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節弩張
作者:15端木景晨      更新:2021-08-13 08:51      字數:4989
  第460節弩張

  ??譚皇後和太子對峙而立。

  ??兩人都是被對方觸怒。

  ??太子是著實生氣,譚皇後則是因為情緒不穩定而易怒的。

  ??譚皇後猛然起身,現在頭有些發暈。

  ??太子則冷靜了幾分。

  ??他想到,譚皇後對他也還不錯。雖不說十分關心,卻也時刻盼著他好。隻有他能順利登基,譚皇後才能成為太後,她的地位就牢不可破了。

  ??皇後還要被廢的。

  ??有了這層利益,譚皇後不關心裏是怎麽想,對太子的維護卻是真心的。

  ??太子也感激這點。

  ??他並非極端之人。他也不認為,每個人必須全心全意對他好。

  ??真心願意幫助他的,他心裏就有感激。

  ??而且,譚皇後和太子的生母是雙胞胎,她和太子有著血緣。

  ??“母後,您別叫兒臣為難。”太子心裏的怒氣,也減了七八分,聲音溫柔勸慰,“袁珣是文武全才,相貌堂堂,能配得上永淳的。父皇回來,見了袁珣,也隻有高興的份。”

  ??譚皇後卻緊緊盯著太子。

  ??她的怒意,卻壓製不住。

  ??她的額頭,不知什麽時候,又沁出了冷汗。

  ??這滋味頗不好受。

  ??她現在滿心眼裏想著,就是抽一個富貴如意膏,唯有如此,她才能好受幾分。

  ??她又想到了顧瑾之的話。

  ??假如不照做,顧瑾之隨便尋個理由,延遲給她送藥,她就要多受幾日折磨。

  ??她心裏快速轉了轉,然後突然撞向了太子。

  ??太子被這突如其來嚇了一跳,連忙躲避不及,被譚皇後撞了個踉蹌。後退兩步。太子穩住了身形,驚愕盯著譚皇後。

  ??而譚皇後,已經坐到了地方。

  ??她似個鄉野潑婦。讓太子目瞪口呆。

  ??譚皇後變了很多,太子始料未及。

  ??他尚未回過神。譚皇後已經淚流滿麵。她大哭起來,不跟太子對視,而是大聲喊宮人進來服侍。

  ??有幾名內侍並宮女走了進來。

  ??看到譚皇後坐在地上,而太子愣愣的站在一旁,幾個內侍想上前扶譚皇後。

  ??譚皇後卻喝止住了他們。

  ??“去,去把史官叫來,讓史官瞧瞧太子做的好事。”譚皇後慟哭。“一言不合就推搡本宮,太子還當本宮是皇後麽?讓史官來,記下這筆,看看萬世之後。世間何以稱傳此事?”

  ??太子傻眼了。

  ??他被皇後的顛倒黑白震驚了。

  ??而內侍點頭道是,轉身就要走。

  ??“站住。”太子厲聲嗬斥內侍。

  ??“快去。”譚皇後的聲音更大。

  ??內侍不顧太子,拔腿就去了。

  ??在坤寧宮,無人不怕譚皇後的。她的話,比太子的更有威懾力。

  ??太子聽著內侍越來越遠的腳步聲。欲哭無淚。

  ??他上前幾步,道:“母後,您這是做什麽?地上涼,兒臣扶您起來。”

  ??譚皇後不理睬他。

  ??太子又對進來的其他宮人道:“快扶皇後娘娘起來。”

  ??譚皇後則陰陰瞪了那些人一眼。

  ??那些宮人一個也不敢動,全部低著頭。不看太子,裝作沒聽到太子的話。

  ??太子也急起來。

  ??譚皇後這分明就是訛詐。

  ??偏偏這禁宮的人,都怕皇後,太子調動不了。眼瞧著史官就要來了,而皇後還是這幅樣子,太子解釋不清的。

  ??“母後,兒臣得罪了。”太子著急起來,要親自攙扶皇後起來。

  ??“你便試試看。”譚皇後眼中全是淚,可聲音狠戾鎮定,不帶半點嗚咽之聲。

  ??太子怕她再出其他狠招,果然就不敢強行去攙扶她。

  ??他調不動宮人,又不敢親自去拉譚皇後,一籌莫展,自己也氣了起來,火冒三丈。

  ??“母後,兒臣還有奏牒要批閱,先告辭了。”他想轉身走,把譚皇後晾在這裏,看她還有什麽法子。

  ??禁宮的女人,有什麽可怕的。

  ??譚皇後卻冷哼。

  ??“好啊,太子去忙。”譚皇後陰測測說道,“回頭史官和太後跟前,說什麽就是靠本宮一張嘴,太子別怪本宮說話難聽……”

  ??太子更是氣得厲害。

  ??譚氏身為皇後,就是太子的母後。

  ??太子若是不孝,不聽譚皇後的話,還推搡譚皇後,那麽傳出去,那些老臣們還不得吵鬧不休?

