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章 巡幸
作者:平仄客      更新:2021-08-13 09:19      字數:3889
  (這一章,欲為巡幸正名,古者帝王巡幸,是行使皇權的形式之一,與視朝並無二致,所謂觀風問俗,皆憂勤兆庶,是也。而並不是大多數人腦中想得到:巡幸=遊奢侈。最後一天,繼續求粉紅!)

  ??沈度端著的茶水濺了出來,這是一向鎮定從容的他,所少有的失態了,這一點,長隱公子自然看在了眼內,便忍不住“哈哈”笑了起來。

  ??他這一笑發自內心,謫仙麵孔更顯得光華照人,仿如將天地所有光芒都攏至這茶室,外麵的一切都黯然失色。

  ??沈度穩穩將茶杯放下,不明白這謫仙人為何開心大笑,他更加不明白的是,為何長隱公子會將這麽重要的事情透露出來。

  ??皇上有意巡幸,這事想必未有一個朝官收到消息,皆因他在中書省這麽消息靈通的地方,因他是為皇上承旨擬詔的中書舍人,他都不知道的事情,別的官員怎麽會知道?

  ??可是,長隱公子不僅知道了皇上要巡幸,還知道他巡幸的地點是江南,而不是蜀地或太原府。

  ??沈度深吸了一口氣,才正經地問道:“為什麽將這麽重要事給我聽?”

  ??長隱公子的意思,不是在巡幸本身,而是“皇上有意”這四個字。皇上有意,這的,是帝心!

  ??長隱公子竟將猜測到的帝心出來,帝心豈能輕易言?在朝為官,緊記的第一條就是不能測帝心,這明,長隱公子對她他,是何等信任!

  ??可是。此刻他是真的不解,他與長隱公子的交情,似乎還沒有好到這種程度。撇除那些不能承認的過往,他們的交情,隻不過比泛泛之交略好一些,可以相論帝心嗎?

  ??還有,巡幸這件事本身。也極為重要。皆因朝官對此事的有很大的分歧,支持巡幸和反對巡幸的,差不多是半半之數。若是巡幸這一事處理不當。隨時會演變成派別攻訐,最後就會發展成為黨爭。

  ??想到前朝滅國的根源是黨爭,沈度的臉色就極為凝重。因此,不管是帝心還是巡幸。這兩個事情都無比重要。

  ??沈度先於朝官知道這件事,所做的準備便能更充分。所安排的人事就能更到位。這對沈度來,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這麽,長隱公子是為他好?——沈度想來想去,仍是不解。隻好疑惑地看著長隱公子。

  ??“為什麽?或許是因為計之和我的一個故友很像吧。再,巡幸這事,你們這些朝官會很感興趣吧。”長隱公子這樣回道。

  ??你們這些朝官……已涇渭分明。他得太坦誠太直接。讓沈度不禁有些郝然,故意沒有接長隱公子的話語。這麽純澈的人。自覺心思有九曲十八彎的沈度,一下子便招架不住。

  ??世間至誠的人,能照出汙穢,誰都不想直麵吧?

  ??長隱公子仍淺淺笑著,繼續補充道:“我看皇上意已決。”這又是一個提醒,皇上意已決,這意味著崇德帝一定要去江南,沈度若有所想,必要提前作好應對。

  ??若讚成皇上巡幸,那麽所要考慮的,必是江南的布置;若是反對皇上巡幸,那麽就要想好萬全之策,以應對皇上的怒火。

  ??不管沈度會選擇哪一種,長隱公子這一句話,都給沈度予時間先機。

  ??沈度聽了這些話,良久才長歎一聲,將茶杯舉起道:“計之以茶代酒,謝過長隱兄了。”

  ??長隱兄自然比長隱公子要親近些,沈度這個稱呼,已經表明了他對長隱公子的感激和謝意。長隱公子這一番盛情,他收下了!

  ??不言謝,當為報而已。

  ??長隱公子對這個稱呼很受落,便揚了揚嘴角,這樣回道:“不用謝,若有朝一日我有求於你,還請計之答應。”

  ??其實,長隱公子也不知道自己為何會這句話,聽著就像一個交易那樣,自己的本意,明明不是如此。或許,隻是下意識脫口而出。

  ??“敢不應承!”沈度放下茶杯,雙手一抱拳道。

  ??沈度很快就離開了安國公府,回到沈家後就直入東園,將此事告知沈肅,以便商量應對。

  ??沈肅聽罷,稍有沉吟,好一會才問道:“巡幸?如今國朝承平,皇上想要巡幸,也是應有之事。起來,皇上前一次巡幸是在何時?”

