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章 有求
作者:平仄客      更新:2021-08-13 09:21      字數:5176
  兩更合一4000字大章,十點才回到廣州,明天會多更,謝謝大家~

  ??秦邑的屍體,是仲氏發現的。仲氏的大聲驚叫,劃破了成國公府的寧靜。隨後她就跌跌撞撞地衝到大門口,在門口的京兆府守衛都知道出大事了。

  ??沒想到,成國公秦邑死了

  ??京兆府守衛麵麵相覷,不知道是不是要繼續守下去。但當務之急,是將此事呈報給監國的太子與兩位大臣。

  ??不管江南銀庫事有多嚴重,就算皇上已經在江南定了成國公府的罪,但是皇上還沒有回到京兆,江南銀庫事還有更多的細節要詢問秦邑,秦邑是一定要留著的,不然也不會派京兆士兵守著。

  ??就是因為太子了一句“不用入天牢”,京兆守衛才會來成國公府守著。但現在,秦邑就這麽死了,不明不白地死了。

  ??該怎麽辦?

  ??京兆府尹陸清聞訊之後,立刻來到了成國公府。秦邑的屍體就擺在後院中央,眼睛瞪得大大的,死不閉目,左胸則有一個大窟窿,血已經凝固了,看起來相當恐怖。

  ??看到這屍體,陸清的眸光冷了幾分,眼中有深深的恨意,同時心中有難以抑製的快感。秦邑,終於死了,這個人也有今日

  ??人之死也其行也善,旁論也哀,這句話陸清從來就不認為是正確的。秦邑死了,他隻感到滿心的歡喜,隻想開懷暢飲。

  ??一想到元家就是死於這個人的毒計,他就恨不得再在其屍體上補上幾刀。

  ??陸清按住了自己的衝動,冷聲吩咐道:“將昨晚守在成國公府的士兵找來,跟隨本官進宮。將此事詳細稟告太子殿下。”

  ??成國公府收了江南銀庫的兩成幹股,這事已經罪證確鑿,皇上不會為他的死感到可惜,但肯定會追查是誰殺了秦邑。這一事的收尾,早有人準備好了,但麵上,陸清也要將事情做得十分好看。

  ??秦邑是誰殺的。就讓大理寺和刑部來查吧。查出個什麽。就是什麽。陸清一直都記得自己現在是京兆尹,而不再是刑部尚書了。

  ??秦邑的死,就像一顆巨大的石頭。投到了京兆朝堂這個湖麵,激蕩起一陣陣水花,淋濕了京兆官員的頭腦,使之粘粘糊糊的。都不清楚發生了什麽事情。

  ??秦邑,超品的成國公。誰敢殺他呢?誰會殺他呢?

  ??太子朱宣明聽到陸清的稟告後,除了錯愕之外,還感到一股戰栗。他萬萬沒有想到,竟然有人殺了秦邑。為父皇立下從龍之功的成國公,就這麽死了

  ??他和京兆官員的想法差不多,究竟是誰敢殺秦邑呢?又是為何會殺他呢?

  ??在錯愕戰栗之後。他還隱隱鬆了一口氣。秦邑死了,那麽江南銀庫事是不是可以到此為止了?秦邑暗地裏做的那些事。也不會暴露了?更重要的是,秦邑為他做的那些事,也可以隱下了。

  ??沒想到,秦邑死了,還有這個好處。

  ??鬆一口氣之餘,他想得更多的是,偏偏在他監國的時候,秦邑被殺,這事應該如何向父皇交代呢?

  ??他心中暗想道:“真是晦氣那些人為何要在這個時候殺秦邑,為何不等父皇回來了之後再殺?”

  ??但這樣的想法,他不可能表露出來,因而他的表情震驚至極,詢問著裴公輔和鄭時雍這兩個人:“兩位大人,你們以為此事該如何處理?”

