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節警惕
作者:15端木景晨      更新:2021-08-13 08:50      字數:4963
  太後留顧瑾之和朱仲鈞在坤寧宮說了半日的話。

  ??朱仲鈞“恢複”之後,曾經在坤寧宮住過四五日,太後已經能接受這樣的他。

  ??她知道朱仲鈞是怎麽變傻的。

  ??那時他跟著太子去騎馬,從馬上摔了下來。

  ??可太後半句都沒有提當年之事。

  ??她沒問朱仲鈞記得不記得當年。

  ??她隻是告訴朱仲鈞,皇帝很疼他,太後也很疼他,讓他以後要忠君上進,為皇帝分憂。

  ??“你隻有皇上這麽一個親哥哥。”太後拉著朱仲鈞的手,語重心長道,“等母後百年,就是你們兄弟倆相依為命。你要記住母後這話。”

  ??她是擔心,萬一當年朱仲鈞傻了,真的是皇帝害的,兄弟倆反目,所以用話來壓製仲鈞想複仇的心。

  ??太後隻有兩個兒子,這是她全部的依靠和寄托。

  ??“是,母後放心。”朱仲鈞道。

  ??太後點點頭。

  ??而後,她又拉了顧瑾之的手,讓她好好照顧朱仲鈞:“……這些日子不用再進宮來。哀家知道有你照顧仲鈞,就放心了。”

  ??顧瑾之道是。

  ??太後怕留他們時間太長,皇帝的不悅又添了一層。

  ??她又叮囑了幾句,最終仍怕顧瑾之不開心,將自己手上的一隻綠翡翠戒指送給了顧瑾之。

  ??那隻戒指,是太後常年戴的。

  ??顧瑾之戴著有點鬆。

  ??她知道這隻戒指,內外命婦大部分都是見過的。乃是太後心愛之物。送給了顧瑾之,代表著太後對顧瑾之的讚許。

  ??她高興接下了。

  ??“有點鬆。”太後親自替她戴上,笑著道,“留著以後戴吧。這是仲鈞三歲的時候,在先皇麵前背了論語裏的‘雍也’,一共三十章,他背的流利,先皇大喜,說仲鈞天生而聰敏。是哀家的功勞,賞了好些東西。這個翡翠戒指,哀家最喜歡,就帶了這麽十幾年……”

  ??顧瑾之就忙推辭。

  ??“君子不奪人所愛。”顧瑾之笑道,“太後娘娘的美意,小七心領了。這戒指意義不同尋常。小七不敢收。”

  ??太後硬是塞到了她手裏,道:“就是不同尋常,才賞了小七的。若是平常東西,怎麽配得上小七?”

  ??這是高度讚揚了顧瑾之這次的功勞。

  ??顧瑾之又道了謝。

  ??而後,她和朱仲鈞從宮裏告辭。

  ??成姑姑親自送他們倆。

  ??送走了顧瑾之和顧瑾之,成姑姑依舊回了坤寧宮。

  ??在路上。她偶遇了來請安的張淑妃。

  ??太後娘娘之前很器重張淑妃,想培養她來製衡譚貴妃。成姑姑是知道。可後來,張淑妃似乎覺得太後娘娘太過於清靜無為,雖然皇帝孝順,太後卻不作為,太後的話也沒什麽用,她就不再依靠太後,反而和譚貴妃狼狽為奸。

  ??她想自力更生去爭。

  ??這幾年。她行事,越來越叫太後不滿意了。

  ??成姑姑是太後的心腹。

  ??她對每個人的態度。都是暗示太後的意思。

  ??宮裏的人喜歡揣測太後的心意,自從上次和皇帝交談過皇後的人選,知道皇帝不再意張淑妃,太後也不介意讓人知道,她億不太滿意張淑妃了。

  ??所以,看到張淑妃,成姑姑第一次有點冷淡。

  ??“……天氣漸熱,不知太後娘娘鳳體安好?”張淑妃笑盈盈問成姑姑。

  ??成姑姑平常對這些妃嬪們就很疏離,跟誰相處都是獨善其身,不卷入是非,所以她態度的改變,隻是她自己心裏明白,表麵上是不太明顯的。

  ??張淑妃心裏有點警惕,想了想,又沒有太在意,以為是自己多心了。

  ??成姑姑不冷不熱:“娘娘鳳體祥和,淑妃費心了。”

  ??張淑妃依舊在笑,親切和她寒暄:“那就好,臣妾也安心了。”

  ??問完了太後娘娘,她又問了問大公主。

  ??大公主和二公主幾年前被太後接到了身邊養,至今仍在坤寧宮的偏殿。

  ??相處的時間很長,太後非常疼愛那兩個孫女。年紀越大,兩位公主越來越懂事,太後就越舍不得她們搬回各自的宮殿。

  ??張淑妃就是大公主的生母。

  ??“大公主也好。”成姑姑道。

  ??兩人慢慢往坤寧宮走,成姑姑並不主動說什麽,張淑妃沒話找話,和成姑姑套近乎。

  ??“……方才是送哪位夫人出宮,寧夫人嗎?”張淑妃又問。

  ??成姑姑不太想回答這個問題,就道:“太後娘娘還等著奴婢辦差,娘娘,奴婢先行一步。”

  ??就快步回了坤寧宮。

  ??張淑妃愣了愣。

  ??她終於肯定,方才感覺成姑姑有點冷淡,不是她的錯覺。

  ??她的腳步虛浮了下。

  ??張淑妃慢一步才到。

  ??太後表麵上總是慈祥和藹。她對每個妃子的態度都是一樣的,所以宮裏人無法從她的態度來分辨出她喜歡誰、不喜歡誰。

  ??像方才,成姑姑對張淑妃的冷漠,張淑妃就知道太後可能不喜歡她。

  ??她心裏有點發怵,仍是笑著和太後寒暄。

  ??說了半日的話,張淑妃說要去偏殿看看大公主:“聽說大公主開始念書了,臣妾好久沒來瞧瞧她。”

