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節吉服(四更求粉紅票)
作者:15端木景晨      更新:2021-08-13 08:50      字數:4846
  顧瑾之幾個人,陪著大夫人和袁太太用了午膳。

  ??吃飯的時候,在屋子裏做針線的五姑娘顧珀之也出來了。

  ??她和大奶奶一起,立在案前布讓,神色溫柔恬靜。

  ??顧瑾之錯愕。

  ??而三奶奶見怪不怪,顧瑾之就知道五姐經常如此。

  ??她更是吃驚了。

  ??她垂首,掩飾了情緒。

  ??再抬頭時,發現五姐正在看她,把她看的莫名其妙。

  ??午膳後,顧瑾之要起身告辭。

  ??她知道袁太太來的目的,讓大夫人和袁太太單獨談,較為妥。

  ??大夫人沒有虛留她,對大奶奶和三奶奶道:“你們送送瑾姐兒。”

  ??大奶奶要起身。

  ??三奶奶眼疾手快,拉住了大奶奶,笑著對大夫人道:“大伯母,正日頭底下,您就讓七妹回去?熱壞了她。等外頭日和軟和了些,再送七妹吧。”

  ??大奶奶忍住笑,坐了回去。

  ??大夫人早就知道這兩個媳婦打什麽主意。

  ??見她們執意不肯走,大夫人就不再勉強。

  ??顧瑾之啼笑皆非。

  ??她隻得重新坐了回去。

  ??顧珀之很乖,又回暖閣去做活計了。

  ??大夫人欣慰點點頭。

  ??大家重新坐下,丫鬟上了茶。

  ??袁太太一直含笑。

  ??直到大家坐下,她才重新開口,說了些瑣事。

  ??從地龍翻身,談到了建儲大典。

  ??說到了建儲大典。自然就說到了新建的太子府。

  ??“……聽說太子府的侍講,要用翰林院的庶吉士。皇上的意思,是年輕的庶吉士,更有上進心,能引導太子爺。”袁太太笑著道,“這幾日,到處談這件事,裕業回家也說了幾次。”

  ??三奶奶恍然大悟。

  ??她終於明白袁太太來做什麽了。

  ??大奶奶則微微蹙眉,她有點糊裏糊塗的。

  ??大夫人看在眼裏。在心裏輕輕歎了口氣。

  ??要是大奶奶有三奶奶一半的機靈聰明,就好了……

  ??作為長子大婦,大奶奶忠厚有餘,機敏不足,總缺點什麽。

  ??“四妹夫也想進太子府?”三奶奶知道大夫人為難,開口就戳破了窗戶紙。讓袁太太的太極打不下去,“怎樣,太子侍講要如何挑選,是要做章考試,還是要太和殿前應試?”

  ??袁太太笑了笑,道:“都不是。是著吏部的人推薦。舉薦四五個人,皇帝親自挑選……”

  ??“原來如此。”三奶奶不等大夫人開口。接話道,“四妹夫大才經略,他若是能給太子做侍講,也是他彰顯才能之處。不過,依我說,像四妹夫如此大才,放到下麵去做個縣官。反而為一方百姓謀福,才是真正的國之棟梁。”

  ??這話說得。讓袁太太那種淡然的神情,撐不下去了。

  ??袁家汲汲營營,是為了什麽?

  ??袁裕業如此辛苦讀書,過關斬將,到了今時今日,又有顧氏這樣的外家,放到外麵去做個小官,豈不是功虧一簣?

  ??袁太太原本就打算讓袁裕業留在六部的。

  ??如今,又有了太子妃侍講的美差。

  ??隻要顧家稍微出點力,太子府侍講的名額,落一個在袁裕業頭上,是毫無懸念的。

  ??“忠君護邦,忠君在先嘛。”袁太太恢複了笑容,對三奶奶道,“能給太子做侍講,陪太子讀書,也不枉裕業寒窗苦讀這些年,總算能為太子出力……”

  ??“也是啊。”三奶奶道,“原來您是想讓四妹夫做太子侍講啊?”

  ??袁太太愣住。

  ??三奶奶說話快且直,跟滾珠似的,劈劈啪啪。

  ??袁太太習慣了慢條斯理,掌控局勢。

  ??她知道三奶奶是夏首輔的孫女兒,心裏對她也存了份忌憚。所以三奶奶問話那麽急,袁太太就順口接了,把自己的心裏話這麽直白的說了出來。

  ??“……昨日珊姐兒回來,兜兜轉轉說了半日,我也沒明白她到底是個什麽意思,隻說讓我去見見娘娘。”大夫人這時明白般,才緩緩開口,“原來是您的意思,讓她去跟娘娘疏通疏通?”

