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章 全彈劾
作者:平仄客      更新:2021-08-13 09:21      字數:2813
  (第四更!)

  ??源源不斷的彈劾奏疏送進了紫宸殿,多到令內侍首領常康都詫異。他伺候在崇德帝身邊,彈劾的奏疏見得多了,但一次過這麽多、針對的是同一人,還真沒見過。

  ??官員們何時如此同心同德了?還是,帝師大人真的犯了眾怒?

  ??帝師一事,當中水太深,常康不敢深思下去,怕犯了什麽禁忌自己也不知道。

  ??崇德帝在翻看著這些奏疏,臉上沒有什麽表情,看不出是震怒還是歡喜。照理,皇上現在如此對待沈肅,看見這些彈劾奏疏,應該很開心才是的。

  ??怎麽會是這樣一副麵無表情的樣子呢?——崇德帝心中有疑,對這些彈劾的奏疏有疑。

  ??他知道,沈肅與朝中一些官員不和,但這些彈劾的官員當中,有不少官員是一向不問事的,肯定是和沈家無仇無怨的,他們為何要彈劾沈肅呢?

  ??且看看這些彈劾的官員都有誰:宗正卿蔣欽、戶部尚書張龜齡、吏部侍郎賀肇、太原府尹範泰言、關內府尹祁玄、兵部尚書霍韜、虎賁中郎將張旭……

  ??這些彈劾的官員,有京兆官,有地方官,有官,也有武官,涉及五省九寺五監、九府十六衛。沈肅與沈度,怎麽會與這麽官員交惡?不會,絕不會。

  ??蔣欽、張龜齡、賀肇這些官員就算了,他們都是東宮一係的官員。對於太子和沈度之間那些微妙的不和,崇德帝是清楚的,也一直放任著。

  ??但範泰言是怎麽回事?他遠在太原府當府尹,怎麽會上這樣一道彈劾奏疏?還是彈劾陳年舊事,彈劾沈肅奏請殺二王的事!

  ??在範泰言的奏疏上。沈肅奏請殺二王之舉,就成了沈肅連皇族成員都敢殺,其行不容,雲雲。

  ??這樣的彈劾奏疏,崇德帝當然不會順之。如果不殺二王,崇德帝的皇位怎麽能坐得這麽安穩?崇德帝如果準許了範泰言這個彈劾,那就等於否定了當初登位所扯的大旗。

  ??所以。範泰言的彈劾奏疏。太有問題了!

  ??還有兵部霍韜的奏疏。霍韜的主意還是很正的,當初崇德帝想借理由對付傅家,霍韜還曾出言阻止過。以霍韜的為人。是不會做落井下石之事,況且他和沈家並無恩怨。

  ??到底,像範泰言和霍韜這些人,為何要上這樣的彈劾奏疏呢?

  ??崇德帝在苦苦思索著緣由。半響後,才問道:“現在。朝中有何大動靜?”

  ??“回皇上的話,大動靜有兩個。其一是國子祭酒葉端提出尊師重教;其二是東宮發起了對沈肅的彈劾。”常康回答道。

  ??宮中的內侍及皇家暗衛,就是崇德帝的耳目。常康將朝中的動靜匯報,卻不敢加以詳細修飾——雖則他知道這兩個大動靜。應該都是和沈肅一事有關。

  ??“東宮發起了對沈肅的彈劾……原來如此啊。”崇德帝停住了翻閱奏疏的動作,似是了悟般道。

  ??如此,就能解釋為何彈劾沈家的奏疏會如此多了。範泰言和霍韜等官員的所為,也就有了原因。

  ??“你去查一查。範泰言和霍韜這兩家,可與東宮有所聯係!”崇德帝一把合上了奏疏,下令道。

  ??他像是想到了什麽,眉頭一突一突的,顯然有怒火勃生。

  ??很快,常康的查探便有匯報了。他查得,範家和霍家沒人與東宮有聯係,但這兩家的管家,卻和程家的管家連日聚,看樣子交情甚深。

  ??程家,淑妃的娘家,太子的母族。這麽來,範泰言和霍韜這些官員彈劾沈肅,定是與東宮有關了。

  ??東宮發起彈劾,就有了這麽彈劾沈家的奏疏,涉及了這麽多官衙和地方。東宮的影響力……真是深遠寬廣!

  ??崇德帝覺得,他近日專注於對付沈肅和沈度,似乎遺漏了些什麽。東宮的影響如此深遠寬廣,令身為帝王的他,並不愉悅……

  ??聽了常康的匯報,崇德帝沒有追問東宮的情況,反而問起了沈家:“沈家那裏,有什麽動靜?”

  ??這麽多彈劾的奏疏,若是壓在沈肅身上,怕是能將他淹了。現在的沈肅,在做什麽?

  ??“回皇上,沈家平靜,並沒有什麽官員進出。”常康立刻回道。現在沈家大門外,守則皇上派去的人。誰人進沈家,誰人出來,常康都是清楚的。

  ??平靜,無人出入。

  ??聽到常康的稟告,崇德帝腦中忽然浮現了一個畫麵:冷寂的東園、微彎著背、滿頭白發、被彈劾奏疏淹沒的沈肅……

  ??崇德帝猛地搖搖頭,將腦中的畫麵甩出去。不對,他不應該有這樣的畫麵的。沈肅不會就這樣認命,沈家不應該如此平靜的,怕是,還會有些什麽事。

  ??於是,他吩咐道:“傳朕之令,這些彈劾奏疏不能再入紫宸殿。”

  ??這些彈劾奏疏,他是不想再看到了。關於沈肅之事,他不想越鬧越大,差不多就可以了。

  ??但是,既已起了火星,在風勢的幫助下,大火不是想滅就能滅掉的。關於沈肅的彈劾,即使崇德帝已下令,但仍有不怕死的官員,將彈劾奏疏送到紫宸殿中,懇請崇德帝從重處罰沈肅。

  ??由國子祭酒葉端發起的尊師重教舉動,在醉紅樓、陳通記的推動下,聲勢之浩大出乎所有人之料,就連葉端本人也沒有想到。

  ??尊師,敬師,現在是儒林中最熱烈的風氣。士子們紛紛拜見、追憶自己的老師。有人不遠千裏,趕往曾經就學的書院拜見自己的老師;還有人在對自己恩情深重的老師墓前,搭起了孝棚,立誌學習子貢,為自己的老師守孝。

  ??在這樣的儒林風氣影響下,一國之君對待老師的態度,自是為世人所矚目。誰都想看看,皇上是怎麽對待老師的,是怎麽成為儒林表率的。——很多人並不知道沈肅一事。

  ??禮治德化,自古就是帝王的責任和功績之一。在這樣的情況下,崇德帝對沈肅做了些什麽,都被無形地放大了。

  ??帝王的意思,沒有人敢公然違抗。但官員和百姓在尊師重教上,對帝王有什麽想法,那就不好了。

  ??崇德帝自是想明白了這些,氣得臉色都發綠了。然而,事情還沒有完。到了四月十五的大朝,崇德帝才深刻地明白一件事。

  ??(章外:第四更!)(未完待續)

  ??ps:第四更!感謝er_2、floodjiang、趙紅裕的打賞,謝謝大家!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