,從來都是常理以對,什麽要求都沒提過。

  ??倒是因著手下的原因,四時八節,都給田十妹送一份節禮去。

  ??真的是要多正常,有多正常。

  ??田七原本一直暗自擔心,齊玄輝會提出讓自己為難的事情,說不定還會讓自己行出,背叛主子之事。

  ??也都因著日子的平穩度過,而漸漸的淡化了,田七見齊玄輝真的做到了,施恩不望報,越發覺得齊玄輝是皇家裏,絕不多見的好人。

  ??不過,就在先帝棺槨入葬皇陵的那一天,田七收到自己身邊站著的,齊玄輝親手遞過來的一個紙條。

  ??他當時那冷汗,就一身一身的往外出啊,險些沒有給虛脫了。

  ??好容易趁著如廁的那點功夫,瞧清楚了上麵寫著的字,還寫的真叫一個簡單明了,就三字‘支持,李。’

  ??這三個沒頭沒腦的字,可沒少讓田七費神,因為這個‘李’字,他很快就給猜出來了,想著八成就是李大學士。

  ??於是就開始,對此人特別關注。

  ??可是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田七發現人家李大學士,一直沉澱在,緬懷對他有知遇之恩-先帝的情緒中。

  ??可以說整日裏都是愁眉苦臉,根本就沒有心思上過什麽奏折,這讓他從何支持?

  ??難道要是要他支持李大學士,緬懷先帝?

  ??這不是找死嗎?

  ??人家田大總管,那可是新帝的人!

  ??怎麽能做出這種,讓自家主子暴怒的事情?

  ??不過,很快,謎底揭曉了。

  ??那是在十天前的禦書房,當時的齊玄禛,正和幾位肱骨之臣商議國事。

  ??臨結束,這痛苦了小一個月的李大學士,姿態瀟灑,手下嫻熟的撩開袍角,跪地請旨,“為彰顯吾皇的仁厚博愛,臣奏請聖上,加開一科恩科,既能為聖上海選人才,也能使萬民稱頌吾皇英明。”

  ??甭管當時滿屋子的君臣,是個什麽想法,又是怎麽低著頭,四下發送眼神交流的。

  ??反正田七的腦海裏,瞬間便一片閃亮!“合著搞了半天,這位爺是要我支持加開恩科啊。”

  ??“這乃是對聖上有利的大好事,我這個做人奴才的,本就該支持。”

  ??“良王爺果然還是心係吾皇,心係天下百姓,這根本就是勢在必行之事,壓根不算幫忙。”

  ??有了這位的鼎立支持,開恩科的事情,基本是沒跑了。

  ??這件事本就合了齊玄禛的意思,多幾個人支持,不過是讓事情辦的更快些而已。

  ??齊玄輝明知一切,卻也沒有透漏半分,有些事情,瞞著人,其實是在為那人著想罷了。

  ??他用揶揄的口氣,對崔長健言道:“希望上次那套文房清供,能夠不明珠暗投,若是它們的主子能夠高中榜首,倒也算是物有所值了。”

  ??兩人不禁是相視而笑,心中都是對即將麵臨的事情,充滿了勇氣和期望。

  ??話說,自從崔長健跟著趙亭趙山長學習後,便迎來了高強度的學習計劃。

  ??趙亭先是丟給他這十年以來大考,金榜名列前三人的策論,讓他讀熟了,背順了,再每三日,寫一篇他命題的策論來看。

  ??這可要比辦差累的多,費腦子的多。

  ??好在他是歸齊玄輝管的,這位王爺理所當然的,給他開了後門,以崔老夫人身體不適為由,讓崔長健在家侍疾。

  ??不過就算崔長健是在家中,也是閉門苦讀,從不亂跑亂走,就算有好友請他出門相聚,也都是拒絕了的reads;。

  ??崔老夫人和崔大老爺娘倆,是府裏為數不多的兩位知情人,見崔長健這般認真,都是心中竊喜,全心全力的支持他。

  ??老太君本來連他每日的請安,都想給免了,就是嫌走來走去的,白白浪費寶貝孫子,珍貴的時間。

  ??老人家對自己的三孫子,最是寄予了厚望,就盼著這個多才的孩子,能再給崔家添一份榮光。

  ??可是崔長健想的要比祖母周到,他怕被人看出端倪,腦子一轉,便幹脆將自己的書房,徑直搬到了鬆翠院的東廂房。

  ??對外隻說三公子,在虔心為崔老夫人抄寫經書,祈福保平安,可其實,這抄寫經書的,是另有其人。

  ??此人不是別個,正是崔婉清,隻因為在眾多的姐妹裏,隻有崔婉清具備,能模仿他人筆跡這門本事。

  ??這對兄妹倆,現如今正是兩隔壁,一個在屋裏絞盡腦汁的寫策論,背四書五經。

  ??另一個是模仿者自家三哥的字跡,辛苦的抄寫經書,順便完成自家先生,布置的課業,倒都是一對勤奮有加的兄妹倆。

  ??也正是因為如此,崔長健想要傳話給崔婉清,也真是十分的便宜。

  ??崔婉清現在心結已解,對齊玄輝也是挺想念,主要這人才失了父親,她總想著,要是能麵對麵的安慰幾句就好了。

  ??眼下兩人見麵的機會,是悄然降臨,崔婉清怎麽會不答應?

  ??雖說麵對著崔長健時,她是羞澀不已,麵紅耳赤,但還是強撐著點了頭,屈膝謝過崔長健。

  ??好在現在的崔長健,一心都撲在策論上,也沒心思和多餘的時間,來調侃自家妹子。

  ??見話已經帶到,而當事人也欣然首肯了,便笑著和崔婉清約好了出發的時間,即便各人做各人的事情去了。(未完待續)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