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章 尚書令人選
作者:平仄客      更新:2021-08-13 09:20      字數:2657
  (三更!)

  ??崇德帝最近在考慮尚書令的人選。本由 。520。 首發中書、門下搬遷一事,除了讓崇德帝知道尚書省權重之外,也讓他想起了尚書令一職。

  ??自方集馨出事以來,雖有尚書左丞蔣欽暫代尚書令職務,但畢竟是暫代而已,尚書令實乃宰相職,國朝不能沒有宰輔之人,也是時候重新考慮新任尚書令的人選了。

  ??方集馨身體這個樣子,已經不適合繼續擔任尚書令了,蔣欽的資曆功績,並不足為尚書令,要從朝中另擇人選了。隻是,哪個官員可擔任尚書令一職呢?

  ??最先知道崇德帝心意的,肯定是他身邊的人。最摸透他心思的人,當然是淑妃和謝姿。她們從皇上的話語舉動中中得知:皇上要選新的尚書令了!

  ??謝姿那裏尚可,因她不像淑妃那麽多掛慮。雖則她和那個殿下有合作,但又不需要事事為其籌謀,她便能置身事外,好奇地想新任尚書令會是誰。

  ??謝姿是能翹手輕鬆,但淑妃緊張不已,立刻便將這個猜測告訴了朱宣明,讓他早作準備。

  ??尚書令人選太重要了,選個什麽樣的人,就關係著自己這一方的勢力。這麽重要的位置,當然要推自己的人上位了。

  ??朱宣明得知這個消息後,便秘密去了成國公府一趟,征詢秦邑的意見。經曆了上次宣政殿一事,朱宣明再也不敢輕忽行事了,特別是事關尚書令,這可比中書、門下搬遷一事重要多了!

  ??這事,他沒有第一時間去找蔣欽商量,一是還在為宣政殿出言一事不滿。二是因為此事關聯著蔣欽,他怕蔣欽失了平常心。——父皇既想另擇尚書令人選,就明蔣欽這個暫代人選並不在考慮範圍。

  ??基於這種種,朱宣明才會來了成國公府。

  ??此時成國公府已不複往日榮光,門口那些石板雖然仍光潔可鑒人,但已沒什麽人會來了。就算有人來,也是像朱宣明這樣暗夜前來的。

  ??對這種情況。秦邑倒比方集馨能看得開。當年勳貴勢力衰微之時。比現在還不如呢!秦邑覺得沒什麽大不了的,再,他覺得兒子秦績在離開京兆前的那一句話。十分有道理。

  ??秦績是笑著出這句話的:“父親,隻要成國公府還有用,就不會敗,當前蟄伏便是。”

  ??這個“有用”。秦邑自然知道是什麽意思。雖然他現在不能進宣政殿聽政,但朝中的情況他知道得十分清楚。再他的確是有才能之人,想要成國公府有用,並不難。

  ??他讓人給朱宣明送去提醒,就是為了讓朱宣明記得成國公府“有用”。

  ??現在。朱宣明不是來了嗎?三皇子又如何?依然有用得上的人才是!

  ??要讓成國公府有用,成國公府才能再一次勢起。這個,就是秦邑所堅持的信念。

  ??既然朱宣明特來相問。秦邑也不拿捏什麽,而是直接道:“殿下身邊既無資曆足夠之人。那麽就隻能退而求其次,選擇推皇上純臣上位!所謂純臣,必定是聽從皇上心意的。皇上屬意殿下,那麽這位純臣就是站在殿下這一邊的。”

  ??皇上屬意三殿下,在這樣的形勢下,三殿下不爭就是爭了!——這個道理,是秦邑經過這麽多事才悟到的,他暗自後悔以前幫三殿下做了那麽多事。

  ??其實三殿下根本就不用做什麽,隻需要安靜地等待冊立太子便可了。他們此前,太心急,太心急。現在,他不會犯這個錯誤了。

  ??聽了秦邑的話語,朱宣明的臉色一時不太好看。純臣當然比不上自己的人來得可靠,如果不能將自己的人推上這個位置,那麽還會有諸多不便!

  ??可是,他不得不接受秦邑的話語,皆因自己身邊,並沒有人能接得上尚書令之職。

  ??這不由得讓他有些心慌,他原以為自己擁有眾多勢力,朝廷百官多是他這一係的人,但現在,他發現真正算是心腹、居高位的人,沒有!

  ??沒有了成國公府,沒了方集馨,沒有了羅炳光,他身邊似乎就沒有太大的力量了,現在他的心腹,官職最高之人,隻是蔣欽這種正四品上的。

  ??就是勢微的老二,身邊還有一個正三品的京兆尹!

  ??現在這種情勢,他越想越心驚,臉色從不好看轉為緊張,緊接著問道:“國公爺所指的純臣是?”

  ??這個純臣,肯定要身居三品之位,又是父皇信任得用的。這樣的人,在朝中可不少,會是誰呢?

  ??這個人選,秦邑心中早有決斷。在方集馨出事的時候,秦邑就在想:誰可以接任尚書令之位呢?

  ??為此,他將大定正三品的官員都過了一遍,最後綜合種種形勢,才定下了建康府尹程大昌。

  ??此人姓程,看在和三殿下母族同姓的份上,多多少少會有些感情,而且程大昌能力卓絕,定能將尚書省管理妥當,這個程大昌,再合適不過了!

  ??原先,他就等著皇上想換尚書令之時才將程大昌推出去。但現在,發生了中書、門下搬遷之事,皇上對尚書省起了這個限製之心,那麽這個尚書令就一定不能是能力卓絕的人。

  ??既然如此,大定九府之中,有一個才能平平的府尹,倒是很適合擔任這個尚書令,那就是關內府尹祁玄。

  ??“祁玄政績平平,但最懂得按帝心辦事。由他擔任尚書令,雖一時半會看不出好處,但對三殿下絕對沒有壞處。殿下可以不著痕跡將此人推到皇上麵前,但您最好別出言了,淑妃娘娘也不可出言。”秦邑這樣道。

  ??若論能力平平,大定九府還有一個西疆府尹鄭安伯,但此人是鄭太後的侄子,也算是外戚,而且秦邑心中有隱憂,是絕對不會推薦這個人的。

  ??朱宣明最後點了點頭,道會將祁玄推到崇德帝麵前,便又趁著夜色離開了成國公府。

  ??他們很快就會知道,,就算定下再合適的人選,作再周全的考慮,也沒有什麽用。

  ??(章外:三更!這個星期特別忙,而且這個梗要查很多資料,暫且三更,請大家多多支持!)(未完待續)

  ??ps:三更!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