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章 秦邑的害怕
作者:平仄客      更新:2021-08-13 09:20      字數:2627
  第一更

  ??崇德帝就巡幸一事,下了詔書,曰:“古者帝王觀風問俗,皆所以憂勤兆庶,安集遐荒。如今國朝承平,尤其是江南百姓富庶道興盛,今欲巡幸江南府。令禮部備法駕鹵薄……”

  ??人主行幸,禮必有名,以曉示天下,這詔書已將行幸的名目了出來。法駕鹵薄這些,都是次要的,最關鍵的地方,在於“江南府”這三個字。

  ??江南府,百姓富庶道興盛之地,在大定九府之中是有特殊位置。這些年來,江南的士子和大商越來越多。自然,江南府在朝廷和民間的影響,更不容忽視。

  ??崇德帝登位已十一年,巡幸江南是為了體現對江南府的重視。會選擇江南府,也是應當之事。

  ??有關帝王巡幸的事,之前在宣政殿已經有了一番爭論。以中書侍郎杜預為首的讚同派,和以太常卿韓士元為首的反對派,就此幾乎在宣政殿中打起來了。

  ??別看杜預是個喜好音律的儒雅人,卻是火花性子,韓士元的那句“為免勞民傷財,皇上不宜行幸”的話語,他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杜預建議崇德帝巡幸,固有沈家的因素,但更多的,還是出於他在中書侍郎位置上的責任。

  ??在他看來,帝王不應總是在皇宮之中,巡幸九府,才能對百姓民情有所了解。勞民傷財,那是針對皇上出巡的規模大而言,這是完全可以控製的。

  ??宮中的含元殿前,還立著巨大的望君出呢,意在警戒帝王不可耽於後宮宜出訪民間,又怎能因噎廢食?

  ??況且,崇德帝上一次出巡,已經在三年多前了。時隔這麽長,也應該出京巡幸了。

  ??最後,還是崇德帝發話。阻止了這兩個人的激烈爭論。退朝之後,政事堂的官員就齊聚紫宸殿,經一番商榷之後,就有了這份詔書。

  ??朱宣明及東宮一係的官員。對這個詔書的態度是心喜的。畢竟,太子監國,是親自處理朝政,是對太子的最好鍛煉。

  ??不管皇上巡幸的地方是哪裏,這都沒有多少關係。

  ??但是。心喜的人之中,並不包括成國公秦邑。事實上,在聽到帝王欲巡幸江南府時,秦邑出了一身冷汗,心中所想的,都是如何阻止崇德帝的出巡。

  ??因為,江南府不僅百姓富庶道興盛,更重要的是,這裏還有一個江南銀庫

  ??江南銀庫,是大定原三大庫之一。將近兩年前。皇庫爆發出貪瀆之事,後來朝廷下令裁撤銀庫,三大庫之中,就隻剩京兆國庫和江南銀庫了。

  ??在皇庫貪瀆事後,崇德帝采納了朱宣明當時的建議,下令徹查京兆國庫和江南銀庫,最後不了了之。

  ??現在,江南銀庫和京兆國庫一樣,十分平靜。加之它遠在江南府,除了戶部的官員外。便沒有多少人會特別關注它。可是,這不代表著,江南銀庫就是真的這麽安穩平靜。

  ??江南銀庫的問題,秦邑知道得清清楚楚。因為他和江南銀庫的關係太深了。

  ??成國公府這些年來,憑著並不興旺的人丁得以壯大,除了有從龍之功外,還有一大根基就是在江南銀庫

  ??江南銀庫的主事廖九端,是成國公府親信之人。在廖九端年輕的時候,秦邑曾救過他的性命。隨後。又為他打點了升官之途。可以這麽,廖九端得以任江南銀庫主事,全是秦邑之功。

  ??有廖九端在江南銀庫,所以成功國公府才敢銀庫的兩成幹股。這兩成幹股,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即使成國公府三代不仕不商不農,都足以衣食無憂。

  ??兩年前,在朝廷欲查兩庫的時候,秦邑已有所警醒。這兩年來,他都吩咐廖九端暫且不用往京兆送錢,而且盡量掩飾江南銀庫的弊端。

  ??但是江南銀庫的問題積重,不是成國公府不拿錢就可以解決的。除了成國公府外,大定還有不少權貴都拿了幹股。廖九端可以緩成國公府的銀子,卻不能緩其他人的銀子。

  ??江南銀庫所在地,就是江南府的杭州。想當然,帝王巡幸既去了江南府,就沒有察看江南銀庫的道理。察看倒沒有什麽問題,廖九端和江南那些官員,肯定會將麵上抹平。

  ??但不怕一萬隻怕萬一,他擔心的是在帝王巡幸之時,江南銀庫的問題會爆發出來。朝中有多少人在盯著江南銀庫,都是難以估量的。

  ??暗處這些人是什麽心態,也難測。當初,皇庫貪瀆之所以被發現,還不是因為一醉樓的談論嗎?千裏之堤潰於蟻穴,秦邑不得不防。

  ??京兆之中,受了江南銀庫幹股的,除了成國公府外,還有安國公府。大家都同坐一條船,關於江南銀庫的問題,秦邑打算好好和韋傳琳商量商量了。

  ??想及此,秦邑便讓下人送帖子去了安國公府。卻不想,這個帖子根本無法送到韋傳琳手中。據安國公府的門房所言,安國公韋傳琳生了重病,一律不受拜訪邀約帖子了。

  ??韋傳琳身體不適的事情,秦邑早前已有所聽聞。但是,他沒有想到,韋傳琳會病得這麽重,連帖子也不受。

  ??在這樣的時候,韋傳琳病了,什麽事也無法理會。這對秦邑來,不是一個好消息。

  ??思忖一番,秦邑便吩咐道:“去查查,安國公府在江南銀庫的動作。順便給廖九端去信,問問江南銀庫現在情況如何。”

  ??廖九端的書信,已經有數月沒有來了。秦邑先前因為秦邑的身亡,一直都無心理會這些事情。現在,卻是不得不理會了。

  ??江南銀庫的事情,他絕對不能掉以輕心。要防止帝王知道江南銀庫的實況,最好的防禦就是阻止皇上巡幸江南。

  ??隻是,巡幸的詔書已經下了,秦邑無法阻止。但是,他還可以阻止別的,比如,阻止皇上去杭州,阻止皇上去江南銀庫。

  ??為此,他要好好想一想,想一想該怎麽辦。

  ??第一更人氣很差,作者君的憂懼很難表達,不知道哪裏寫崩了,心中惴惴。求人氣,求動力呼~~未完待續。

  ??ps:第一更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