  ??袁太太頭皮微麻。

  ??大夫人這話問得太過於刁鑽了。

  ??倘若袁太太承認,她利用兒媳婦、利用顧家,甚至利用娘娘就坐實了。

  ??假如否認,又把責任都推到了顧珊之頭上。顧家肯定以為,袁太太有事就躲了,讓媳婦頂雷。

  ??不管怎麽回答,都落了下乘。

  ??袁太太是個不願意落下乘的人。

  ??她一時間不知怎麽回答。

  ??承認或否認,都不對。

  ??“既然您開口了,我跟大老爺說說。”大夫人笑著道,“您也知道,宮裏不準過問朝事,讓娘娘去疏通,豈不是給她出了難題?大老爺又在丁憂。他不在朝這麽久,雖然封了太子太師,隻是個虛職。他的話能不能頂用,也要看裕業的緣分。倘若親家太太嫌棄,我就不敢說這話了。”

  ??袁太太心裏五味雜陳。

  ??她笑得有點勉強:“您這是什麽話?您這樣為裕業著想,我們感激不盡。您受我一禮。”

  ??說著,她就連忙起身,給大夫人福了福身子。

  ??她說這是顧家替袁裕業著想,把她對顧家的請求幫忙,說成了顧家心疼侄女婿、主動幫忙的。

  ??大奶奶現在聽明白了。

  ??聽到這裏,大奶奶和三奶奶臉上神色微斂。

  ??大夫人表情不變,笑著道:“這還不是應該的嗎?裕業是顧家的女婿。您都開口了,我們怎麽也得盡力。”

  ??大夫人又把拳頭打了回去。

  ??顧瑾之覺得這場談話,總得有個人認輸。否則沒完沒了。

  ??“是,多謝您。”袁太太很識時務,她先認輸了,沒有再較勁下去。

  ??比起兒子的前程,這些都不重要。

  ??袁太太極力想做出和顧家結親並非巴結顧家的姿態,可現在,投入也該有回報了。

  ??作為商人的袁家,沒什麽心理負擔。

  ??袁太太笑容和煦:“我叫裕業來給您磕頭。”

  ??大夫人表情全斂,嚴肅道:“磕頭就免了。大老爺和我們都是直來直往的性格。下次裕業有什麽事,讓他自己來說。讓媳婦回娘家說些不著四六的話,也不像讀了聖賢書的做派。”

  ??袁太太的臉,頓時通紅。

  ??######

  ??袁太太走後,三奶奶就對大夫人道:“這點小事,怎麽弄得如此麻煩?”

  ??大夫人心裏明白。

  ??可有些話。沒必要說出去。

  ??她淡淡笑了笑,對三奶奶道:“袁家想爭氣,自力更生。都是些小事,還說它做什麽?”

  ??三奶奶頓時就明白了。

  ??袁家想要顧家幫忙,卻又不想旁人說他們家是依靠媳婦娘家,這樣被人瞧不起。

  ??三奶奶撇撇嘴。

  ??“說到底。還是四妹太軟了。”三奶奶道,“倘若她有點立場。能分是非,您又何必答應?”

  ??她知道大夫人最終答應,並不是看著袁家,而是怕袁太太又攛掇顧珊之去求別人。

  ??到時候更加被動。

  ??對於顧家而言,不過是舉手之勞,又何必去還顧珊之欠下的人情債。

  ??大夫人看了眼三奶奶。

  ??三奶奶腦子轉得很快。

  ??她走轉了十步,大奶奶一步都沒有走完。

  ??“各人有各人的命。”大夫人笑著道。“你四妹那樣也好。旁人對她好一點點,她就會過得幸福。人活著。為了什麽,還不是要幸福些?比起總不滿足的人,你四妹這樣讓人省心……”

  ??三奶奶點點頭。

  ??大確沒跟上大夫人和三思路,她不說話。

  ??顧瑾之也一直沒開口。

  ??大夫人看著大奶奶和顧瑾之,兩個沉默寡言的樣子,忍不住又笑了笑。她們倆一個知道藏拙,一個天生沉穩不多言。

  ??這個家裏的孩子,每個人的性格都不同。

  ??好在,她們都有可取之處。

  ??就像顧珊之,她也有可取之處。

  ??人不需要滿身的優點。隻要有點長處,就能活得很好。

  ??晚上,大夫人請大老爺到內院用膳。

  ??晚膳後,她就把袁裕業的事,說給了大老爺聽。

  ??大老爺笑了笑,道:“我心裏原是有這個打算的。既然袁家也有這個意思,我會叫人跟吏部的人打聲招呼的。皇帝跟前,我也會叫人透露一二。皇帝現在最反感譚家,對我的人都會用。”

  ??大夫人欣慰笑了笑。

  ??#####

  ??顧瑾之從老宅回去,朱仲鈞在她的屋子等她。

  ??祝媽媽坐在一旁做針線,看著他們。

  ??朱仲鈞衝顧瑾之努嘴,讓她把祝媽媽遣出去,顧瑾之當作看不見,低頭偷笑。

  ??“……今天去老宅,我說的那件事,你問了嗎?”朱仲鈞見祝媽媽不肯走,隻得問顧瑾之。

  ??祝媽媽就豎起耳朵聽。

  ??顧瑾之搖搖頭,道:“今日大伯母也煩,話題繞不到那個上麵。下次再說吧。”

  ??朱仲鈞不敢逼緊了她,怕她反感,就道:“不拘什麽時候問,問了告訴我一聲。”

  ??顧瑾之點點頭。

  ??日子慢悠悠到了七月。

  ??居庸關的局勢,已經逐漸穩定下來。

  ??賑災糧食已經送到了,有點瘟疫出現,卻沒有擴大。

  ??皇帝又讚了朱仲鈞一回。

  ??到了七月初十,離顧瑾之和朱仲鈞的大婚隻有兩個月了。

  ??這一天一大清早,禮部的人陪同著宮裏針線局的人,到顧家給顧瑾之和朱仲鈞量尺寸,要給他們做吉服。

  ??朱仲鈞看了顧瑾之一眼,滿眸都是笑。

  ??他們的婚期,不會再變了。

  ??第四更,求粉紅票。(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