  ??太後娘娘笑著對成姑姑道:“去把大公主領過來……”

  ??她沒有讓張淑妃單獨去看大公主。

  ??這是個非常不好的信號,讓張淑妃心裏警鈴大作。

  ??她有點意外。

  ??太後這是第一次如此對她,成姑姑也是。

  ??在地龍翻身之前,太後和皇帝沒有通過氣,到底封誰為後。

  ??之前太後提議過張淑妃。皇帝也同意過的。後來張淑妃所作所為,完全沒有半點母儀天下的氣度,讓太後很失望。

  ??雖然失望,沒有得到準確的信,太後不想輕待張淑妃,弄得人心惶惶。

  ??如今,已經和皇帝說過了後位另選的話,她就沒那麽多顧忌了。

  ??今日她對張淑妃的態度,明日就會傳遍禁宮的。

  ??太後也無所謂了。

  ??看著張淑妃微變的臉。太後仍是一臉和藹。

  ??成姑姑親自去把大公主領了過來。

  ??大公主生下來第三天,就有自己的宮殿,喂養她和照料她的,都是宮裏的嬤嬤。

  ??她三歲的時候,就被太後接到了坤寧宮。祖母是她最親的人。

  ??如今她已經快六歲了。

  ??張淑妃一年也看不了大公主幾次。

  ??這個生母對於大公主,和宮裏其他妃子沒什麽兩樣。她甚至不太喜歡張淑妃嬌媚的樣子。

  ??她叫了聲母妃。就緊緊拉著成姑姑的手,往成姑姑身邊靠,帶著幾分戒備和客氣。

  ??可能她從小就這樣,張淑妃並未察覺孩子跟她不親。

  ??她此刻滿心都是太後的態度。

  ??她笑著,問了問大公主最近的功課。

  ??大公主今年才開始讀書、識字,開始沒還沒兩個月。又遇著了地龍翻身。

  ??她的功課也停了下來。

  ??“……隻是描紅。”她低聲道,“勞母妃掛念了。”

  ??張淑妃又問了問她身體好不好。

  ??孩子不習慣拉家常。大公主隻是間接回答了句好。

  ??張淑妃的話也接不下去了。

  ??她隻得起身告辭。

  ??她這次,隻是突發其意,想借著看看大公主,到太後跟前走動,並沒有什麽特別的目的。

  ??結果卻讓她大為意外。

  ??回自己宮殿的路上,張淑妃走得很慢。

  ??她是個非常聰明的人。

  ??太後的態度,成姑姑不經意間表露出來的情緒。仍讓她意外。她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麽,讓太後這樣反感。

  ??這些年。她可是步步算計的。

  ??她是想既不得罪譚貴妃,換取她的信任,又不得罪太後。

  ??若是八麵玲瓏,這宮裏非她張氏莫屬了。

  ??連譚貴妃也不及她。

  ??譚貴妃過得比她好,不過是她娘家權勢滔天,她姐姐又是先皇後,大皇子是她的外甥。

  ??若沒有這些,譚貴妃哪裏是張淑妃的對手?

  ??回到宮裏,張淑妃獨坐了半晌。

  ??她喊了自己宮裏的太監李平,問他:“上次寧家四小姐,不是給本宮送了些她自製的胭脂?你去庫房裏找一找,尋件合手的物件兒,本宮要給寧死小姐還禮。”

  ??寧家四小姐,是指太後的娘家侄女兒寧媗。

  ??她已經和譚家八少爺定親,年後出嫁。

  ??自從訂了親,寧媗就嚐試著和譚貴妃走得近。

  ??同時,她又對張淑妃示好。

  ??對寧媗這種兩頭曖昧不明的態度,張淑妃很不喜歡,所以上次寧媗給譚貴妃送了她自製的胭脂,也給太後和張淑妃送了,張淑妃隻是輕描淡寫叫太監去道了句謝,送了對金手鐲作為還禮。

  ??是不是得罪了寧家?

  ??可張淑妃之前明明聽說,太後不喜歡寧家和宮裏走得近。

  ??寧媗送過一次禮物之後,被太後嚴訓了一番,而後也沒敢了。張淑妃知道自己做得不錯,怎麽如今又得罪了太後?

  ??她想從寧媗身上,看看是不是有點什麽苗頭。

  ??“娘娘,上次不是送了還禮?”李平低聲道,“再送物件兒,寧四小姐未必喜歡。奴婢聽說,寧家四小姐上次跟太後身邊的常公公打聽顧小姐的事。奴婢又聽說,寧家四小姐和顧家七小姐不和。今天估計七小姐又進宮了。她來做什麽,寧家四小姐怕是最關心了……”

  ??張淑妃的眼睛微亮。

  ??“如今顧家七小姐進宮做什麽?”張淑妃道,“你去打聽打聽。”

  ??李平道是。

  ??等李平出去打聽事,張淑妃猛然想:太後和成姑姑那態度,是針對她張氏,還是因為在生顧小姐的氣,正好被張氏趕上了?

  ??上次顧家七小姐和皇帝在乾清宮,獨處了半個時辰,卻查不到是做了什麽,連譚貴妃要查不到,成了宮裏最大的秘密。

  ??張淑妃幡然醒悟。

  ??她還是想見見寧媗。

  ??第一更!(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書屋小說首發