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故事
作者:看海的羽兒      更新:2021-08-13 09:25      字數:2608
  蔡大夫人這個人,從來都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的脾氣,她這夫家家資就不薄,娘家也是富庶人家,自己又是個當家作主的,因此上很是有些家底。

  ??所以,對崔家兩位小姐送什麽來,並不是特別的在意。

  ??可是崔婉清送的這對九節錦鯉蓮花熏爐,一看就是花了大心思的,貴重排在其次,蔡大夫人單就對崔婉清的這份誠意,也不能隨意的拿東西敷衍人去。

  ??這會飯畢,正是女眷相聚品茶閑談之時,剛好可以借機,將這兩樣特意準備好的回禮,回贈給崔家兩位侄女。

  ??蔡大夫人想到這裏,微微的偏了偏頭,瞧著右手邊穿了件水紅繡紫堇花的丫鬟笑了笑。

  ??就見這個身形高挑的丫鬟,全然領會了她的意思,含著笑,微不可見的點了點頭,伸手拉著身邊的姐妹,往東邊的碧紗櫥中而去。

  ??蔡大夫人笑著撫掌歎道,“兩位侄女都是嬌花般的人兒,今日特地來我們家做客,伯母心中真是喜歡的不行,這不,特特的為你們姐妹倆備了份見麵禮。”

  ??“來,打開瞧瞧,可還喜歡麽?”

  ??她這裏話音才落,剛才離開的兩個丫鬟,恰好就在此時,剛好行至崔婉清姐妹身前,兩人是笑盈盈的拜倒,將手中紅木雕花托盤上的物件,雙手奉上。

  ??站在主子身邊的鶯巧和白茶見狀,連忙是雙雙上前,將禮物接住,這就又轉身奉給自家主子細觀。

  ??原本這長輩回禮,做晚輩的應該回家再打開看。也免得禮重禮輕,或是各人得的禮物不同,而使的長輩麵上尷尬,晚輩們心生妒恨。

  ??可是既然蔡大夫人說了讓看的話,就說明主人家準備的妥當,並不會引起不好的事端來,因此上。這對姐妹倆也隻能是客從主變。

  ??崔婉清和崔婉瑩。姐妹倆相視一笑,齊齊扭臉望向自己麵前的木盒。

  ??隻見鶯巧手中托著的紫檀暗花木盒,盒子通體篆刻著牡丹花紋。花紋飽滿,看著就是富貴張揚,可偏偏又選了暗紋來雕刻,稍稍離得遠些都看不出有紋飾。就像是一個普通的紫檀木盒。

  ??真是透著股內斂的奢華,崔婉清對著盒子暗暗的讚了一聲好。想來裏麵的物件也不會差,怪不得選在這個時候相贈,怕也是隱含著炫耀的意思吧?

  ??阿桃早就侍立一邊,看著自家主子的神色。把握著分寸,抬手將匣子打開,崔婉清傾身一看。“呦,蔡大夫人這回可是真舍得。自己送的那對熏爐也算是覓得良主了。”

  ??眼前這襯著大紅雲錦緞的盒子裏,安安靜靜的擱著一隻羊脂白玉錯金嵌紅寶石碗。

  ??這碗兒的玉質瑩白,器壁薄的透光,圓形的碗體上,還加了兩隻桃形雙耳,腹外壁鑲嵌花葉紋。

  ??讓崔婉清覺得新巧好頑的是,所有的枝葉由金片嵌飾,而花朵則是由許多顆精琢的紅寶石組成,看著特別的精美。

  ??最絕的是如此薄透的玉碗,腹內壁竟然還雕刻著兩句小詩:酪漿煮牛乳,玉碗擬羊脂。

  ??她不禁是在心裏欽佩,這雕功好生的了得,說是鬼斧神工也不為過了。

  ??別看這對玉碗小,可是價值甚至比那對熏爐還要高,要是崔婉清沒有記錯的話,這對碗兒可是有來曆的古董呢,這種既有品質,又有來曆的寶貝,最是受人追捧。

  ??有很多愛好收藏古董的人家,就是刻意尋找這類,身後有故事的物件,還越是哀怨離奇,越能引起人的追捧,蔡大夫人莫不是不大懂?

  ??一念及此,崔婉清站起身子,對著蔡大夫人盈盈一拜,“伯母實在是厚愛我們姐妹了,這對玉碗怕是前朝的古董,而且還是皇族之物,乃是有市無價的寶貝。”

  ??“這樣的物件太過貴重,我們姐妹怎敢生受?還請伯母收回,換了旁的也罷。”

  ??她口裏將這對玉碗誇的天上有,捧的蔡大夫人極為高興,扭臉對常媽媽言道,“快將侄女兒扶起來。”

  ??“好孩子,常言說的好,長者賜,不可辭,既是給了你們姐妹倆,就拿著賞玩吧,別的你們都不用管。”

  ??常媽媽滿臉堆笑的摻扶崔婉清複有落了坐,崔婉清隻聽的耳邊叮當作響。

  ??她心裏暗暗納悶,便偷眼去瞧,卻是常媽媽的右腕帶著兩隻赤金芙蓉鐲,並一隻翠玉絞繩鐲,她一有動作,這三隻鐲子就碰撞在一起,出極悅耳的聲音來。

  ??崔婉清不禁對此人的妙想,大為喜愛,大覺自己也可以試著這樣頑。

  ??蔡大夫人見崔婉清安坐,這才神采飛揚的笑道,“這對碗兒乃是我家祖母,在我出嫁時暗暗給的體己,一擱也就這麽多年過去了,還是這些日子,開庫房歸置東西,這才又從箱底拉了出來。”

  ??“清兒這孩子,眼光端的是老辣的緊,一眼就看出來是古董不說,你怎麽就肯定它們乃是前朝皇族之物?”

  ??蔡大夫人還真是不知道玉碗的來曆,她當初出嫁,祖母已經是中風癱瘓,話都不能說清白了,隻是讓人將東西給了孫女兒,可憐卻是無法將這故事講給孫女兒聽。

  ??蔡大夫人的腦海裏,還深深烙印著,祖母那想說說不出,著急的直落淚的模樣,心裏不禁一痛,越想知道,這對玉碗究竟藏著什麽樣的故事。

  ??崔婉清見果真和自己猜的一樣,也不敢拿大,站起來含笑解釋道:“倒不是侄女兒眼光老辣,實是前些日子,讀過一本前朝的名器全解,裏麵有提到這對玉碗。”

  ??“這對玉碗乃是前朝一位皇帝的寵妃,她最愛用酥酪,牛乳,因此這位皇帝特特的命人打製了這對精美的玉碗,隻讓這寵妃專門盛酥酪等吃食。”

  ??“侄女兒能認出來,還要多虧了這碗兒上雕的兩句詩呢。”崔婉清說到此處,稍稍的頓了頓,接著又加了句話,“伯母您若是對此感興趣,侄女兒讓人將書給您送來,那本書上解說的十分清楚,寫書的人文筆極好,讀起來大有意思,可要比侄女兒說的這些強過百倍。”(未完待續)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