  ??秦邑被殺這一事太大,朱宣明根本就不能有何決定,也不敢有何決定。將此事推給兩位監國大臣,那就是最好的了。

  ??裴公輔和鄭時雍的臉色異常難看。剛剛才出現江南銀庫事,皇上才下令看管著秦邑,秦邑就被人殺死了,都等不及大理寺和刑部有什麽查探。

  ??背後殺人者時間掐得這麽好,這不由得他們不多想,想到秦邑的死和江南銀庫事有關。

  ??然而,就算他們想得再多,沒有任何證據沒有殺人者,這些猜想都隻能放在心底,提都不能提。

  ??“殿下,令大理寺和刑部去查此事吧,看看有何結果。待皇上從江南回來,會有定奪的。”裴公輔這樣道。

  ??鄭時雍點點頭,讚同裴公輔的意見。當前,就隻能這樣做了。

  ??離開東宮的時候,他們兩個人都沉默著,總有一種風雨欲來的感覺。江南銀庫事尚未收尾,所涉及的權臣勳貴還沒全部理清,皇上回京兆之後,必定對秦邑細加審查的。但現在秦邑就出事了,國朝,接下來還會有什麽事呢?

  ??他們無法預計,隻能等待著,再隨機應變。

  ??秦邑的死,令得朝廷各方都有大震動。因為這事,誰都沒有想到。誰能想得到,秦邑會如此輕易被人殺死?而凶手更是無一點痕跡……

  ??已基本養好傷的七皇子朱宣信,在知道秦邑被殺死之後,忍不住喃喃道:“究竟是誰這麽大膽殺害秦邑呢?我真是怎麽都想不明白,秦邑死了對誰有好處。”

  ??“殿下想不明白也不重要,但臣認為秦邑死了,對殿下來,反而有利。”彭貽芳這樣道,語氣中竟含有些興奮。

  ??他偷偷來到七皇子府,就是為了和朱宣信商量秦邑的事情。在此事上,他與京兆官員不同的一點在於:他根本就不關心是誰殺死秦邑的,他關心的是,秦邑之死可以為他為殿下帶來什麽好處。

  ??聽了彭貽芳的話語,朱宣信頗為不解。秦邑了,對他有什麽好處?

  ??彭貽芳不敢吊朱宣信胃口,將心中的想法了出來:“殿下,成國公府已經卷入江南銀庫事中,就算秦邑不死,成國公府都完了。但秦邑之死,是我們可以做手腳的,不定他的死。是某些人想讓他閉嘴,是某些人想截住江南銀庫事繼續深查。”

  ??彭貽芳這麽一點撥,朱宣信便立刻明了。原來是這樣按照彭貽芳的想法,如此,的確是對他有利了。

  ??他勾起了嘴角,瘦削微白的臉帶了絲誌在必得的笑容。是了,就算他沒有去江南。但還是可以利用秦邑之死來行事。結果。雖然不像之前那麽完美,但還是差不了多少的。該是他的,就算遲一點。他都會全部拿回來

  ??這時,彭貽芳已經在笑著道:“恭喜殿下。將此事交給屬下,屬下一定會為殿下辦妥此事的。”

  ??朱宣信看了彭貽芳半響,微笑著道:“如此。就辛苦大人了。本殿下等你的好消息。若此事辦妥了,想必母後也會滿意的。”

  ??彭貽芳的笑容頓了頓。然後繼續回道:“殿下得是,下官定不負兩位主子所望”