  ??以孝治天下,也成了笑話。

  ??譚皇後的威脅,太子不敢不放在眼裏。

  ??太子想走,腳步卻不由自主停在那裏。

  ??譚皇後不達目的不罷休,她這是鐵了心要把袁珣排出去,不準他成為永淳公主的駙馬。

  ??太子很不甘心。

  ??“母後,您起身。”太子殘存的理智,讓他忍著怒氣,對譚皇後道,“您所說之事,容兒臣思量。兒臣回去,便查查那二十待選者,可有更容貌出眾的,再來給您回話。”

  ??譚皇後知道,太子暫時妥協了。

  ??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至少他現在答應了。

  ??譚皇後就緩緩要起身。

  ??宮女見她微微抬了抬身子,立馬上前服侍,把譚皇後攙扶了起來。

  ??天色已經黢黑,外頭燈籠氤氳的光,從門口映射回來,投在光潔的地麵上。

  ??太子見譚皇後不再鬧了,才敢從坤寧宮出來。

  ??夜風微涼,蛩鳴切切。

  ??內侍替他提著明角燈,一步步往東宮而去。

  ??太子走得很慢。

  ??他的怒火,也減了大半。

  ??他腦袋清醒過來。

  ??首先,太子意識到,這個禁宮,除了太後的仁壽宮,其他人都怕譚皇後。不管譚皇後有什麽話,太子是查不到的。

  ??將來太子登基,隻怕他的後|宮。也要落在譚皇後手裏。而他,鬥不鬥得過兩說,至少他是沒空去管理內宮的。

  ??他的太子妃李氏。性格溫柔敦厚,不足以和譚皇後相抗衡。

  ??譚皇後又是長輩。動不動抬出孝道來,太子會被她壓製得很厲害。

  ??孝,是壓在皇帝身上的律令,不容半點觸犯。否則,這天下就要道德淪喪了。而道德,往往是律令的輔助,對治理國家至關重要。

  ??百姓懂道德。有道德,才更好管製,否則就是一群愚民,很容易造反的。

  ??除了盼著譚皇後早點死。太子還沒真沒法子對付她。

  ??第二,太子覺得蹊蹺不已。

  ??譚皇後為什麽不顧體麵,寧願得罪她依靠的太子,也要幫三公主永淳說話?太子覺得,三公主根本不值得譚皇後如此。

  ??這背後有隱情。太子必須查出來。

  ??他快步回了東宮,找到了他的恩師袁裕業。

  ??他連夜把袁裕業招進了宮。

  ??“老師,這件事越發不妥。”太子對袁裕業道,“皇後攙和進來,我也無法。皇後不像太後。太後有分寸,顧體麵,皇後卻不管。你沒瞧見她的模樣,又哭又鬧,還要把史官叫道坤寧宮,說我不孝……”

  ??袁裕業卻笑了笑,一副心中有數的模樣。

  ??“這我早就能預料到。”袁裕業道。

  ??他不管什麽時候,都是心有成竹,太子非常佩服他這點。

  ??雖然有時候,他也猜錯。

  ??但大部分時候,他總能運籌帷幄。

  ??太子不知道袁裕業是故作鎮定。袁裕業知道太子的性格。太子不強勢,甚至有點怯懦,所以他對強者非常崇拜和依靠。

  ??袁裕業就把自己塑造成了一個強者,投其所好。

  ??在太子麵前,袁裕業永遠是信心滿滿,所以太子這般崇敬他,甚至有點迷信他。

  ??“老師,咱們現在怎麽辦?”太子問袁裕業,“皇後那裏,不給個交代,隻怕她會鬧個不停的。”

  ??袁裕業又笑了笑。

  ??他聲音不疾不徐:“太子,這九五之尊,遲早是您的,這天下也是您的。後宮不得幹政,您怎麽反而聽起了皇後娘娘的話?”

  ??太子也很苦惱。

  ??他當然知道後宮不得幹政。

  ??可皇後她不顧體麵、栽贓嫁禍啊。

  ??光腳不怕穿鞋的,太子的確不知該拿皇後怎麽辦。

  ??“老師,您可有什麽法子?”太子問袁裕業。

  ??“皇後娘娘在內宮,您又是晚輩,的確不便多說什麽。內宮幹政,也不好明言。可太子爺,您也不是沒人做主啊。這世上,還有人在皇後之上呢。”袁裕業淡淡道。

  ??太子就想到了太後。

  ??他要是被皇後誣陷他推搡、又撒潑的事,告訴了太後,然後又說皇後幹政等語,太後應該不會坐視不理吧?

  ??“……皇祖母她很疼永淳。”太子也不是沒有想到太後,他有他的顧慮。

  ??萬一太後也不同意把永淳公主嫁給袁珣,太子的路就堵死了。

  ??他不能忤逆了皇後,又忤逆了太後。

  ??看來,後宮不得幹政的宮規是很明知的。

  ??內宮的女人,什麽也不懂,隻會胡攪蠻纏。

  ??“皇後和永淳、德妃根本沒有交情。如今,她這麽豁出去鬧,就是為了永淳,我覺得不通。也許這就是太後授意的。”太子把自己的猜測,告訴了袁裕業,“老師,這件事,我一直避開不和太後談,就是怕太後也不看好袁珣。如今再去找太後,假如皇後真的是太後授意的,咱們就沒了退路啊。”

  ??“退路,還是有的。”袁裕業笑道,“太子,最後欽點駙馬的那個人,是您啊。不管太後和皇後說什麽,也輪不到她們來欽點……”

  ??他這是叫太子不要理會太後和皇後。

  ??太子聽了這話,也明白其中深意,突然愣了愣。

  ??他是沒有想過這樣的。

  ??或者說,太子還是有點敬重人倫和諾言的。他對皇後和太後,心生尊重,所以不敢對她們視若不見。而一旦答應了她們,太子也是不想反悔的。

  ??君子一諾千金嘛。

  ??可這兩點,在袁裕業口裏說來,根本不足為道。

  ??這讓太子第一次對他的老師,心生審視……

  ??**********

  ??求保底粉紅票。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