  ??“崇德七年,約是三年前,巡幸關內府,因為路途甚近,且停留天數不多,朝官們都沒有多言。”沈度回道。那時他已經出仕,對這個尚有印象。

  ??沈肅點點頭,又再沉默下來。的確,他對巡幸這個事本身,沒有太多可的地方,這不過是帝王行使皇權的形式之一,皇上觀風問俗,示威於四海,廣布浩蕩皇恩,這沒有什麽褒貶對錯之分。

  ??沈肅這麽想,是有原因的。大定立國八十多年了,帝王巡幸並不是一件新鮮和隱秘的事情,國初史官謂“四時狩,前王常典,事有沿革”,且禮製有規定,言曰“天子行幸,禮必有名,當下製書,曉示天下。”,禮部對皇上巡幸的法駕、鹵薄等儀仗都十分完備。

  ??如此一來,帝王巡幸在功能上與皇上視朝沒有太大的分別,不過是形式而已。

  ??沈肅覺得,皇上不能一直深居皇宮,總要知道天下九府、民間百姓是怎麽樣的,皇宮中就尚有“望君出”和“望君歸”。帝王巡幸的深意,不在遊,而是觀風問俗、體察民情。

  ??沈肅手指輕啄著桌麵,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皇上巡幸江南,未嚐不可。身為人主,總不能不知道人間疾庫。朝官言巡幸即是索賄,是有謬的。如今所要為兩點:一是皇上巡幸江南的安排,二是皇上巡幸期間對京兆的安排。這兩點乃重中之重。”

  ??沈度聽著沈肅的話語,臉色漸漸凝重。父親得沒有錯,帝王巡幸是應有之義,這事會招致朝臣反對,是因為巡幸與勞民傷財隻有一線之隔。

  ??巡幸的人員、規模,所經的地方、所受的接駕、所見到的民情,都是要推敲再三的事情,隻有這幾點做好了,巡幸的本意才能體現出來。

  ??“總之,不能糜費!巡幸之所以勞民傷財,就是因為糜費太甚!這本是一件好事,別到最後百姓怨聲載道,那麽巡幸就隻有失沒有得了。”沈肅又繼續道,想盡量推動巡幸往好的方向而去。

  ??巡幸本身沒有好壞,端看的是如何實行這事。

  ??“父親,皇上若是巡幸江南,京兆這裏……誰來監國?”沈度這樣道,眉頭有皺。

  ??帝王巡幸,必要有人監國,這個人,會是誰呢?能監國事的人,必定是皇上最信重的人,不然怎麽敢將軍國政事托付?皇上已經有幾個成年皇子,應是從中擇一。

  ??聽到沈度這樣,沈肅露出了似笑非笑的神情,微微一哂:“論權勢,論愛重,必是三皇子無疑。”

  ??如果真像沈肅猜測的那樣,三皇子以皇子之身監國,等於皇上已經默認了其太子身份。這樣一來,朝局想必就微妙了。

  ??“監國也不是那麽容易的,福兮禍所倚,誰知道最後會發生什麽事?”沈肅的笑容有些陰狠,讓沈度有些了然,便輕輕點了點頭。

  ??父子兩個便是這樣,你一言我一語著這巡幸一事,仿佛此事就如在眼前,他們所感受到的壓迫,一點都不輕。

  ??越是就巡幸一事深,沈度就越覺得時間先機的重要,就越對長隱公子感激。能得這樣一個風華人物信任,這是一件讓人愉悅的事情,沈度卻想歎息一聲。

  ??“父親,長隱公子是個好人,可惜安國公府……我倒想不明白他心思了,他既然認定我是誰,為何仍會對我那麽好?”沈度這樣著,語氣有些黯然。

  ??對這一點,沈肅倒有都少體會:“或許,長隱公子和那些京兆勳貴不同。你要知道,有些人即使在深汙泥潭裏,心裏仍能開出高潔蓮花,朗朗磊磊,他或許就是這樣。”

  ??這個描述,沈度極為認同,想到茶室那裏的情景,想到了長隱公子的請求,沈度暗想長隱公子若是有何請求,他定然全力以赴。

  ??接下來,沈度便暗中準備著巡幸有關的事宜,又和沈肅、陸清等人有過多次相商,最後才製成一份拿得出的表書,打算合適的時機再用。

  ??最近朝中無大事,唯一可堪道的就是三皇子親事,宗正寺、少府監的官員都在緊張籌備著,務求將一切盡善盡美。這對沈度來,並不是多值得關注的事情。

  ??他還以為近日朝中的大事,就是皇上巡幸一事了。不想,年後第一件引起朝臣震動的事情,竟然和雲山書院有關,與孟圭堂、顧重安有關。

  ??這是繼創立之後,雲山書院再一次在京兆引起震動。這是年後朝堂的大事,完全壓過了三皇子的親事的風頭。

  ??(章外:這一章寫得不易,關於巡幸一事其實還是有很多想的,不能一一陳述。感謝灰灰的仙葩緣,感謝大家的粉紅,有吾道不孤的感覺!寫罷頭痛欲裂,第四更我明早起來再碼吧,555,請原諒!)(未完待續)

  ??ps:感謝所有親的粉紅!

  ??...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