  ??主臣兩人相視而笑,安靜的七皇子府內,有一種隱秘的愉悅。

  ??……

  ??……

  ??最為秦邑之死感到心驚膽戰的。是戶部尚書張龜齡。他害怕,自己會是下一個秦邑。

  ??然而,他更清楚的是。就算他沒有像秦邑一樣死去,他都完了。張家也完了。

  ??他與秦邑一起,在江南銀庫事上過了明路,已經被禦史台的官員查出來了。皇上送回京兆的命令是何等震怒,已立刻奪了他的戶部尚書一職,讓他根本就沒有時間反應。

  ??天知道,他拿江南銀庫的幹股,隻有兩個月而已,對江南銀庫的情況,他有所知,但沒有想到會這麽嚴重,更沒有想到皇上巡幸江南的時候會將此事查出來。

  ??當江南銀庫事爆發之後,他驚恐得已經不出話來,寧願就這樣暈過去再不醒來。這時,他已經記不得當初拿幹股時的那種激動興奮的心情。

  ??完了,完了,這是他唯一的最大的感受。

  ??在江南銀庫事發後,他就第一時間進了宮,想求太子相助。畢竟,他是太子妃的祖父,是太子的妻族。若是張家出了事,以後就不能為太子謀劃出力了。

  ??而且,張家若是真的定了罪,也會連累太子。隻有張家平安無事,太子就更平安無事。

  ??更重要的是,他之所以會收下江南銀庫的幹股,完全是太子授意。看在這一點的份上,太子一定會幫張家的

  ??以上這些,是張龜齡自己的想法,但現實不按照他的想法去運行。他是進了宮,但被阻在東宮門外,他就連朱宣明的麵都沒有見到

  ??來見張龜齡的,是謝登。謝登忠實地轉達了朱宣明的話語,最後道:“張大人,請回吧。江南銀庫事已經發了,禦史台查到了張大人的證據,況且張大人是戶部尚書,掌管天下之財卻貪腐若此,更是罪無可赦。太子,是不會為大人求情的,請大人回吧。”

  ??張龜齡聽了謝登的話語之後,麵如死色,卻不甘心地道:“下官會收這些幹股,完全是因為太子……”

  ??他的話還沒有完,謝登就冷冷地打斷他的話語:“住口到了這個時候,大人還想亂話嗎?休得在此胡言亂語,若是殿下震怒,大人可要想想後果”

  ??“張家都已經這個樣子了,本官還想什麽效果?若是太子不見本官,本官就不保證會些什麽話了。”張龜齡絲毫都沒有退避,態度比剛才強橫太多。

  ??他想著與太子好好道,但太子竟然不見他,那麽便沒有什麽好好的了

  ??見到張龜齡猶不甘心,還在著這些話語,謝登就放軟了語氣道:“大人還是謹言就算張家出事了,殿下還會是太子,不定心情愉悅了能保住張家幾個子弟。若是大人胡亂話,殿下心情不好,會發生什麽事情就不好了……大人不為自己著想,也要為張家著想。”

  ??謝登這一番話,明是勸實是威脅,以張家子弟的性命前途來威脅張龜齡,令他不要胡亂話。

  ??當初,秦邑拿出了一成幹股,請朱宣明左右皇上巡幸江南的打算。在蔣欽的建議下,朱宣明收下了這一成幹股,但從中經手的人的人,不是他,也不是謝登,而是張龜齡。

  ??正是在太子的授意下,張龜齡收下了這一成幹股,實則就是代朱宣明收下了這一成幹股。

  ??現在,江南銀庫事發,張家被查出來了,但太子摘得幹幹淨淨

  ??到了這個時候,張龜齡才驚覺,原來他不是太子最信任的人,也不是太子最倚重的勢力,太子並非沒有他就不行。實際上,他和張家,都是太子的擋箭牌和替死鬼

  ??太子妃娘家又怎樣?太子妻族又怎樣?出事的時候,第一個舍棄張家的,就是太子

  ??在東宮外,張龜齡的麵色不斷變換,最後還是一片陰沉。他知道謝登得沒有錯,他可以被奪官,但張家一定要保住。

  ??最後,他冷冷地甩出一句話:“請謝大人告訴殿下,張家若不能幸存,那麽本官知道的事,一定會如實向皇上稟告”

  ??臉皮已經撕破了,為了張家,張龜齡豁了出去,連威脅太子的話都敢出來了。罷,他不管謝登的臉上如何難看,就起身拂袖離開了宮中。

  ??這幾日,張龜齡一直在忐忑不安,他知道自己在劫難逃,但還是想保住張家的幾個有用子弟,要為家族留下一點火種。

  ??他相信,太子就算不在意張家,也會投鼠忌器,定會保住張家幾個子弟的。

  ??但是,現在秦邑死了。同樣一直站在太子身後,同樣卷入了江南銀庫事的秦邑,在暗夜裏被殺死了。

  ??現在,是誰殺他為何殺他,都還不清楚。張龜齡有預感,就算大理寺和刑部全力查,也查不出個所以然來。

  ??那些人膽敢殺超品國公爺,就一定會有本事不被查出來。秦邑死了也就死了,不定隻會讓旁人有利。誰會從秦邑被殺這件事中得到好處?旁人不知道,但深知東宮內幕的張龜齡,已經想到了一個可能。

  ??這個可能,讓他不斷發抖。他無法再冷靜。秦邑在這個時候被殺,他唯一能想到的原因,就是殺人滅口。那麽,下一刻會不會是他?

  ??他若是死了,那一成幹股的事情真相,還有誰會知道?

  ??章外:真是累哭。請大家待我緩一緩神先~~未完待續

  ??ps:第一更感謝大家的支持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